胤禩是为了自己和身后之人考虑,胤禟纯粹就是想看胤禛的笑话。
不过这些事情都不要紧,从草原回来之后,康熙对弘晖开始了催生。
康熙考虑的很简单,就是他担心,弘晖万一遗传了胤禛,不利子嗣到时候就麻烦了。
弘晖也很能明白康熙的顾虑,从草原回来之后,他进后院儿也比较勤快了。
毕竟这也算是一项政治任务,也轮到他付出的时候了。
不过弘晖身体倍儿好,刚从草原回来,年世兰就诊出了喜脉。
等年世兰有孕四月的时候,钮祜禄氏和康氏也相继有孕。
康熙很是满意,高兴的给了弘晖不少赏赐,这也证明了弘晖后继有人,而且生育上也没有问题。
康熙五十四年,五十五年,弘晖的膝下就添了五个孩子,后院也多了几个侍妾格格。
年世兰生下了弘晖的长女,钮祜禄氏生下了弘晖的长子,康氏生下的是一对双胞胎儿子,张氏也生下一个女儿。
而嫡福晋瓜尔佳氏,也终于在康熙五十五年有了身孕。
康熙对弘晖的满意表现很明显,除了平日里的赏赐以外,就是大选之年,也忘不了孙子。
康熙五十五年大选,直接赐给了弘晖一个侧福晋舒穆禄氏,并三个格格。
还进一步封了弘晖做了郡王,赐了封号靖。
这个舒穆禄氏正是信旸的亲妹妹,舒穆禄氏都远在边疆,家族军功卓着。
虽然信旸一早就跟了他,但是家族为了保证日后的利益,还是送了女儿来他的府里。
其余的三个格格,一个满军旗,两个汉军旗,家里官职最小的也是五品官。
从这里就能看出康熙对弘晖还没有什么忌惮,也是为了增强弘晖的实力。
毕竟和他争斗的是早在朝堂之上经营了几十年的叔伯们。
这个时候,胤禛和胤禵就是再迟钝,也明白了过来,弘晖也是他们的对手。
胤禛发现这个消息之后,心里很不是滋味,在他看来,弘晖就是应该要跟他站在一起,帮助他。
没想到弘晖自己也要争,他有些恼怒弘晖,但是也无可奈何。
他总不能要把自己的儿子也搞死,若是他还有其他的孩子,自然不会在意弘晖。
可是如今胤禛都已经快四十岁了,但仍然只有弘晖这一个儿子。
这就导致胤禛对弘晖的态度轻也不是,重也不是。
他甚至试图说服弘晖,日后这个位置也是他的,为何就不能再等等?
弘晖也说,他是他的亲阿玛 ,若自己上位定然也不会亏待他。
胤禛被气了个好歹,除了在朝堂之上和胤禵、弘晖斗争之外,又开始在后院深耕。
只可惜,没什么效果,直到康熙五十七年,弘晖膝下已经有了八个孩子,胤禛还是没有努力出一个颗种子。
胤禵本就无意皇位,他想做的是在外征战的大将军,眼看着胤禛也无望,他索性就摆烂了。
弘晖如今在朝堂上,说不上是一家独大,但其地位稳固不可撼动。
之前胤禩和弘晖接触过,后来八爷党也在暗中支持了弘晖,弘晖也保证他们未来能够安享晚年。
反正跟胤禛不和的,他都能跟着说上两句话,面子上端的是恭敬,行为上是我行我素。
康熙眼看着胤禛越发糊涂,一心想着将自己的儿子搞下台。
为了大清的基业,也为了自己百年之后,弘晖能够名正言顺,康熙还是下旨正式册封了弘晖为皇太孙。
并且圣旨上,清楚的写道,若日后帝驾崩,由皇太孙爱新觉罗弘晖继位。
虽然是越过了众多的儿子,将帝位传给了孙子 ,但弘晖有本事,能够弹压朝堂。
也能做出不少业绩,甚至能够平衡蒙古边疆之乱,在江南汉人那边名声也不错。
胤禛眼看着,弘晖被封了皇太孙,回府之后又开始给宜修甩脸子。
早在当年宜修就已经不在乎他了,如今自己的儿子如此有出息,宜修就更不在意胤禛的态度了。
除了不在意胤禛以外,更多的就是高兴,掩饰不住的高兴。
虽然她如今只是雍郡王的一个侧福晋,但是没有人不知道她的儿子将是未来的新帝。
不论是谁,跟她说话都要客客气气,不少命妇,都趁着她还在宫外的时候,前来拜见,拉拢关系。
胤禛的后院里,除了那些脑子不清楚,还有就是对宜修嫉妒的人,还会捧着胤禛之外。
其他人都时不时的前往春兰苑拜见,好在宜修面前留个好印象。
她们都没有子嗣,虽然未来还是要在王府里生活,但是得上位者的
不过这些事情都不要紧,从草原回来之后,康熙对弘晖开始了催生。
康熙考虑的很简单,就是他担心,弘晖万一遗传了胤禛,不利子嗣到时候就麻烦了。
弘晖也很能明白康熙的顾虑,从草原回来之后,他进后院儿也比较勤快了。
毕竟这也算是一项政治任务,也轮到他付出的时候了。
不过弘晖身体倍儿好,刚从草原回来,年世兰就诊出了喜脉。
等年世兰有孕四月的时候,钮祜禄氏和康氏也相继有孕。
康熙很是满意,高兴的给了弘晖不少赏赐,这也证明了弘晖后继有人,而且生育上也没有问题。
康熙五十四年,五十五年,弘晖的膝下就添了五个孩子,后院也多了几个侍妾格格。
年世兰生下了弘晖的长女,钮祜禄氏生下了弘晖的长子,康氏生下的是一对双胞胎儿子,张氏也生下一个女儿。
而嫡福晋瓜尔佳氏,也终于在康熙五十五年有了身孕。
康熙对弘晖的满意表现很明显,除了平日里的赏赐以外,就是大选之年,也忘不了孙子。
康熙五十五年大选,直接赐给了弘晖一个侧福晋舒穆禄氏,并三个格格。
还进一步封了弘晖做了郡王,赐了封号靖。
这个舒穆禄氏正是信旸的亲妹妹,舒穆禄氏都远在边疆,家族军功卓着。
虽然信旸一早就跟了他,但是家族为了保证日后的利益,还是送了女儿来他的府里。
其余的三个格格,一个满军旗,两个汉军旗,家里官职最小的也是五品官。
从这里就能看出康熙对弘晖还没有什么忌惮,也是为了增强弘晖的实力。
毕竟和他争斗的是早在朝堂之上经营了几十年的叔伯们。
这个时候,胤禛和胤禵就是再迟钝,也明白了过来,弘晖也是他们的对手。
胤禛发现这个消息之后,心里很不是滋味,在他看来,弘晖就是应该要跟他站在一起,帮助他。
没想到弘晖自己也要争,他有些恼怒弘晖,但是也无可奈何。
他总不能要把自己的儿子也搞死,若是他还有其他的孩子,自然不会在意弘晖。
可是如今胤禛都已经快四十岁了,但仍然只有弘晖这一个儿子。
这就导致胤禛对弘晖的态度轻也不是,重也不是。
他甚至试图说服弘晖,日后这个位置也是他的,为何就不能再等等?
弘晖也说,他是他的亲阿玛 ,若自己上位定然也不会亏待他。
胤禛被气了个好歹,除了在朝堂之上和胤禵、弘晖斗争之外,又开始在后院深耕。
只可惜,没什么效果,直到康熙五十七年,弘晖膝下已经有了八个孩子,胤禛还是没有努力出一个颗种子。
胤禵本就无意皇位,他想做的是在外征战的大将军,眼看着胤禛也无望,他索性就摆烂了。
弘晖如今在朝堂上,说不上是一家独大,但其地位稳固不可撼动。
之前胤禩和弘晖接触过,后来八爷党也在暗中支持了弘晖,弘晖也保证他们未来能够安享晚年。
反正跟胤禛不和的,他都能跟着说上两句话,面子上端的是恭敬,行为上是我行我素。
康熙眼看着胤禛越发糊涂,一心想着将自己的儿子搞下台。
为了大清的基业,也为了自己百年之后,弘晖能够名正言顺,康熙还是下旨正式册封了弘晖为皇太孙。
并且圣旨上,清楚的写道,若日后帝驾崩,由皇太孙爱新觉罗弘晖继位。
虽然是越过了众多的儿子,将帝位传给了孙子 ,但弘晖有本事,能够弹压朝堂。
也能做出不少业绩,甚至能够平衡蒙古边疆之乱,在江南汉人那边名声也不错。
胤禛眼看着,弘晖被封了皇太孙,回府之后又开始给宜修甩脸子。
早在当年宜修就已经不在乎他了,如今自己的儿子如此有出息,宜修就更不在意胤禛的态度了。
除了不在意胤禛以外,更多的就是高兴,掩饰不住的高兴。
虽然她如今只是雍郡王的一个侧福晋,但是没有人不知道她的儿子将是未来的新帝。
不论是谁,跟她说话都要客客气气,不少命妇,都趁着她还在宫外的时候,前来拜见,拉拢关系。
胤禛的后院里,除了那些脑子不清楚,还有就是对宜修嫉妒的人,还会捧着胤禛之外。
其他人都时不时的前往春兰苑拜见,好在宜修面前留个好印象。
她们都没有子嗣,虽然未来还是要在王府里生活,但是得上位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