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新朝初立暗流生-《宠妻狂魔之王爷请适可而止》

  国丧期满,新帝登基大典在肃穆而略显紧绷的气氛中完成。

  四皇子箫弘璟,在摄政王箫晋珩及一众支持他的文武大臣拥立下,继皇帝位,改元“景和”,寓意河清海晏,时和岁丰。

  尊先帝皇后为母后皇太后,迁居慈宁宫。

  追封其生母为敬懿皇贵妃。

  新帝年幼,仅十六岁,故由摄政王箫晋珩总揽朝政,辅佐幼帝,直至其成年亲政。

  这道旨意由箫晋珩亲自拟定,以新帝名义颁布,无人敢有异议。

  朝堂格局彻底洗牌,太子一党或被清算,或蛰伏,或改换门庭,摄政王的权势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

  登基大典后的首次大朝会,箫晋珩身着摄政王朝服,立于御座之侧,威仪赫赫。

  他颁布了一系列新政,包括整顿吏治、清查亏空、减免部分地区赋税、加强边关防务等,条条切中时弊,显示出锐意革新之态。

  朝臣们屏息凝神,恭敬聆听,心中无不凛然——这位摄政王,手段酷烈,眼光亦毒辣,绝非易与之辈。

  退朝后,新帝箫弘璟在御书房单独召见箫晋珩。

  少年天子褪去了最初的惶恐,眉宇间多了几分沉稳,但面对这位威势日重的皇叔,依旧带着显而易见的依赖与敬重。

  “皇叔,今日朝会上所议新政,朕已仔细看过,皆是为国为民之良策。只是……推行起来,恐阻力不小。”箫弘璟语气带着一丝忧虑。

  他深知,那些盘根错节的利益集团,不会轻易让步。

  箫晋珩面色平静:“陛下不必过虑。新政利在千秋,纵有阻力,亦当披荆斩棘。臣既受先帝托付,辅佐陛下,自当竭尽全力,为陛下扫清障碍。”他顿了顿,看向年轻的皇帝,“陛下如今首要之务,是勤学政务,明辨是非,培养属于自己的班底。朝中之事,有臣与诸位大臣,陛下可慢慢学着决断。”

  他这话既是安抚,也是教导。

  他要的,不是一个永远需要他扶持的傀儡,而是一个能真正担起江山社稷的明君。

  箫弘璟郑重点头:“朕明白了,有劳皇叔教诲。”

  离开皇宫,回到摄政王府,已是午后。

  府内依旧保持着戒备状态,但气氛已不似前些时日那般剑拔弩张。

  苏晚棠正指挥着下人更换府中的装饰,撤去素白,换上些颜色稍显清雅的物件,既符合新朝气象,又不至于太过招摇。

  见箫晋珩回来,她停下手中事务,迎上前:“王爷回来了,朝会可还顺利?”

  “嗯。”箫晋珩应了一声,目光在她略显清减的脸上停留片刻,“这些琐事,交给下人便是,何必亲力亲为。”

  苏晚棠浅笑:“府中规制也该随着新朝做些调整,妾身盯着些,免得出了差错。”她随他一同往内院走,边走边道,“今日接到几份帖子,都是各府夫人道贺新帝登基,并想过府拜见的。”

  新朝初立,各方势力都在观望,试图与这位权势滔天的摄政王府打好关系,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箫晋珩脚步未停,语气淡漠:“你想见便见,不想见便推了,不必顾忌。”他将这份交际的自主权完全交给了她。

  “妾身知道了。”苏晚棠应下,心中已有计较。

  有些府邸可以见,以示亲和,有些则需保持距离,避免过早卷入新的派系之争。

  两人回到主院书房,箫晋珩脱下朝服,换上一身舒适的常服。

  苏晚棠亲自为他斟了茶,状似无意地问道:“王爷,先太子……如今在宗人府如何处置?”

  提及箫弘宸,箫晋珩眼神微冷:“圈禁宗人府,非诏不得出。其与外邦勾结、意图谋逆之罪证,已整理归档。眼下新朝初立,不宜立刻处以极刑,以免引人非议,动摇人心。且留他性命,静观其变。”他还有用,比如,牵制那些尚未死心的太子余党。

  苏晚棠了然,不再多问。

  她沉吟片刻,又道:“还有一事……南疆使团,似乎尚未离京?”

  箫晋珩端起茶盏,眸中闪过一丝寒光:“他们借口参加新帝登基庆典,滞留至今。那位塔娜公主,近日与几位宗室子弟走得颇近。”他看向苏晚棠,意有所指,“恐怕,贼心不死。”

  苏晚棠立刻明白了他的担忧。

  南疆恐怕仍未放弃联姻的想法,只是目标从太子转向了其他可能影响大周政局的人,比如某些有权势的宗室,甚至……可能是想通过联姻,在摄政王与新帝之间埋下钉子。

  “王爷打算如何应对?”

  “静观其变。”箫晋珩放下茶盏,语气沉稳,“看看他们究竟想玩什么把戏,又能拉拢到哪些人。正好,借此机会,清理一下门户。”

  他如今执掌权柄,有的是耐心和手段,陪这些人慢慢玩。

  正说着,凌默在门外求见。

  “进来。”

  凌默入内,行礼后禀报道:“王爷,娘娘。我们的人发现,南疆使臣暗中与安国公府的三公子接触频繁。另外,京中几家赌坊、酒楼近日多有生面孔出入,似乎在打探消息,来源指向……已被圈禁的废太子旧部。”

  安国公是世袭罔替的勋贵,在军中有些影响力,但其家族近年来并无出色人物,渐趋没落。

  其三公子是个有名的纨绔,与南疆使臣搅在一起,目的不言而喻。

  而废太子旧部的异动,更说明有些人并未死心,仍在暗中窥伺,企图东山再起。

  “知道了。”箫晋珩神色不变,“继续盯着,摸清他们的联络网和具体计划。没有本王的命令,不要打草惊蛇。”

  “是!”

  凌默退下后,书房内陷入短暂的沉默。

  苏晚棠看着箫晋珩冷峻的侧脸,轻声道:“树欲静而风不止。王爷如今位高权重,更需步步谨慎。”

  箫晋珩转眸看她,见她眼中清晰的担忧,心中微暖。

  他伸手,再次握住了她的手,这一次,动作自然了许多。

  “放心,本王心中有数。”他顿了顿,语气放缓,“只是,又要让你跟着操心了。”

  苏晚棠感受着他掌心传来的温度和力量,摇了摇头,唇边泛起一丝温柔的笑意:“夫妻一体,荣辱与共。王爷在前方应对风浪,妾身在后方稳住内宅,本是分内之事。”

  她的笑容清浅,却带着一种安定人心的力量。

  箫晋珩看着她,只觉得连日来因朝政诡谲而略显浮躁的心,渐渐沉淀下来。

  他微微用力,将她拉近了一些,两人之间的距离呼吸可闻。

  苏晚棠心跳漏了一拍,脸颊微热,却没有避开他的注视。

  “晚棠,”他低声唤她,嗓音低沉而富有磁性,“等忙过这阵,局势稳定些,本王……带你出去走走。”

  不是命令,不是安排,而是带着商量的口吻,一种近乎笨拙的、想要与她分享美好的承诺。

  苏晚棠心中一动,仿佛有暖流划过。

  她迎着他深邃的目光,轻轻点头:“好。”

  窗外,秋阳明媚,天空湛蓝。

  新朝初立,万象更新,但隐藏在平静水面下的暗流,已然开始涌动。

  然而,对于并肩立于书房内的两人而言,无论前路还有多少明枪暗箭,只要彼此信任,携手同行,便无所畏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