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苏晚棠醒来时,天色已大亮。
冬日温暖的阳光透过雕刻着缠枝莲纹的窗棂洒进来,在光洁的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斑。
空气中弥漫着安神香残留的淡淡馨香,以及一丝若有若无的梅花冷香。
她刚由细致体贴的茯苓伺候着起身,绾好一个简单而不失优雅的发髻,就听见外间传来豆蔻压低声音的惊呼,和小莲那永远充满活力的叽叽喳喳声。
“怎么了?”苏晚棠声音带着刚醒时的些许慵懒,扶着茯苓的手走出内室。
豆蔻捧着一个极为精致的紫檀木浮雕锦盒进来,脸上带着掩不住的惊奇笑意:“娘娘,您快看!王爷一早吩咐人送来的!说是给娘娘把玩。”
苏晚棠心下好奇,接过那沉甸甸的锦盒。
打开盒盖的瞬间,饶是她见惯了王府库房里的奇珍异宝,也不由得微微睁大了眼睛。
里面并非她预想中的金银珠宝,而是一套堪称极品的文房四宝。
笔是上等的紫檀木雕竹节狼毫笔,笔杆触手温润;砚是歙砚中的珍品,石质细腻如婴孩肌肤,砚堂开阔,隐隐有金色星子闪烁,竟比昨日诗会上赢得的那方品质更胜一筹;纸是罕见的澄心堂纸,色白如绫,坚韧如帛;墨是御制松烟墨,黝黑发亮,清香扑鼻。每一件都价值连城,且极其雅致合用,显然是精心挑选,绝非随意拿来。
更让她心弦微动的是,盒底还压着一张素笺,上面是箫晋珩那熟悉的、铁画银钩、力透纸背的字迹,只有简短的一句:“昨日河灯之愿,可书于此。”
苏晚棠拿着那张素笺,指尖微微收紧,看着上面那霸道又别扭的关怀,心头像是被羽毛轻轻搔过,泛起一阵酥麻的暖意,直涌向四肢百骸。
他这是……嫌河灯上的愿望不够郑重?
让她把愿望写在更好的纸上,由他来实现?
还是用一种他独有的方式,回应她昨日那句“山河无恙,岁月长安”?
“王爷真是有心了!”小莲凑过来看了一眼那流光溢彩的砚台,笑嘻嘻地说,“娘娘,王爷对您可真好!昨晚看着是生气了,可心里还是最惦记娘娘!这砚台真漂亮,比昨天赢的那个还好看!”
苏晚棠嗔了她一眼,眼底却是掩不住的笑意:“多嘴。”
唇角却不受控制地微微上扬,如同春风吹拂下的花苞。
她小心翼翼地将那方歙砚取出,放在掌心细细摩挲,那冰润的触感,仿佛也带上了他的温度。
用过早膳,苏晚棠正在书房宽敞明亮的窗下,爱不释手地把玩着那套新得的文房四宝,琢磨着用它们来写些什么或画些什么,才不辜负这份心意。
窗外,几只雀鸟在积雪的枝头跳跃,啾啾鸣叫,更显得室内静谧温馨。
这时,张嬷嬷脸上带着恭敬而又略显郑重的笑容,轻步进来禀报:“娘娘,宫里来了,是皇上身边得力的高公公亲自来的。”
皇上?
苏晚棠微微一怔,放下了手中的狼毫笔。
新帝箫弘璟虽已登基,但毕竟年幼,且朝政大多由箫晋珩把持,加之先帝新丧,他平日深居简出,除了必要的朝会和礼仪,很少主动与外界,尤其是后宫命妇过多接触。
“快请。”苏晚棠整理了一下衣袖,端坐起身。
很快,一位面白无须、眼神精明、身着深蓝色宦官服色的中年太监在张嬷嬷的引领下躬身走了进来,正是新帝身边的首领太监高公公。
他身后还跟着两个小太监,抬着一个看起来颇有些分量的、盖着明黄色绸布的箱子。
“老奴给摄政王妃请安,王妃娘娘万福金安。”高公公笑容可掬,礼数周全。
“高公公不必多礼,可是皇上有什么吩咐?”苏晚棠语气温和地问道。
高公公连忙摆手,笑容更盛:“吩咐可不敢当。皇上口谕,”他清了清嗓子,模仿着少年皇帝那尚带一丝青涩却努力沉稳的语调,“‘朕近日得了几盆罕见的绿萼梅,想起皇婶素雅,必能欣赏。且前日听皇叔言及,朕于政务之上能有所进益,多亏皇婶在府中为皇叔分忧,使皇叔能专心教导于朕。特赐绿萼梅两盆,另有些许江宁新贡的云锦,聊表谢意,望皇婶笑纳。’”
说着,他示意身后的小太监将箱子放下,掀开明黄绸布,里面是两盆形态遒劲、花苞初绽、绿萼白瓣、清雅至极的梅花,以及数匹流光溢彩、质地轻柔的云锦。
苏晚棠心中了然。
这哪里是单纯的赏梅邀约,分明是新帝在向她示好,也是变相地肯定了她在摄政王府的地位和作用,更是对箫晋珩的一种尊重。
看来,她这位“皇婶”,在小皇帝心中,分量不轻。而箫晋珩,显然也在皇帝面前为她说了话。
她起身,面向皇宫方向微微屈膝:“臣妾谢皇上厚赐,皇上万岁。” 然后又对高公公道,“有劳高公公跑这一趟。请公公回禀皇上,臣妾多谢皇上挂念,皇上赐下的绿萼梅,臣妾定会好生照料。若皇上得空,臣妾随时恭候圣驾。”
高公公见苏晚棠应对得体,不卑不亢,心中暗赞,这位摄政王妃,果然不是寻常人物。
他又寒暄了几句,便带着人告辞了。
看着那两盆绿萼梅和珍贵的云锦,苏晚棠心思微动。
新帝此举,无疑是将她更紧密地与皇室、与朝堂联系在了一起。
她不再仅仅是摄政王的王妃,某种程度上,也成了连接摄政王与年轻皇帝的一道柔和纽带。
她沉吟片刻,铺开一张新的澄心堂纸,重新润笔蘸墨。
这一次,她画的不是常见的花鸟山水,而是一幅简洁却极其生动的墨戏图——
一只威风凛凛、线条刚硬却带着几分笨拙憨态的大猫,仔细看,那微微上挑的眼角、紧抿的嘴角,以及那副“生人勿近”的气场,竟活脱脱是某位王爷的翻版。
此猫正伸着一只毛茸茸的爪子,小心翼翼地、甚至有些别扭地,试图拨弄一盏滚圆可爱的兔子灯。
在大猫的爪子旁边,还散落着几个被拍扁的、看不清原貌的“障碍物”(疑似安远伯世子和顾编修的Q版形象)。
画旁提了一行清秀的小字:“猛虎嗅蔷薇,憨态亦可掬。但使君心似我心,碎碎平安亦足矣。”
这后半句,是她临时起意加上去的,带着一丝调侃,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安抚和承诺。
画技不算顶尖,但胜在神韵抓得奇准,尤其是那股子霸道、别扭、却又暗含温柔的劲儿,跃然纸上,让人看了忍俊不禁。
画完,她自己对着灯光端详,都忍不住“噗嗤”笑出声来。
她可以想象,那个男人看到这幅画时,会是什么表情。
她将画仔细吹干,墨迹晾透,然后装入一个普通的、没有任何标记的信封,用火漆封好,吩咐心腹豆蔻:“等王爷晚些回府,你找个机会,悄悄把这个放到他书房的书案上,务必放在显眼处,但别让人看见是你送的。”
豆蔻虽然看不懂画中深意,但见娘娘笑得像只偷腥的小狐狸,知道这定是夫妻间的情趣,连忙郑重地接过信封,贴身藏好,保证道:“娘娘放心,奴婢一定办得神不知鬼不觉!”
做完这一切,苏晚棠心情愈发愉悦,连窗外寒冷的空气都觉得清新起来。
她开始饶有兴致地安排那两盆绿萼梅的摆放位置,又琢磨着那几匹云锦该做什么样的衣裳。
她倒是有些迫不及待,想看看那位冷面王爷收到这份“回礼”时,会是何等精彩的反应了。
这夫妻间的“较量”,似乎越来越有趣了。
冬日温暖的阳光透过雕刻着缠枝莲纹的窗棂洒进来,在光洁的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斑。
空气中弥漫着安神香残留的淡淡馨香,以及一丝若有若无的梅花冷香。
她刚由细致体贴的茯苓伺候着起身,绾好一个简单而不失优雅的发髻,就听见外间传来豆蔻压低声音的惊呼,和小莲那永远充满活力的叽叽喳喳声。
“怎么了?”苏晚棠声音带着刚醒时的些许慵懒,扶着茯苓的手走出内室。
豆蔻捧着一个极为精致的紫檀木浮雕锦盒进来,脸上带着掩不住的惊奇笑意:“娘娘,您快看!王爷一早吩咐人送来的!说是给娘娘把玩。”
苏晚棠心下好奇,接过那沉甸甸的锦盒。
打开盒盖的瞬间,饶是她见惯了王府库房里的奇珍异宝,也不由得微微睁大了眼睛。
里面并非她预想中的金银珠宝,而是一套堪称极品的文房四宝。
笔是上等的紫檀木雕竹节狼毫笔,笔杆触手温润;砚是歙砚中的珍品,石质细腻如婴孩肌肤,砚堂开阔,隐隐有金色星子闪烁,竟比昨日诗会上赢得的那方品质更胜一筹;纸是罕见的澄心堂纸,色白如绫,坚韧如帛;墨是御制松烟墨,黝黑发亮,清香扑鼻。每一件都价值连城,且极其雅致合用,显然是精心挑选,绝非随意拿来。
更让她心弦微动的是,盒底还压着一张素笺,上面是箫晋珩那熟悉的、铁画银钩、力透纸背的字迹,只有简短的一句:“昨日河灯之愿,可书于此。”
苏晚棠拿着那张素笺,指尖微微收紧,看着上面那霸道又别扭的关怀,心头像是被羽毛轻轻搔过,泛起一阵酥麻的暖意,直涌向四肢百骸。
他这是……嫌河灯上的愿望不够郑重?
让她把愿望写在更好的纸上,由他来实现?
还是用一种他独有的方式,回应她昨日那句“山河无恙,岁月长安”?
“王爷真是有心了!”小莲凑过来看了一眼那流光溢彩的砚台,笑嘻嘻地说,“娘娘,王爷对您可真好!昨晚看着是生气了,可心里还是最惦记娘娘!这砚台真漂亮,比昨天赢的那个还好看!”
苏晚棠嗔了她一眼,眼底却是掩不住的笑意:“多嘴。”
唇角却不受控制地微微上扬,如同春风吹拂下的花苞。
她小心翼翼地将那方歙砚取出,放在掌心细细摩挲,那冰润的触感,仿佛也带上了他的温度。
用过早膳,苏晚棠正在书房宽敞明亮的窗下,爱不释手地把玩着那套新得的文房四宝,琢磨着用它们来写些什么或画些什么,才不辜负这份心意。
窗外,几只雀鸟在积雪的枝头跳跃,啾啾鸣叫,更显得室内静谧温馨。
这时,张嬷嬷脸上带着恭敬而又略显郑重的笑容,轻步进来禀报:“娘娘,宫里来了,是皇上身边得力的高公公亲自来的。”
皇上?
苏晚棠微微一怔,放下了手中的狼毫笔。
新帝箫弘璟虽已登基,但毕竟年幼,且朝政大多由箫晋珩把持,加之先帝新丧,他平日深居简出,除了必要的朝会和礼仪,很少主动与外界,尤其是后宫命妇过多接触。
“快请。”苏晚棠整理了一下衣袖,端坐起身。
很快,一位面白无须、眼神精明、身着深蓝色宦官服色的中年太监在张嬷嬷的引领下躬身走了进来,正是新帝身边的首领太监高公公。
他身后还跟着两个小太监,抬着一个看起来颇有些分量的、盖着明黄色绸布的箱子。
“老奴给摄政王妃请安,王妃娘娘万福金安。”高公公笑容可掬,礼数周全。
“高公公不必多礼,可是皇上有什么吩咐?”苏晚棠语气温和地问道。
高公公连忙摆手,笑容更盛:“吩咐可不敢当。皇上口谕,”他清了清嗓子,模仿着少年皇帝那尚带一丝青涩却努力沉稳的语调,“‘朕近日得了几盆罕见的绿萼梅,想起皇婶素雅,必能欣赏。且前日听皇叔言及,朕于政务之上能有所进益,多亏皇婶在府中为皇叔分忧,使皇叔能专心教导于朕。特赐绿萼梅两盆,另有些许江宁新贡的云锦,聊表谢意,望皇婶笑纳。’”
说着,他示意身后的小太监将箱子放下,掀开明黄绸布,里面是两盆形态遒劲、花苞初绽、绿萼白瓣、清雅至极的梅花,以及数匹流光溢彩、质地轻柔的云锦。
苏晚棠心中了然。
这哪里是单纯的赏梅邀约,分明是新帝在向她示好,也是变相地肯定了她在摄政王府的地位和作用,更是对箫晋珩的一种尊重。
看来,她这位“皇婶”,在小皇帝心中,分量不轻。而箫晋珩,显然也在皇帝面前为她说了话。
她起身,面向皇宫方向微微屈膝:“臣妾谢皇上厚赐,皇上万岁。” 然后又对高公公道,“有劳高公公跑这一趟。请公公回禀皇上,臣妾多谢皇上挂念,皇上赐下的绿萼梅,臣妾定会好生照料。若皇上得空,臣妾随时恭候圣驾。”
高公公见苏晚棠应对得体,不卑不亢,心中暗赞,这位摄政王妃,果然不是寻常人物。
他又寒暄了几句,便带着人告辞了。
看着那两盆绿萼梅和珍贵的云锦,苏晚棠心思微动。
新帝此举,无疑是将她更紧密地与皇室、与朝堂联系在了一起。
她不再仅仅是摄政王的王妃,某种程度上,也成了连接摄政王与年轻皇帝的一道柔和纽带。
她沉吟片刻,铺开一张新的澄心堂纸,重新润笔蘸墨。
这一次,她画的不是常见的花鸟山水,而是一幅简洁却极其生动的墨戏图——
一只威风凛凛、线条刚硬却带着几分笨拙憨态的大猫,仔细看,那微微上挑的眼角、紧抿的嘴角,以及那副“生人勿近”的气场,竟活脱脱是某位王爷的翻版。
此猫正伸着一只毛茸茸的爪子,小心翼翼地、甚至有些别扭地,试图拨弄一盏滚圆可爱的兔子灯。
在大猫的爪子旁边,还散落着几个被拍扁的、看不清原貌的“障碍物”(疑似安远伯世子和顾编修的Q版形象)。
画旁提了一行清秀的小字:“猛虎嗅蔷薇,憨态亦可掬。但使君心似我心,碎碎平安亦足矣。”
这后半句,是她临时起意加上去的,带着一丝调侃,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安抚和承诺。
画技不算顶尖,但胜在神韵抓得奇准,尤其是那股子霸道、别扭、却又暗含温柔的劲儿,跃然纸上,让人看了忍俊不禁。
画完,她自己对着灯光端详,都忍不住“噗嗤”笑出声来。
她可以想象,那个男人看到这幅画时,会是什么表情。
她将画仔细吹干,墨迹晾透,然后装入一个普通的、没有任何标记的信封,用火漆封好,吩咐心腹豆蔻:“等王爷晚些回府,你找个机会,悄悄把这个放到他书房的书案上,务必放在显眼处,但别让人看见是你送的。”
豆蔻虽然看不懂画中深意,但见娘娘笑得像只偷腥的小狐狸,知道这定是夫妻间的情趣,连忙郑重地接过信封,贴身藏好,保证道:“娘娘放心,奴婢一定办得神不知鬼不觉!”
做完这一切,苏晚棠心情愈发愉悦,连窗外寒冷的空气都觉得清新起来。
她开始饶有兴致地安排那两盆绿萼梅的摆放位置,又琢磨着那几匹云锦该做什么样的衣裳。
她倒是有些迫不及待,想看看那位冷面王爷收到这份“回礼”时,会是何等精彩的反应了。
这夫妻间的“较量”,似乎越来越有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