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在地上的官员们,尤其是那些真心相信目睹了“真相”的耿直之臣,被他这番无耻……或者说,被他这份凌驾于一切之上的、有恃无恐的嚣张与强势,气得浑身发抖,脸色由红转青,手指着箫晋珩,哆嗦着嘴唇,却一时竟找不到合适的言语来反驳这赤裸裸的谎言!
“王爷!您……您这是强词夺理!混淆视听!”一位官员忍不住嘶声喊道。
“那么多双眼睛看着,难道都看错了不成?!”
“苏丞相如今落魄街头,无家可归,妻女受冻挨饿,这……这便是明证!王爷您于心何忍啊!”
箫晋珩冷哼一声,那声音如同寒冰碎裂,瞬间压过了所有的嘈杂与质疑:“苏秉谦落魄?那是他咎由自取!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他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昨日朝堂之上,他无凭无据,信口雌黄,构陷王妃,污蔑皇室清誉,其心可诛!本王念在旧情,亦顾及朝廷体面,只罚他俸禄,令其闭门思过,已是格外开恩,法外施仁!谁知他不知悔改,毫无愧疚之心,许是连上天都看不过眼,降下天火,惩其罪孽!此乃天意昭昭,报应不爽!与本王何干?尔等不去谴责罪臣,反而在此为虎作伥,妄图将天灾归咎于本王,究竟是忠君爱国,还是……另有所图,想要借此机会,兴风作浪,动摇国本?!”
他将“天意”、“报应”这顶大帽子毫不客气地扣了下来,更是将对方的指控定性为“兴风作浪”、“动摇国本”,这顶大帽子扣下来,顿时让那些跪着的官员哑口无言,个个脸色惨白如纸,气得浑身发颤,却又感到一股寒意从脊椎骨窜起,直冲天灵盖!
他们毫不怀疑,若再不知死活地纠缠下去,这位杀伐果决、权势滔天的摄政王,绝对会毫不犹豫地将他们如同碾死蚂蚁一般处置掉,步上安远伯的后尘都是轻的,恐怕会落得个家破人亡、身败名裂的下场!
“至于诸位大人……”箫晋珩目光转冷,如同实质的冰锥,挨个扫过跪在地上的每一个人,那眼神中的杀意几乎凝成实质,“放着北境边关的军报不看,放着南方水患的赈济不管,放着各地嗷嗷待哺的民生不顾,却在此为了一个构陷亲王妃、德行有亏、已受天谴的罪臣,捕风捉影,妄议亲王,纠缠不休!你们这满腔的忠君爱国之心,究竟是用在了何处?还是说……尔等本就与那苏秉谦同气连枝,今日此举,名为谏言,实为……逼宫?!”
最后“逼宫”二字,他咬得极重,如同惊雷炸响在每一个官员的耳边!
那几个跪在最前面的官员,顿时感到一股灭顶般的恐惧攫住了心脏,冷汗瞬间湿透了内里的衣衫,伏在地上的身体控制不住地微微颤抖起来。
这罪名要是坐实,那可是诛九族的大罪!
“陛下,”箫晋珩不再理会这些已然被吓破胆的官员,转而面向龙椅上同样被“逼宫”二字吓得够呛的景和帝,微微躬身,语气恢复了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臣以为,苏秉谦既已因构陷王妃获罪于前,如今府邸又毁于天火,已足见其德行有亏,不堪天命,更不堪再担任丞相之职,位居百官之首,以免玷污朝堂,动摇国本。请陛下下旨,革去苏秉谦一切官职及爵位,永不叙用。其家眷……念在王妃面上,可不予连带追究,然其家产皆需充公,抵偿其罪,令其自谋生路去吧。”
他轻描淡写的一段话,便彻底决定了苏秉谦的政治命运与整个苏氏的最终结局——削职夺爵,抄没家产(虽然已被烧得七七八八),彻底打落尘埃,永无翻身之日。
景和帝早已被方才的“逼宫”二字和此刻皇叔那平静却慑人的气势骇住,哪里还敢有半分异议,连忙如同小鸡啄米般点头,声音都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准……准奏!一切……一切依皇叔所言办理。拟旨,革去苏秉谦……一切官职爵位,家产充公……其家眷,逐出京城,自生自灭!”
跪在地上的官员们,见皇帝金口已开,圣旨即将下达,更是面如死灰,心如槁木,彻底失去了所有抗争的勇气和意义。
他们终于无比清晰地认清了一个血淋淋的事实——在这位手握天下兵马、掌控朝局、连皇帝都对其言听计从的摄政王面前,所谓的朝廷法度、纲常伦理、甚至人证物证,都不过是他可以随意扭曲、玩弄于股掌之间的工具!
绝对的权力,便是绝对的真理!
与他作对,与被他捧在心尖上的摄政王妃苏晚棠作对,绝对不会有任何好下场!
苏秉谦,便是前车之鉴!
一场看似来势汹汹、几乎要动摇朝局的弹劾风波,就这样被箫晋珩以绝对的权势、强横无匹的态度以及翻云覆雨的手段,硬生生地、毫不留情地压了下去,碾碎成齑粉。
经此一事,朝野上下,无论是真心忠于皇室的,还是心怀鬼胎的,都再无人敢轻易质疑摄政王的任何决定,更无人敢再对那位深居摄政王府、看似柔弱的王妃苏晚棠,有半分不敬与怠慢。
那场焚尽丞相府的大火,烧掉的不仅是一座府邸,更是所有潜在反对者心中最后一丝侥幸与勇气。
朝堂上的风波,如同外面的天气一般,在经历了一场剧烈的电闪雷鸣后,终究渐渐平息。
苏秉谦被革职的消息正式颁布,曾经的丞相府彻底成为历史。
苏家一行人,在京城已无立足之地,据说变卖了些许未被大火焚毁的细软,灰溜溜地离开了京城,不知所踪,其下场可想而知,往日的荣华富贵,皆成过眼云烟。
这些事情,自然也传到了摄政王府。
苏晚棠听闻后,只是淡淡地“嗯”了一声,继续低头修剪着一盆刚刚送来的绿萼梅的枝叶,神情专注而平静,仿佛那些人与事,早已与她无关。
小莲倒是有些唏嘘,一边帮着递剪刀,一边小声道:“娘娘,他们……也算是罪有应得了。只是没想到,会这么……这么惨。”
苏晚棠放下剪刀,拿起干净的软布,轻轻擦拭着叶片上的灰尘,语气平和:“种何因,得何果。他们昔日种下的是傲慢、刻薄与算计,今日收获苦果,亦是天道轮回。” 她顿了顿,看向小莲,眼神清澈,“我们过好自己的日子便是,无需为他人唏嘘。”
小莲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这时,箫晋珩从外面走了进来。
他今日似乎心情不错,冷硬的眉眼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舒缓。
“在做什么?”他走到苏晚棠身边,很自然地揽住她的腰,低头看向那盆姿态清隽的梅花。
“修剪一下枝叶,让它长得更好些。”苏晚棠靠在他怀里,感受着他胸膛传来的温暖和踏实的心跳,语气不自觉地带上了几分软糯。
箫晋珩看着她纤细的手指灵巧地摆弄着花枝,侧脸在冬日暖阳下泛着柔和的光泽,心中一片宁静满足。
他想起朝堂上那些官员敢怒不敢言的样子,想起苏家那凄惨的下场,只觉得这一切都值得。
他的王妃,合该被人捧在掌心,不受丝毫委屈。
“过几日,西山别苑的梅花应该开得更盛了。”他忽然道,“本王陪你去住几日,可好?”
苏晚棠眼睛微微一亮,抬起头看他:“王爷政务繁忙,怎好……”
“无妨。”箫晋珩打断她,指尖轻轻拂过她的脸颊,“事情都处置得差不多了。也该……放松一下。”
他说的“放松”,自然是指带她出去散心。
苏晚棠心中涌起一股暖流,点了点头,唇角漾开清浅的笑意:“好,都听王爷安排。”
看着她真心展露的笑颜,箫晋珩只觉得比打了胜仗还要有成就感。
他低头,在她光洁的额头上,印下了一个轻柔而珍重的吻。
苏晚棠微微一怔,脸颊瞬间飞起两朵红云,如同染上了胭脂,比那盆绿萼梅更要娇艳动人。
她没有躲闪,只是轻轻闭上了眼睛,长睫如同蝶翼般微微颤动。
这一刻,书房内暖意融融,梅香暗浮,所有的风波与算计,都仿佛被隔绝在了窗外。
只剩下相拥的两人,以及那悄然滋长、愈加深厚的缱绻情意。
过去的阴影已然焚毁在烈焰之中,未来的路,有他携手同行,她便无所畏惧。
而这,仅仅是个开始。
“王爷!您……您这是强词夺理!混淆视听!”一位官员忍不住嘶声喊道。
“那么多双眼睛看着,难道都看错了不成?!”
“苏丞相如今落魄街头,无家可归,妻女受冻挨饿,这……这便是明证!王爷您于心何忍啊!”
箫晋珩冷哼一声,那声音如同寒冰碎裂,瞬间压过了所有的嘈杂与质疑:“苏秉谦落魄?那是他咎由自取!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他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昨日朝堂之上,他无凭无据,信口雌黄,构陷王妃,污蔑皇室清誉,其心可诛!本王念在旧情,亦顾及朝廷体面,只罚他俸禄,令其闭门思过,已是格外开恩,法外施仁!谁知他不知悔改,毫无愧疚之心,许是连上天都看不过眼,降下天火,惩其罪孽!此乃天意昭昭,报应不爽!与本王何干?尔等不去谴责罪臣,反而在此为虎作伥,妄图将天灾归咎于本王,究竟是忠君爱国,还是……另有所图,想要借此机会,兴风作浪,动摇国本?!”
他将“天意”、“报应”这顶大帽子毫不客气地扣了下来,更是将对方的指控定性为“兴风作浪”、“动摇国本”,这顶大帽子扣下来,顿时让那些跪着的官员哑口无言,个个脸色惨白如纸,气得浑身发颤,却又感到一股寒意从脊椎骨窜起,直冲天灵盖!
他们毫不怀疑,若再不知死活地纠缠下去,这位杀伐果决、权势滔天的摄政王,绝对会毫不犹豫地将他们如同碾死蚂蚁一般处置掉,步上安远伯的后尘都是轻的,恐怕会落得个家破人亡、身败名裂的下场!
“至于诸位大人……”箫晋珩目光转冷,如同实质的冰锥,挨个扫过跪在地上的每一个人,那眼神中的杀意几乎凝成实质,“放着北境边关的军报不看,放着南方水患的赈济不管,放着各地嗷嗷待哺的民生不顾,却在此为了一个构陷亲王妃、德行有亏、已受天谴的罪臣,捕风捉影,妄议亲王,纠缠不休!你们这满腔的忠君爱国之心,究竟是用在了何处?还是说……尔等本就与那苏秉谦同气连枝,今日此举,名为谏言,实为……逼宫?!”
最后“逼宫”二字,他咬得极重,如同惊雷炸响在每一个官员的耳边!
那几个跪在最前面的官员,顿时感到一股灭顶般的恐惧攫住了心脏,冷汗瞬间湿透了内里的衣衫,伏在地上的身体控制不住地微微颤抖起来。
这罪名要是坐实,那可是诛九族的大罪!
“陛下,”箫晋珩不再理会这些已然被吓破胆的官员,转而面向龙椅上同样被“逼宫”二字吓得够呛的景和帝,微微躬身,语气恢复了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臣以为,苏秉谦既已因构陷王妃获罪于前,如今府邸又毁于天火,已足见其德行有亏,不堪天命,更不堪再担任丞相之职,位居百官之首,以免玷污朝堂,动摇国本。请陛下下旨,革去苏秉谦一切官职及爵位,永不叙用。其家眷……念在王妃面上,可不予连带追究,然其家产皆需充公,抵偿其罪,令其自谋生路去吧。”
他轻描淡写的一段话,便彻底决定了苏秉谦的政治命运与整个苏氏的最终结局——削职夺爵,抄没家产(虽然已被烧得七七八八),彻底打落尘埃,永无翻身之日。
景和帝早已被方才的“逼宫”二字和此刻皇叔那平静却慑人的气势骇住,哪里还敢有半分异议,连忙如同小鸡啄米般点头,声音都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准……准奏!一切……一切依皇叔所言办理。拟旨,革去苏秉谦……一切官职爵位,家产充公……其家眷,逐出京城,自生自灭!”
跪在地上的官员们,见皇帝金口已开,圣旨即将下达,更是面如死灰,心如槁木,彻底失去了所有抗争的勇气和意义。
他们终于无比清晰地认清了一个血淋淋的事实——在这位手握天下兵马、掌控朝局、连皇帝都对其言听计从的摄政王面前,所谓的朝廷法度、纲常伦理、甚至人证物证,都不过是他可以随意扭曲、玩弄于股掌之间的工具!
绝对的权力,便是绝对的真理!
与他作对,与被他捧在心尖上的摄政王妃苏晚棠作对,绝对不会有任何好下场!
苏秉谦,便是前车之鉴!
一场看似来势汹汹、几乎要动摇朝局的弹劾风波,就这样被箫晋珩以绝对的权势、强横无匹的态度以及翻云覆雨的手段,硬生生地、毫不留情地压了下去,碾碎成齑粉。
经此一事,朝野上下,无论是真心忠于皇室的,还是心怀鬼胎的,都再无人敢轻易质疑摄政王的任何决定,更无人敢再对那位深居摄政王府、看似柔弱的王妃苏晚棠,有半分不敬与怠慢。
那场焚尽丞相府的大火,烧掉的不仅是一座府邸,更是所有潜在反对者心中最后一丝侥幸与勇气。
朝堂上的风波,如同外面的天气一般,在经历了一场剧烈的电闪雷鸣后,终究渐渐平息。
苏秉谦被革职的消息正式颁布,曾经的丞相府彻底成为历史。
苏家一行人,在京城已无立足之地,据说变卖了些许未被大火焚毁的细软,灰溜溜地离开了京城,不知所踪,其下场可想而知,往日的荣华富贵,皆成过眼云烟。
这些事情,自然也传到了摄政王府。
苏晚棠听闻后,只是淡淡地“嗯”了一声,继续低头修剪着一盆刚刚送来的绿萼梅的枝叶,神情专注而平静,仿佛那些人与事,早已与她无关。
小莲倒是有些唏嘘,一边帮着递剪刀,一边小声道:“娘娘,他们……也算是罪有应得了。只是没想到,会这么……这么惨。”
苏晚棠放下剪刀,拿起干净的软布,轻轻擦拭着叶片上的灰尘,语气平和:“种何因,得何果。他们昔日种下的是傲慢、刻薄与算计,今日收获苦果,亦是天道轮回。” 她顿了顿,看向小莲,眼神清澈,“我们过好自己的日子便是,无需为他人唏嘘。”
小莲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这时,箫晋珩从外面走了进来。
他今日似乎心情不错,冷硬的眉眼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舒缓。
“在做什么?”他走到苏晚棠身边,很自然地揽住她的腰,低头看向那盆姿态清隽的梅花。
“修剪一下枝叶,让它长得更好些。”苏晚棠靠在他怀里,感受着他胸膛传来的温暖和踏实的心跳,语气不自觉地带上了几分软糯。
箫晋珩看着她纤细的手指灵巧地摆弄着花枝,侧脸在冬日暖阳下泛着柔和的光泽,心中一片宁静满足。
他想起朝堂上那些官员敢怒不敢言的样子,想起苏家那凄惨的下场,只觉得这一切都值得。
他的王妃,合该被人捧在掌心,不受丝毫委屈。
“过几日,西山别苑的梅花应该开得更盛了。”他忽然道,“本王陪你去住几日,可好?”
苏晚棠眼睛微微一亮,抬起头看他:“王爷政务繁忙,怎好……”
“无妨。”箫晋珩打断她,指尖轻轻拂过她的脸颊,“事情都处置得差不多了。也该……放松一下。”
他说的“放松”,自然是指带她出去散心。
苏晚棠心中涌起一股暖流,点了点头,唇角漾开清浅的笑意:“好,都听王爷安排。”
看着她真心展露的笑颜,箫晋珩只觉得比打了胜仗还要有成就感。
他低头,在她光洁的额头上,印下了一个轻柔而珍重的吻。
苏晚棠微微一怔,脸颊瞬间飞起两朵红云,如同染上了胭脂,比那盆绿萼梅更要娇艳动人。
她没有躲闪,只是轻轻闭上了眼睛,长睫如同蝶翼般微微颤动。
这一刻,书房内暖意融融,梅香暗浮,所有的风波与算计,都仿佛被隔绝在了窗外。
只剩下相拥的两人,以及那悄然滋长、愈加深厚的缱绻情意。
过去的阴影已然焚毁在烈焰之中,未来的路,有他携手同行,她便无所畏惧。
而这,仅仅是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