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暗流涌动,危机初现-《诗魂封神》

  图书馆灯管闪了一下,像被人狠狠掐住脖子,发不出声。

  刘斌手指停在纸面,指甲在练习册横线格里划了道浅印子。他刚写下“风起云涌皆自心”七个字,整页纸就热得烫手,边缘慢慢卷起来,就像有看不见的火从字缝里冒出来。他赶紧合上本子,抬头四处看。

  书架间安静得吓人,连空调嗡嗡声都没了。窗外天早黑得像铁,闭馆铃十分钟前就响过,管理员也走了。可这楼灯没关,门也没锁。

  他站起来,脚步轻得好像没踩地。走到《现代诗歌选》书架那儿,一本旧书突然从中间滑出一半,好像被人抽走又急着塞回去。他伸手去扶,手指刚碰到书脊,书“啪”一声自己翻开,纸页哗啦啦响,停在夹着《登云台》诗稿那页。

  墨迹一点点没了。

  不是慢慢褪色,是像被空气吸走,一个字一个字变淡,最后纸都干得发黑。他盯着那页纸,喉咙发紧。这不是第一次,昨天在广场,落叶切断电线时,他也见过这情况——诗成之后,天地不容。

  他往后退两步,把练习册塞进怀里。这次没动笔,闭上眼睛,小声念新诗:“孤光一点萤,万籁俱无声。”

  空气颤了一下。

  不是风,也不是温度变了,是有更细微的东西在动,就像针尖划过水面。他睁开眼,看见头顶日光灯管轻轻晃了晃,电流声又有了,不过比之前小了点。

  他明白了——写出来会出事,但只在心里念,还能稳住。

  他转身朝出口走,脚步比来的时候稳当些。

  学生会办公室门缝透出一道光。

  林修远坐在桌前,面前摊开深灰色文件夹,封面上印着“内部档案·诗异案”六个大红字。他右手边老式扫描仪正慢慢吐出打印纸,都是刘斌在广场吟诗时的监控截图。

  第一张:刘斌站在招新台前,一开口,银杏树晃得厉害。

  第二张:黄叶切断电线,火花一下冒起来。

  第三张:围观人群里,戴眼镜女生眼角有泪,手指抖个不停。

  林修远把照片一张张钉在墙上,用红笔圈出重要的地方。他在第三张照片下面写:“情绪共鸣强度8.7,接近‘禁诗阈值’。”

  他拉开抽屉,拿出深蓝色笔记本,翻到“禁诗三十七条”那页。第一条写着:“登云台不能念。”下面备注:大荒朝永昌三年,这首诗出现,三天里打雷、发疯、自焚各有一例,是“诗祸之首”。

  他翻到笔记本最后一页,贴着张发黄照片。刑场,朱砂写的斩令高高挂着,囚车里一个人戴枷,背影瘦瘦的。那人抬头看天,嘴角有血,衣服上隐约能看见几个字。

  林修远把这张照片和刘斌身份证复印件放一起。

  两人侧脸样子、肩膀宽窄,连右手拿笔姿势,都像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他合上笔记本,拨通电话。

  “喂,诗社社长吗?下周比赛名单加个人——刘斌。”

  电话那头愣了几秒:“可他没报名啊。”

  “那就帮他报。”林修远声音很轻,“代表作填《秋夜吟》,民国诗人周慕白那首。”

  “这……不合适吧?万一他不同意……”

  “他会不同意。”林修远盯着墙上监控照,刘斌眼睛在画面里黑亮黑亮的,“但他拿不出原来的稿子。你们审核时,把他报名表‘弄丢’一次,再‘找到’,上面写的就不是他自己填的了。”

  电话挂了。

  他走到窗前,推开一点缝。冷风吹进来,吹得桌上照片乱晃。那张刑场旧照片翻过去,背面褪色墨水写着一行小字:“永昌三年十月十七,诗成者死。”

  第二天中午,公告栏前围了一群人。

  海报上印着“校园诗歌大赛初赛名单”,刘斌名字在上面很显眼。他站在人群外面,眼睛扫过“代表作”那一栏。

  《秋夜吟》。

  他没写过这首诗。

  更没听过这名字。

  可下面还写着:“作者:刘斌,改编自民国诗人周慕白原作。”

  周围人说话声传进他耳朵。

  “这人是谁啊?穿得破破烂烂还来参赛?”

  “听说他发过疯,刚从医院出来。”

  “《秋夜吟》是周慕白名篇,他说改编?抄袭都算轻的。”

  刘斌没动。他盯着那行字,手指在裤缝上轻轻掐了一下。他知道有人盼着他发火,盼着他喊冤枉,像疯子一样冲上去撕海报。

  但他没动。

  他转身朝教务处走。

  复印室在走廊尽头,机器旧得很,按键上有裂缝。他从怀里掏出练习册,翻到昨晚写的几页,放进进纸口。

  纸一张张出来。

  他拿起最上面一张,准备收起来。这时候,复印机突然“嗡”一声,最后一张纸慢慢滑出来。

  边上有一行很淡的墨字,好像用干笔蘸水写的:

  “诗成之日,祸至之时。”

  他盯着那行字,呼吸没乱,心跳也正常。他知道这不是幻觉。上一章结尾,林修远手机也有过这情况。诗一出现,天地就会反击,人心也会乱,连机器都会留下痕迹。

  他把复印件整整齐齐叠好,塞进衣服里面口袋。

  转身出门,走廊灯闪了一下。

  他脚步没停。

  夜里十一点,图书馆监控室。

  值班员打着哈欠看今天录像。画面切到闭馆后,大厅空荡荡的,书架间过道也没人。

  突然,C区第六排,一本练习册从书架上滑下来,掉在地上。

  镜头拉近。

  书页自己翻开,停在中间一页。上面用指甲刻着首没写完的诗: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监控员凑近屏幕,想看清楚字。这时候,那页纸开始冒烟。

  先是边缘变黑,接着整页卷起来,像被火烤过。可画面里没火,也没人靠近。

  三秒后,整本书烧成灰,飘在空中,又被一股看不见的风卷走。

  监控员一下站起来,看时间戳。

  11:13,系统显示“信号中断”,持续47秒。

  他再看画面,地上干干净净,好像啥都没发生过。

  刘斌坐在宿舍楼外台阶上,怀里抱着练习册。

  这是他从图书馆带出来的唯一一本。他知道不能再写了,至少不能用笔写。

  但他也知道,诗在心里,比写出来还危险。

  因为真正的诗,从来不是给人看的。

  是给天地听的。

  他抬头看天。

  云层裂开条缝,月光斜着照下来,落在他手背上。

  他抬起手指,在空气里轻轻划动。

  没声音,没光,也没风。

  但三公里外,市气象局雷暴预警系统突然跳出红色警报:

  “检测到异常气流扰动,中心坐标:东经116.38,北纬39.90。”

  警报响了七秒,自己没了。

  没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