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品巅峰冰心丹!我的天,他是怎么做到的?”
“冷火慢炖最难掌控,他竟然能把握得如此精准,让药力完美凝聚而不损其寒性!”
“你看那丹晕,莹润内敛,寒气自成领域,这已经不是普通的上品了,绝对触摸到了极品的边缘!”
“没想到啊,这赵小二不声不响,竟有如此深厚的炼丹功底!之前真是小觑他了。”
纷杂的议论声中,刘枫的脸色已然铁青。他死死攥着手中盛放中品爆炎丹的玉瓶,指节因用力而发白。那玉瓶似乎也变得滚烫,灼烧着他的掌心,更灼烧着他的骄傲。他先前所有的挑衅、所有的优越感,在此刻都化为了无声的嘲讽,狠狠反弹回他自己身上。中品爆炎丹,在接近极品的冰心丹面前,显得如此粗糙、躁动,甚至……有些可笑。他能感受到周围那些原本投向他带着钦佩的目光,此刻多了许多别的意味——同情、讶异,甚至是一丝幸灾乐祸。他猛地别过头去,不愿再看赵小二那边,胸腔中翻涌着难以言喻的屈辱和怒火。
然而,处于目光焦点的赵小二,却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他平静地收起青木炉,将盛放着三颗莹白丹药的玉瓶交给负责记录的执事,脸上并无太多欣喜若狂的神色,只有一种沉浸于技艺发挥后的满足与平和。他对周遭的喧嚣恍若未闻,只是微微闭目,似乎在回味刚才炼制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那独特的韵律感似乎还萦绕在他的指尖。
高台上,几位筑基执事的反应则更为专业和深刻。
那位面容枯瘦的陈执事抚掌轻叹,对吴清风道:“吴师兄,恭喜啊!此子不仅心性沉稳,这手‘冷火凝丹’的功夫,更是深得‘柔’与‘缓’之三味。你看他处理冰魄草时,灵力如丝,轻剥慢取,生怕损了那一丝先天寒性;融合雪玉果与寒玉髓时,火力吞吐如呼吸,引导药液相融,而非强行压制。整个过程,不见丝毫烟火气,却将药力催发到了极致。妙,实在是妙!”
吴清风脸上难掩欣慰之色,捻须的手都轻快了几分,但他语气依旧平和:“陈师弟过誉了。小儿辈不过是偶有所得,尚需磨砺。不过,他这番手法,确实暗合了《基础炼丹手诀》中‘以神御火,以意融药’的要旨,只是没想到,他能将这份领悟运用到冰心丹这等偏门丹药上,且做得如此…圆融自然。”
“何止是圆融自然!”另一位此前对冰心丹效用颇有微词的李姓执事,此刻也收起了轻视,目光锐利地盯着赵小二,仿佛要将他看穿,“此子对火候的掌控,已臻化境!那淡蓝色冷焰,温度恒定得可怕,从始至终未有分毫波动。这需要何等精微的神识力量和对灵力何等细腻的操控?这绝非寻常炼气期弟子所能企及!吴师兄,你这位弟子,神识之力恐怕远超同侪吧?”
吴清风微微颔首,并未否认:“此子于此道上,确有些天赋。”他心中亦是微动,赵小二的神识强度,似乎比他预想的还要出色,这或许与他能处理废丹、感悟那玄之又玄的“丹韵”有关?
这时,那位从一开始就关注赵小二,并率先看出冰心丹接近极品的白发老执事,缓缓开口,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份量,让周围几位执事都安静下来倾听。
“此子手法,圆融通透,已初窥‘丹意’门径。”
“丹意?”
这个词一出,连吴清风都微微动容。陈执事和李执事更是面露惊色。
“白师叔,您是说……?”陈执事语气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恭敬。这位白发老者辈分极高,虽只是筑基后期,但在丹道上的造诣,据说已触摸到三阶炼丹师的门槛,平日深居简出,极少点评弟子。
白发白师叔目光依旧落在赵小二身上,浑浊的眼中闪烁着精光:“炼丹之术,初级阶段,不过是依葫芦画瓢,遵循丹方,操控火候,成丹与否,多半看熟练与运气。再进一步,则是理解药性,明辨君臣佐使,懂得因势利导,如吴师侄这弟子炼制冰心丹,便是此阶段之佼佼者。”
他微微一顿,继续道:“然而,丹道至高境界,在于赋予丹药‘神’。这‘神’,并非实物,而是一种意境,是炼丹者自身对天地灵材、对药性流转、对造化之妙的感悟,融入炼丹过程之中,使得成丹不仅具备其该有的药效,更带上了一丝独特的‘韵’。这便是‘丹意’。”
他伸手指向赵小二刚才炼丹的位置,虽然丹炉已收,但那片空间似乎还残留着一丝清冽安宁的气息。“此子炼制冰心丹时,心神完全沉浸,自身气息与丹药所需的‘静’、‘寒’、‘凝’之特质高度契合。他的手法,已不仅仅是在‘操作’,更像是在‘引导’,在‘共鸣’。故而其成丹,方能丹气内蕴,灵性自生,近乎产生异象。这并非偶然,而是他已在不自觉中,触摸到了那一丝‘丹意’的边缘,虽只是初窥门径,模糊不清,但方向对了,前路便宽广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白师叔的点评,如同洪钟大吕,敲击在几位执事的心头。他们再次看向台下那个神色平静的年轻弟子时,目光已然完全不同。如果说之前只是欣赏其扎实的基本功和出色的控火能力,那么现在,则带上了一种对待“潜龙”的郑重。
“丹意……”吴清风喃喃自语,看向赵小二的目光更加深邃。他没想到,自己这个偶然收入门下的弟子,竟然在丹道上有着如此惊人的悟性。这已不仅仅是勤奋和天赋能解释的了,更需要一种与丹道天然的亲近与共鸣。
李执事咂咂嘴,终于彻底收起了之前的偏见,叹道:“怪不得能炼出接近极品的冰心丹……初窥丹意,了不得,了不得啊!看来这次小丹会,是真的出了条真龙了。”
陈执事笑道:“吴师兄,看来你丹鼎峰,又要添一位佳徒了。以此子的悟性,若能得名师悉心指点,未来成就,不可限量啊!”
台下,赵小二自然听不到高台上执事们对他“丹意”的极高评价。他只是觉得,刚才炼制冰心丹时,状态前所未有的好。仿佛不是他在刻意控制火焰和药液,而是他的心神与丹炉、与火焰、与药材融为了一体,能清晰地“感觉”到药力每一分细微的变化,并能自然而然地做出最恰当的引导。那种流畅、圆融、仿佛一切本该如此的感觉,让他沉醉。
他回想起自己反复研究那些废丹上残留的“丹韵”,那些失败的痕迹中,确实隐藏着某种接近成功的“轨迹”和“神韵”。以前他只是模糊地模仿,试图抓住那一丝感觉。而今天,在压力之下,在全神贯注之中,他似乎真的捕捉到了点什么,并且成功地将其融入了自己的炼制过程中。
“成功与失败,一线之隔……废丹上,也铭刻着它曾接近成功的轨迹……”他心中再次浮现这个念头,对丹道的理解,似乎又深刻了一分。这不仅仅是技术的提升,更是一种境界上的触摸。
他缓缓吐出一口浊气,感受着体内因为高度专注而消耗不少的神识和灵力,但精神却异常清明、饱满。这次炼制冰心丹的经历,对他而言,收获远比获得一个高分、压过刘枫一头要重要得多。他隐约感觉到,自己面前似乎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门后的世界,广阔而迷人。
广场上,其他弟子的炼制也陆续结束。成功者喜形于色,失败者黯然神伤。但无论结果如何,所有人的话题,都绕不开赵小二那三颗惊艳全场的冰心丹,以及他那种举重若轻、充满独特韵律的炼丹手法。
刘枫早已脸色阴沉地退到了一边,与他交好的几人围在他身边,低声说着什么,试图安慰,但看刘枫那紧抿的嘴唇和闪烁不定的眼神,就知道他心中的嫉恨非但没有平息,反而如同被浇了油的野火,烧得更旺了。他盯着赵小二的背影,牙关紧咬:“丹意?哼,装神弄鬼!不过是走了狗屎运,碰巧炼出了一炉好丹而已!等着吧,真正的决赛,我看你还能不能这么‘圆融通透’!”
“冷火慢炖最难掌控,他竟然能把握得如此精准,让药力完美凝聚而不损其寒性!”
“你看那丹晕,莹润内敛,寒气自成领域,这已经不是普通的上品了,绝对触摸到了极品的边缘!”
“没想到啊,这赵小二不声不响,竟有如此深厚的炼丹功底!之前真是小觑他了。”
纷杂的议论声中,刘枫的脸色已然铁青。他死死攥着手中盛放中品爆炎丹的玉瓶,指节因用力而发白。那玉瓶似乎也变得滚烫,灼烧着他的掌心,更灼烧着他的骄傲。他先前所有的挑衅、所有的优越感,在此刻都化为了无声的嘲讽,狠狠反弹回他自己身上。中品爆炎丹,在接近极品的冰心丹面前,显得如此粗糙、躁动,甚至……有些可笑。他能感受到周围那些原本投向他带着钦佩的目光,此刻多了许多别的意味——同情、讶异,甚至是一丝幸灾乐祸。他猛地别过头去,不愿再看赵小二那边,胸腔中翻涌着难以言喻的屈辱和怒火。
然而,处于目光焦点的赵小二,却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他平静地收起青木炉,将盛放着三颗莹白丹药的玉瓶交给负责记录的执事,脸上并无太多欣喜若狂的神色,只有一种沉浸于技艺发挥后的满足与平和。他对周遭的喧嚣恍若未闻,只是微微闭目,似乎在回味刚才炼制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那独特的韵律感似乎还萦绕在他的指尖。
高台上,几位筑基执事的反应则更为专业和深刻。
那位面容枯瘦的陈执事抚掌轻叹,对吴清风道:“吴师兄,恭喜啊!此子不仅心性沉稳,这手‘冷火凝丹’的功夫,更是深得‘柔’与‘缓’之三味。你看他处理冰魄草时,灵力如丝,轻剥慢取,生怕损了那一丝先天寒性;融合雪玉果与寒玉髓时,火力吞吐如呼吸,引导药液相融,而非强行压制。整个过程,不见丝毫烟火气,却将药力催发到了极致。妙,实在是妙!”
吴清风脸上难掩欣慰之色,捻须的手都轻快了几分,但他语气依旧平和:“陈师弟过誉了。小儿辈不过是偶有所得,尚需磨砺。不过,他这番手法,确实暗合了《基础炼丹手诀》中‘以神御火,以意融药’的要旨,只是没想到,他能将这份领悟运用到冰心丹这等偏门丹药上,且做得如此…圆融自然。”
“何止是圆融自然!”另一位此前对冰心丹效用颇有微词的李姓执事,此刻也收起了轻视,目光锐利地盯着赵小二,仿佛要将他看穿,“此子对火候的掌控,已臻化境!那淡蓝色冷焰,温度恒定得可怕,从始至终未有分毫波动。这需要何等精微的神识力量和对灵力何等细腻的操控?这绝非寻常炼气期弟子所能企及!吴师兄,你这位弟子,神识之力恐怕远超同侪吧?”
吴清风微微颔首,并未否认:“此子于此道上,确有些天赋。”他心中亦是微动,赵小二的神识强度,似乎比他预想的还要出色,这或许与他能处理废丹、感悟那玄之又玄的“丹韵”有关?
这时,那位从一开始就关注赵小二,并率先看出冰心丹接近极品的白发老执事,缓缓开口,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份量,让周围几位执事都安静下来倾听。
“此子手法,圆融通透,已初窥‘丹意’门径。”
“丹意?”
这个词一出,连吴清风都微微动容。陈执事和李执事更是面露惊色。
“白师叔,您是说……?”陈执事语气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恭敬。这位白发老者辈分极高,虽只是筑基后期,但在丹道上的造诣,据说已触摸到三阶炼丹师的门槛,平日深居简出,极少点评弟子。
白发白师叔目光依旧落在赵小二身上,浑浊的眼中闪烁着精光:“炼丹之术,初级阶段,不过是依葫芦画瓢,遵循丹方,操控火候,成丹与否,多半看熟练与运气。再进一步,则是理解药性,明辨君臣佐使,懂得因势利导,如吴师侄这弟子炼制冰心丹,便是此阶段之佼佼者。”
他微微一顿,继续道:“然而,丹道至高境界,在于赋予丹药‘神’。这‘神’,并非实物,而是一种意境,是炼丹者自身对天地灵材、对药性流转、对造化之妙的感悟,融入炼丹过程之中,使得成丹不仅具备其该有的药效,更带上了一丝独特的‘韵’。这便是‘丹意’。”
他伸手指向赵小二刚才炼丹的位置,虽然丹炉已收,但那片空间似乎还残留着一丝清冽安宁的气息。“此子炼制冰心丹时,心神完全沉浸,自身气息与丹药所需的‘静’、‘寒’、‘凝’之特质高度契合。他的手法,已不仅仅是在‘操作’,更像是在‘引导’,在‘共鸣’。故而其成丹,方能丹气内蕴,灵性自生,近乎产生异象。这并非偶然,而是他已在不自觉中,触摸到了那一丝‘丹意’的边缘,虽只是初窥门径,模糊不清,但方向对了,前路便宽广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白师叔的点评,如同洪钟大吕,敲击在几位执事的心头。他们再次看向台下那个神色平静的年轻弟子时,目光已然完全不同。如果说之前只是欣赏其扎实的基本功和出色的控火能力,那么现在,则带上了一种对待“潜龙”的郑重。
“丹意……”吴清风喃喃自语,看向赵小二的目光更加深邃。他没想到,自己这个偶然收入门下的弟子,竟然在丹道上有着如此惊人的悟性。这已不仅仅是勤奋和天赋能解释的了,更需要一种与丹道天然的亲近与共鸣。
李执事咂咂嘴,终于彻底收起了之前的偏见,叹道:“怪不得能炼出接近极品的冰心丹……初窥丹意,了不得,了不得啊!看来这次小丹会,是真的出了条真龙了。”
陈执事笑道:“吴师兄,看来你丹鼎峰,又要添一位佳徒了。以此子的悟性,若能得名师悉心指点,未来成就,不可限量啊!”
台下,赵小二自然听不到高台上执事们对他“丹意”的极高评价。他只是觉得,刚才炼制冰心丹时,状态前所未有的好。仿佛不是他在刻意控制火焰和药液,而是他的心神与丹炉、与火焰、与药材融为了一体,能清晰地“感觉”到药力每一分细微的变化,并能自然而然地做出最恰当的引导。那种流畅、圆融、仿佛一切本该如此的感觉,让他沉醉。
他回想起自己反复研究那些废丹上残留的“丹韵”,那些失败的痕迹中,确实隐藏着某种接近成功的“轨迹”和“神韵”。以前他只是模糊地模仿,试图抓住那一丝感觉。而今天,在压力之下,在全神贯注之中,他似乎真的捕捉到了点什么,并且成功地将其融入了自己的炼制过程中。
“成功与失败,一线之隔……废丹上,也铭刻着它曾接近成功的轨迹……”他心中再次浮现这个念头,对丹道的理解,似乎又深刻了一分。这不仅仅是技术的提升,更是一种境界上的触摸。
他缓缓吐出一口浊气,感受着体内因为高度专注而消耗不少的神识和灵力,但精神却异常清明、饱满。这次炼制冰心丹的经历,对他而言,收获远比获得一个高分、压过刘枫一头要重要得多。他隐约感觉到,自己面前似乎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门后的世界,广阔而迷人。
广场上,其他弟子的炼制也陆续结束。成功者喜形于色,失败者黯然神伤。但无论结果如何,所有人的话题,都绕不开赵小二那三颗惊艳全场的冰心丹,以及他那种举重若轻、充满独特韵律的炼丹手法。
刘枫早已脸色阴沉地退到了一边,与他交好的几人围在他身边,低声说着什么,试图安慰,但看刘枫那紧抿的嘴唇和闪烁不定的眼神,就知道他心中的嫉恨非但没有平息,反而如同被浇了油的野火,烧得更旺了。他盯着赵小二的背影,牙关紧咬:“丹意?哼,装神弄鬼!不过是走了狗屎运,碰巧炼出了一炉好丹而已!等着吧,真正的决赛,我看你还能不能这么‘圆融通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