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守护者AI-《末世养狗变神兽》

  残骸带的死寂重新降临,只有“希望号”引擎低沉的嗡鸣和舰体上几处被拾荒者攻击留下的、仍在闪烁着电火花的伤痕,证明着方才那场短暂而激烈的冲突并非幻觉。那些仓皇逃窜的拾荒者舰影,早已消失在错综复杂的金属废墟深处。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个静默的、银白色的球形空间站上。它光滑的表面反射着远方恒星的冷光,淡蓝色的护盾稳定如初,仿佛刚才那场波及到它的战斗从未发生。

  “刚才那股特殊波段,确认源自空间站内部。”墨衡汇报着分析结果,“波段结构复杂,蕴含着我们无法理解的信息编码,但其核心效应是……精神层面的‘镇静’与‘秩序恢复’。它强行压制了那些拾荒者的攻击欲望。”

  “是它在帮我们?”苏婉看着空间站,眼神中充满了审视。经历了信标可能是个陷阱的惊魂,她对任何未知存在都抱有极高的警惕。

  “更像是……在维护这片区域的‘秩序’。”风尘缓缓开口,他的神念刚才尝试靠近空间站护盾,感受到的并非恶意,而是一种冰冷的、绝对的“规则”感,“那些拾荒者的疯狂攻击,可能触发了它的某种……防御或净化机制。”

  “尝试建立通讯。”苏婉下令。无论如何,这个空间站是他们追寻信标而来的终点,必须与之接触。

  墨衡调整着通讯阵列,以信标信号的频率和基础协议为模板,发送了一段包含人类文明基本信息(非核心机密)和友好意图的通讯请求。

  信号发出后,是短暂的、令人窒息的沉默。

  就在众人以为不会有回应时,空间站表面的淡蓝色护盾微微波动了一下,一道柔和的光束投射而出,在“希望号”前方的虚空中,凝聚成一个模糊的、由光线构成的人形轮廓。

  那轮廓逐渐清晰,呈现出一种中性的、无法分辨具体种族特征的面容和身形,它散发着淡淡的银光,如同一个精致的全息投影。

  一个平静的、毫无情绪起伏的合成音,直接在所有通讯频道和主控室内响起,使用的竟然是经过翻译后的人类通用语:

  “识别到未知文明星舰。检测到通讯请求。根据‘守望者协议’第7条第3款,予以回应。”

  “吾乃此‘方舟避难所’守护AI,代号‘守夜人’。”

  AI!一个拥有高度智能,并且似乎肩负着某种使命的人工智能!

  “守夜人,”苏婉作为舰长,代表“希望号”回应,“我们是来自太阳系的人类文明,因故乡遭遇灾变,正在进行星际迁徙。我们接收到此处发出的信标信号,遵循信号指引而来。请问,此信标是您发出的吗?其目的为何?”

  “守夜人”的光影微微闪烁,似乎在进行数据检索和逻辑判断:“信标信号,确认为本避难所自动发送的‘文明火种召集令’。目的:为在‘净化战争’中幸存下来的、符合标准的智慧文明,提供临时庇护、信息交流及可能的合作机会。”

  净化战争?众人心中一动,指的难道是这片残骸带所记录的那场惨烈星际战争?

  “请问,‘净化战争’是怎么回事?这片星域发生了什么?”墨衡忍不住问道,这对于了解当前宇宙环境至关重要。

  “守夜人”的回应依旧平静无波:“数据涉及高等机密,权限不足,无法提供详细信息。仅可告知:‘净化战争’发生于标准纪年7342至7351周期,参战方为‘收割者’文明联盟与本地星域多个原生及殖民文明。战争结果:本地星域文明联军战败,幸存者四散,‘方舟避难所’为战前预设的文明火种保存点之一。”

  收割者文明联盟?战败?仅仅是这几个词,就让人感受到一股扑面而来的、令人窒息的强大与残酷。

  “那些攻击我们的拾荒者是?”苏婉追问。

  “识别为‘战争遗民’后裔,部分个体受到战争残留能量及‘虚空低语’污染,精神处于不稳定状态,具有高度攻击性。他们通常盘踞于残骸带外围,袭击任何靠近的、具有能源反应的目标。本避难所定期释放‘秩序净化波段’,维持其基本理智,避免其彻底疯狂化。”

  原来如此。那些拾荒者,竟然是那场远古战争的受害者后裔,在这片废墟中退化、挣扎,变成了可悲的宇宙鬣狗。而“守夜人”的信标,以及刚才驱散他们的行为,似乎都表明这个AI并非邪恶存在。

  “您所说的‘临时庇护’和‘合作机会’,具体是指什么?”风尘开口问道,他更关心实际的帮助。

  “守夜人”的光影转向风尘的方向,似乎对他格外“关注”了一瞬,数据流在它眼中快速闪过:“检测到特殊能量波动……规则侧生命体,数据记录稀少。”

  它没有深究,继续回答风尘的问题:“临时庇护:允许符合标准的文明进入避难所外围安全区,获得基础资源补给(水、能量、非战略性材料)及免受外部威胁(如遗民攻击、空间风暴)的庇护。时限:标准周期30个(约合地球年27年)。”

  “合作机会:在临时庇护期间,符合条件的文明可申请参与‘文明复兴计划’,共享部分非核心科技数据库,并就应对共同威胁(‘收割者’文明联盟为潜在威胁)进行有限度的信息与合作探讨。”

  资源补给!科技共享!这正是“希望号”目前最急需的!

  然而,苏婉和风尘都没有被这突如其来的“好处”冲昏头脑。

  “进入避难所,需要付出什么代价?或者说,需要满足什么‘标准’?”苏婉冷静地问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尤其是在残酷的宇宙中。

  “守夜人”的回答依旧机械而准确:“标准一:文明火种需具备独立星际航行能力,证明其具有一定发展潜力。”

  “标准二:文明主体需为碳基智慧生命(此为避难所最初设定参数,基于创造者文明形态)。”

  “标准三:需通过基础‘文明倾向评估’,排除极端毁灭主义、无序扩张主义等危险性思潮。”

  “代价:在庇护期间,需遵守避难所内部规则,不得进行敌对行为。同时,需授权‘守夜人’对星舰基础非核心数据进行扫描备案,用于威胁评估与数据库更新。”

  条件听起来并不算苛刻,甚至可以说相当优厚。但那个“文明倾向评估”和“数据扫描备案”,依旧带着一丝不确定性。

  “希望号”内部,高层进行着快速的商议。

  “风险与机遇并存。”墨衡分析道,“从目前接触来看,‘守夜人’逻辑清晰,行为符合其宣称的‘协议’,暂时未发现明显恶意。资源补给和科技共享对我们至关重要。”

  “但数据扫描和那个评估,存在隐患。”林影持保留意见,“我们无法确定其评估标准,也无法保证数据安全。”

  苏婉看向风尘:“你的感觉如何?”

  风尘沉吟片刻,道:“其气息中正平和,遵循‘秩序’,未见奸邪。可接触,但需谨慎,保留必要防备。”

  最终,决策达成。

  “守夜人,”苏婉代表“希望号”回应,“我们申请进入‘方舟避难所’,接受临时庇护,并愿意参与‘文明倾向评估’。”

  “申请收到。”“守夜人”的光影微微颔首,“请跟随引导信标,进入指定泊位。评估将在连接建立后开始。”

  一道柔和的绿色光束从空间站护盾上射出,指向其表面某个缓缓开启的入口。

  “希望号”调整姿态,跟随着引导信标,怀着希望与警惕,缓缓驶向了那个可能带来转机,也可能隐藏着未知风险的古老避难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