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大唐:开局暴打宇文化及》

  臣叩谢王上!

  李轨闻言,顿时喜形于色。

  天下皆知,楚国国子监祭酒乃邪王石之轩,亦是楚王寇仲的岳父之一。

  国子监少祭酒乃从二品 ** ,执掌各地士子培养之责,虽位高权重,却颇为清闲。

  此职可谓人人艳羡的美差!

  若无要事,除江国公外,诸位可先行退下。”

  寇仲挥了挥手,言外之意已十分明了。

  众臣会意,陆续退出勤政殿。

  随后,寇仲向云玉真、陈老谋交代几句,便与徐子陵一同登上终南山某座峰顶。

  仲少,你带我来此作甚?

  徐子陵环视四周,面露疑惑。

  终南山距长安不远,龙首山灵脉溢散的灵气已蔓延至此。

  峰顶云雾缭绕,时值深秋,山中草木非但未枯黄,反吐新芽,百姓皆称此乃天佑大楚。

  细观之下,景色虽佳,但徐子陵更挂念楚国正对高原、西南、南洋、东海用兵,诸事待举。

  此刻寇仲突然邀他前来,必有深意。

  陵少,可还记得我此前为何突然消失?

  寇仲凝视徐子陵,意味深长道。

  莫非......是邪帝舍利?

  徐子陵瞳孔骤缩,试探着问道。

  不错。”

  寇仲微微颔首,迎着徐子陵的目光沉声道:楚国日益强盛,内部势力错综复杂。”

  尤其魔门势力庞大,石之轩更是智计超群。”

  先前看似青璇牵制了他,实则是他尚未摸清天下局势。”

  邪王心中仍有未竟之志,我不能仅凭他对女儿的亲情来赌楚国安危。”

  楚国需要能制衡石之轩的顶尖力量,这个人不能是我,只能是你。”

  闻言,徐子陵陷入沉思。

  寇仲素喜云游四方,常以常人难以预料的手段化解难题,每次归来必使楚国实力大增。

  除寇仲外,无人能做到这般地步。

  正因如此,即便寇仲如今武功不逊于石之轩,甚至更胜一筹,却不可能久居朝堂。

  仲少,你有何打算?

  思忖片刻,徐子陵目光炯炯地望向寇仲。

  且听我道来。”

  “此前我闭关,正是为了借助和氏璧之力调和邪帝舍利中的元精,以此彻底参透长生诀。”

  “然而此举凶险万分,我险些命丧黄泉。”

  “所幸最终阴阳相济,五行蜕变,终使长生诀圆满。”

  “正因如此,我才明白长生诀未必需要七图同修,专精一幅亦可登峰造极,且风险远低于兼修七图。”

  “如今我已能自如引动邪帝舍利与和氏璧的力量,将其灌注于他人体内。”

  “依我所见,其中残余之力足以助你踏入大宗师巅峰之境。”

  “所以……”

  未等寇仲说完,徐子陵已郑重颔首。

  一世人,两兄弟。

  寇仲既敢在此刻为他灌顶,必是胸有成竹,他信得过寇仲。

  “好。”

  见徐子陵目光坚毅,寇仲亦点头回应。

  徐子陵当即于终南山巅盘膝而坐,秋风猎猎,衣袂翻飞。

  “嗡!嗡!嗡!”

  邪帝舍利与和氏璧悬浮于徐子陵身前。

  寇仲以混沌真罡为引,将两股力量分别导入徐子陵的奇经八脉与任督二脉,最终汇于丹田,被阴极真罡吸纳融合,化为己用。

  随着时间流逝,徐子陵体表逐渐覆上一层淡蓝真罡,且愈发凝实,周身气势节节攀升。

  “轰——!”

  当邪帝舍利与和氏璧的力量尽数吸纳殆尽时,徐子陵体内骤然爆发出一股磅礴罡气,直贯苍穹!

  霎时间,终南山巅风云激荡,一道深蓝长虹破空而起,寒意彻骨,宛若九幽降临。

  “仲少!”

  “这种感觉……妙不可言!”

  徐子陵睁眼,感受着体内几欲破碎虚空的浩瀚力量,不禁慨叹。

  从毫无武功到跻身当世绝顶,仅用一年半载,堪称奇迹!

  寇仲朗声一笑:“陵少,你的真罡已然蜕变,比从前更添极寒凌厉。”

  “再称‘阴极真罡’已不合适,不如唤作‘九幽真罡’如何?”

  “好!”

  徐子陵眸光湛然,欣然应允。

  如今的九幽真罡威力更胜往昔,举手投足间便可冰封万物。

  “走吧,该回去了。”

  寇仲与徐子陵自终南山飘然而下,悄然回到长安城。

  无人知晓他们此行经历,但整座长安城都笼罩在一种奇特的宁静氛围中,连带着整个楚国都显得愈发稳固如山。

  ..........

  岭南宋阀,天刀堂内。

  父亲!

  宋师道素来温润如玉的面容此刻布满怒意:冯盎这厮实在不识抬举。

  如今被我军逼退至合浦四郡,竟还敢勾结高法澄、冼宝彻等人顽抗。”

  早知如此,当初就该......

  话音未落,他的目光突然被堂内景象所慑。

  百余口朱漆木箱整齐排列,宋缺负手立于其间。

  这些是上等兵器三千,金丝细鳞甲八百具,未清点的珍宝,助武者突破的朱果百二十枚,更有三百年份的珍稀药材。”

  宋缺语气平淡:你那位姐夫,出手倒是阔绰。”

  玉华已至义安,当地百万汉俚百姓尽归楚国。

  她亲自督造城池,分发田亩农具......

  什么?宋师道瞳孔骤缩。

  嫁夫随夫罢了。”宋缺轻抚刀鞘,在她心中,寇仲比为父更有资格问鼎天下。”

  听说楚军正在向西南用兵。

  天师府高手入蜀,虚行之率两路大军征讨爨族诸部。

  看这架势......

  宋缺眼中精光一闪:怕是要将整个天南三千里尽收囊中。”

  宋师道闻言,不禁倒吸凉气。

  西南各族盘踞多年,骠国、真腊等势力拥兵数十万,其凶险程度丝毫不逊岭南。

  楚国仅凭二十万兵力就想吞并西南和天南,未免太过狂妄。

  你刚才说冯家最近不太安分?

  那就派玉华去收拾他们。”

  传话给玉华,若能平定冯家,交趾、郁林、珠崖三郡就交给她管辖。”

  既然楚国妄想一统天下,吞并岭南,就让为父先领教这位楚王大夫人的本事!

  宋缺目光深邃,面无表情地说道。

  是,父亲!

  宋师道心头一震,立即下去安排。

  ............

  同一时刻,晋阳李阀也在紧急商议对策。

  父王!

  柴绍已被楚国封为子爵,担任横波右将军,统领四万五千兵马。”

  三姐与柴绍同行南下,想必也落入楚国手中。”

  除了锦衣卫,没人能做到这般神不知鬼不觉。”

  李世民神色凝重地禀报。

  混账!

  我李阀千金竟遭他人囚禁。”

  此仇不共戴天!

  父王,我们应立即发兵南下,攻入关中,给寇仲那小子点颜色看看!

  李元吉拍案怒吼。

  但满朝文武无人响应,看向他的眼神如同在看痴儿。

  就连一向与他交好的李建成都递来眼色,示意他安静。

  简直荒唐!

  二十万唐军在河东与十余万楚军对峙,连屈突通、尧君素这关都过不去。

  关中驻扎着五十万楚军,更有刚歼灭薛举、降服李轨的羽林、御林精锐。

  即便唐军侥幸入关,转眼就会被赶下黄河喂鱼。

  父王!

  儿臣以为不该再耗在河东。”

  与楚军在此缠斗只会徒耗兵力。”

  不如转战河北、中原,以我军实力,谁能抵挡?

  可先取长平郡,再南下攻克洛阳建都,与楚国分庭抗礼。”

  唐王世子李建成的提议,令众人眼前一亮。

  长久以来,次子李世民与三子李元霸屡立战功,锋芒太盛,让人几乎忘了这位世子的韬略手腕同样不凡。

  大王!

  魏公李密虽未称王,但此人谋略过人,已收服赵、魏、淮北各路义军。”

  近日,魏军已集结五十万兵马,占据长平、上党险要地势,我军难以强攻取胜。

  不如调遣主力从井陉出击,直取赵郡。

  河北窦建德绝非我军对手。”

  唐国首席谋士刘文静进言道。

  大王,刘武周近来频频侵扰边境。”

  若不予以重创,唐国将永受其威胁!

  裴寂紧接着补充道。

  殿内众臣的目光齐刷刷投向端坐上位的唐王李渊。

  现我军拥兵四十万。

  着世民、元霸率十万北上征讨刘武周,务必收复楼烦、雁门、马邑三郡。”

  建成、元吉领二十万大军出井陉,攻取赵郡,顺势拿下襄国、武安。”

  剩余十万交由裴卿镇守绛郡,与楚军形成对峙之势。”

  李渊沉声颁布军令。

  此言一出,满座哗然。

  这分明是将最难啃的硬骨头丢给李世民,而把轻松战事留给李建成。

  显然,李渊已开始削弱李世民兵权,为长子继位铺路。

  儿臣遵命!

  李建成与李世民同时应声。

  更耐人寻味的是,李神通、李孝恭、李道宗三位李阀宗师尽数调入李建成麾下。

  朝野上下都嗅到了李世民即将失势的气息。

  ......

  大业十三年冬,十一月。

  洛阳郊外的官道上,并辔而行的男女引得路人频频侧目。

  男子玄衣劲装,轮廓如斧凿般凌厉,眉宇间英气逼人。

  少女翠裙翩跹,灵秀绝俗,偶尔流露的娇态更添生动。

  仲哥哥,为何不乘龙马?一日便可抵达呢。”

  石青璇轻晃马尾辫,眸中闪着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