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豫章探班与《断章》定风波-《穿越后,我选择躺平》

  苏晚晴的意外搅局,并未动摇沈屿和肖诗雅反击的决心,反而让他们更加谨慎和坚决。

  计划略作调整,地点从容易被盯梢的宁安,转移到了肖诗雅即将举办演唱会的豫章市。

  那里是肖诗雅的主场,团队掌控力强,更容易安排“自然”的偶遇和拍摄。

  几天后,沈屿低调抵达豫章。他没有与肖诗雅同行,而是独自入住了一家远离市中心的酒店。

  演唱会当晚,豫章体育场灯火璀璨,人声鼎沸。沈屿在工作人员的安排下,悄然进入内场,坐在了前排一个并不显眼但容易被镜头扫到的位置。

  他穿着简单的深色外套,戴着帽子,混在狂热的粉丝中,并不起眼,但熟悉他气质的人,还是能一眼认出。

  舞台上,肖诗雅光芒四射,劲歌热舞,将现场气氛一次次推向高潮。

  她的表演状态极佳,仿佛完全未受绯闻影响。

  沈屿安静地看着,心中也不得不承认,她在舞台上的确有摄人心魄的魅力。

  演唱会进行到中段,在一首快歌的尾声,音乐渐渐舒缓下来。舞台灯光也变得柔和,聚焦在肖诗雅身上。

  她微微喘息着,走到舞台前沿,拿起话筒,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和甜蜜:

  “谢谢大家!接下来的这首歌……对我而言,有着非常特殊的意义。”她顿了顿,目光似乎有意无意地扫过内场前排,沈屿所在的方向,“它是我和一位……对我很重要的人,一起创作的一首歌。它讲述的,是关于‘慢’的时光,关于一生只够爱一个人的承诺。”

  台下响起好奇的议论声和期待的欢呼。背景大屏幕上,打出了《从前慢》的歌名和歌词。

  “今天,我很开心,因为……这首歌的另一位创作者,也来到了现场。”肖诗雅的声音轻柔而充满感情,脸上绽放出幸福的笑容,目光坚定地望向沈屿的位置,“他就坐在那里。沈屿,谢谢你来看我的演唱会。”

  追光灯瞬间打在了沈屿身上!大屏幕上出现了他略显惊讶但很快恢复平静的面容特写!

  “哇——!”全场哗然!随即爆发出震耳欲聋的尖叫声和掌声!粉丝们疯狂了!媒体镜头疯狂闪烁!

  沈屿探班肖诗雅演唱会#

  肖诗雅现场表白沈屿#

  从前慢合唱#

  话题瞬间引爆网络!

  肖诗雅看着灯光下的沈屿,眼中闪烁着动人的光芒,她伸出手,做出邀请的姿势。工作人员适时地将一个话筒递到了沈屿手中。

  沈屿在万众瞩目下,缓缓站起身。他依旧穿着那件普通的外套,表情平静,但眼神中却带着一种难得的柔和与专注。

  他接过话筒,没有看周围疯狂的粉丝和镜头,只是静静地看着舞台上的肖诗雅。

  前奏响起。熟悉的旋律流淌出来。

  肖诗雅开口,声音空灵深情:“记得早先少年时,大家诚诚恳恳,说一句是一句……”

  唱到副歌部分,她微微侧身,看向了台下的沈屿。

  沈屿拿起话筒,他没有用任何歌唱技巧,就像上次合唱时一样,用一种平静而清晰的、带着磁性的嗓音,接上了下面的诗句:“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他的声音不高,却奇异地具有穿透力,仿佛不是在唱歌,而是在倾诉,一种历经千帆后的淡然与笃定。

  这种“白嗓”式的演唱,与肖诗雅专业的唱腔再次形成了美妙的互补和反差!

  全场寂静!所有人都被这种独特的演绎方式震撼了!这不仅仅是唱歌,这更像是一场跨越舞台与观众席的深情对话!

  接着,两人开始合唱副歌部分:“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从前的锁也好看……”“钥匙精美有样子……”“你锁了 人家就懂了……”

  肖诗雅的声音清亮深情,沈屿的声音低沉平和,交织在一起,宛如天籁!大屏幕上,两人的特写镜头交替出现,肖诗雅看向沈屿的眼神,充满了毫不掩饰的爱慕与依赖!

  而沈屿虽然表情依旧平静,但眼神中那份难得的柔和与专注,也足以说明一切!

  歌词中“一生只够爱一个人”的誓言,在此情此景下,被赋予了无比真实而动人的力量!

  台下许多观众,尤其是两人的CP粉,已经感动得热泪盈眶!

  “太感人了!这就是爱情最美的样子吧!”

  “破案了!人家好着呢!蒋涵芝算个屁!”

  “沈屿看肖诗雅的眼神!我死了!”

  “这才是真爱!合约情侣个鬼啊!”

  “谣言不攻自破!太甜了!”

  一曲终了,余音绕梁。肖诗雅走到舞台边缘,弯下腰,向沈屿伸出手。

  沈屿在震耳欲聋的欢呼声中,走上舞台,轻轻握住了她的手。两人并肩站立,对着台下微微鞠躬。

  没有过多的言语,但这一刻的默契与亲密,胜过千言万语!

  所有的谣言和猜测,在这深情对唱和携手并肩的画面面前,显得如此苍白可笑!

  演唱会结束后,#沈屿肖诗雅演唱会深情对唱#、#力破分手谣言#等话题迅速霸占热搜榜首!

  现场视频和照片疯狂传播!舆论风向瞬间逆转!之前质疑、嘲讽的声音被淹没在祝福和赞叹的海洋中!蒋涵芝那边顿时变得悄无声息,之前的炒作成了彻头彻尾的笑话!

  第二天,趁热打铁,按照计划,沈屿和肖诗雅出现在了豫章市郊外一个名为“青萍”的古镇。

  这是一个近年开发的仿古旅游景点,商业化气息浓厚,青石板路、小桥流水、仿古建筑一应俱全,但缺乏真正古镇的历史底蕴,游客不少。

  两人没有刻意伪装,只是穿着休闲的便装,戴着墨镜,像普通情侣一样牵手漫步。

  肖诗雅挽着沈屿的胳膊,脸上带着轻松愉快的笑容,时不时指着周围的景致说笑。

  沈屿虽然话不多,但神情放松,配合着肖诗雅的节奏,偶尔低头与她交谈,姿态亲昵自然。

  他们的出现,很快被眼尖的游客认出。手机拍照声、惊喜的尖叫声此起彼伏。

  但这一次,没有狗仔的围堵,没有恶意的揣测,只有粉丝和路人善意的祝福和远远的拍照。

  两人也表现得很大方,没有躲避镜头,甚至偶尔会配合地停下脚步,让游客拍照。

  “诗雅姐姐!沈屿哥哥!祝你们幸福!”有大胆的粉丝高声喊道。

  肖诗雅笑着挥手回应:“谢谢!”

  沈屿也微微颔首致意。

  气氛融洽而温馨。他们逛了古镇的街道,买了些小吃,在临河的茶馆喝了杯茶,完全是一副享受二人世界的样子。

  每一张被拍下的照片、每一段流传的视频,都成了他们“感情稳固”的铁证。

  走到一座名为“映月”的石拱桥上时,肖诗雅停下脚步,凭栏远眺。

  桥下河水潺潺,虽是人造景观,但在冬日暖阳下,倒也波光粼粼,两岸仿古建筑倒映水中,别有一番韵味。

  游客往来穿梭,桥下有小船划过。

  “沈屿,帮我拍张照吧?”肖诗雅转过身,背靠着石栏,摘下墨镜,笑着对沈屿说。

  阳光洒在她脸上,勾勒出柔美的轮廓,眼神明亮,笑容灿烂。

  沈屿拿出手机,找好角度。镜头里的肖诗雅,身后是古老的石桥桥洞,桥下是荡漾的水波和游船的影子,远处是熙攘的游人。

  她凭栏而立,姿态优雅,笑容自然,整个画面构图巧妙,意境悠远。

  就在按下快门的瞬间,沈屿看着取景框中的景象,心中忽然微微一动。

  桥上的人,桥下的影,看风景的人,也成了别人眼中的风景……这种相互映照、互为背景的意象,让他联想到前世记忆中一首极其精短却意蕴无穷的诗。

  拍完照,肖诗雅跑过来看效果,很是满意:“拍得真好!发给我,我要发微博!”

  沈屿将照片发给她,自己则站在原地,望着桥下的流水和往来的船只,若有所思。

  他拿出自己的手机,点开那个沉寂许久的社交账号,无视了爆满的提示,直接点开发布新动态。

  他选定了刚才拍的那张肖诗雅凭栏远眺的照片。

  然后,在编辑框里,缓缓地、一字一句地,敲下了一首诗。一首来自他前世记忆深处、与此刻情景完美契合的诗:

  《断章》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署名:沈屿。

  定位:豫章·青萍古镇。

  编辑完毕,点击发送。然后,他关掉手机,扔进口袋,仿佛刚才只是做了一件再平常不过的小事。

  然而,这寥寥四行诗,配上那张意境悠远的照片,再次在互联网上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

  诗极短,语言极简,却蕴含着无限的哲思与美感!

  将瞬间的相遇、相互的观照、以及由此引发的无限遐想,表达得淋漓尽致!

  照片中肖诗雅是“看风景的人”,而拍照的沈屿(以及所有看到照片的人)则是“楼上看她的人”,彼此互为风景,互为梦境中的点缀。

  这种微妙的关系,既契合了他们此刻“被观看”的公众人物状态,又暗合了人与人之间普遍存在的、相互观察与影响的生命联系。

  “我的天!这诗……太美了!意境绝了!”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这不就是说的他们自己吗?”

  “沈屿真是天才!随手一拍一写,就是经典!”

  “这是在回应昨天的演唱会吗?你就是我眼中最美的风景?”

  “这狗粮我吃了!太高级了!”

  “蒋涵芝看到这首诗,估计得气晕在厕所!”

  “这才是文人秀恩爱的方式!甩那些炒作十八条街!”

  《断章》一出,配合着前一天演唱会的深情互动和今天古镇游的甜蜜照片,彻底将“沈屿肖诗雅感情破裂”的谣言碾得粉碎!

  舆论一边倒地盛赞两人的才华与深情,嘲讽蒋涵芝的拙劣炒作。

  肖诗雅的团队趁势发布官方通稿,重申两人感情稳定,并对恶意炒作行为表示谴责(虽未点名,但指向明确)。

  蒋涵芝及其团队彻底哑火,之前的热度瞬间化为泡影,反而惹了一身骚。

  一场来势汹汹的绯闻风暴,就这样被一场精心策划的“秀恩爱”和一首恰到好处的《断章》,轻而易举地化解于无形。

  沈屿和肖诗雅,不仅成功扞卫了自身形象,更借此机会,将两人的“CP”形象推向了新的高度,赢得了更多的路人缘和祝福。

  豫章之行,大获成功。

  当晚,回到酒店,肖诗雅给沈屿发来信息:“谢谢配合!效果超乎想象!《断章》写得太棒了!下次请你吃大餐!”

  沈屿看着信息,回复了一个简单的“好”字。他走到窗边,看着豫章市的璀璨夜景。

  这场舆论战,他们赢了,赢得干净利落。但他心中并无太多喜悦,只有一种任务完成后的疲惫和释然。

  他终究还是用了自己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