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湖市委大楼,常委会议室。厚重的红木门缓缓打开,李鸣风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并不存在的衣领褶皱,迈步走了进去。这是他作为千湖市市委常委,副市长,第一次正式参加市委常委会会议。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庄重而略显疏离的气息。
椭圆形的会议桌旁,已经坐了近十人。看到李鸣风进来,众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他身上。好奇、审视、欢迎、平静……各种情绪隐藏在看似平淡的表情之下。
市委书记董国云坐在主位,看到李鸣风,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温和,微微颔首示意他坐下。李鸣风的位置被安排在长桌中段,靠近常务副市长一侧。
“鸣风同志来了,大家都到齐了,开会吧。”董国云开口,声音沉稳,掌控着会议节奏,“首先,让我们以掌声欢迎鸣风同志加入市委常委班子。”
稀稀拉拉但符合礼仪的掌声响起。李鸣风立刻站起身,向各位常委微微鞠躬:“谢谢董书记,谢谢各位同志。非常荣幸能和大家一起共事,我是新兵,以后还请各位领导多多指教,我一定虚心学习,尽快熟悉工作,全力以赴。”姿态放得很低,言辞恳切。
董国云点点头,开始逐一介绍在场的常委。李鸣风虽然大多认识,但此刻的身份已然不同,需要重新建立工作关系。
“王哲同志,我们的新任市长,大家都认识,我就不详细介绍了”董国云指向他左手边第一位。
王哲笑容得体:“欢迎鸣风同志。长湖的成绩有目共睹,希望你的经验和闯劲能给市政府班子带来新的活力。”
“王市长好,我一定在您的领导下努力工作。”李鸣风双手握住,态度恭敬。
接着是市委副书记张伟,分管党群、意识形态,面容和善,但眼神深邃;纪委书记周军,面色严肃,只是点了点头,尽显纪检干部的冷峻;常务副市长李建军,是本地成长起来的干部,脸色黝黑,看起来颇为实干,握手很有力;政法委书记赵东来,目光锐利,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组织部长、宣传部长、统战部长、市委秘书长等依次介绍过来,每个人都对李鸣风的到来表示了程式化的欢迎。
李鸣风一一回应,努力记住每个人的面孔、职位和可能的特点。他清晰地感受到,这个班子成分复杂,有外来空降的,有本地提拔的,也有前书记王建国留下的人马。微妙的平衡之下,暗流涌动。
介绍完毕,会议进入正题,讨论几项近期重点工作。李鸣风谨守“新兵”本分,大部分时间认真倾听,只在董国云点名询问长湖相关情况时,才言简意赅地汇报,数据准确,条理清晰,绝不拖泥带水,更不越界评论其他区县事务。
他的表现,落在其他常委眼中,留下了初步印象:年轻,但沉稳;有锐气,但懂规矩。
会议最后一项议程,是研究市政府领导工作分工调整。由于李鸣风的加入和原有一位副市长调离,分工需要重新明确。
王哲市长拿出了一份初步方案,请董国云和常委会审定。他照着稿子念道:“……根据工作需要,拟对市政府领导分工作如下调整:李鸣风同志负责科技、教育、文化、旅游、卫生健康、医疗保障、体育、广播电视等方面工作。分管市科技局、教育局、文旅局、卫健委、医保局、体育局……”
李鸣风认真听着。这份分工,基本是将原调离那位副市长分管的口子接了过来,涵盖了科教文卫体等社会事业领域,非常重要,关乎民生福祉,但也相对“软性”,不像工业、交通、城建那样直接关联GDP和重大项目。这符合新人的常规安排,既给予了重要职责,又没有过于激进地打破现有格局。
王哲念完,看向董国云和李鸣风:“董书记,鸣风同志,你们看有什么意见?”
董国云看向李鸣风:“鸣风同志,谈谈你的想法?”
李鸣风立刻表态:“我坚决服从组织安排!王市长提出的分工方案非常全面合理,科教文卫体都是重要的民生事业和发展软实力,我能分管这些领域,是组织对我的信任。我一定尽快熟悉情况,在王市长的直接领导下,与分管部门的同志们一道,努力把工作做好,不辜负组织的期望。”
态度端正,定位准确——是在市长领导下工作。王哲闻言,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点了点头。
董国云最后拍板:“好,那就这么定下来。鸣风同志刚来,任务重,压力不小。要尽快完成角色转换,既要抓好市里的分管工作,也要继续兼顾好长湖县的工作,确保平稳过渡。遇到困难及时向王市长汇报,也可以直接向我汇报。”
“是!明白!”李鸣风郑重应下。
散会后,几位常委过来与李鸣风简单寒暄了几句,便各自离去。王哲市长临走前,特意对李鸣风说:“鸣风同志,明天上午九点,市政府有个常务会,讨论一下明年的民生实事项目,正好是你分管的范围,准时参加。”
“好的,王市长,我一定准时到。”
李鸣风知道,这既是工作安排,也是一次小小的考验。他必须尽快进入状态。
走出市委大楼,坐进车里,李鸣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第一次常委会,算是平稳度过。新的舞台已经拉开帷幕,聚光灯打在了身上。
他面临的,不再是一个县的一亩三分地,而是整个千湖市的广阔天地;需要协调的,不再是县里的科局长,而是市里的部门领导和各区县的诸侯;需要学习的,是更高层面的宏观统筹和复杂博弈。
分管科教文卫,看似“软”,实则舞台很大,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和千湖未来的发展底蕴。如何在这些领域做出亮点,体现他的施政风格和能力,同时又要平衡好长湖县最后阶段的工作,将是对他前所未有的考验。
车子启动,驶向长湖的方向。李鸣风望着窗外飞速掠过的城市景象,目光坚定。
新的征程,已然开始。他必须拿出比在长湖时更大的智慧、更多的精力、更稳的步伐,去迎接这一切。
椭圆形的会议桌旁,已经坐了近十人。看到李鸣风进来,众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他身上。好奇、审视、欢迎、平静……各种情绪隐藏在看似平淡的表情之下。
市委书记董国云坐在主位,看到李鸣风,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温和,微微颔首示意他坐下。李鸣风的位置被安排在长桌中段,靠近常务副市长一侧。
“鸣风同志来了,大家都到齐了,开会吧。”董国云开口,声音沉稳,掌控着会议节奏,“首先,让我们以掌声欢迎鸣风同志加入市委常委班子。”
稀稀拉拉但符合礼仪的掌声响起。李鸣风立刻站起身,向各位常委微微鞠躬:“谢谢董书记,谢谢各位同志。非常荣幸能和大家一起共事,我是新兵,以后还请各位领导多多指教,我一定虚心学习,尽快熟悉工作,全力以赴。”姿态放得很低,言辞恳切。
董国云点点头,开始逐一介绍在场的常委。李鸣风虽然大多认识,但此刻的身份已然不同,需要重新建立工作关系。
“王哲同志,我们的新任市长,大家都认识,我就不详细介绍了”董国云指向他左手边第一位。
王哲笑容得体:“欢迎鸣风同志。长湖的成绩有目共睹,希望你的经验和闯劲能给市政府班子带来新的活力。”
“王市长好,我一定在您的领导下努力工作。”李鸣风双手握住,态度恭敬。
接着是市委副书记张伟,分管党群、意识形态,面容和善,但眼神深邃;纪委书记周军,面色严肃,只是点了点头,尽显纪检干部的冷峻;常务副市长李建军,是本地成长起来的干部,脸色黝黑,看起来颇为实干,握手很有力;政法委书记赵东来,目光锐利,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组织部长、宣传部长、统战部长、市委秘书长等依次介绍过来,每个人都对李鸣风的到来表示了程式化的欢迎。
李鸣风一一回应,努力记住每个人的面孔、职位和可能的特点。他清晰地感受到,这个班子成分复杂,有外来空降的,有本地提拔的,也有前书记王建国留下的人马。微妙的平衡之下,暗流涌动。
介绍完毕,会议进入正题,讨论几项近期重点工作。李鸣风谨守“新兵”本分,大部分时间认真倾听,只在董国云点名询问长湖相关情况时,才言简意赅地汇报,数据准确,条理清晰,绝不拖泥带水,更不越界评论其他区县事务。
他的表现,落在其他常委眼中,留下了初步印象:年轻,但沉稳;有锐气,但懂规矩。
会议最后一项议程,是研究市政府领导工作分工调整。由于李鸣风的加入和原有一位副市长调离,分工需要重新明确。
王哲市长拿出了一份初步方案,请董国云和常委会审定。他照着稿子念道:“……根据工作需要,拟对市政府领导分工作如下调整:李鸣风同志负责科技、教育、文化、旅游、卫生健康、医疗保障、体育、广播电视等方面工作。分管市科技局、教育局、文旅局、卫健委、医保局、体育局……”
李鸣风认真听着。这份分工,基本是将原调离那位副市长分管的口子接了过来,涵盖了科教文卫体等社会事业领域,非常重要,关乎民生福祉,但也相对“软性”,不像工业、交通、城建那样直接关联GDP和重大项目。这符合新人的常规安排,既给予了重要职责,又没有过于激进地打破现有格局。
王哲念完,看向董国云和李鸣风:“董书记,鸣风同志,你们看有什么意见?”
董国云看向李鸣风:“鸣风同志,谈谈你的想法?”
李鸣风立刻表态:“我坚决服从组织安排!王市长提出的分工方案非常全面合理,科教文卫体都是重要的民生事业和发展软实力,我能分管这些领域,是组织对我的信任。我一定尽快熟悉情况,在王市长的直接领导下,与分管部门的同志们一道,努力把工作做好,不辜负组织的期望。”
态度端正,定位准确——是在市长领导下工作。王哲闻言,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点了点头。
董国云最后拍板:“好,那就这么定下来。鸣风同志刚来,任务重,压力不小。要尽快完成角色转换,既要抓好市里的分管工作,也要继续兼顾好长湖县的工作,确保平稳过渡。遇到困难及时向王市长汇报,也可以直接向我汇报。”
“是!明白!”李鸣风郑重应下。
散会后,几位常委过来与李鸣风简单寒暄了几句,便各自离去。王哲市长临走前,特意对李鸣风说:“鸣风同志,明天上午九点,市政府有个常务会,讨论一下明年的民生实事项目,正好是你分管的范围,准时参加。”
“好的,王市长,我一定准时到。”
李鸣风知道,这既是工作安排,也是一次小小的考验。他必须尽快进入状态。
走出市委大楼,坐进车里,李鸣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第一次常委会,算是平稳度过。新的舞台已经拉开帷幕,聚光灯打在了身上。
他面临的,不再是一个县的一亩三分地,而是整个千湖市的广阔天地;需要协调的,不再是县里的科局长,而是市里的部门领导和各区县的诸侯;需要学习的,是更高层面的宏观统筹和复杂博弈。
分管科教文卫,看似“软”,实则舞台很大,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和千湖未来的发展底蕴。如何在这些领域做出亮点,体现他的施政风格和能力,同时又要平衡好长湖县最后阶段的工作,将是对他前所未有的考验。
车子启动,驶向长湖的方向。李鸣风望着窗外飞速掠过的城市景象,目光坚定。
新的征程,已然开始。他必须拿出比在长湖时更大的智慧、更多的精力、更稳的步伐,去迎接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