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4 章 非遗暖潮与婚礼序章:校园风波、匠心筹备与最后的行业肃清
第一节 非遗进校园的突发质疑:野生翠羽谣言与 AI 溯源的实时反击
周六上午的阳光透过市一中的礼堂玻璃窗,落在临时搭建的点翠演示台上。李师傅正用竹镊子夹着一片翠羽,向台下数百名高中生讲解 “叠翠法” 的技巧,林浅站在旁边,手里拿着平板电脑,准备展示云南养殖基地的实时画面 —— 这是 “浅曜” 联合市教育局发起的 “非遗进校园” 首站活动,目的是让青少年了解传统工艺的魅力。
“李师傅,这些孔雀羽毛是从野生孔雀身上拔下来的吗?” 突然,第一排一个戴眼镜的男生举起手,语气带着质疑,“我在网上看到说点翠工艺很残忍,会伤害孔雀,这是不是真的?”
他的话刚说完,台下立刻响起窃窃私语,有学生拿出手机搜索 “点翠 残忍”,屏幕上很快弹出几条断章取义的旧新闻,配图是模糊的 “野生孔雀被捕杀” 画面。坐在后排的几位家长也皱起眉,其中一位站起来说:“如果非遗工艺要伤害动物,那我们不应该支持,反而要抵制!”
李师傅的手顿了一下,手里的翠羽差点滑落。林浅立刻走上前,拿起麦克风,语气沉稳:“这位同学和家长的疑问很好,这也是很多人对撞色工艺的误解。现在,我们可以通过三个证据来澄清:第一,实时直播云南云羽养殖基地的情况;第二,展示翠羽的合法溯源码;第三,用 AI 鉴定仪检测翠羽的非野生属性。”
她打开平板电脑上的直播软件,屏幕上立刻出现云羽基地的画面 —— 孔雀在宽敞的围栏里悠闲踱步,工作人员正用竹竿收集地上自然脱落的羽毛,旁边的公告栏上贴着林业部门颁发的 “非野生动物养殖许可证”。“大家看,” 林浅指着屏幕,“基地的孔雀都是人工养殖的,工作人员只收集自然脱落的羽毛,不会伤害孔雀。每只孔雀每年换羽两次,每次能收集 20-30 片羽毛,完全能满足工艺需求。”
接着,她拿起一片翠羽,对着台下的摄像头:“这片翠羽的根部有一个微型溯源码,我们用手机扫描就能看到它的养殖批次、收集时间、检疫报告 —— 这是国家林业局统一发放的‘动物制品溯源码’,只有合法养殖的羽毛才有。” 她现场扫描二维码,手机屏幕上立刻显示出详细信息:“云羽基地 2024 年 3 月批次,收集时间 2024 年 3 月 15 日,检疫合格,非野生。”
最后,林浅请工作人员把 AI 鉴定仪推上台,将翠羽放在检测台上。仪器的红光扫过羽毛,屏幕上很快出现检测报告:“翠羽折射率 1.56,羽管直径 0.8,羽丝密度 20 根 /2,符合人工养殖孔雀羽特征,排除野生孔雀羽可能。”
“野生孔雀羽的折射率通常在 1.62 以上,羽管更粗,羽丝更稀疏,” 林浅解释道,“AI 鉴定仪通过 12 项参数对比,能 100% 区分野生和养殖羽毛。我们‘浅曜’的所有翠羽都经过三重检测,确保合法合规,这是我们对非遗工艺的尊重,也是对自然的敬畏。”
台下的质疑声渐渐消失,刚才提问的男生再次举手,语气诚恳:“林老师,对不起,我不该轻信网上的谣言。我现在觉得点翠工艺很神奇,以后想学习非遗设计,行吗?”
“当然可以!” 林浅笑着点头,“我们‘浅曜’和市一中会合作开设‘非遗兴趣班’,每周六邀请李师傅、赵师傅来授课,教大家简单的点翠、珐琅技巧,欢迎大家报名。”
活动结束后,市教育局的负责人找到林浅,笑着说:“你们今天的应急处理太专业了!不仅化解了质疑,还激发了学生对非遗的兴趣,我们计划把‘非遗进校园’推广到全市 50 所中小学,你们愿意担任总指导单位吗?”
“我们很荣幸!” 林浅立刻答应,“我们会准备更丰富的教学材料,比如非遗工艺的动画视频、迷你工具套装,让更多青少年爱上传统工艺。”
李师傅收拾演示工具时,眼里满是欣慰:“以前总担心年轻人不
第一节 非遗进校园的突发质疑:野生翠羽谣言与 AI 溯源的实时反击
周六上午的阳光透过市一中的礼堂玻璃窗,落在临时搭建的点翠演示台上。李师傅正用竹镊子夹着一片翠羽,向台下数百名高中生讲解 “叠翠法” 的技巧,林浅站在旁边,手里拿着平板电脑,准备展示云南养殖基地的实时画面 —— 这是 “浅曜” 联合市教育局发起的 “非遗进校园” 首站活动,目的是让青少年了解传统工艺的魅力。
“李师傅,这些孔雀羽毛是从野生孔雀身上拔下来的吗?” 突然,第一排一个戴眼镜的男生举起手,语气带着质疑,“我在网上看到说点翠工艺很残忍,会伤害孔雀,这是不是真的?”
他的话刚说完,台下立刻响起窃窃私语,有学生拿出手机搜索 “点翠 残忍”,屏幕上很快弹出几条断章取义的旧新闻,配图是模糊的 “野生孔雀被捕杀” 画面。坐在后排的几位家长也皱起眉,其中一位站起来说:“如果非遗工艺要伤害动物,那我们不应该支持,反而要抵制!”
李师傅的手顿了一下,手里的翠羽差点滑落。林浅立刻走上前,拿起麦克风,语气沉稳:“这位同学和家长的疑问很好,这也是很多人对撞色工艺的误解。现在,我们可以通过三个证据来澄清:第一,实时直播云南云羽养殖基地的情况;第二,展示翠羽的合法溯源码;第三,用 AI 鉴定仪检测翠羽的非野生属性。”
她打开平板电脑上的直播软件,屏幕上立刻出现云羽基地的画面 —— 孔雀在宽敞的围栏里悠闲踱步,工作人员正用竹竿收集地上自然脱落的羽毛,旁边的公告栏上贴着林业部门颁发的 “非野生动物养殖许可证”。“大家看,” 林浅指着屏幕,“基地的孔雀都是人工养殖的,工作人员只收集自然脱落的羽毛,不会伤害孔雀。每只孔雀每年换羽两次,每次能收集 20-30 片羽毛,完全能满足工艺需求。”
接着,她拿起一片翠羽,对着台下的摄像头:“这片翠羽的根部有一个微型溯源码,我们用手机扫描就能看到它的养殖批次、收集时间、检疫报告 —— 这是国家林业局统一发放的‘动物制品溯源码’,只有合法养殖的羽毛才有。” 她现场扫描二维码,手机屏幕上立刻显示出详细信息:“云羽基地 2024 年 3 月批次,收集时间 2024 年 3 月 15 日,检疫合格,非野生。”
最后,林浅请工作人员把 AI 鉴定仪推上台,将翠羽放在检测台上。仪器的红光扫过羽毛,屏幕上很快出现检测报告:“翠羽折射率 1.56,羽管直径 0.8,羽丝密度 20 根 /2,符合人工养殖孔雀羽特征,排除野生孔雀羽可能。”
“野生孔雀羽的折射率通常在 1.62 以上,羽管更粗,羽丝更稀疏,” 林浅解释道,“AI 鉴定仪通过 12 项参数对比,能 100% 区分野生和养殖羽毛。我们‘浅曜’的所有翠羽都经过三重检测,确保合法合规,这是我们对非遗工艺的尊重,也是对自然的敬畏。”
台下的质疑声渐渐消失,刚才提问的男生再次举手,语气诚恳:“林老师,对不起,我不该轻信网上的谣言。我现在觉得点翠工艺很神奇,以后想学习非遗设计,行吗?”
“当然可以!” 林浅笑着点头,“我们‘浅曜’和市一中会合作开设‘非遗兴趣班’,每周六邀请李师傅、赵师傅来授课,教大家简单的点翠、珐琅技巧,欢迎大家报名。”
活动结束后,市教育局的负责人找到林浅,笑着说:“你们今天的应急处理太专业了!不仅化解了质疑,还激发了学生对非遗的兴趣,我们计划把‘非遗进校园’推广到全市 50 所中小学,你们愿意担任总指导单位吗?”
“我们很荣幸!” 林浅立刻答应,“我们会准备更丰富的教学材料,比如非遗工艺的动画视频、迷你工具套装,让更多青少年爱上传统工艺。”
李师傅收拾演示工具时,眼里满是欣慰:“以前总担心年轻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