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吞没了她。
脚底触到地面时,不是沙,不是石,也不是星桥的虚影。是木板。老旧、结实、带着年岁磨出来的微凹。她站稳,膝盖没再发软,胸口那道曾被魂光撕裂的口子,如今只剩一层薄茧,底下有光缓缓流动,像被风吹皱的河底。
她抬起手,摸了摸脖子。鱼形玉佩还在,贴着皮肤,温的,不再抽魂,也不再发烫。它安静得像一块睡熟的骨头。
“我回来了。”她说。
声音不大,没对着谁,只是确认自己还在。
屋子里静,但不是死寂。书页在动,一页接一页,翻得有节奏,像呼吸。她往前走了一步,鞋底落下,地板上浮起一圈淡银光痕,几秒后才散。她低头看,脚印的轮廓里,有细碎星砂在流转。
书架变了。不再是靠墙一排排立着,而是围成了环形,像星轨。每本书的书脊都泛着微光,颜色不同,排列有序,像是按某种她看不懂的规律分布。吧台上的灯没开,可台面亮着,像是从木头里透出来的光。
她走到吧台前,伸手去碰那本祖辈留下的笔记。
封面烫金的字正在变化。旧字褪去,新字浮现,笔迹熟悉,是祖父的手书,可墨色泛银,像是用星砂写成。
“当引魂人跨越时空,将开启星辰引渡时代。”
她指尖停在那行字上。纸面微温,不烫,却让她心头一震。
她翻开一页。之前的记录还在,每一笔都被镀了层光,像是被谁认证过。她看见自己写下的第一行字:“七月十三,收留三花猫。”那行字底下,浮出一行小字,不是她写的——“起点”。
她没再翻。合上本子,轻拍了两下,像过去扫完地拍灰那样。
“不是外人来的。”她低声说,“是它自己长出来的。”
话音落,屋里风动。不是从窗外,是从书页之间渗出来的,带着点冷意。
她转头。
书架顶端,那件斗篷还在。
周予安的斗篷。
可它不再飘着,也不再像块旧布。它静静悬着,银光流转,像一匹被风托住的星纱。她伸手取下,入手轻得不像实物,却有温度,像是刚被人穿过的。
她展开它。
内衬变了。原本空无一物的布面,此刻浮着密密麻麻的银线,连成一片星图。猎户座、天狼星、北斗七星……每一颗星都亮着,星与星之间,有细线相连,构成一张完整的引渡图谱。
她忽然想起什么,抬手摸了摸肩头。
那里空了。
三花猫不在了。
可她不慌。她知道它去了哪儿。
她把斗篷披上肩头。银光顺肩滑落,洒在地面,映出她身后的影子——不是一个人,是一长串虚影,排成队,安静地走着。有的佝偻,有的蹦跳,有的抱着东西,有的回头张望。
全是猫魂。
它们没说话,也没靠近,只是沿着星轨,一步步往前走,像在排队过桥。
她闭眼。
风从耳边过,带起一个声音,不再是少年的低语,也不是耳畔的私语,而是像从很远的地方传来,掠过整片星野。
“你不再是引路者……”
她睁眼。
“你是门。”
她没回头,也没应声。只是把斗篷拉紧了些,走到门口。
天还没亮。外头黑着,可门楣上方,有一缕光斜射下来,不像是月光,也不像路灯。它干净、清亮,直直落在旧木牌上。
“林记旧书店”四个字开始裂开,木纹崩裂,漆皮剥落,像是被什么从内部顶开。
新牌没出现。
她抬手,将鱼形玉佩按在门框上。
那里有一道浅浅的刻痕——她小时候量身高时划的。多年过去,刻痕还在,只是被漆盖了一层又一层。
玉佩贴上去的瞬间,整条街的路灯同时暗了一瞬。
下一秒,新牌浮现。
黑底,金字。
“执念事务所·星辰引渡部”。
字一成,风就起了。不是大风,是那种刚开窗时扑进来的一股清气,卷着星砂,从门外涌进,落在她肩头、发梢、手背。一粒砂擦过眼角,没疼,反而有点暖,像谁用尾巴轻轻扫了一下。
她抬头。
窗外,星空下,站着一个女孩。
她抱着猫,站在街对面,没走近,也没说话。她笑了笑,很轻,然后身影淡去,像雾散了。
林小满没追,也没喊。
她转身,走回吧台,把玉佩放在笔记旁边。它自己转了个圈,正面朝上,鱼尾微微翘起,像在打盹。
她拿起扫帚。
还是那把旧的,竹枝有点秃,手柄磨得发亮。她弯腰,开始扫地。
星砂在地板上积了一层,扫起来不扬尘,反而泛起微光。每一粒砂被扫到一起时,都会轻轻闪一下,像在回应。
扫到书架拐角,她停了。
那里多了个东西。
一个木盒,巴掌大,没上漆,能看出木纹。盒子没锁,也没盖紧,露出一角纸。
她蹲下,打开。
里面是幅画。
画上是书店门口。夜晚,街灯亮着,她站在门边,手里抱着一只瘦弱的三花猫。猫抬头看她,眼神湿漉漉的。她自己脸上,是种她不记得的表情——像是刚哭过,又像是松了口气。
画风很稚嫩,线条歪歪扭扭,可每一笔都认真。
她翻过画纸背面。
背面写着一行字,墨迹未干:
“今天,我看见引魂人了。”
脚底触到地面时,不是沙,不是石,也不是星桥的虚影。是木板。老旧、结实、带着年岁磨出来的微凹。她站稳,膝盖没再发软,胸口那道曾被魂光撕裂的口子,如今只剩一层薄茧,底下有光缓缓流动,像被风吹皱的河底。
她抬起手,摸了摸脖子。鱼形玉佩还在,贴着皮肤,温的,不再抽魂,也不再发烫。它安静得像一块睡熟的骨头。
“我回来了。”她说。
声音不大,没对着谁,只是确认自己还在。
屋子里静,但不是死寂。书页在动,一页接一页,翻得有节奏,像呼吸。她往前走了一步,鞋底落下,地板上浮起一圈淡银光痕,几秒后才散。她低头看,脚印的轮廓里,有细碎星砂在流转。
书架变了。不再是靠墙一排排立着,而是围成了环形,像星轨。每本书的书脊都泛着微光,颜色不同,排列有序,像是按某种她看不懂的规律分布。吧台上的灯没开,可台面亮着,像是从木头里透出来的光。
她走到吧台前,伸手去碰那本祖辈留下的笔记。
封面烫金的字正在变化。旧字褪去,新字浮现,笔迹熟悉,是祖父的手书,可墨色泛银,像是用星砂写成。
“当引魂人跨越时空,将开启星辰引渡时代。”
她指尖停在那行字上。纸面微温,不烫,却让她心头一震。
她翻开一页。之前的记录还在,每一笔都被镀了层光,像是被谁认证过。她看见自己写下的第一行字:“七月十三,收留三花猫。”那行字底下,浮出一行小字,不是她写的——“起点”。
她没再翻。合上本子,轻拍了两下,像过去扫完地拍灰那样。
“不是外人来的。”她低声说,“是它自己长出来的。”
话音落,屋里风动。不是从窗外,是从书页之间渗出来的,带着点冷意。
她转头。
书架顶端,那件斗篷还在。
周予安的斗篷。
可它不再飘着,也不再像块旧布。它静静悬着,银光流转,像一匹被风托住的星纱。她伸手取下,入手轻得不像实物,却有温度,像是刚被人穿过的。
她展开它。
内衬变了。原本空无一物的布面,此刻浮着密密麻麻的银线,连成一片星图。猎户座、天狼星、北斗七星……每一颗星都亮着,星与星之间,有细线相连,构成一张完整的引渡图谱。
她忽然想起什么,抬手摸了摸肩头。
那里空了。
三花猫不在了。
可她不慌。她知道它去了哪儿。
她把斗篷披上肩头。银光顺肩滑落,洒在地面,映出她身后的影子——不是一个人,是一长串虚影,排成队,安静地走着。有的佝偻,有的蹦跳,有的抱着东西,有的回头张望。
全是猫魂。
它们没说话,也没靠近,只是沿着星轨,一步步往前走,像在排队过桥。
她闭眼。
风从耳边过,带起一个声音,不再是少年的低语,也不是耳畔的私语,而是像从很远的地方传来,掠过整片星野。
“你不再是引路者……”
她睁眼。
“你是门。”
她没回头,也没应声。只是把斗篷拉紧了些,走到门口。
天还没亮。外头黑着,可门楣上方,有一缕光斜射下来,不像是月光,也不像路灯。它干净、清亮,直直落在旧木牌上。
“林记旧书店”四个字开始裂开,木纹崩裂,漆皮剥落,像是被什么从内部顶开。
新牌没出现。
她抬手,将鱼形玉佩按在门框上。
那里有一道浅浅的刻痕——她小时候量身高时划的。多年过去,刻痕还在,只是被漆盖了一层又一层。
玉佩贴上去的瞬间,整条街的路灯同时暗了一瞬。
下一秒,新牌浮现。
黑底,金字。
“执念事务所·星辰引渡部”。
字一成,风就起了。不是大风,是那种刚开窗时扑进来的一股清气,卷着星砂,从门外涌进,落在她肩头、发梢、手背。一粒砂擦过眼角,没疼,反而有点暖,像谁用尾巴轻轻扫了一下。
她抬头。
窗外,星空下,站着一个女孩。
她抱着猫,站在街对面,没走近,也没说话。她笑了笑,很轻,然后身影淡去,像雾散了。
林小满没追,也没喊。
她转身,走回吧台,把玉佩放在笔记旁边。它自己转了个圈,正面朝上,鱼尾微微翘起,像在打盹。
她拿起扫帚。
还是那把旧的,竹枝有点秃,手柄磨得发亮。她弯腰,开始扫地。
星砂在地板上积了一层,扫起来不扬尘,反而泛起微光。每一粒砂被扫到一起时,都会轻轻闪一下,像在回应。
扫到书架拐角,她停了。
那里多了个东西。
一个木盒,巴掌大,没上漆,能看出木纹。盒子没锁,也没盖紧,露出一角纸。
她蹲下,打开。
里面是幅画。
画上是书店门口。夜晚,街灯亮着,她站在门边,手里抱着一只瘦弱的三花猫。猫抬头看她,眼神湿漉漉的。她自己脸上,是种她不记得的表情——像是刚哭过,又像是松了口气。
画风很稚嫩,线条歪歪扭扭,可每一笔都认真。
她翻过画纸背面。
背面写着一行字,墨迹未干:
“今天,我看见引魂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