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商海破冰-《征信与诚信》

  2026年2月,刚经历过新年的短暂欢庆,海市建筑节能集团总部大楼前却弥漫着挥之不去的压抑。毛金令抬头望着这座曾经辉煌如今却死气沉沉的建筑,手中的任命书仿佛有千斤重。三天前,他还是集团旗下设计研究院院长,如今却要接替“潇洒离去“的胡莎莎,成为这艘正在下沉巨轮的船长。

  “毛总,董事们都在等您。“秘书小林快步迎上来,眼下挂着明显的黑眼圈,“财务部刚收到第七家银行的催款通知。“

  毛金令点点头,整了整那件已经穿了五年的藏青色西装。电梯里,他透过镜面反射看到自己——四十五岁,两鬓已现斑白,但眼神依然锐利如鹰。

  董事会会议室里弥漫着一种末日将至的气氛。董事长周志明面色灰败地推过来一叠文件:“金令啊,现在的情况比想象中还糟。受疫情影响,我们62%的项目被叫停;恒太爆雷,2000亿工程款基本没着落;市值从八千亿跌到不足三千亿...“他的手指微微发抖,“胡莎莎倒是会挑时候退居二线。“

  毛金令没有立即回应,而是翻看着报表。突然,他指着一条曲线问道:“为什么建筑节能板块只下降了18%?“

  “那是你之前负责的部门,“财务总监苦笑,“但现在也撑不了多久了。“

  毛金令合上文件,声音沉稳得不可思议:“诸位,我需要三天时间。“

  走出会议室,公司走廊上贴满的“大干100天“标语已经卷边。毛金令径直走向胡莎莎曾经的办公室——现在是他的一—发现门上还留着前任精致的名牌。他轻轻摘下,对目瞪口呆的秘书说:“换个新的,写'战时指挥部'。“

  危机评估:三天三夜的煎熬

  三天三夜,毛金令把自己锁在办公室里,墙上贴满了各种图表和数据。外卖盒子堆积在角落,咖啡杯沿已经干涸。他时而对着现金流报表皱眉,时而在供应商名单上勾画,时而与核心团队视频会议到凌晨。

  第四天清晨,当董事们再次聚集时,他们看到的是一个双眼通红但精神亢奋的毛金令。

  “诸位,“他打开投影仪,屏幕上显示三个鲜红的方框,“我们有三大致命伤:现金流断裂、供应商催款、员工离职潮。但,“他点击遥控器,每个红框后展开一个绿色策略,“我也有三大应对方案。“

  第一策略:断臂求生

  “首先,房地产事业部必须立即撤销。“毛金令的话像一颗炸弹。

  “那可是集团半壁江山!“周志明猛地站起来。

  “曾经是,“毛金令冷静地调出数据,“但现在它每月烧掉2亿现金,却没有任何新项目。我们要保留核心团队30人转入其他部门,其余...全部优化。“

  会议室鸦雀无声。毛金令继续道:“同时,出售我们在三亚、珠海的度假资产,预计回笼资金50亿;暂停所有非核心研发项目,集中资源到建筑节能和医疗建筑两个领域。“

  人力资源总监声音发颤:“这意味着要裁掉4000人...媒体会怎么说?“

  毛金令眼神坚定:“与其全员沉船,不如轻装上阵。补偿方案按国家标准上浮30%,同时成立再就业服务中心,帮助他们转型。“

  第二策略:债务重组

  “第二,供应商问题。“毛金令切换幻灯片,“目前我们欠182家供应商共计87亿,其中32家已停止供货。“

  他提出一个大胆方案:将部分债务转为股份。“特别是钢材、水泥等战略供应商,我们邀请他们成为股东,共渡难关。同时,“他眼中闪过一丝锐光,“对恒太的2000亿欠款,组建专业法律团队,通过资产保全、债权申报等多种手段尽可能追回。“

  财务总监倒吸一口凉气:“这需要多少律师费?“

  “前期投入5000万,“毛金令斩钉截铁,“但哪怕追回10%,就是200亿!“

  第三策略:战略转型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毛金令展示最后一张幻灯片,“国家新基建政策中,医疗建筑和绿色建筑是重点。我研究过,这正是我们的技术优势所在。“

  他提出抽调精英组成两个突击队,全力攻关政府项目。“省传染病医院扩建项目下周招标,我们必须拿下这个标杆工程。“

  销售总监苦笑:“现在哪有人手?大家都在找下家...“

  毛金令突然拍桌:“那就从我开始!我亲自带队投标!“他的声音在会议室回荡,“告诉所有员工:愿意留下的,薪资暂时打七折,但享有未来利润分成;想走的,我们祝福。海建需要的是同生共死的战士,不是观光客!“

  临危受命后的第一把火

  散会后,毛金令站在落地窗前,看着楼下三三两两的员工。他知道,明天开始,这里将少掉一半面孔。手机震动,是一条短信:「老毛,听说你接了烫手山芋?需要帮忙吗?我的小兄弟路知晓多多关照」——发信人是胡莎莎。

  毛金令回复:「让他做刚中标项目的项目经理,我要看业绩。」他翻开《孙子兵法》,在“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一句上重重画了个圈。

  裁员消息公布当天,公司门口挤满了记者。毛金令出人意料地召开了全员大会。站在礼堂舞台上,他没有用任何华丽的PPT,而是掏出一张工资条。

  “这是我的,“他举起来让大家看清上面的数字,“从今天起,我只拿基本工资的70%。“台下骚动起来。“但我要告诉留下的人,“他的声音突然提高,“只要海建活下来,你们的每一分付出都将获得十倍回报!“

  曙光初现

  2026年3月,也就是毛金令上任一个月后,当省传染病医院项目中标通知书送达时,整个“战时指挥部“爆发出久违的欢呼。毛金令却悄悄走进洗手间,用冷水冲了冲发红的眼睛。

  三个月过去,海建完成了看似不可能的转身:2026年5月31日,成功追回恒太欠款137亿;与23家核心供应商达成债转股协议;医疗建筑团队接连拿下三个省级医院项目。公司股价开始缓慢回升。

  2026年8月25日,半年后的年度股东大会上,周志明激动地宣布:“我们活下来了!“台下掌声雷动。毛金令却悄悄离席,走到胡莎莎曾经的办公室——现在门上确实挂着“战时指挥部“的牌子。他轻轻抚过那些熬夜制定的方案,想起《孙子兵法》另一句话:“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秘书小林敲门进来:“毛总,媒体想采访您,称您为'建筑界的白武士'。“

  毛金令摇头:“告诉他们,我只是个不想看着战友们饿死的伙夫长。“他望向窗外正在建设的省传染病医院工地,“真正的战斗才刚刚开始。“

  他翻开笔记本,在新的一页写下“三把火计划“。第一行是:“上帝甲方高大上,服务理念强保障...“

  正所谓:《七律·商海破冰》

  疫云压境市仓皇,雷暴连环噬巨航。

  断腕精兵焚旧帜,融冰铁血拓新疆。

  三韬解困纾危局,万甲同袍赴战场。

  莫道寒潮无霁日,春风已渡海建樯。

  注:本诗严格遵循七律平仄格律,中二联对仗工稳。首联以“疫云““雷暴“喻指疫情与恒大爆雷双重危机;颔联“断腕““融冰“对应裁员重组与债务化解两大策略;颈联凸显兵法智慧与团队凝聚力;尾联以“春风渡樯“预示企业重生。全诗八句五十六字,完整呈现毛金令临危受命、力挽狂澜的商战史诗。

  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在于:

  1.意象创新:“疫云““雷暴“精准捕捉双重危机,“断腕““融冰“生动展现决断力

  2.军事隐喻:“精兵““万甲““战场“等词构建商战如战场的紧张氛围

  3.时空对比:从“寒潮“到“春风“的转换,暗合企业由死向生的转折

  4.双关运用:“海建樯“既指企业重生,又暗含扬帆再起的寓意

  全诗在严守传统格律的同时,成功表现了现代企业在极端危机下的求生智慧,实现了古典诗词形式与当代商战内容的完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