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荀彧献图定豫州-《种田成帝,我在西域建天庭》

  夜色还未散尽,云姬抬手划出一道淡不可见的裂隙,三人从长安城外的荒原直接踏入陈留行辕后院。李文落地时袖口微扬,罗盘在内侧轻轻一震,随即归于平静。他没看天,也没问时辰,径直走向正厅。

  呼衍铁紧随其后,靴底沾着半截干草,进门便踢掉。厅内烛火刚点,几名值守幕僚惊醒起身。李文摆手示意不必行礼,走到案前抽出一张空白舆图摊开。

  “豫州。”他开口,声音不高,却让所有人清醒过来,“四战之地,南控荆楚,北接兖州,西望洛阳。谁先立稳脚跟,谁就能牵动中原大局。”

  他说完,目光扫过众人:“我不争长安的虚名,但豫州的人心,我要定了。”

  话音落,门外传来轻叩。一名亲卫低声通报:“荀先生到了。”

  荀彧独自走进来,未穿官服,只着一袭灰袍,手中捧着卷泛黄帛图。他将图放在案上,指尖轻推至中央,缓缓展开。图上山川脉络清晰,世家聚居地以朱砂标注,密密麻麻布满全境。

  “这是我从许都带出的豫州实录。”荀彧声音平稳,“七十二大族,三百余支旁系,田亩、门客、私兵数目皆有记载。其中——”他停顿片刻,指尖落在汝南位置,“司空张温旧宅地窖,藏有半块玉玺残片。”

  厅内无人出声。呼衍铁站在角落,手按刀柄,眼神微动。

  李文没看那点红痕,反而问:“汝南今年开春可耕之田几许?”

  荀彧略一怔,答:“不足三成。豪强占田过半,流民无地可种,春荒已现。”

  “那就先种地。”李文抬手,一缕气运悄然溢出。麦田精灵无声浮现,通体金黄,身形如农夫般佝偻,手中握着一把虚影锄头。它落地后直接穿入地底,片刻后,厅外试验田中传来细微响动。

  众人出门查看。不过一盏茶工夫,原本枯黄的麦苗拔高尺许,穗粒饱满低垂,在晨光中泛着油润光泽。一名幕僚蹲下细看,手指轻捏麦穗,脱口而出:“这产量……至少三倍!”

  李文回到案前,对荀彧道:“你说玉玺在汝南,我说粮食也在汝南。一个能换来天下名义,一个能换来百姓活命。你猜,我选哪个?”

  荀彧沉默片刻,反问:“若二者皆可得呢?”

  “那就看谁先拿到人心。”李文摇头,“得玉玺者得天下,那是旧世的说法。我要的是万民归心。”

  他转身唤来文书官,取来一盒刚收割的黄金粟,粒粒如金珠,另附一份《青苗令》副本。令中明写:凡接纳流民垦荒者,三年免税;官府提供种子、农具,由植物精灵协助耕作,收成三七分成。

  “把这些送去七大世家。”李文吩咐,“就说,这不是施舍,是合作。他们出地,我出粮,百姓出力,三方受益。”

  荀彧看着那盒粟米,忽然道:“袁氏已在调兵,名义是‘清查流寇’,实则欲借机接管郡县仓廪。”

  “我知道。”李文点头,“但他们忘了,兵要吃饭,民也要吃饭。谁能让更多人吃饱,谁才有资格谈秩序。”

  两人对视片刻,荀彧终于从怀中取出一张批注纸条,压在帛图边缘:“张氏藏玺不假,但袁绍已派密使接触张家主,欲以联姻换残片。张氏犹豫未决,关键在民心向背——若百姓皆盼新政,张家不敢不从。”

  李文拿起纸条细看,上面只有寥寥数语,却字字切中要害。

  “你为何帮我?”他忽然问。

  荀彧神色不动:“我不帮你,我帮的是中原不陷于乱。曹操志在军政,而你志在民生。此刻豫州若崩,百万饥民将成暴乱之源。我宁选一个能让粮归田亩的人。”

  李文没再追问,只将帛图卷起,收入袖中。

  当夜,他在行辕设宴,只邀荀彧与云姬。桌上无酒,只有一壶新焙的茶。水沸后,他亲自执壶,为二人斟满。

  “以茶代酒。”他举杯,“敬你今日所献之图,也敬你未说出口的那句话——豫州,交我了。”

  荀彧握杯不动,良久才道:“你可知这图一旦启用,便是与整个中原士族为敌?他们不会容一个外来者染指核心地盘。”

  “我不是来接管的。”李文放下杯,“我是来重建规则的。他们守祖产,我守民命。谁更能安天下,历史自会选。”

  云姬一直未语,此刻才开口:“世家已联名上书,称‘外族不得主中原州政’,明日就会传遍各郡。”

  “那就让他们看看,什么叫真正的‘主政’。”李文起身,走到窗边。窗外试验田里,十余个麦田精灵正在翻土播种,动作整齐划一,效率远超常人。

  他回头对荀彧说:“明日你代我去一趟汝南,把这盒粟米和《青苗令》亲手交给张家主。告诉他,我不抢他的地,也不夺他的权。我只问一句:他家粮仓里的米,能不能让饥民吃上一顿饱饭?”

  荀彧起身,收下锦盒:“若他不答应?”

  “那就让百姓自己选。”李文淡淡道,“谁给饭吃,就跟谁走。人走了,地空了,权也就没了。”

  次日清晨,荀彧启程南下。李文送至城外,目送其背影消失在官道尽头。回程途中,他取出罗盘置于掌心。盘面星纹静止,唯有指向豫州方向的一道刻痕,隐隐发烫。

  他没多看,将罗盘收回袖中。

  行辕书房内,帛图重新铺开,他用朱笔在汝南一带圈出三处荒废屯田区,标注“首批试点”。随后唤来农政官,下令调运五千石黄金粟种,三日内必须运抵陈留。

  午后,李守诚派人送来急报:豫州七大世家联合上书朝廷,正式抗议李文“以异术惑民、僭越州权”,要求朝廷出面干预。

  李文看完,提笔批复:“民未乱,兵未动,何来僭越?请朝廷先问百姓,是否愿归新政。”

  批文尚未送出,云姬忽然走进来,递上一块刚从地底挖出的陶片。片上刻有残纹,与罗盘背面的星图部分吻合。

  “地下有东西。”她说,“不是自然形成的。”

  李文接过陶片,指尖抚过刻痕。那纹路与昨夜帛图上汝南的位置,恰好构成一个三角。

  他站起身,走到舆图前,将陶片边缘对准张温旧宅标记。纹路接续的瞬间,罗盘在袖中猛地一颤。

  窗外,一阵风掠过试验田,新播的种子正在破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