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破晓,晨雾还未完全散去,巷口的老槐树就已浸在淡淡的晨光里。陈阳踩着露水走到树下时,傅星正低头调整自行车的车链,指尖沾了点浅浅的油污,见他来,抬头时眼里漾着和晨光一样柔和的笑意:“比约定早了十分钟。”
“你不也一样。”陈阳晃了晃手里的帆布包,里面装着母亲准备的三明治和两瓶温水,“怕路上堵车,提前收拾好了就过来了。”他目光落在傅星沾了油污的手指上,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干净的纸巾递过去,“擦一擦吧,等会儿拿东西不方便。”
傅星接过纸巾,指尖不经意擦过陈阳的掌心,像羽毛轻轻扫过,两人都没说话,只是傅星擦手指的动作慢了些。晨雾中,自行车的金属车架泛着微凉的光,老槐树的叶子上,露珠顺着叶脉滚落,砸在青石板路上,溅起细小的水花。
没过多久,赵磊气喘吁吁地跑过来,书包带子歪在肩上,手里还攥着一本昨晚没看完的《趣味物理实验》:“对不起对不起,我妈非要让我带两个煮鸡蛋,耽误了几分钟!”他跑到两人面前,抹了把额头的薄汗,目光落在傅星的自行车上,“咱们今天骑车去公交站吗?我还以为要直接走路呢。”
“科技馆离这儿远,骑车到公交站能省点时间。”傅星已经把车链调整好,拍了拍车座,“你坐我的车后座,陈阳骑自己的,咱们尽快出发,早去能避开人流。”
赵磊欢呼一声,麻利地跳上傅星的后座,双手轻轻抓住车后座的扶手:“出发!目标科技馆!”
陈阳笑了笑,跨上自己的自行车,和傅星并肩往前骑。清晨的风带着草木的清香,吹起三人的衣角,自行车铃清脆地交织在一起,划破了巷子里的宁静。路边的摊贩已经开始忙碌,油条在油锅里滋滋作响,热气腾腾的包子冒着白雾,和远处天边渐渐褪去的晨雾缠在一起,构成了最鲜活的清晨图景。
骑到公交站时,正好赶上第一班通往科技馆的公交车。车上人不多,三人找了并排的座位坐下。赵磊迫不及待地翻开手里的书,指着其中一页对两人说:“你们看这个电磁感应实验,据说科技馆里有实物展示,还能亲手操作呢!”
傅星凑过去看了一眼,轻声解释道:“这个实验的原理和咱们学的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有关,关键在于磁通量的变化。”他说话时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到陈阳耳里,带着淡淡的书卷气。
陈阳侧头看着傅星的侧脸,晨光透过公交车的窗户落在他的脸上,把他的睫毛染成了浅金色。他想起昨天在书店里,傅星也是这样耐心地给他讲解导览图上的知识点,心里不由得泛起一阵暖意。他从帆布包里拿出一瓶温水,悄悄递到傅星手边:“喝点水吧,骑车过来应该渴了。”
傅星愣了一下,接过水,指尖碰到陈阳递过来的瓶身,温热的触感顺着指尖蔓延开来。他拧开瓶盖喝了一口,然后把水放在两人中间的空位上,刚好在陈阳伸手就能拿到的地方。
公交车平稳地行驶着,窗外的风景渐渐从熟悉的街巷变成了陌生的城区。赵磊还在兴致勃勃地研究着他的书,偶尔提出一两个问题,傅星都一一耐心解答,陈阳在一旁听着,偶尔补充一两句自己的理解,三人的讨论声不大,却格外融洽。
大约一个小时后,公交车到达了科技馆站。下车的瞬间,一座造型奇特的建筑映入眼帘——科技馆的主体建筑像是一颗巨大的玻璃球,在晨光的照射下折射出五彩的光芒,极具未来感。广场上已经有不少人在排队,大多是和他们一样的学生,还有带着孩子的家长,每个人脸上都带着期待的笑容。
“哇,这也太壮观了吧!”赵磊忍不住惊叹道,手里的书都忘了合上,“比我在图片上看到的还要震撼!”
陈阳也点点头,眼里满是好奇:“走,咱们赶紧进去,先去光学展区,正好验证一下咱们小测的知识点。”
三人跟着人流排队进入科技馆,检票后,傅星拿出提前买好的导览图,快速扫了一眼:“光学展区在二楼左侧,咱们先去那里,然后再去电磁展区,最后去航空航天展区,这样路线最顺,不会走回头路。”
“听你的!”赵磊毫不犹豫地说,他对傅星的规划向来放心。
陈阳也没有异议,跟着傅星往二楼走去。科技馆里的设施十分先进,走廊两侧的墙壁上布满了各种科普海报和互动屏幕,上面播放着宇宙起源、生命进化等科普视频,吸引了不少人驻足观看。
到了光学展区,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个巨大的三棱镜装置,一束白光从一侧射入,经过三棱镜后,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在对面的墙壁上形成一道美丽的彩虹。
“这就是光的色散!”赵磊兴奋地指着彩虹喊道,“咱们小测的时候还考到过这个知识点,没想到能亲眼看到实物!”
傅星点点头,轻声对陈阳说:“还记得咱们复习时画的光路图吗?白光之所以会分解,是因为不同颜色的光在介质中的折射率不同,偏折角度也不一样。”他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一支蓝色的笔,在导览图的空白处快速画了一个简单的光路图,“你看,红光的折射率最小,偏折角度也最小,所以在最外侧;紫光的折射率最大,偏折角度最大,就在最内侧。”
陈阳凑近看着导览图上的光路图,傅星的字迹清秀工整,线条流畅,和他平时做笔记的风格一样认真。他能闻到傅星身上淡淡的墨水味,混合着清晨草木的清香,让人觉得格外安心。“我记得了,”陈阳点点头,“当时你还特意提醒我,要注意折射率和波长的关系。”
“没错,”傅星笑了笑,把笔收起来,“这个装置可以亲手操作,咱们去试试调整入射角度,看看彩虹会不会发生变化。”
三人走到装置旁边,赵磊抢先一步按下了调整按钮,随着入射角度的变化,墙壁上的彩虹也随之移动,颜色的边界变得更加清晰。陈阳和傅星站在一旁,看着彩虹的变化,偶尔交流几句,彼此的眼神交汇时,都带着心照不宣的笑意。
离开色散装置,往前走不远就是全息投影展示区。一个巨大的透明玻璃柜里,没有任何实物,却清晰地呈现出一个三维的地球模型,不仅能看到 continents 和 oceans 的分布,还能看到板块运动、洋流变化的动态过程,栩栩如生。
“太神奇了!”赵磊忍不住伸手去摸,却扑了个空,“明明看起来就在眼前,怎么会摸不到呢?”
傅星耐心地解释道:“全息投影利用的是光的干涉原理,通过两束相干光的叠加,形成三维图像。咱们看到的不是实物,而是光的干涉条纹形成的虚像,所以摸不到。”他说着,转头看向陈阳,“小测的时候,最后一道大题就是关于全息投影的原理,你当时答得很完整。”
陈阳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多亏了你之前给我讲的干涉知识点,还有那张纸条上的提示,不然我可能还会卡壳。”他想起自习课上傅星递过来的纸条,上面的几个关键词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他解题的思路,心里不由得泛起一阵暖意。
正在这时,旁边的互动体验区传来一阵欢呼声。三人走过去一看,原来是一个“光的反射迷宫”——迷宫的墙壁都是由反光镜组成的,入口处有一个激光发射器,需要调整反射镜的角度,让激光穿过重重障碍,最终射中终点的目标。
“这个好玩!”赵磊跃跃欲试,立刻拉着两人排队。轮到他们时,赵磊抢先站到激光发射器旁边,调整了一下角度,激光射出去,却被第一面反光镜反射到了墙壁上,没能继续前进。
“不行不行,角度太偏了。”赵磊皱着眉头,想要再次调整,却被傅星拦住了。
“让我试试。”傅星走到反光镜旁边,仔细观察了一下迷宫的结构,然后轻轻调整了第一面反光镜的角度,“激光的反射遵循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咱们得先算出每一面镜子需要调整的角度,才能让激光顺利通过。”他说着,从口袋里掏出笔记本和笔,快速画了一个迷宫的简易示意图,标注出每一面反光镜的位置和需要的反射角度。
陈阳站在傅星身边,看着他认真计算的样子,忍不住凑过去帮忙:“这里的角度应该是30度,因为激光需要反射到第三面镜子上。”他指着示意图上的一个点说道。
傅星抬头看了他一眼,眼里带着赞许的光芒:“没错,我也是这么想的。”两人配合着调整反光镜的角度,赵磊在一旁负责发射激光,没过多久,激光就顺着调整好的路线,穿过重重障碍,成功射中了终点的目标。
“成功了!”赵磊兴奋地跳了起来,和两人击掌庆祝,“你们俩也太厉害了吧,配合得这么默契!”
陈阳和傅星相视一笑,没有说话,却都从对方的眼里看到了认可和默契。阳光透过玻璃柜的折射,落在他们身上,把两人的身影拉得很近,仿佛融为一体。
离开光学展区,三人来到了电磁展区。这里的展品更加有趣,有可以体验静电感应的金属球,有展示电磁悬浮的装置,还有一个巨大的特斯拉线圈,每隔几分钟就会放出一道蓝色的闪电,引来阵阵惊呼。
赵磊被特斯拉线圈深深吸引,站在安全线外看得目不转睛:“这就是我昨晚说的特斯拉线圈!果然和书里写的一样,太震撼了!”
傅星站在陈阳身边,轻声解释道:“特斯拉线圈能放出闪电,是因为它能产生极高的电压,当电压足够高时,就会击穿空气,形成电弧。咱们之前学的高压放电原理,在这里就能直观地看到。”
陈阳点点头,目光却不由自主地落在傅星的手上。傅星的手指修长,正在轻轻比划着电弧形成的轨迹,阳光照在他的手指上,泛着淡淡的光泽。他想起昨天傅星蹲下身,给自己检查脚踝的样子,心里不由得泛起一阵柔软。
“陈阳,你看这个!”傅星忽然指向旁边的一个展品,打断了他的思绪,“这是电磁感应发电机的模型,转动手柄就能发电,点亮旁边的灯泡。”
陈阳走过去,握住手柄轻轻转动起来。随着手柄的转动,旁边的灯泡果然慢慢亮了起来,从微弱的红光逐渐变成明亮的白光。“真的发电了!”陈阳有些惊喜地说。
“这就是电磁感应的应用,”傅星站在他身边,和他一起看着亮起来的灯泡,“转动手柄时,线圈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感应电流,从而点亮灯泡。很多发电厂的发电原理,和这个模型是相似的。”
两人凑得很近,肩膀偶尔会不经意地碰到一起,又轻轻分开。陈阳能感受到傅星身上传来的温度,心里像是有什么东西在悄悄发芽,温暖而柔软。他转头看向傅星,发现傅星也正在看他,两人的目光在空中交汇,停留了几秒,又不约而同地移开,脸颊都泛起了淡淡的红晕。
赵磊看完特斯拉线圈,跑过来加入他们,兴奋地说:“咱们去试试那个电磁悬浮吧!我听说能让金属球悬浮起来,特别神奇!”
三人来到电磁悬浮装置旁边,傅星按照说明调整了装置的参数,然后把一个小小的金属球放在装置上方。奇迹发生了,金属球竟然真的悬浮了起来,在空中稳定地旋转着,没有任何支撑。
“哇!太厉害了!”赵磊瞪大了眼睛,忍不住伸手想去碰,却被傅星拦住了。
“别碰,装置还在工作,可能会有感应电流。”傅星的声音带着一丝关切,“这个装置利用的是电磁感应产生的排斥力,当金属球靠近磁场时,会产生感应电流,进而产生排斥磁场,与原磁场相互作用,让金属球悬浮起来。”
赵磊吐了吐舌头,收回了手:“还好你提醒我,不然我可能就触电了。”他看着悬浮的金属球,眼里满是好奇,“原来物理这么有趣,以前我还觉得物理很难呢。”
“只要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就会发现物理的乐趣。”陈阳笑着说,他想起这几天和傅星、赵磊一起复习的时光,那些曾经觉得难懂的知识点,在一次次讨论和讲解中,都变得清晰起来。
不知不觉,已经到了中午。三人的肚子都饿了,于是找了个休息区准备吃午饭。陈阳从帆布包里拿出保鲜盒,打开一看,里面是母亲精心制作的三明治,分成了三份,每份都包裹得很严实。
“快来吃三明治,我妈特意做的,还放了你
“你不也一样。”陈阳晃了晃手里的帆布包,里面装着母亲准备的三明治和两瓶温水,“怕路上堵车,提前收拾好了就过来了。”他目光落在傅星沾了油污的手指上,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干净的纸巾递过去,“擦一擦吧,等会儿拿东西不方便。”
傅星接过纸巾,指尖不经意擦过陈阳的掌心,像羽毛轻轻扫过,两人都没说话,只是傅星擦手指的动作慢了些。晨雾中,自行车的金属车架泛着微凉的光,老槐树的叶子上,露珠顺着叶脉滚落,砸在青石板路上,溅起细小的水花。
没过多久,赵磊气喘吁吁地跑过来,书包带子歪在肩上,手里还攥着一本昨晚没看完的《趣味物理实验》:“对不起对不起,我妈非要让我带两个煮鸡蛋,耽误了几分钟!”他跑到两人面前,抹了把额头的薄汗,目光落在傅星的自行车上,“咱们今天骑车去公交站吗?我还以为要直接走路呢。”
“科技馆离这儿远,骑车到公交站能省点时间。”傅星已经把车链调整好,拍了拍车座,“你坐我的车后座,陈阳骑自己的,咱们尽快出发,早去能避开人流。”
赵磊欢呼一声,麻利地跳上傅星的后座,双手轻轻抓住车后座的扶手:“出发!目标科技馆!”
陈阳笑了笑,跨上自己的自行车,和傅星并肩往前骑。清晨的风带着草木的清香,吹起三人的衣角,自行车铃清脆地交织在一起,划破了巷子里的宁静。路边的摊贩已经开始忙碌,油条在油锅里滋滋作响,热气腾腾的包子冒着白雾,和远处天边渐渐褪去的晨雾缠在一起,构成了最鲜活的清晨图景。
骑到公交站时,正好赶上第一班通往科技馆的公交车。车上人不多,三人找了并排的座位坐下。赵磊迫不及待地翻开手里的书,指着其中一页对两人说:“你们看这个电磁感应实验,据说科技馆里有实物展示,还能亲手操作呢!”
傅星凑过去看了一眼,轻声解释道:“这个实验的原理和咱们学的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有关,关键在于磁通量的变化。”他说话时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到陈阳耳里,带着淡淡的书卷气。
陈阳侧头看着傅星的侧脸,晨光透过公交车的窗户落在他的脸上,把他的睫毛染成了浅金色。他想起昨天在书店里,傅星也是这样耐心地给他讲解导览图上的知识点,心里不由得泛起一阵暖意。他从帆布包里拿出一瓶温水,悄悄递到傅星手边:“喝点水吧,骑车过来应该渴了。”
傅星愣了一下,接过水,指尖碰到陈阳递过来的瓶身,温热的触感顺着指尖蔓延开来。他拧开瓶盖喝了一口,然后把水放在两人中间的空位上,刚好在陈阳伸手就能拿到的地方。
公交车平稳地行驶着,窗外的风景渐渐从熟悉的街巷变成了陌生的城区。赵磊还在兴致勃勃地研究着他的书,偶尔提出一两个问题,傅星都一一耐心解答,陈阳在一旁听着,偶尔补充一两句自己的理解,三人的讨论声不大,却格外融洽。
大约一个小时后,公交车到达了科技馆站。下车的瞬间,一座造型奇特的建筑映入眼帘——科技馆的主体建筑像是一颗巨大的玻璃球,在晨光的照射下折射出五彩的光芒,极具未来感。广场上已经有不少人在排队,大多是和他们一样的学生,还有带着孩子的家长,每个人脸上都带着期待的笑容。
“哇,这也太壮观了吧!”赵磊忍不住惊叹道,手里的书都忘了合上,“比我在图片上看到的还要震撼!”
陈阳也点点头,眼里满是好奇:“走,咱们赶紧进去,先去光学展区,正好验证一下咱们小测的知识点。”
三人跟着人流排队进入科技馆,检票后,傅星拿出提前买好的导览图,快速扫了一眼:“光学展区在二楼左侧,咱们先去那里,然后再去电磁展区,最后去航空航天展区,这样路线最顺,不会走回头路。”
“听你的!”赵磊毫不犹豫地说,他对傅星的规划向来放心。
陈阳也没有异议,跟着傅星往二楼走去。科技馆里的设施十分先进,走廊两侧的墙壁上布满了各种科普海报和互动屏幕,上面播放着宇宙起源、生命进化等科普视频,吸引了不少人驻足观看。
到了光学展区,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个巨大的三棱镜装置,一束白光从一侧射入,经过三棱镜后,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在对面的墙壁上形成一道美丽的彩虹。
“这就是光的色散!”赵磊兴奋地指着彩虹喊道,“咱们小测的时候还考到过这个知识点,没想到能亲眼看到实物!”
傅星点点头,轻声对陈阳说:“还记得咱们复习时画的光路图吗?白光之所以会分解,是因为不同颜色的光在介质中的折射率不同,偏折角度也不一样。”他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一支蓝色的笔,在导览图的空白处快速画了一个简单的光路图,“你看,红光的折射率最小,偏折角度也最小,所以在最外侧;紫光的折射率最大,偏折角度最大,就在最内侧。”
陈阳凑近看着导览图上的光路图,傅星的字迹清秀工整,线条流畅,和他平时做笔记的风格一样认真。他能闻到傅星身上淡淡的墨水味,混合着清晨草木的清香,让人觉得格外安心。“我记得了,”陈阳点点头,“当时你还特意提醒我,要注意折射率和波长的关系。”
“没错,”傅星笑了笑,把笔收起来,“这个装置可以亲手操作,咱们去试试调整入射角度,看看彩虹会不会发生变化。”
三人走到装置旁边,赵磊抢先一步按下了调整按钮,随着入射角度的变化,墙壁上的彩虹也随之移动,颜色的边界变得更加清晰。陈阳和傅星站在一旁,看着彩虹的变化,偶尔交流几句,彼此的眼神交汇时,都带着心照不宣的笑意。
离开色散装置,往前走不远就是全息投影展示区。一个巨大的透明玻璃柜里,没有任何实物,却清晰地呈现出一个三维的地球模型,不仅能看到 continents 和 oceans 的分布,还能看到板块运动、洋流变化的动态过程,栩栩如生。
“太神奇了!”赵磊忍不住伸手去摸,却扑了个空,“明明看起来就在眼前,怎么会摸不到呢?”
傅星耐心地解释道:“全息投影利用的是光的干涉原理,通过两束相干光的叠加,形成三维图像。咱们看到的不是实物,而是光的干涉条纹形成的虚像,所以摸不到。”他说着,转头看向陈阳,“小测的时候,最后一道大题就是关于全息投影的原理,你当时答得很完整。”
陈阳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多亏了你之前给我讲的干涉知识点,还有那张纸条上的提示,不然我可能还会卡壳。”他想起自习课上傅星递过来的纸条,上面的几个关键词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他解题的思路,心里不由得泛起一阵暖意。
正在这时,旁边的互动体验区传来一阵欢呼声。三人走过去一看,原来是一个“光的反射迷宫”——迷宫的墙壁都是由反光镜组成的,入口处有一个激光发射器,需要调整反射镜的角度,让激光穿过重重障碍,最终射中终点的目标。
“这个好玩!”赵磊跃跃欲试,立刻拉着两人排队。轮到他们时,赵磊抢先站到激光发射器旁边,调整了一下角度,激光射出去,却被第一面反光镜反射到了墙壁上,没能继续前进。
“不行不行,角度太偏了。”赵磊皱着眉头,想要再次调整,却被傅星拦住了。
“让我试试。”傅星走到反光镜旁边,仔细观察了一下迷宫的结构,然后轻轻调整了第一面反光镜的角度,“激光的反射遵循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咱们得先算出每一面镜子需要调整的角度,才能让激光顺利通过。”他说着,从口袋里掏出笔记本和笔,快速画了一个迷宫的简易示意图,标注出每一面反光镜的位置和需要的反射角度。
陈阳站在傅星身边,看着他认真计算的样子,忍不住凑过去帮忙:“这里的角度应该是30度,因为激光需要反射到第三面镜子上。”他指着示意图上的一个点说道。
傅星抬头看了他一眼,眼里带着赞许的光芒:“没错,我也是这么想的。”两人配合着调整反光镜的角度,赵磊在一旁负责发射激光,没过多久,激光就顺着调整好的路线,穿过重重障碍,成功射中了终点的目标。
“成功了!”赵磊兴奋地跳了起来,和两人击掌庆祝,“你们俩也太厉害了吧,配合得这么默契!”
陈阳和傅星相视一笑,没有说话,却都从对方的眼里看到了认可和默契。阳光透过玻璃柜的折射,落在他们身上,把两人的身影拉得很近,仿佛融为一体。
离开光学展区,三人来到了电磁展区。这里的展品更加有趣,有可以体验静电感应的金属球,有展示电磁悬浮的装置,还有一个巨大的特斯拉线圈,每隔几分钟就会放出一道蓝色的闪电,引来阵阵惊呼。
赵磊被特斯拉线圈深深吸引,站在安全线外看得目不转睛:“这就是我昨晚说的特斯拉线圈!果然和书里写的一样,太震撼了!”
傅星站在陈阳身边,轻声解释道:“特斯拉线圈能放出闪电,是因为它能产生极高的电压,当电压足够高时,就会击穿空气,形成电弧。咱们之前学的高压放电原理,在这里就能直观地看到。”
陈阳点点头,目光却不由自主地落在傅星的手上。傅星的手指修长,正在轻轻比划着电弧形成的轨迹,阳光照在他的手指上,泛着淡淡的光泽。他想起昨天傅星蹲下身,给自己检查脚踝的样子,心里不由得泛起一阵柔软。
“陈阳,你看这个!”傅星忽然指向旁边的一个展品,打断了他的思绪,“这是电磁感应发电机的模型,转动手柄就能发电,点亮旁边的灯泡。”
陈阳走过去,握住手柄轻轻转动起来。随着手柄的转动,旁边的灯泡果然慢慢亮了起来,从微弱的红光逐渐变成明亮的白光。“真的发电了!”陈阳有些惊喜地说。
“这就是电磁感应的应用,”傅星站在他身边,和他一起看着亮起来的灯泡,“转动手柄时,线圈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感应电流,从而点亮灯泡。很多发电厂的发电原理,和这个模型是相似的。”
两人凑得很近,肩膀偶尔会不经意地碰到一起,又轻轻分开。陈阳能感受到傅星身上传来的温度,心里像是有什么东西在悄悄发芽,温暖而柔软。他转头看向傅星,发现傅星也正在看他,两人的目光在空中交汇,停留了几秒,又不约而同地移开,脸颊都泛起了淡淡的红晕。
赵磊看完特斯拉线圈,跑过来加入他们,兴奋地说:“咱们去试试那个电磁悬浮吧!我听说能让金属球悬浮起来,特别神奇!”
三人来到电磁悬浮装置旁边,傅星按照说明调整了装置的参数,然后把一个小小的金属球放在装置上方。奇迹发生了,金属球竟然真的悬浮了起来,在空中稳定地旋转着,没有任何支撑。
“哇!太厉害了!”赵磊瞪大了眼睛,忍不住伸手想去碰,却被傅星拦住了。
“别碰,装置还在工作,可能会有感应电流。”傅星的声音带着一丝关切,“这个装置利用的是电磁感应产生的排斥力,当金属球靠近磁场时,会产生感应电流,进而产生排斥磁场,与原磁场相互作用,让金属球悬浮起来。”
赵磊吐了吐舌头,收回了手:“还好你提醒我,不然我可能就触电了。”他看着悬浮的金属球,眼里满是好奇,“原来物理这么有趣,以前我还觉得物理很难呢。”
“只要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就会发现物理的乐趣。”陈阳笑着说,他想起这几天和傅星、赵磊一起复习的时光,那些曾经觉得难懂的知识点,在一次次讨论和讲解中,都变得清晰起来。
不知不觉,已经到了中午。三人的肚子都饿了,于是找了个休息区准备吃午饭。陈阳从帆布包里拿出保鲜盒,打开一看,里面是母亲精心制作的三明治,分成了三份,每份都包裹得很严实。
“快来吃三明治,我妈特意做的,还放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