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檀派去向裕亲王求援的云岫尚未归来,天际刚泛起鱼肚白,一阵急促而杂乱的脚步声便打破了清晨的宁静,将玉檀住所团团围住。为首的竟是康熙身边最得用的御前侍卫统领多隆,他面色冷峻,手持金牌。
「玉檀姑娘,」多隆的声音没有任何起伏,「皇上口谕,即刻宣召御书房见驾。请吧。」
玉檀的心瞬间沉到谷底。在这个最关键的时刻,康熙突然宣召,绝非吉兆。是计划泄露了?还是昨夜的人命案子牵连到了她?亦或是……胤禛抢先了一步?
她面上竭力维持镇定,微微福身:「奴婢遵旨。容奴婢更衣。」
「皇上催得急,姑娘这就随奴才走吧。」多隆毫不通融,一挥手,两名侍卫上前一步,姿态强硬。
玉檀知道,此刻任何反抗都是徒劳。她深吸一口气,挺直脊背,在一众侍卫的“护送”下,走向那座象征着至高权力的乾清宫。
御书房内,气氛凝重得几乎让人窒息。
康熙端坐在御案之后,脸色阴沉如水,目光锐利如刀,直直射向走进来的玉檀。御案一旁,站着四阿哥胤禛,他垂手侍立,面无表情,但眼底深处却藏着一丝难以察觉的冷芒。梁九功等侍从皆屏息凝神,大气不敢出。
「奴婢玉檀,叩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玉檀依礼跪拜,声音尽量保持平稳。
康熙没有立刻叫她起身,而是沉默地审视着她,那目光仿佛要将她从里到外看透。良久,他才缓缓开口,声音带着压抑的怒气:「玉檀,朕待你如何?」
「皇上隆恩,奴婢粉身难报。」玉檀叩首。
「隆恩?」康熙冷笑一声,将一份奏折狠狠摔在御案上,「那你就看看这个!看看你是如何报答朕的隆恩的!」
梁九功连忙上前,将奏折拾起,恭敬地送到玉檀面前。
玉檀展开一看,瞳孔骤缩!这并非普通奏折,而是一份罗列了她诸多“罪证”的密折!上面详细列举了“玉华阁”与海外(尤其是与荷兰东印度公司)的“秘密”往来账目(部分被篡改夸大),她在宫中“结党营私”(指梧桐苑)、“散布谣言”(指之前异象之事),甚至……隐晦地提及她可能与“前明余孽”有所牵连!最后,还附上了那两名“意外”溺毙太监的调查报告,暗示他们的死与玉檀灭口有关!
这分明是一份欲置她于死地的构陷!字字诛心!
「皇上明鉴!」玉檀放下奏折,重重叩首,声音带着委屈与坚定,「此奏折所言,纯属子虚乌有,恶意构陷!奴婢对皇上、对大清的忠心,天地可鉴!‘玉华阁’生意往来皆有账可查,绝无通敌之举!梧桐苑只为教导宫女,从未结党!至于那两名太监之死,奴婢更是毫不知情,请皇上彻查,还奴婢清白!」
「毫不知情?」康熙尚未说话,一旁的胤禛却忽然开口,声音冰冷,「那为何昨夜有人看见你宫中的云岫,鬼鬼祟祟出现在钟粹宫附近?那两名太监死后不久,她又匆忙出宫,所为何事?」
玉檀心头一凛,胤禛果然盯着她!她抬头看向胤禛,眼神清澈却带着一丝被冤枉的愤懑:「四爷此言,奴婢更是不解。云岫昨夜一直在我身边伺候,从未离开,何来鬼祟出宫之说?定是有人看错了,或是……有意污蔑!」她将目光转向康熙,「皇上,奴婢人微言轻,不知得罪了何人,竟要遭此构陷,请皇上为奴婢做主!」
她不能承认云岫出宫,否则就是不打自招。
「巧言令色!」康熙怒喝一声,显然并不相信她的辩解,「你当真以为,朕什么都不知道吗?你那些海外勾当,那些蛊惑人心的手段,真能瞒得过朕的眼睛?!朕念你昔日有些微末之功,一再容忍,你却变本加厉!如今更是闹出人命!你眼里还有没有王法?!还有没有朕这个君父?!」
「奴婢不敢!」玉檀再次叩首,额头触及冰冷的地面,心中却是急速思索。康熙的态度如此强硬,显然已先入为主,相信了那份奏折的内容。光靠喊冤,恐怕难以脱身。
就在气氛僵持不下之际,御书房外传来通报声:「启禀皇上,裕亲王、八阿哥、九阿哥在外求见。」
康熙眉头一皱:「他们来做什么?宣!」
裕亲王福全、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依次进入书房。见到跪在地上的玉檀和面色不善的康熙、胤禛,几人神色各异。
裕亲王面色平静,眼神深邃。胤禩依旧是那副温文尔雅的模样,但眼底深处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胤禟则几乎掩饰不住脸上的快意。
「臣弟(儿臣)叩见皇上(皇阿玛)。」
「平身。」康熙语气不耐,「你们何事觐见?」
裕亲王率先开口,语气沉稳:「皇上,臣弟听闻宫中昨夜发生命案,牵扯到玉檀姑娘,心中甚是不安。玉檀姑娘昔日于社稷有功,番薯之策活民无数,若因小人构陷而蒙冤,恐令天下忠义之士寒心。故臣弟冒昧前来,恳请皇上明察秋毫,勿使忠良含冤。」
玉檀心中微动,裕亲王这是在为她说话?是因为她昨晚的求助?还是另有打算?
胤禩紧接着说道:「皇阿玛,儿臣也觉得此事蹊跷。玉檀姑娘一介宫女子,怎会与命案牵扯?或许其中真有误会。只是……」他话锋一转,面露忧色,「方才儿臣过来时,听闻宫外似乎有些关于玉檀姑娘和‘玉华阁’的流言蜚语,传得沸沸扬扬,似乎……还与一些海外势力有关,儿臣担心,长此以往,恐损我大清颜面……」
他看似在劝和,实则是在火上浇油,再次强调玉檀与海外的“不清不楚”。
胤禟更是直接补充道:「八哥说得是!皇阿玛,儿臣还听说,那‘玉华阁’的船队,近来动作频频,大量物资人员南下,不知意欲何为?这京城……怕是留不住某些人了!」
这话几乎已是赤裸裸地指控玉檀准备潜逃!
御书房内的气氛顿时变得更加紧张。所有矛头似乎都指向了玉檀。
康熙的脸色越来越难看,目光如炬地盯着玉檀:「玉檀,你还有何话说?!你是否早就心存异志,暗中经营,欲背离大清?!」
面对这步步紧逼的指控,玉檀知道,再一味否认已是徒劳。她缓缓抬起头,脸上没有了之前的惶恐与委屈,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异常的平静,甚至带着一丝淡淡的悲凉。
「皇上既然问起,奴婢……无话可说。」她轻声道。
此言一出,满室皆惊!连胤禛都微微挑眉,似有些意外。
「无话可说?」康熙眼中寒光爆射,「你这是认罪了?!」
「奴婢之罪,不在奏折所列诸条,而在……怀璧其罪。」玉檀的声音清晰而坚定,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位皇子,最后落在康熙身上,「奴婢确实掌握了一些不同于世俗的学识,确实经营了一些产业,也确实……向往宫墙之外更广阔的天地。但奴婢从未有过背叛大清、危害社稷之心!奴婢所求,不过是一方能够施展所学、安身立命之地而已!」
她这是半真半假,承认部分事实,但将动机归结于个人抱负,而非政治背叛。
「好一个怀璧其罪!好一个安身立命之地!」康熙气得发笑,「这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你的学识、你的产业、你的性命,都是朕的!朕允许你活着,允许你施展,你才能活着,才能施展!朕不允许,你便什么都不是!」
这便是封建皇权的绝对意志,不容任何挑战与背离。
玉檀迎着康熙震怒的目光,毫无畏惧,反而露出一丝淡淡的、近乎怜悯的笑容:「皇上说的是。雷霆雨露,俱是君恩。奴婢……铭记于心。」
她这反常的态度,让康熙和一众皇子都感到一丝莫名的不安。
就在这时,玉檀忽然转向胤禛,问了一个看似不相干的问题:「四爷,您精于算术,可知这天下万物,何为根本?」
胤禛眉头一皱,不明其意,冷声道:「休要故弄玄虚!」
玉檀却不以为意,自顾自地说道:「奴婢以为,是‘力’。农人力耕,可得温饱;工匠力作,可成器物;兵士力战,可守疆土。而国家之力,在于民心,在于律法,在于……能够创造更多‘力’的学识与技术。」
她缓缓从袖中(实则从系统空间悄然取出)取出了一卷薄薄的绢帛,双手举起:「此物,乃奴婢偶得之一件奇巧之物构想图,或可略增我大清‘力’之万一。奴婢愿献于皇上,以证奴婢虽向往宫外,却绝无祸国之心。只求皇上……念在奴婢昔日微功,容奴婢……安然离去。」
那绢帛上,画的正是简化版燧发火铳的核心机构原理图!虽然只是概念图,但其设计的精巧与思路的迥异,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康熙眼神一凝,胤禛更是死死盯住了那卷绢帛!作为对火器有所了解的人,他瞬间意识到这图纸的价值!
用超越时代的技术图纸,换取一条生路!这便是玉檀在绝境中,掷出的最后一道惊雷!
图已穷,匕已现!最终的结局,将取决于这位帝王,是选择扼杀威胁,还是……为那虚幻的“力量”心动一线!
「玉檀姑娘,」多隆的声音没有任何起伏,「皇上口谕,即刻宣召御书房见驾。请吧。」
玉檀的心瞬间沉到谷底。在这个最关键的时刻,康熙突然宣召,绝非吉兆。是计划泄露了?还是昨夜的人命案子牵连到了她?亦或是……胤禛抢先了一步?
她面上竭力维持镇定,微微福身:「奴婢遵旨。容奴婢更衣。」
「皇上催得急,姑娘这就随奴才走吧。」多隆毫不通融,一挥手,两名侍卫上前一步,姿态强硬。
玉檀知道,此刻任何反抗都是徒劳。她深吸一口气,挺直脊背,在一众侍卫的“护送”下,走向那座象征着至高权力的乾清宫。
御书房内,气氛凝重得几乎让人窒息。
康熙端坐在御案之后,脸色阴沉如水,目光锐利如刀,直直射向走进来的玉檀。御案一旁,站着四阿哥胤禛,他垂手侍立,面无表情,但眼底深处却藏着一丝难以察觉的冷芒。梁九功等侍从皆屏息凝神,大气不敢出。
「奴婢玉檀,叩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玉檀依礼跪拜,声音尽量保持平稳。
康熙没有立刻叫她起身,而是沉默地审视着她,那目光仿佛要将她从里到外看透。良久,他才缓缓开口,声音带着压抑的怒气:「玉檀,朕待你如何?」
「皇上隆恩,奴婢粉身难报。」玉檀叩首。
「隆恩?」康熙冷笑一声,将一份奏折狠狠摔在御案上,「那你就看看这个!看看你是如何报答朕的隆恩的!」
梁九功连忙上前,将奏折拾起,恭敬地送到玉檀面前。
玉檀展开一看,瞳孔骤缩!这并非普通奏折,而是一份罗列了她诸多“罪证”的密折!上面详细列举了“玉华阁”与海外(尤其是与荷兰东印度公司)的“秘密”往来账目(部分被篡改夸大),她在宫中“结党营私”(指梧桐苑)、“散布谣言”(指之前异象之事),甚至……隐晦地提及她可能与“前明余孽”有所牵连!最后,还附上了那两名“意外”溺毙太监的调查报告,暗示他们的死与玉檀灭口有关!
这分明是一份欲置她于死地的构陷!字字诛心!
「皇上明鉴!」玉檀放下奏折,重重叩首,声音带着委屈与坚定,「此奏折所言,纯属子虚乌有,恶意构陷!奴婢对皇上、对大清的忠心,天地可鉴!‘玉华阁’生意往来皆有账可查,绝无通敌之举!梧桐苑只为教导宫女,从未结党!至于那两名太监之死,奴婢更是毫不知情,请皇上彻查,还奴婢清白!」
「毫不知情?」康熙尚未说话,一旁的胤禛却忽然开口,声音冰冷,「那为何昨夜有人看见你宫中的云岫,鬼鬼祟祟出现在钟粹宫附近?那两名太监死后不久,她又匆忙出宫,所为何事?」
玉檀心头一凛,胤禛果然盯着她!她抬头看向胤禛,眼神清澈却带着一丝被冤枉的愤懑:「四爷此言,奴婢更是不解。云岫昨夜一直在我身边伺候,从未离开,何来鬼祟出宫之说?定是有人看错了,或是……有意污蔑!」她将目光转向康熙,「皇上,奴婢人微言轻,不知得罪了何人,竟要遭此构陷,请皇上为奴婢做主!」
她不能承认云岫出宫,否则就是不打自招。
「巧言令色!」康熙怒喝一声,显然并不相信她的辩解,「你当真以为,朕什么都不知道吗?你那些海外勾当,那些蛊惑人心的手段,真能瞒得过朕的眼睛?!朕念你昔日有些微末之功,一再容忍,你却变本加厉!如今更是闹出人命!你眼里还有没有王法?!还有没有朕这个君父?!」
「奴婢不敢!」玉檀再次叩首,额头触及冰冷的地面,心中却是急速思索。康熙的态度如此强硬,显然已先入为主,相信了那份奏折的内容。光靠喊冤,恐怕难以脱身。
就在气氛僵持不下之际,御书房外传来通报声:「启禀皇上,裕亲王、八阿哥、九阿哥在外求见。」
康熙眉头一皱:「他们来做什么?宣!」
裕亲王福全、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依次进入书房。见到跪在地上的玉檀和面色不善的康熙、胤禛,几人神色各异。
裕亲王面色平静,眼神深邃。胤禩依旧是那副温文尔雅的模样,但眼底深处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胤禟则几乎掩饰不住脸上的快意。
「臣弟(儿臣)叩见皇上(皇阿玛)。」
「平身。」康熙语气不耐,「你们何事觐见?」
裕亲王率先开口,语气沉稳:「皇上,臣弟听闻宫中昨夜发生命案,牵扯到玉檀姑娘,心中甚是不安。玉檀姑娘昔日于社稷有功,番薯之策活民无数,若因小人构陷而蒙冤,恐令天下忠义之士寒心。故臣弟冒昧前来,恳请皇上明察秋毫,勿使忠良含冤。」
玉檀心中微动,裕亲王这是在为她说话?是因为她昨晚的求助?还是另有打算?
胤禩紧接着说道:「皇阿玛,儿臣也觉得此事蹊跷。玉檀姑娘一介宫女子,怎会与命案牵扯?或许其中真有误会。只是……」他话锋一转,面露忧色,「方才儿臣过来时,听闻宫外似乎有些关于玉檀姑娘和‘玉华阁’的流言蜚语,传得沸沸扬扬,似乎……还与一些海外势力有关,儿臣担心,长此以往,恐损我大清颜面……」
他看似在劝和,实则是在火上浇油,再次强调玉檀与海外的“不清不楚”。
胤禟更是直接补充道:「八哥说得是!皇阿玛,儿臣还听说,那‘玉华阁’的船队,近来动作频频,大量物资人员南下,不知意欲何为?这京城……怕是留不住某些人了!」
这话几乎已是赤裸裸地指控玉檀准备潜逃!
御书房内的气氛顿时变得更加紧张。所有矛头似乎都指向了玉檀。
康熙的脸色越来越难看,目光如炬地盯着玉檀:「玉檀,你还有何话说?!你是否早就心存异志,暗中经营,欲背离大清?!」
面对这步步紧逼的指控,玉檀知道,再一味否认已是徒劳。她缓缓抬起头,脸上没有了之前的惶恐与委屈,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异常的平静,甚至带着一丝淡淡的悲凉。
「皇上既然问起,奴婢……无话可说。」她轻声道。
此言一出,满室皆惊!连胤禛都微微挑眉,似有些意外。
「无话可说?」康熙眼中寒光爆射,「你这是认罪了?!」
「奴婢之罪,不在奏折所列诸条,而在……怀璧其罪。」玉檀的声音清晰而坚定,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位皇子,最后落在康熙身上,「奴婢确实掌握了一些不同于世俗的学识,确实经营了一些产业,也确实……向往宫墙之外更广阔的天地。但奴婢从未有过背叛大清、危害社稷之心!奴婢所求,不过是一方能够施展所学、安身立命之地而已!」
她这是半真半假,承认部分事实,但将动机归结于个人抱负,而非政治背叛。
「好一个怀璧其罪!好一个安身立命之地!」康熙气得发笑,「这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你的学识、你的产业、你的性命,都是朕的!朕允许你活着,允许你施展,你才能活着,才能施展!朕不允许,你便什么都不是!」
这便是封建皇权的绝对意志,不容任何挑战与背离。
玉檀迎着康熙震怒的目光,毫无畏惧,反而露出一丝淡淡的、近乎怜悯的笑容:「皇上说的是。雷霆雨露,俱是君恩。奴婢……铭记于心。」
她这反常的态度,让康熙和一众皇子都感到一丝莫名的不安。
就在这时,玉檀忽然转向胤禛,问了一个看似不相干的问题:「四爷,您精于算术,可知这天下万物,何为根本?」
胤禛眉头一皱,不明其意,冷声道:「休要故弄玄虚!」
玉檀却不以为意,自顾自地说道:「奴婢以为,是‘力’。农人力耕,可得温饱;工匠力作,可成器物;兵士力战,可守疆土。而国家之力,在于民心,在于律法,在于……能够创造更多‘力’的学识与技术。」
她缓缓从袖中(实则从系统空间悄然取出)取出了一卷薄薄的绢帛,双手举起:「此物,乃奴婢偶得之一件奇巧之物构想图,或可略增我大清‘力’之万一。奴婢愿献于皇上,以证奴婢虽向往宫外,却绝无祸国之心。只求皇上……念在奴婢昔日微功,容奴婢……安然离去。」
那绢帛上,画的正是简化版燧发火铳的核心机构原理图!虽然只是概念图,但其设计的精巧与思路的迥异,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康熙眼神一凝,胤禛更是死死盯住了那卷绢帛!作为对火器有所了解的人,他瞬间意识到这图纸的价值!
用超越时代的技术图纸,换取一条生路!这便是玉檀在绝境中,掷出的最后一道惊雷!
图已穷,匕已现!最终的结局,将取决于这位帝王,是选择扼杀威胁,还是……为那虚幻的“力量”心动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