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寻恩人遇骗,签到戳穿保公益-《神豪归来逆转人生从毕业开始》

  陈氏集团总裁办公室,陈凡指尖划过系统面板,屏幕上“隐藏任务:寻找童年恩人”的字样格外醒目。上周在孤儿院旧址签到,系统给出恩人线索——当年资助他上学的退休教师张兰,可派去对接的助理传回消息,找到三位自称“张兰”的老人,身份信息混乱,难以核实。

  “陈总,这是三位老人的资料,”张驰将三份文件放在桌前,眉头紧锁,“第一位住在城西老小区,说当年资助过孤儿院学生,但拿不出任何凭证;第二位在养老院,有泛黄的捐款收据,可时间线对不上;第三位最可疑,不仅带了所谓的‘助学笔记’,还主动提需要500万治病,说是当年资助学生落下的病根。”

  陈凡翻看资料,目光落在第三位老人的照片上,对方眼神躲闪,嘴角带着刻意的讨好,根本不像系统描述中“淳朴节俭”的张兰。他指尖敲了敲桌面:“这位提钱的老人,背景查了吗?”

  “查了,”张驰点头,“她本名王秀莲,无业游民,之前因诈骗被判过刑,出狱后就一直打零工,最近才得知您在找恩人,故意伪造了身份和资料,连那本助学笔记都是找人仿造的。另外两位老人,一位是记错了资助对象,一位是当年确实捐过款,但没资助过您。”

  陈凡眼底闪过一丝冷意,他找恩人是想偿还当年的恩情,没想到竟有人趁机诈骗,还打公益帮扶的主意。“走,去养老院一趟,”陈凡起身拿外套,“刚好今天没签到,或许能拿到准确线索。”

  张驰立刻跟上,心里清楚,只要陈凡到关键地点签到,总能精准破局。半小时后,迈巴赫停在城郊养老院门口,这里环境清幽,绿植环绕,之前那位有捐款收据的老人就住在这里。陈凡走进养老院大厅,在心里默念“签到”,系统提示音随即响起:“叮!今日签到地点:城郊养老院,奖励已发放:恩人张兰准确住址及健康报告 王秀莲伪造资料完整证据链。”

  陈凡打开系统空间,确认张兰住在邻市的老旧小区,身体虚弱,患有慢性疾病,因无子女照料,生活十分拮据。而王秀莲的证据链里,不仅有笔迹仿造的鉴定报告,还有她与同伙商量诈骗的聊天记录,证据确凿。

  “联系邻市分公司,让他们先去张兰家核实情况,不要惊动老人,”陈凡对张驰道,“另外,把王秀莲的诈骗证据交给警方,让她承担应有的法律责任,顺便通知媒体曝光,避免其他人再被她欺骗。”

  张驰连忙应下,当场安排人员推进。养老院院长得知陈凡是来核实恩人线索,还主动提起:“陈先生,您说的张兰老师,我好像有印象,十几年前她确实来养老院做过义工,还捐过不少书籍,后来听说搬去邻市照顾生病的老伴,之后就没联系了。她人特别好,可惜老伴走得早,自己身体又不好,日子过得挺难。”

  陈凡点头,心里有了底。离开养老院时,警方已经联系张驰,说王秀莲已被抓获,面对确凿证据,她当场认罪,承认自己是听说陈凡寻找恩人且出手阔绰,才动了诈骗的心思。

  “陈总,王秀莲交代,她还有个同伙,专门帮她伪造资料,警方已经去抓了,”张驰汇报,“另外,邻市分公司传回消息,确实找到张兰老人,情况和系统给的健康报告一致,老人现在独居,靠微薄的退休金度日,因没钱买药,病情一直拖着。”

  陈凡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暖意,当年张兰仅靠教师工资,却坚持资助他上学,给他买书本和文具,这份恩情他一直记在心里。“安排私人医生立刻去邻市,给张兰老人做全面检查,”陈凡道,“另外,联系高端养老社区,预留最好的套房,费用全免,明天就安排老人入住,后续治疗费用由集团承担,用我私人账户支付。”

  “好的陈总,我这就去安排,”张驰应声,又补充道,“还有,王秀莲诈骗的事,媒体已经曝光,不少网友都称赞您明察秋毫,没让骗子得逞,咱们默行基金会的公信力也跟着提升了。”

  陈凡淡淡点头,他做公益从不是为了名声,只是想偿还恩情,帮更多像他当年一样的孩子。回到陈氏集团后,陈凡处理完手头工作,又打开系统面板,看着张兰的健康报告,心里盘算着后续的帮扶计划。老人年纪大了,慢性疾病需要长期调理,高端养老社区有专业的医护团队,能更好地照顾她的身体。

  就在这时,张驰又走进来,脸色有些复杂:“陈总,王秀莲的亲戚来了,在集团楼下闹,说我们‘仗势欺人’,还说王秀莲只是‘一时糊涂’,让我们撤案,不然就去网上造谣,说咱们基金会歧视穷人。”

  陈凡挑眉,没想到王秀莲的亲戚竟如此不讲理,诈骗未遂还敢上门闹事。“让保安把他们拦在楼下,别影响集团正常运营,”陈凡道,“另外,把王秀莲之前的犯罪记录和这次的诈骗证据整理出来,发给媒体,让大家看看她到底是不是‘一时糊涂’。还有,通知律师团队,要是他们敢造谣,直接提起诉讼,追究法律责任。”

  张驰立刻照办,不到一小时,王秀莲的犯罪记录和诈骗证据就被媒体曝光,网友们纷纷谴责王秀莲及其亲戚,之前闹事的亲戚见状,吓得赶紧溜走,再也不敢露面。

  第二天一早,陈凡接到邻市分公司的汇报,张兰老人已经顺利入住高端养老社区,私人医生也完成了全面检查,正在制定治疗方案。“老人得知是您帮她安排的,一直说想当面感谢您,”分公司负责人汇报,“她还拿出您当年写的感谢信,说一直珍藏着,没想到您还记得她。”

  陈凡心里一暖,当年他不懂表达感谢,只写了一封简短的感谢信,没想到张兰竟珍藏了这么多年。“我抽时间过去看看她,”陈凡道,“另外,给老人准备一些常用的生活用品和书籍,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