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安保顾问-《天枢秘境:山海经的纹章》

  上海西区一处高档写字楼的顶层办公室内,陆深刚刚结束一场视频会议。

  屏幕另一端是瑞士某博物馆的安保主管,双方讨论了下个月一批珍贵中国文物外展的安保方案。

  作为业内小有名气的文物安保顾问,陆深有着令人印象深刻的履历:前特种部队成员,精通多种格斗术和战术策划,退役后专注于文物安保领域,屡次成功挫败盗窃企图。

  但他选择这份职业的真正原因,只有他自己知道。

  挂断视频,陆深起身走到落地窗前,俯瞰着黄昏中的城市。

  三十五岁的他身形挺拔,寸头更显精神,合身的西装掩盖不住军人特有的气质。

  他从抽屉里取出一个陈旧的真皮笔记本,封面上没有任何标识,只有岁月留下的痕迹。

  这是他的祖父陆远山留下的探险笔记。

  陆远山是民国时期着名的探险家,1952年在昆仑山脉失踪,官方记录为遭遇雪崩。

  但陆深从小就知道,祖父的失踪绝非意外那么简单——笔记中记载的内容远远超出了一个普通探险家的见闻。

  笔记本最新翻开的一页,夹着一张近期报纸的剪报:南海不明生物事件的报道。

  旁边是陆深自己的笔迹:“特征符合《山海经·海内南经》‘氐人’记载。祖父笔记第三十七页提及东海鲛人,疑有关联。”

  就在这时,办公室门被敲响。

  助手小林推门而入,神色紧张:“陆总,刚接到紧急委托,市博物馆有一个仓库昨晚发生盗窃未遂事件。”

  陆深皱眉:“盗窃未遂?这种事通常不需要我们介入吧?”

  “这次不一样。”小林递过平板电脑,“被盗的是存放那具南海不明生物的仓库。奇怪的是,窃贼没有带走遗体,而是在墙上留下了…这个。”

  平板电脑上的照片让陆深瞳孔微缩——仓库金属墙面上,有三道深深的爪痕,每一道都入铁三分,绝非人类所能为。

  爪痕的排列方式特殊,形成一个模糊的符号。

  陆深立刻认出,这个符号与祖父笔记中多次出现的某个标记极为相似。

  “现场保护好了吗?”陆深的声音依然平静,但眼神已经变得锐利。

  “警方已经封锁现场,博物馆方面希望我们尽快介入评估风险。据说那具遗体今天早上还发生了更诡异的事情…”

  陆深没有听完,抓起外套就向外走:“备车,我亲自去现场。”

  一小时后,陆深站在码头区三号仓库内,审视着墙上的爪痕。

  警方和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围在周围,气氛凝重。

  “监控拍到什么?”陆深问现场警长。

  警长摇头:“只有一个模糊的黑影,速度极快,根本无法辨识。专家说可能是设备故障或者昆虫飞过镜头造成的。”

  陆深不以为然。

  他靠近爪痕,戴上手套轻轻触摸痕迹边缘。

  金属被撕裂的触感让他心中一凛——这需要何等恐怖的力量?

  更让他不安的是,爪痕形成的符号与祖父笔记中“秘境守护者”的标记几乎一致。

  笔记中记载,这些守护者通常只在“屏障薄弱处”活动,防止两个世界的过度交集。

  “陆顾问,您怎么看?”博物馆副馆长忧心忡忡地问。

  陆深没有立即回答,而是仔细检查了整个仓库。

  他的目光最终落在地面几不可见的痕迹上——一系列细微的凹陷,形成一条指向墙角的路径。

  “窃贼——或者说那个生物——不是从大门进来的。”陆深指向墙角一处几乎看不见的缝隙,“它是从这里直接穿过墙壁的。”

  现场一片哗然。

  那处墙壁看起来完好无损,怎么可能有人能直接穿过?

  陆深示意大家安静,用特殊灯光照射墙面。

  在紫外线照射下,墙面上显现出淡淡的光晕,正好形成一个门的形状。

  “这是什么技术?”警长震惊地问。

  “不是技术。”陆深沉声道,想起祖父笔记中的描述:当屏障薄弱时,秘境生物可以短暂穿越固体物质。

  他继续调查,在仓库角落发现了几片细微的鳞片,闪烁着奇异的金属光泽。

  与他之前见过的任何生物鳞片都不同,这些鳞片在特定角度下几乎透明。

  “我需要这些鳞片样本做进一步分析。”陆深将鳞片小心装入证物袋。

  调查结束后,陆深独自留在仓库内。

  夜幕已经降临,仓库里只有安全灯发出微弱的光芒。

  他再次翻开祖父的笔记,找到关于“屏障薄弱期”的记载。

  “夏至冬至,阴阳交替之时,天地之屏障最为薄弱,秘境之门或有洞开…”

  陆深计算着日期,脸色逐渐凝重——距离夏至日,只有三天时间。

  就在这时,他的手机响起,是一个陌生号码。

  接通后,对方直截了当:

  “陆深先生吗?我是苏清漪,复旦大学的神话学教授。陈明远教授向我推荐了您。我相信您刚刚调查的仓库事件,与您祖父陆远山先生的失踪有关。我这里有您需要的信息。”

  陆深握紧手机,声音冷静:“苏教授,我不明白您的意思。”

  “您祖父的笔记第59页,记载着他在昆仑山见到的‘非人之门’,对吧?”苏清漪的话像一记重锤击中陆深。

  那是笔记中最隐秘的一页,他从未向任何人透露过内容。

  “我们有必要见面谈谈。”苏清漪继续说道,“还有一个您应该见见的人——孙砚,他正在修复一面战国青铜镜,上面的地图可能指向您祖父最后出现的位置。”

  陆深沉默片刻。

  作为前特种兵,他本能地对这种神秘邀约保持警惕。

  但祖父的失踪一直是他心中未解的结,而最近发生的种种怪事,似乎都指向同一个方向。

  “我需要评估风险,也需要你证明你所言非虚。”陆深的声音通过电流传来,依然冷静而审慎。

  “我明白。”苏清漪对此早有准备,“相关的部分资料,我可以先提供给你。作为诚意,青铜镜地图和鲛人玉环的初步分析数据,稍后会发到你的加密邮箱。”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显然在快速权衡。

  最终,陆深问道:“时间?地点?”

  “明天上午十点,外滩老咖啡馆。”苏清漪给出了一个让双方都有充足准备时间的选择,“我会带一位关键的同伴,青铜镜的持有者和破译者,孙砚。届时,我们可以面对面共享所有线索。”

  “可以。”陆深干脆地接受了这个安排,“明天见。”

  电话挂断。

  苏清漪微微松了口气。

  这第一步,总算迈出去了。

  陆深站在空旷的仓库中,感受着从爪痕处传来的微弱能量波动。

  他再次触摸那些痕迹,这一次,一段模糊的画面突然闯入脑海:

  雪山之巅,一道巨大的石门缓缓开启,门后是旋转的星光。

  一个老人的背影站在门前,回头看了一眼,正是年轻时的祖父陆远山。

  然后,他毅然走入光中,石门随之关闭。

  幻象转瞬即逝,但陆深的心跳却无法平息。

  三十多年来,他第一次如此接近祖父失踪的真相。

  他走出仓库,夜色中的黄浦江风带着刺骨的寒意。

  但他明白,真正的寒冷,来自于那个正在缓缓开启的、连接两个世界的大门。

  上车前,陆深给助手发了一条短信:“暂停所有业务,我可能要离开几天。”

  他不知道这场冒险将引领他去往何方,但直觉告诉他,这可能是理解祖父失踪真相的最后机会。

  而在仓库对面的阴影中,一个黑衣人正用望远镜注视着他的一举一动。

  黑衣人低声对着衣领下的麦克风说道:

  “鱼已上钩。所有棋子正在按计划汇聚。”

  夜色渐深,上海的霓虹灯依旧闪烁,但在这光明之下,一场关乎两个世界命运的博弈,才刚刚开始。

  (第4章 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