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鑫把自己为什么要新增一个电话和买一个录音电话的理由和马涛说了一下,马涛沉吟了一下说:“理由倒是很充分了,这样吧,我和办公室那边说一下,争取下个月给你批一个电话出来。号码的话很快,主要是这个电话,你要是普通的还好说,库房里面找一个,你要录音的就麻烦点了。”
“倒是不急,招考的时候用上就行了。”
麻烦,那肯定是麻烦的,别看就是一个电话,但是一旦是要带录音的,而院里面没有相关的硬件设备就要看是不是要直接接到电脑上,那就又要考虑是不是安全的,是不是国产的。
还有就是这玩意严格意义上算采购,虽然算不上固定资产,但是肯定是低值易耗品,这玩意的采购也是有批次的,不是说你想买就能买的,办公室统一做低值易耗品的采购立项,然后论证之后把你这个东西加进去。
加进去之后要上报审批,审批通过之后去固定的地点做采购。然后等人家把东西送过来之后,还要在做入库,钟鑫的这个东西又算是电子产品,还要去做专门的安全审查。等到这一系列事情都过去之后。就像钟鑫说的,明年3月招考的时候我能用上就行了。
后面的日子钟鑫还算是很舒服的了,毕竟这一件大事儿就算是解决了,编制改革什么的,编办批不批肯定就要等他们了,所以后面的日子基本就是到了单位,打开电脑,泡杯茶,然后看看有没有什么新的文件。
没有的话自己就拿出来一些规章制度的汇编本啊看一看。这一上午也就过去了,下午的话睡醒之后去档案室看看有没有档案要规整的,然后把还没有数字化的档案放到扫描仪上一页页的扫描进去。
这样差不多也就到了下班的点儿了,下班之后基本上也都是去找张田甜去约个会,两个人吃个饭,看个电影,逛逛街,要么去唱个歌什么的。生活倒也是乐得轻松的。
“钟鑫,你来一下我办公室哈。”今儿刚上班,钟鑫刚把茶水泡上,马涛一个电话就把钟鑫叫了过去。
“领导,您指示?”
“你还记得头个月,不是上面职称评审部门要借调个人么?”
“啊。我记得啊……”
“那个啥,这有个事儿我还得征求一下你的意见。”
“您说。”
“科委的组织部,说你那个方案他们看了之后,想把你借调过去,大概一年的时间吧,就专门去做这个编制改革的事儿。毕竟科委下面的事业单位除了咱们还有好几家的。而且还有一些这个自收自支的准备要转企业的。”
“能不去么……”
“这不是挺好的一个锻炼机会么?”
“处长您说这话自己信么……”
“我……你要这么说这个事儿吧……上级单位嘛对不对,而且政府机构,肯定看见的东西比咱们这要多的多,对吧。眼界肯定是有一定的这个锻炼和开阔的。”
“我的处长,您这话越说多越没有底气了啊。我要是去了那边,别的不说,一年确定能回来么?不可能吧,转企业的自收自支给了三年的期限。说是一年,这就奔了三年了。
这三年里面,我编制在军地院,但是呢,我所有的考核啊什么的,院里面优秀肯定不能给我吧。最多也就是称职,但是呢,评优评奖评先,那都没我的事儿了。
年底的绩效呢。我估计也是最后一名了,虽然说不看重这些东西啊,但是呢,基本上来说借调到上面的那99%都是牛马,低头干活的人了也就是。
还有一个就是,我现在没有职称,没有职级,也就是说我就算在科委干出点什么东西,科委也没办法把我留下,因为我都不够交流任职的标准。甚至遴选的标准都不够,也就是说大概率我是会啥样子去啥样子回来。
等到我回来的时候,院里什么样呢?我也不知道,您也不知道,所以总的来说,您也别怪我说话糙,反正总的来说就是,借调这个事儿,狗都不去。”
“嗯……你不像是刚上班一年多的人。”
“那咋说?”
“如果要是真的刚上班的人,我告诉他去上级单位组织部借调的话,那一定会十分开心的接受,然后立马收拾东西去准备报到了。你这倒像是上了好几年班,看透了很多东西的人。”
“可能是第一年上班的时候经过了太多的摧残了吧。”
“你过得都是什么日子啊……”
“唉,不说了,都是泪。”
“那科委那边?”
“您受受累?找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不就遮过去了么。”
“关键是,我没啥理由,方案也写完了, 然后具体实施的话编办还没批复,我也没办法说要实施方案。还不到招考的时候,也没办法说这个。”
“要不就说……基于本次编制改革,钟鑫同志被要求深入调研军地院机构设置情况,并视情在编制改革方案批复后对军地院的机构设置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改革。为保证机构编制改革的一致性。
同时考虑到钟鑫同志对该项工作的熟悉程度,故我院暂不同意钟鑫同志借调至科委组织部,并请科委重新遴选相关借调人员。由此造成的不便,军地院深表歉意。并将在后续继续支持科委相关工作的。”
钟鑫自从上班第一天,钟父钟母就教导钟鑫。如果说有人借调你,除非你现在已经满足了交流任职的条件,并且在目前单位过的并不怎么样,这个时候可以考虑过去。但同时你要了解一下,这个单位有没有空编制接收你。
但是如果什么都没有,你自己啥也不是的时候,任何人和你说借调的事儿。直接拒绝。不用怕领导不好办,领导比你还不想去借调。毕竟你走了,占着编制,没有实际工作内容,领导就要把工作交给别人,但是交给谁?谁都不乐意,反而你自己在单位人缘就不好了。
所以归根到底一句话,借调,狗都不去。
“倒是不急,招考的时候用上就行了。”
麻烦,那肯定是麻烦的,别看就是一个电话,但是一旦是要带录音的,而院里面没有相关的硬件设备就要看是不是要直接接到电脑上,那就又要考虑是不是安全的,是不是国产的。
还有就是这玩意严格意义上算采购,虽然算不上固定资产,但是肯定是低值易耗品,这玩意的采购也是有批次的,不是说你想买就能买的,办公室统一做低值易耗品的采购立项,然后论证之后把你这个东西加进去。
加进去之后要上报审批,审批通过之后去固定的地点做采购。然后等人家把东西送过来之后,还要在做入库,钟鑫的这个东西又算是电子产品,还要去做专门的安全审查。等到这一系列事情都过去之后。就像钟鑫说的,明年3月招考的时候我能用上就行了。
后面的日子钟鑫还算是很舒服的了,毕竟这一件大事儿就算是解决了,编制改革什么的,编办批不批肯定就要等他们了,所以后面的日子基本就是到了单位,打开电脑,泡杯茶,然后看看有没有什么新的文件。
没有的话自己就拿出来一些规章制度的汇编本啊看一看。这一上午也就过去了,下午的话睡醒之后去档案室看看有没有档案要规整的,然后把还没有数字化的档案放到扫描仪上一页页的扫描进去。
这样差不多也就到了下班的点儿了,下班之后基本上也都是去找张田甜去约个会,两个人吃个饭,看个电影,逛逛街,要么去唱个歌什么的。生活倒也是乐得轻松的。
“钟鑫,你来一下我办公室哈。”今儿刚上班,钟鑫刚把茶水泡上,马涛一个电话就把钟鑫叫了过去。
“领导,您指示?”
“你还记得头个月,不是上面职称评审部门要借调个人么?”
“啊。我记得啊……”
“那个啥,这有个事儿我还得征求一下你的意见。”
“您说。”
“科委的组织部,说你那个方案他们看了之后,想把你借调过去,大概一年的时间吧,就专门去做这个编制改革的事儿。毕竟科委下面的事业单位除了咱们还有好几家的。而且还有一些这个自收自支的准备要转企业的。”
“能不去么……”
“这不是挺好的一个锻炼机会么?”
“处长您说这话自己信么……”
“我……你要这么说这个事儿吧……上级单位嘛对不对,而且政府机构,肯定看见的东西比咱们这要多的多,对吧。眼界肯定是有一定的这个锻炼和开阔的。”
“我的处长,您这话越说多越没有底气了啊。我要是去了那边,别的不说,一年确定能回来么?不可能吧,转企业的自收自支给了三年的期限。说是一年,这就奔了三年了。
这三年里面,我编制在军地院,但是呢,我所有的考核啊什么的,院里面优秀肯定不能给我吧。最多也就是称职,但是呢,评优评奖评先,那都没我的事儿了。
年底的绩效呢。我估计也是最后一名了,虽然说不看重这些东西啊,但是呢,基本上来说借调到上面的那99%都是牛马,低头干活的人了也就是。
还有一个就是,我现在没有职称,没有职级,也就是说我就算在科委干出点什么东西,科委也没办法把我留下,因为我都不够交流任职的标准。甚至遴选的标准都不够,也就是说大概率我是会啥样子去啥样子回来。
等到我回来的时候,院里什么样呢?我也不知道,您也不知道,所以总的来说,您也别怪我说话糙,反正总的来说就是,借调这个事儿,狗都不去。”
“嗯……你不像是刚上班一年多的人。”
“那咋说?”
“如果要是真的刚上班的人,我告诉他去上级单位组织部借调的话,那一定会十分开心的接受,然后立马收拾东西去准备报到了。你这倒像是上了好几年班,看透了很多东西的人。”
“可能是第一年上班的时候经过了太多的摧残了吧。”
“你过得都是什么日子啊……”
“唉,不说了,都是泪。”
“那科委那边?”
“您受受累?找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不就遮过去了么。”
“关键是,我没啥理由,方案也写完了, 然后具体实施的话编办还没批复,我也没办法说要实施方案。还不到招考的时候,也没办法说这个。”
“要不就说……基于本次编制改革,钟鑫同志被要求深入调研军地院机构设置情况,并视情在编制改革方案批复后对军地院的机构设置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改革。为保证机构编制改革的一致性。
同时考虑到钟鑫同志对该项工作的熟悉程度,故我院暂不同意钟鑫同志借调至科委组织部,并请科委重新遴选相关借调人员。由此造成的不便,军地院深表歉意。并将在后续继续支持科委相关工作的。”
钟鑫自从上班第一天,钟父钟母就教导钟鑫。如果说有人借调你,除非你现在已经满足了交流任职的条件,并且在目前单位过的并不怎么样,这个时候可以考虑过去。但同时你要了解一下,这个单位有没有空编制接收你。
但是如果什么都没有,你自己啥也不是的时候,任何人和你说借调的事儿。直接拒绝。不用怕领导不好办,领导比你还不想去借调。毕竟你走了,占着编制,没有实际工作内容,领导就要把工作交给别人,但是交给谁?谁都不乐意,反而你自己在单位人缘就不好了。
所以归根到底一句话,借调,狗都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