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封装订得厚实、承载着全村人希望的机要件,被邮局的同志盖上红色的戳,郑重地收进专门的邮袋里。沐添丁站在邮局门口,心里像是卸下了一块千斤巨石,可同时,又悬上了一块更沉的。
事情办完了,剩下的,就只有等。
这种等待,比之前不眠不休地写方案还要磨人。那几天虽然累,但脑子和手都在动,人有奔头。现在,奔头变成了虚无缥缈的希望,飘在省城的某个大院里,看得见,摸不着,心里头空落落的,没个着落。
回到村里,沐添丁整个人都有点魂不守舍。
吃饭的时候,他拿着筷子,在碗里扒拉来扒拉去,半天也吃不进去几口。眼睛总是不自觉地往村口的大路上瞟,好像下一秒就会有一辆吉普车开进来,或者邮递员的绿色自行车会带来什么消息。
“你这是咋了?屁股上长钉子了?”林杏花把一块炖得烂乎的排骨夹到他碗里,忍不住说道,“从回来就没见你安生过,饭也吃不好,觉也睡不踏实。是不是在省城累着了?”
沐添丁回过神,看着媳妇儿关切的眼神,心里一暖。他扒了两口饭,把那块排骨吃了下去,含糊地应道:“没事,就是在想合作社下一步该咋走,事儿多,脑子乱。”
他不能说,也不敢说。
“星火计划”这事太大了,大到在没成之前,他连最亲近的人都不敢透露半个字。希望越大,失望的时候摔得就越重。他自己摔一跤不要紧,他怕的是,让全村人跟着他一起摔跟头。
林杏花虽然不知道他心里到底装着多大的事,但她了解自己的男人。他不说,她就不问。她只是默默地又给他盛了一碗汤,放在他手边:“再大的事也得吃饭。天塌下来,有你顶着。你要是累垮了,我们娘俩,还有这全村人,指望谁去?”
这话说得朴实,却像一股热流,一下子就通到了沐添丁的心底。他看着林杏花,这个女人,总能在他最需要的时候,用最简单的话,给他最实在的力量。
“放心吧,你男人我,结实着呢!”他咧嘴一笑,端起碗,呼噜呼噜地把饭吃了个干净。
吃完饭,他觉得自己不能再这么干等着了,人会等废掉的。他得找点事做,把脑子占满。
他先是去了加工坊。工人们正在加班加点地赶制霍氏集团的第二批订单。机器的轰鸣声,药材的清香味,还有大家伙儿热火朝天的干劲,让沐添丁心里的焦躁平复了不少。
他又绕到后山的养鸡场。上千只林下鸡在松林间追逐啄食,一个个都养得油光水滑,精神头十足。林杏花正带着几个妇女,给鸡喂食、添水,动作麻利,管理得井井有条。
看到这一片兴旺的景象,沐添丁心里踏实多了。不管“星火计划”成不成,他们合作社的底子已经在了,日子总归是能越过越好的。
可就在他这么想的时候,新的烦恼找上门了。
负责采购的张二奎,愁眉苦脸地找到了他。
“哥,出事了。”张二奎递过来一张单子,“县里饲料站的,说从下个月开始,给咱们的鸡饲料,价格要往上涨一成。而且,供应量也不能保证了,让咱们自己想办法。”
“涨价?还不能保证供应?”沐添丁的眉头立刻就皱了起来,“为啥?之前不都说得好好的?”
“我问了,人家说现在养鸡的多了,玉米、豆粕这些原料都紧张。他们优先供应国营养鸡场,咱们这种合作社,只能往后排。”张二奎气不过地说道,“我瞅着,他们就是看咱们合作社最近风头大,眼红,故意拿捏咱们呢!”
沐添丁拿着那张单子,手指无意识地在上面敲打着。
他知道,张二奎说的有道理,但根子上的问题,还是人家说得对,原料紧张。随着搞活经济的口号越来越响,下面各种各样的养殖户肯定会越来越多,饲料只会越来越紧俏。
脖子被人掐着,这种滋味太难受了。
药材的来源是这样,现在连鸡饲料都成了问题。
“周工呢?把他叫过来,还有老支书,一起到办公室商量一下。”沐添丁沉声说道。
很快,几个人就凑在了办公室里。
沐添丁把情况一说,老支书的烟袋锅就在桌子上敲得“梆梆”响:“这不是欺负人嘛!当初咱们刚开始干,求着他们要饲料,他们爱答不理。现在看咱们干起来了,就想从咱们身上刮油水!我去找他们领导去!”
“老支书,您先别动气。”周文海推了推眼镜,冷静地分析道,“您去找领导,或许能解决一时的问题,但解决不了一世。就像添丁说的,根子是原料紧张。我们现在养着上千只鸡,以后可能就是几千只,上万只。饲料这个问题,不自己解决,早晚是个大雷。”
沐添丁点点头,深以为然:“周工说得对。我今天还在想,咱们不能啥都让人家掐着脖子。药材要自己种,这鸡饲料,我看也得咱们自己想办法。”
“自己想办法?”张二奎愣了,“哥,这饲料可不是把玉米磨碎了那么简单,里面有配方的。咱们哪懂这个?”
“我们不懂,但周工懂啊。”沐添丁的目光转向了周文海。
周文海苦笑了一下:“我以前在农科站,是搞过一些饲料配方的研究。咱们长白山这地方,能利用的东西也不少。比如橡子、山核桃榨油剩下的饼粕,还有一些草籽,都可以作为饲料的补充。要是能再搞到稳定的玉米和豆粕来源,配出不比饲料站差的饲料,问题不大。关键是,咱们没有粉碎机,没有搅拌机,光靠人力,弄不了。”
设备!又是设备!
沐添丁感觉自己又回到了原点。合作社想往前多走一步,都绕不开这些硬件的坎。买设备就要钱,一大笔钱。合作社账上刚因为分红,见了点底,霍氏集团的第二笔款子还没到,哪有钱去买这些大家伙。
办公室里的气氛一下子沉闷了下来。老支书一口一口地抽着旱烟,烟雾缭绕。周文海低头在纸上写写画画,眉头紧锁。张二奎则是一脸的愁容。
沐添丁看着他们,心里那股因为等待“星火计划”而产生的焦躁,又被这现实的难题给勾了起来。他猛地站起身,在屋子里走了两圈。
不行!不能就这么被难住!
“钱的事,我来想办法!”他斩钉截铁地说道,“设备的事,也包在我身上。周工,您这几天就费费心,先把适合咱们本地的饲料配方给弄出来。咱们得有两手准备,万一饲料站那边真断了供,咱们不能让鸡饿着肚子!”
他心里已经有了个模糊的念头。县里不行,就去市里,市里不行,就去省里。他现在是省劳模,这个身份,总该有点用处。他就不信,一个真心实意想带着乡亲们干事创业的合作社,能被这点困难给憋死!
他这话说得掷地有声,屋子里其他几个人也都精神一振。他们都习惯了,只要有沐添丁在,好像再大的困难,都有解决的办法。
就在沐添丁准备再详细布置一下任务的时候,办公室的门被猛地推开了。
村委会的文书小王,气喘吁吁地跑了进来,脸上又是汗又是激动。
“添丁……添丁哥!快!村委会的电话!县……县里打来的,点名要你接!”
县里来的电话?
沐添丁心里咯噔一下,第一反应不是饲料的事,而是……难道是省里有消息,通过县里传达下来了?
他不敢多想,拔腿就往村委会的办公室跑去。
事情办完了,剩下的,就只有等。
这种等待,比之前不眠不休地写方案还要磨人。那几天虽然累,但脑子和手都在动,人有奔头。现在,奔头变成了虚无缥缈的希望,飘在省城的某个大院里,看得见,摸不着,心里头空落落的,没个着落。
回到村里,沐添丁整个人都有点魂不守舍。
吃饭的时候,他拿着筷子,在碗里扒拉来扒拉去,半天也吃不进去几口。眼睛总是不自觉地往村口的大路上瞟,好像下一秒就会有一辆吉普车开进来,或者邮递员的绿色自行车会带来什么消息。
“你这是咋了?屁股上长钉子了?”林杏花把一块炖得烂乎的排骨夹到他碗里,忍不住说道,“从回来就没见你安生过,饭也吃不好,觉也睡不踏实。是不是在省城累着了?”
沐添丁回过神,看着媳妇儿关切的眼神,心里一暖。他扒了两口饭,把那块排骨吃了下去,含糊地应道:“没事,就是在想合作社下一步该咋走,事儿多,脑子乱。”
他不能说,也不敢说。
“星火计划”这事太大了,大到在没成之前,他连最亲近的人都不敢透露半个字。希望越大,失望的时候摔得就越重。他自己摔一跤不要紧,他怕的是,让全村人跟着他一起摔跟头。
林杏花虽然不知道他心里到底装着多大的事,但她了解自己的男人。他不说,她就不问。她只是默默地又给他盛了一碗汤,放在他手边:“再大的事也得吃饭。天塌下来,有你顶着。你要是累垮了,我们娘俩,还有这全村人,指望谁去?”
这话说得朴实,却像一股热流,一下子就通到了沐添丁的心底。他看着林杏花,这个女人,总能在他最需要的时候,用最简单的话,给他最实在的力量。
“放心吧,你男人我,结实着呢!”他咧嘴一笑,端起碗,呼噜呼噜地把饭吃了个干净。
吃完饭,他觉得自己不能再这么干等着了,人会等废掉的。他得找点事做,把脑子占满。
他先是去了加工坊。工人们正在加班加点地赶制霍氏集团的第二批订单。机器的轰鸣声,药材的清香味,还有大家伙儿热火朝天的干劲,让沐添丁心里的焦躁平复了不少。
他又绕到后山的养鸡场。上千只林下鸡在松林间追逐啄食,一个个都养得油光水滑,精神头十足。林杏花正带着几个妇女,给鸡喂食、添水,动作麻利,管理得井井有条。
看到这一片兴旺的景象,沐添丁心里踏实多了。不管“星火计划”成不成,他们合作社的底子已经在了,日子总归是能越过越好的。
可就在他这么想的时候,新的烦恼找上门了。
负责采购的张二奎,愁眉苦脸地找到了他。
“哥,出事了。”张二奎递过来一张单子,“县里饲料站的,说从下个月开始,给咱们的鸡饲料,价格要往上涨一成。而且,供应量也不能保证了,让咱们自己想办法。”
“涨价?还不能保证供应?”沐添丁的眉头立刻就皱了起来,“为啥?之前不都说得好好的?”
“我问了,人家说现在养鸡的多了,玉米、豆粕这些原料都紧张。他们优先供应国营养鸡场,咱们这种合作社,只能往后排。”张二奎气不过地说道,“我瞅着,他们就是看咱们合作社最近风头大,眼红,故意拿捏咱们呢!”
沐添丁拿着那张单子,手指无意识地在上面敲打着。
他知道,张二奎说的有道理,但根子上的问题,还是人家说得对,原料紧张。随着搞活经济的口号越来越响,下面各种各样的养殖户肯定会越来越多,饲料只会越来越紧俏。
脖子被人掐着,这种滋味太难受了。
药材的来源是这样,现在连鸡饲料都成了问题。
“周工呢?把他叫过来,还有老支书,一起到办公室商量一下。”沐添丁沉声说道。
很快,几个人就凑在了办公室里。
沐添丁把情况一说,老支书的烟袋锅就在桌子上敲得“梆梆”响:“这不是欺负人嘛!当初咱们刚开始干,求着他们要饲料,他们爱答不理。现在看咱们干起来了,就想从咱们身上刮油水!我去找他们领导去!”
“老支书,您先别动气。”周文海推了推眼镜,冷静地分析道,“您去找领导,或许能解决一时的问题,但解决不了一世。就像添丁说的,根子是原料紧张。我们现在养着上千只鸡,以后可能就是几千只,上万只。饲料这个问题,不自己解决,早晚是个大雷。”
沐添丁点点头,深以为然:“周工说得对。我今天还在想,咱们不能啥都让人家掐着脖子。药材要自己种,这鸡饲料,我看也得咱们自己想办法。”
“自己想办法?”张二奎愣了,“哥,这饲料可不是把玉米磨碎了那么简单,里面有配方的。咱们哪懂这个?”
“我们不懂,但周工懂啊。”沐添丁的目光转向了周文海。
周文海苦笑了一下:“我以前在农科站,是搞过一些饲料配方的研究。咱们长白山这地方,能利用的东西也不少。比如橡子、山核桃榨油剩下的饼粕,还有一些草籽,都可以作为饲料的补充。要是能再搞到稳定的玉米和豆粕来源,配出不比饲料站差的饲料,问题不大。关键是,咱们没有粉碎机,没有搅拌机,光靠人力,弄不了。”
设备!又是设备!
沐添丁感觉自己又回到了原点。合作社想往前多走一步,都绕不开这些硬件的坎。买设备就要钱,一大笔钱。合作社账上刚因为分红,见了点底,霍氏集团的第二笔款子还没到,哪有钱去买这些大家伙。
办公室里的气氛一下子沉闷了下来。老支书一口一口地抽着旱烟,烟雾缭绕。周文海低头在纸上写写画画,眉头紧锁。张二奎则是一脸的愁容。
沐添丁看着他们,心里那股因为等待“星火计划”而产生的焦躁,又被这现实的难题给勾了起来。他猛地站起身,在屋子里走了两圈。
不行!不能就这么被难住!
“钱的事,我来想办法!”他斩钉截铁地说道,“设备的事,也包在我身上。周工,您这几天就费费心,先把适合咱们本地的饲料配方给弄出来。咱们得有两手准备,万一饲料站那边真断了供,咱们不能让鸡饿着肚子!”
他心里已经有了个模糊的念头。县里不行,就去市里,市里不行,就去省里。他现在是省劳模,这个身份,总该有点用处。他就不信,一个真心实意想带着乡亲们干事创业的合作社,能被这点困难给憋死!
他这话说得掷地有声,屋子里其他几个人也都精神一振。他们都习惯了,只要有沐添丁在,好像再大的困难,都有解决的办法。
就在沐添丁准备再详细布置一下任务的时候,办公室的门被猛地推开了。
村委会的文书小王,气喘吁吁地跑了进来,脸上又是汗又是激动。
“添丁……添丁哥!快!村委会的电话!县……县里打来的,点名要你接!”
县里来的电话?
沐添丁心里咯噔一下,第一反应不是饲料的事,而是……难道是省里有消息,通过县里传达下来了?
他不敢多想,拔腿就往村委会的办公室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