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三接过了话头,他好像对那段日子还挺怀念:“是啊,俺那时候还是个毛头小子呢,也就比你现在小个七八岁,俺还跟着我爹去看过热闹。”
“那场面,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啊,真是没法说!”
“那江面上下网的少说也有百十来号,几十匹马在冰上拉着绞盘,那绞盘转起来嘎吱嘎吱的。”
“那几千米长的大网,从冰窟窿里头一点点地拽出来,那网上挂着的鱼都活蹦乱跳的,大的小的,啥鱼都有,堆在冰上跟一座小山似的。”
“一网下去几万斤!那鱼多得,拉鱼的马车都得排着长队。”
张武也点头:“没错!那时候,一到冬天,咱们江北镇就跟过年一样,家家户户都能分到鱼。”
“吃不完的就拉到县里去卖,一个冬天下来,靠着这江,镇上比谁都有钱。”
“为啥能这么红火?就因为那时候镇上头花了大价钱,从关外就是那松花江边上请来了一个鱼把头。”
“鱼把头?”王强对对着个词倒是有点熟悉。
“对,鱼把头。”
李老三解释道,“就是领着大伙儿冬捕的头儿,那可不是啥人都能干的。”
“那老头,神得很!俺记得他姓啥来着……好像是姓关,大家都叫他关爷。”
“那老头都七十多了,个子不高,瘦得跟个猴儿似的,留着一把白胡子,可他那本事,才叫绝呢。”
张武喝了口酒,也来了兴致,学着那老头的样子比划起来:“那老头,一到要下网的时候,就一个人啥也不带,就拿个小锤子,往那冰面上一趴,他耳朵贴着冰,这边敲敲,那边听听。”
“咱们在旁边看着,啥也听不出来,就觉得那冰梆梆响。”
“可人家就能听出来,底下哪儿有鱼群,鱼群有多大,往哪个方向走,里头是公的多还是母的多。”
“他听完了,就拿个凿子在冰上画圈,哪儿是下网的口子,哪儿是出网的口子,中间隔多远再开一个串杆子的口子,都给你画得明明白白的。”
“大伙儿就照着他画的圈干活,一准没错!每次起网,都是满满当当的,就没空过网。”
“还有更神的呢。”
李老三补充道,“有一年,那关爷听完了冰跟大伙儿说,今天这网下去,拉上来的保管全是清一色的鲤鱼,一条杂鱼都不会有。”
“大伙儿都不信,说这鱼在水里还能听你指挥不成?”
“结果那网一拉上来,好家伙,真是清一色的金背大鲤鱼,最大的有二十多斤!你说神不神?”
苏婉在一旁听得都入了迷,忍不住问:“那……那后来呢?这么好的一个鱼把头,咋就不在了?”
苏婉这一问,屋里头刚起来点的那点兴头,又没了。
张武脸上的笑意收了起来,换上了一副愤愤不平的表情。
他把酒碗往桌上一墩,骂了一句:“他娘的!就是因为后来,镇上换了个新来的狗屁领导!”
李老三也往地上啐了一口,骂道:“一个二杆子玩意儿,啥也不懂,就会瞎咧咧。”
张武接着说:“那关爷,本事大,脾气也大,又臭又硬,跟茅坑里的石头似的。”
“他定下的规矩,谁也不能改,比如说冬捕头鱼必须放生,谁也不能动,再比如那网眼的大小,他有定数,太小的鱼苗子必须能漏过去,不能干那断子绝孙的买卖。”
“他在江北镇那几年,大伙儿都敬他跟敬神仙一样,他说啥,就是啥。”
“可就坏在十几年前,镇上新调来一个姓赵的镇长,那孙子是从上面下来的,根本不懂这江里的道道,就喜欢瞎指挥。”
李老三哼了一声:“他懂个屁!他就是眼红那冬捕捞的油水!
那姓赵的,来了没几天,就非要往捕鱼队里安插他自个儿的七大姑八大姨。
你说你安插人也行,你找几个能干活的啊?
他弄来的那几个,一个个歪瓜裂枣的,不是他那好吃懒做的小舅子,就是他那成天抹粉的骚寡妇表妹。
这些人下了冰面,活儿不干,就知道指手画脚,还想从分鱼的账上捞钱。”
“可不是嘛!”
张武越说越气,“那关爷是啥脾气?能受得了这个?有一回,那姓赵的小舅子喝多了酒,在冰面上耍酒疯,非说关爷画的那个出网口不对,让他的人把口子往东边挪了二十米。”
“关爷当时就火了,拿着冰镩指着那小子的鼻子骂,说你要是敢挪,这一网的鱼就全完了,网也得挂在江底下。”
“那小子仗着他姐夫是镇长,不听,还跟关爷动了手,这一下,就把马蜂窝给捅了。”
“关爷当场就撂了挑子,直接找到了镇上指着那姓赵的鼻子,把他从祖宗十八代给骂了个遍。”
“俺听当时在场的人说,那关爷骂人的话,都不带重样的,骂得那姓赵的脸一阵红一阵白的,跟开了染坊似的。”
“最后,关爷把桌子一拍,说这鱼把头老子不干了!有你这号人物在,这江里的龙王爷都得被你气死!”
王强听到这儿,也皱起了眉头:“那后来呢?”
“后来?”
张武冷笑了一声,“那姓赵的,脸上挂不住了,他一个知识分子哪受得了这个?”
“他当场就发了火,说关爷是破坏生产,不服从领导,还说他是外地来的,思想有问题。”
“一怒之下,就把关爷给赶出了江北镇,连他辛辛苦苦干了一冬天的工钱,都给扣下了一大半,就给了几个子儿打发。”
李老三的拳头,在炕桌底下握得紧紧的。
“最操蛋的是,他赶人的那天,正好赶上了咱们这儿几十年不遇的一场白毛风,那风刮起来,天都看不见。”
“那姓赵的是一点活路都不给人家留,把关爷一家老小连夜就给赶出了镇子,连一晚上的工夫都不给人家。”
说到这儿,李老三的声音都有点抖了。
他把烟袋锅里的烟灰磕掉,半天没说话。
屋里头,只能听见灶坑里柴火燃烧的噼啪声。
苏婉的脸都白了,她小声地问:“那……那关爷一家人……”
张武的眼睛有点红,他端起酒碗,又是一口干了,那酒水撒出来一些,滴在了桌子上。
“等第二天风雪停了,有人在镇子外头那个大土坡底下的雪窝子里,发现了他们一家人。”
张武的声音,低沉得像是在说别人的事,又像是在说自己的事。
“五口人。关爷,他婆娘,还有他儿子、儿媳妇,跟他那个才七八岁的小孙女,五口人抱在一起,全都冻成了硬邦邦的冰坨子。”
“一个个,眼睛都没闭上,就那么直勾勾地瞅着咱们江北镇的方向……”
苏婉听到这里啊的一声,用手捂住了嘴,眼泪一下子就流了出来。
王强的心里也像是被一块大石头给堵住了,又闷又沉,他没想到,这冬捕的背后还藏着这么一桩惨事。
“那场面,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啊,真是没法说!”
“那江面上下网的少说也有百十来号,几十匹马在冰上拉着绞盘,那绞盘转起来嘎吱嘎吱的。”
“那几千米长的大网,从冰窟窿里头一点点地拽出来,那网上挂着的鱼都活蹦乱跳的,大的小的,啥鱼都有,堆在冰上跟一座小山似的。”
“一网下去几万斤!那鱼多得,拉鱼的马车都得排着长队。”
张武也点头:“没错!那时候,一到冬天,咱们江北镇就跟过年一样,家家户户都能分到鱼。”
“吃不完的就拉到县里去卖,一个冬天下来,靠着这江,镇上比谁都有钱。”
“为啥能这么红火?就因为那时候镇上头花了大价钱,从关外就是那松花江边上请来了一个鱼把头。”
“鱼把头?”王强对对着个词倒是有点熟悉。
“对,鱼把头。”
李老三解释道,“就是领着大伙儿冬捕的头儿,那可不是啥人都能干的。”
“那老头,神得很!俺记得他姓啥来着……好像是姓关,大家都叫他关爷。”
“那老头都七十多了,个子不高,瘦得跟个猴儿似的,留着一把白胡子,可他那本事,才叫绝呢。”
张武喝了口酒,也来了兴致,学着那老头的样子比划起来:“那老头,一到要下网的时候,就一个人啥也不带,就拿个小锤子,往那冰面上一趴,他耳朵贴着冰,这边敲敲,那边听听。”
“咱们在旁边看着,啥也听不出来,就觉得那冰梆梆响。”
“可人家就能听出来,底下哪儿有鱼群,鱼群有多大,往哪个方向走,里头是公的多还是母的多。”
“他听完了,就拿个凿子在冰上画圈,哪儿是下网的口子,哪儿是出网的口子,中间隔多远再开一个串杆子的口子,都给你画得明明白白的。”
“大伙儿就照着他画的圈干活,一准没错!每次起网,都是满满当当的,就没空过网。”
“还有更神的呢。”
李老三补充道,“有一年,那关爷听完了冰跟大伙儿说,今天这网下去,拉上来的保管全是清一色的鲤鱼,一条杂鱼都不会有。”
“大伙儿都不信,说这鱼在水里还能听你指挥不成?”
“结果那网一拉上来,好家伙,真是清一色的金背大鲤鱼,最大的有二十多斤!你说神不神?”
苏婉在一旁听得都入了迷,忍不住问:“那……那后来呢?这么好的一个鱼把头,咋就不在了?”
苏婉这一问,屋里头刚起来点的那点兴头,又没了。
张武脸上的笑意收了起来,换上了一副愤愤不平的表情。
他把酒碗往桌上一墩,骂了一句:“他娘的!就是因为后来,镇上换了个新来的狗屁领导!”
李老三也往地上啐了一口,骂道:“一个二杆子玩意儿,啥也不懂,就会瞎咧咧。”
张武接着说:“那关爷,本事大,脾气也大,又臭又硬,跟茅坑里的石头似的。”
“他定下的规矩,谁也不能改,比如说冬捕头鱼必须放生,谁也不能动,再比如那网眼的大小,他有定数,太小的鱼苗子必须能漏过去,不能干那断子绝孙的买卖。”
“他在江北镇那几年,大伙儿都敬他跟敬神仙一样,他说啥,就是啥。”
“可就坏在十几年前,镇上新调来一个姓赵的镇长,那孙子是从上面下来的,根本不懂这江里的道道,就喜欢瞎指挥。”
李老三哼了一声:“他懂个屁!他就是眼红那冬捕捞的油水!
那姓赵的,来了没几天,就非要往捕鱼队里安插他自个儿的七大姑八大姨。
你说你安插人也行,你找几个能干活的啊?
他弄来的那几个,一个个歪瓜裂枣的,不是他那好吃懒做的小舅子,就是他那成天抹粉的骚寡妇表妹。
这些人下了冰面,活儿不干,就知道指手画脚,还想从分鱼的账上捞钱。”
“可不是嘛!”
张武越说越气,“那关爷是啥脾气?能受得了这个?有一回,那姓赵的小舅子喝多了酒,在冰面上耍酒疯,非说关爷画的那个出网口不对,让他的人把口子往东边挪了二十米。”
“关爷当时就火了,拿着冰镩指着那小子的鼻子骂,说你要是敢挪,这一网的鱼就全完了,网也得挂在江底下。”
“那小子仗着他姐夫是镇长,不听,还跟关爷动了手,这一下,就把马蜂窝给捅了。”
“关爷当场就撂了挑子,直接找到了镇上指着那姓赵的鼻子,把他从祖宗十八代给骂了个遍。”
“俺听当时在场的人说,那关爷骂人的话,都不带重样的,骂得那姓赵的脸一阵红一阵白的,跟开了染坊似的。”
“最后,关爷把桌子一拍,说这鱼把头老子不干了!有你这号人物在,这江里的龙王爷都得被你气死!”
王强听到这儿,也皱起了眉头:“那后来呢?”
“后来?”
张武冷笑了一声,“那姓赵的,脸上挂不住了,他一个知识分子哪受得了这个?”
“他当场就发了火,说关爷是破坏生产,不服从领导,还说他是外地来的,思想有问题。”
“一怒之下,就把关爷给赶出了江北镇,连他辛辛苦苦干了一冬天的工钱,都给扣下了一大半,就给了几个子儿打发。”
李老三的拳头,在炕桌底下握得紧紧的。
“最操蛋的是,他赶人的那天,正好赶上了咱们这儿几十年不遇的一场白毛风,那风刮起来,天都看不见。”
“那姓赵的是一点活路都不给人家留,把关爷一家老小连夜就给赶出了镇子,连一晚上的工夫都不给人家。”
说到这儿,李老三的声音都有点抖了。
他把烟袋锅里的烟灰磕掉,半天没说话。
屋里头,只能听见灶坑里柴火燃烧的噼啪声。
苏婉的脸都白了,她小声地问:“那……那关爷一家人……”
张武的眼睛有点红,他端起酒碗,又是一口干了,那酒水撒出来一些,滴在了桌子上。
“等第二天风雪停了,有人在镇子外头那个大土坡底下的雪窝子里,发现了他们一家人。”
张武的声音,低沉得像是在说别人的事,又像是在说自己的事。
“五口人。关爷,他婆娘,还有他儿子、儿媳妇,跟他那个才七八岁的小孙女,五口人抱在一起,全都冻成了硬邦邦的冰坨子。”
“一个个,眼睛都没闭上,就那么直勾勾地瞅着咱们江北镇的方向……”
苏婉听到这里啊的一声,用手捂住了嘴,眼泪一下子就流了出来。
王强的心里也像是被一块大石头给堵住了,又闷又沉,他没想到,这冬捕的背后还藏着这么一桩惨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