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3章 五万块的重量-《不系之舟》

  当南舟站在孙阿姨那间二十来平米的屋子里,感受到了更局促、更压抑的气息。

  这房子比她那个单间略大,但承载的却是三代五口人的生活痕迹——老式的双人床、折叠饭桌、堆满杂物的墙角,以及那张属于小孙女丫丫的、紧挨着大人床铺的儿童床。

  几个人进来都显得拥挤。

  “改装的话,您的儿子儿媳,需要考虑吗?”南舟询问,因为现有房间里没有预留他们的床位。

  孙阿姨搅着手指,低声答:“他们在昌平租房,周末偶尔回来,就扯一个帘子,搭个折叠床。丫丫需要内城的好学校,他们不得不回来。”

  五口人的需求和一个人的,难度系数完全不在一个量级上。南舟不能照搬她的方案,安到孙阿姨家。“孙阿姨,您这房子五万块下不来,神仙来做也不行。如果您诚心想改,预算要往上走。”

  “南舟啊,阿姨不是没打听过行情,”孙阿姨叹息,眼神里有期盼,更有市井生活磨砺出的精明与谨慎。

  “但我们这是老公房,是丫丫爷爷的父母留下来的,产权不全归我们。让我们真金白银投入太多,也舍不得。所以五万块,就是我的底线。你要是能做,咱们就签合同,白纸黑字写清楚,绝不能增项。就这钱……是我和你叔攒了多年的养老本儿呢。”

  南舟沉默地点头,指尖无意识地划过墙面,感受着那粗糙的质感。

  挑战是巨大的,这预算对于如此拥挤的空间和复杂的需求,近乎苛刻。

  但另一个声音在心底叫嚣——这是一个绝无仅有的机会。

  二环内,老公房,极限改造,若能做成样板,说不定以后胡同里的老房子改装,都会找到她。她的“尊严设计”、“空间平权”、“代际融合”的理念,都将不再是空谈。

  “孙阿姨,我懂了。这活儿我能不能接,得先去趟建材城摸摸底。”她实话实说,“我近期就去一趟,尽快给您答复。”

  回到自己那间已初具模样的小屋,南舟对着电脑屏幕为孙阿姨家绘制的初步布局图发呆。线条勾勒出理想中的分区:靠窗的榻榻米兼顾客房与收纳,利用层高做出的儿童睡眠舱,可伸缩的餐桌,隐藏式的厨房操作台……

  每一个想法都在燃烧她的创作欲,但冰冷的预算像一堵墙,横亘在理想与现实之间。

  “舟舟姐!”林闪闪敲响了门,得到允许后像一阵风似的卷了进来,眼睛亮亮的,“听说你要去建材城,带我一起去!反正明天是周末,闲着也是闲着!”

  南舟收起电脑,失笑:“你工作一周不累啊?建材城那些板材,没什么好玩的。”

  “累啊,但更想见证奇迹嘛!”闪闪挽住她的胳膊,语气雀跃,“想想看,二环里的老破小,在你手里注入焕然一新,让孙阿姨一家子能体体面面、舒舒服服地过日子,那多有成就感!而且……”

  她眨眨眼,“看着你设计的梦中情房,我以后跑龙套赚钱都更有动力了!就锚着你的房子赚!”

  南舟心头一暖,被这姑娘纯粹的赤诚打动。“好,那咱们就去会会那些建材老板。”

  *

  即使是周末的十里河建材城,人也不算多。为了揽客,有的品牌促销喇叭声此起彼伏。这就是经济下行期的残酷现状。

  南舟目标明确,直奔板材区。

  板材是这次改造的大头,隔层、柜体、定制家具都指望它。

  她一家一家地问过去,像一只敏锐的猎犬,不放过任何线索。

  “老板,这个E0级的欧松板怎么卖?”

  “这种多层实木的厚度是多少?环保等级呢?”

  “展开面积计算的话,投影面积又是多少?”

  她问得专业,比对得仔细。

  一圈下来,心却越来越沉重。符合她环保和承重要求的板材,哪怕选最经济的品牌和型号,初步估算,光这一项就要吃掉一万多预算。

  五万的总额像一把悬在头顶的达摩克里斯之剑。

  终于,她们走到一家位置较偏、离电梯口颇远的店面。门面不大,样品摆放也稍显凌乱,但招牌上“厂家直供”的字样吸引了南舟。

  店老板是个胖乎乎的老头,正拿着计算器埋头算账。

  南舟拿起一块样品,仔细看着切面:“老板,这个生态板什么价?”

  老板报了个数,果然比前面几家都低。

  南舟心里盘算着,面上不动声色,开始她的“攻势”。她先是绕着样品区看了看,状似无意地提起:“老板,您这批板子,边角有点毛刺,库存放久了吧?像是尾货。”

  老板抬眼看她,嘿嘿一笑:“丫头眼尖啊!确实是上一批工程剩下的,量不大,但质量绝对没问题,价格才这么实惠。”

  “我是做室内家装的设计师,”南舟亮出身份,语气平和却带着分量,“手上经常有项目。您要是价格能给到位,以后我可以带客户直接来您这儿看。”

  她抛出一个长期的诱饵。

  老板是生意场上的老手,岂会轻易被画的大饼打动?他摇摇头,手指敲着计算器,报出一个新的价格:“小姑娘,这真是最低价了。我这店位置偏,租金便宜,才能这个价出货。再低,我连运费都赚不回来。”

  一直充当着摄影师的林闪闪,举着她那小相机,一边拍着店内环境,一边凑过来,语气夸张却真诚:“老板,您别看舟舟姐年轻,她可是超厉害的设计师!您要是看过她画的改造图,保准佩服!小小蜗居大变样,一层变两层,简直化腐朽为神奇!”

  她的语速很快,叽叽喳喳的,给略显凝滞的谈判注入活力。

  南舟顺势接过话头,打出了情感牌:“不瞒您说,老板,我这批板材是给胡同里一位阿姨家用的。老两口带个小孙女,儿子儿媳周末才能回来,挤在二十平的老房子里,实在不容易。这装修钱,是阿姨攒了多年的养老本,就五万块,我得精打细算用到每一分刀刃上。”

  她语气诚恳,带着设计师对项目的投入感,“我是真想把这房子装好,以后但凡有类似的项目,我第一个推荐您这儿。”

  老板听着,脸上的精明神色稍微松动了一些,他叹了口气:“唉,都不容易……但我也不能做慈善啊。”

  忽然他高声喊了一句,“诶,阿征,怎么今天过来了?”

  几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个三十多岁、穿着POLO衫、身材挺拔的中年男人不知何时走了过来,手里提着两个礼盒。他目光落在南舟身上,打量了一下。

  “刚出差回来,过来看看您。诺,给您和婶婶带的保健品。”

  林闪闪咯咯笑,“那些大保健都是骗人的。看先生你,不像是会上当的样子啊。”

  南舟扯了一下林闪闪袖子,小丫头说话口无遮拦的。“那哪里是保健品,分明是一片孝心。”

  这句恭维拍到点上了,老板果然捏着胡子大笑,“小姑娘,你可说得太对了,我这侄子比我儿子还亲。”

  男人叫程征,对叔叔点点头,随即看向南舟,直接问道:“你刚才说的,胡同里二十平住五口人,打算怎么个改法?”

  南舟心头微动,面上保持着镇定,简明扼要地说了利用钢板做旋转楼梯,依托层高做睡眠舱、多功能榻榻米和极致收纳的想法。为了更好地演示,她还出示了手机,给他看效果图。

  程征听完,眼中掠过一丝亮光:“这是你的手绘?我听说,现在AI作图都要泛滥了。”

  从他的语气中,南舟感觉到了他对AI的不屑和嘲讽,对他的好感倒是更多一些。“其实,我也有在学AI作图,努力做到与时俱进。只不过还有那么点心气,不想失去了身为一个设计师的态度。”

  这态度,是守拙,是匠心,也是温度,是快节奏时代主动让自己慢下来。

  程征伸出了手,“自我介绍一下,程征。这是我叔叔的店,感觉你对老城空间的理解,有点意思。你今天就能定下来吗?我的意思是,今天付定?”

  南舟压下心中的讶异,这是有戏?与他握手时,指尖触碰的瞬间,她感受到一种沉稳力量。

  “这,板材定了,我还要去询价别的,这次真的是挑战职业生涯之不可能的任务。但也不会太久,半个月总能确定。”

  程征怔愣了一下,他本意是要个联系方式的,无奈冲着老板笑了笑,“叔叔,一个有潜力的设计师的友谊,值得投资。那就等她半个月,成本价给她,到时候我给您补贴。”

  老板虽然肉痛,但还是按照程征说的价格重新算了账。“丫头,就半个月,逾期不候啊。”

  不过南舟还是给老板留了个电话号码,被程征默默记下。

  走出那家店,林闪闪兴奋地小声说:“舟舟姐,看来改造工程大大有希望啊!我今天拍了很多素材,到时候够你发小红书了。”

  南舟忽然意识到,对啊,这何尝不是积累素材的过程。她抓着林闪闪的手,问:“闪闪,你会剪辑视频吗?可不可以教教我。”

  林闪闪打开相机,给她看她的素材,“其实剪辑没那么难的,现在剪映超级智能。我呢,在剧组那边跑龙套,为了多一些机会,就什么都做一些,不过也是门外汉了。”

  距离不可能的任务,似乎又近了一些。南舟深吸一口气,对闪闪说:“走,去看下一家。瓷砖、洁具、五金……五万块的重量,还得我们一点点去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