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梦娇带我们进了仙元宫,映入眼帘的是一尊手持拂尘的女神明坐像,坐像十分残破,还落满了灰尘,已经很久没打理了,这女神明我以前从未见过,也不知道是哪路冷门神明。
沈梦娇对着神像恭敬的作揖行礼,我们几个也跟着行了个礼以示尊重。
丁行知望着神像,思忖道:“原来老居士是闾山派的红头法师,拜陈靖姑为法主的,失敬失敬。”
沈梦娇回头看了丁行知一眼,赞许道:“丁大哥,你很懂啊。”
丁行知得意道:“同为修道人士略知一二吧。”
我好奇道:“丁老板,闾山派是什么门派,这陈靖姑又是哪路女神仙啊?”
丁行知说:“闾山派是华南地区的道教流派,奉行符咒和巫法,他们的法师分为红头法师和黑头法师,这陈靖姑又叫临水夫人或顺天圣母,是红头法师的法主,主司驱邪纳福等法事,还是很厉害的,可惜闾山派跟阴山派的地位一样,也入不了正统道派,只能算是旁门左道。”
刘嫣儿哼道:“正统如何旁门左道又如何,只要能让老百姓安宁就是好的信仰,老居士虽修的是旁门左道,但她是实实在在替老百姓解决问题,德行不见得比正统道派人士差,正统道派也不见得有多好,出的败类还少吗?”
丁行知颔首道:“这话我认同,一个道派是不是正统根本不重要。”
我问:“那什么才是重要的?”
丁行知用手指戳了戳我的胸口,说:“重要的是秉持一颗修道善心。”
我点头道:“我举双手同意。”
穿过大殿后我们跟着沈梦娇顺着一条木梯上了二楼,楼上挂满了红、绿、黑、白等多种颜色的帷幔,帷幔上还绣着不少文字图案,看上去像是符和咒文。
沈梦娇蹲在一张办公桌后翻箱倒柜找东西,办公桌上铺着符布、放着陈靖姑法像,还有很多没见过的道家法器。
我小声问:“刘姐,这是老居士工作的地方吗?”
刘嫣儿点点头说:“嗯,这是她起乩的法坛。”
我又问:“起乩到底是一种什么法术啊?”
丁行知不耐烦道:“你这小子怎么十万个为什么,起乩都没听说过吗?就是施法请神明或者鬼上身,查事、问事,说的简单点就是通灵。”
丁行知这么一解释我就懂了。
“找到了。”沈梦娇欣喜的喊了一声,随后将一本残旧的笔记本递给了刘嫣儿。
刘嫣儿翻起了笔记本,我和丁行知凑上去看了下,上面写着不少人的联系方式,包括电话号码、家庭住址、病人情况介绍,说白了这笔记就跟医院病历一样!
我们都很高兴,有了这本笔记那生意就源源不绝了!
刘嫣儿刚想合上笔记本,突然从里面掉出了一个信封落在我脚边,我捡起一看都懵了,信封上居然写着“刘嫣儿亲启”的字样,我诧异道:“刘姐,这有一封信是给你的啊。”
刘嫣儿疑惑的接过了信封,愣道:“怎么会有一封给我的信?”
沈梦娇也一脸茫然,不知道怎么回事。
丁行知催促道:“既然是给你的还磨叽什么,打开来看看。”
刘嫣儿打开信封把里面的信拿了出来,丁行知示意道:“你念念。”
刘嫣儿读了起来,“刘丫头,当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想必我已经不在人世了,你我之间缘分纽带未断,你迟早还会在来找我,所以我留下了这封信,这本笔记是留给你的,里面是我因为身体缘故无法践行的承诺,这些事主拜过靖姑、上过香、发过愿,必须去兑现诺言,否则我在九泉之下将不会安宁,可惜啊,我孙女阿娇不是修道的料,所以我只能拜托你和同来的两位先生了……。”
我吃惊不已,老居士居然算到刘嫣儿还带了两个男人!
刘嫣儿读到这停了停看向了沈梦娇。
沈梦娇坐在那神情黯然,估计是想起奶奶伤感了吧。
丁行知感叹道:“老居士真是神机妙算,别停,接着读小师妹。”
刘嫣儿继续读了起来:“这些事主的问题可以为你们带来一笔不菲酬劳,但有些事主家庭贫困,切不可强行让人破财,否则有损修道人士的德行,还有就是我走后阿娇孤苦伶仃、无依无靠,我想拜托你收留她,让她给你们打下手,让她有口饭吃就好……。”
沈梦娇嘤嘤抽泣了起来,我掏出纸巾递给她,她抬头看了我一下,小声说了句谢谢。
刘嫣儿继续读道:“阿娇这孩子很可怜,是个孤儿,是当年我到江西九江给事主解决问题,期间路过一座山在坟地里捡来的弃婴,我看跟她有缘就收养了,她知道我不是亲奶奶,曾动过找父母的心思,让她不要找了,这孩子六亲缘浅找到了也未必是好事。还有就是,在我法坛下的抽屉里有一块令牌,是我跟事主的信物,见到令牌他们就会相信你们了,能给你们省去不少事。”
信的内容到这就结束了。
沈梦娇此时已经哭的泣不成声了。
丁行知叹道:“没想到老居士还来个托孤,小师妹带着她能干什么,难不成去夜总会坐台……。”
刘嫣儿狠狠瞪了丁行知一眼,皱眉道:“你个脑瘫儿说话能不能过过脑子,别张嘴就来!”
我也白了丁行知一眼,说道:“丁老板,你这话说的确实不合时宜了。”
“嘿真滑稽,你俩怎么穿上一条裤子了。”丁行知苦笑道:“气氛这么凝重,开个玩笑活跃下气氛嘛,别当真……老居士这笔记本挺值钱的,帮她带带孙女也合理,算是公平交易吧。”
刘嫣儿说:“阿娇又不是三岁小孩,这么大有自主能力了,带她能让你费什么事?老居士将她托给我只不过是想帮她谋条出路,算起来咱们还占着便宜了。”
丁行知讪讪道:“这倒也是。”
刘嫣儿环顾了下房间,问:“阿娇,这里应该很久没住人了吧,你现在住在哪里?”
沈梦娇对着神像恭敬的作揖行礼,我们几个也跟着行了个礼以示尊重。
丁行知望着神像,思忖道:“原来老居士是闾山派的红头法师,拜陈靖姑为法主的,失敬失敬。”
沈梦娇回头看了丁行知一眼,赞许道:“丁大哥,你很懂啊。”
丁行知得意道:“同为修道人士略知一二吧。”
我好奇道:“丁老板,闾山派是什么门派,这陈靖姑又是哪路女神仙啊?”
丁行知说:“闾山派是华南地区的道教流派,奉行符咒和巫法,他们的法师分为红头法师和黑头法师,这陈靖姑又叫临水夫人或顺天圣母,是红头法师的法主,主司驱邪纳福等法事,还是很厉害的,可惜闾山派跟阴山派的地位一样,也入不了正统道派,只能算是旁门左道。”
刘嫣儿哼道:“正统如何旁门左道又如何,只要能让老百姓安宁就是好的信仰,老居士虽修的是旁门左道,但她是实实在在替老百姓解决问题,德行不见得比正统道派人士差,正统道派也不见得有多好,出的败类还少吗?”
丁行知颔首道:“这话我认同,一个道派是不是正统根本不重要。”
我问:“那什么才是重要的?”
丁行知用手指戳了戳我的胸口,说:“重要的是秉持一颗修道善心。”
我点头道:“我举双手同意。”
穿过大殿后我们跟着沈梦娇顺着一条木梯上了二楼,楼上挂满了红、绿、黑、白等多种颜色的帷幔,帷幔上还绣着不少文字图案,看上去像是符和咒文。
沈梦娇蹲在一张办公桌后翻箱倒柜找东西,办公桌上铺着符布、放着陈靖姑法像,还有很多没见过的道家法器。
我小声问:“刘姐,这是老居士工作的地方吗?”
刘嫣儿点点头说:“嗯,这是她起乩的法坛。”
我又问:“起乩到底是一种什么法术啊?”
丁行知不耐烦道:“你这小子怎么十万个为什么,起乩都没听说过吗?就是施法请神明或者鬼上身,查事、问事,说的简单点就是通灵。”
丁行知这么一解释我就懂了。
“找到了。”沈梦娇欣喜的喊了一声,随后将一本残旧的笔记本递给了刘嫣儿。
刘嫣儿翻起了笔记本,我和丁行知凑上去看了下,上面写着不少人的联系方式,包括电话号码、家庭住址、病人情况介绍,说白了这笔记就跟医院病历一样!
我们都很高兴,有了这本笔记那生意就源源不绝了!
刘嫣儿刚想合上笔记本,突然从里面掉出了一个信封落在我脚边,我捡起一看都懵了,信封上居然写着“刘嫣儿亲启”的字样,我诧异道:“刘姐,这有一封信是给你的啊。”
刘嫣儿疑惑的接过了信封,愣道:“怎么会有一封给我的信?”
沈梦娇也一脸茫然,不知道怎么回事。
丁行知催促道:“既然是给你的还磨叽什么,打开来看看。”
刘嫣儿打开信封把里面的信拿了出来,丁行知示意道:“你念念。”
刘嫣儿读了起来,“刘丫头,当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想必我已经不在人世了,你我之间缘分纽带未断,你迟早还会在来找我,所以我留下了这封信,这本笔记是留给你的,里面是我因为身体缘故无法践行的承诺,这些事主拜过靖姑、上过香、发过愿,必须去兑现诺言,否则我在九泉之下将不会安宁,可惜啊,我孙女阿娇不是修道的料,所以我只能拜托你和同来的两位先生了……。”
我吃惊不已,老居士居然算到刘嫣儿还带了两个男人!
刘嫣儿读到这停了停看向了沈梦娇。
沈梦娇坐在那神情黯然,估计是想起奶奶伤感了吧。
丁行知感叹道:“老居士真是神机妙算,别停,接着读小师妹。”
刘嫣儿继续读了起来:“这些事主的问题可以为你们带来一笔不菲酬劳,但有些事主家庭贫困,切不可强行让人破财,否则有损修道人士的德行,还有就是我走后阿娇孤苦伶仃、无依无靠,我想拜托你收留她,让她给你们打下手,让她有口饭吃就好……。”
沈梦娇嘤嘤抽泣了起来,我掏出纸巾递给她,她抬头看了我一下,小声说了句谢谢。
刘嫣儿继续读道:“阿娇这孩子很可怜,是个孤儿,是当年我到江西九江给事主解决问题,期间路过一座山在坟地里捡来的弃婴,我看跟她有缘就收养了,她知道我不是亲奶奶,曾动过找父母的心思,让她不要找了,这孩子六亲缘浅找到了也未必是好事。还有就是,在我法坛下的抽屉里有一块令牌,是我跟事主的信物,见到令牌他们就会相信你们了,能给你们省去不少事。”
信的内容到这就结束了。
沈梦娇此时已经哭的泣不成声了。
丁行知叹道:“没想到老居士还来个托孤,小师妹带着她能干什么,难不成去夜总会坐台……。”
刘嫣儿狠狠瞪了丁行知一眼,皱眉道:“你个脑瘫儿说话能不能过过脑子,别张嘴就来!”
我也白了丁行知一眼,说道:“丁老板,你这话说的确实不合时宜了。”
“嘿真滑稽,你俩怎么穿上一条裤子了。”丁行知苦笑道:“气氛这么凝重,开个玩笑活跃下气氛嘛,别当真……老居士这笔记本挺值钱的,帮她带带孙女也合理,算是公平交易吧。”
刘嫣儿说:“阿娇又不是三岁小孩,这么大有自主能力了,带她能让你费什么事?老居士将她托给我只不过是想帮她谋条出路,算起来咱们还占着便宜了。”
丁行知讪讪道:“这倒也是。”
刘嫣儿环顾了下房间,问:“阿娇,这里应该很久没住人了吧,你现在住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