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间的岁月,在杨帆忍受痛苦、缓慢重修的同时,也悄然见证着另一场蜕变。那道曾经需要被严密保护的身影,如今已能独自撑起一片天地。
陈雪立于道观后院,这里已被她清理出一片平坦的空地,作为日常练功之所。晨曦微露,薄雾未散,她一身利落的青色劲装,长发高高束起,露出光洁的额头和愈发坚毅明亮的眼眸。
她缓缓闭上双眼,《静心吐纳诀》的心法自然运转。不同于初学时的生涩,此刻她意念微动,丹田内那已颇为可观的真气便如同听到号令的士兵,奔腾而起,不再局限于任督二脉的小周天,而是沿着十二正经、奇经八脉,浩浩荡荡,流转全身!
大周天!
真气所过之处,经脉畅通无阻,带来一种充盈而强大的力量感。四肢百骸仿佛被温煦的泉水洗涤过,每一个细胞都充满了活力。她的感知也随之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层次,周围数丈之内,风吹草动,虫鸣蚁走,皆清晰无比地映照在她心湖之中。
这便是《静心吐纳诀》圆满带来的质变。不仅内力大增,身体素质全面提升,更重要的是对自身气息和周围环境的掌控力,已远超寻常武者。
然而,陈雪深知,空有内力,不过是无根之木,无刃之剑。在这危机四伏的境况下,她需要将这份力量,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守护之力。
她睁开眼,眸光锐利如出鞘的短匕。身形一动,便开始演练杨帆前几日传授的一套简易防身术。动作并不繁复,甚至有些朴实无华——格挡、擒拿、闪避、突进。但每一招每一式,都摒弃了所有花哨,追求在最简短的距离、用最小的力气,爆发出最强的杀伤与制敌效果。
她将运转大周天带来的沛然真气,精准地灌注于拳脚指掌之间。起初还有些生疏,气与力未能完美相合,但她的悟性极高,加之日夜苦练,很快便掌握了其中诀窍。
只见她身影在小院中闪转腾挪,时而如灵猫般轻捷,避开假想敌的凌厉攻击;时而如磐石般沉稳,一记简单直接的格挡,蕴含着真气的双臂竟能带出隐隐的风声;时而如狡兔般突进,指尖蕴力,直指对手关节、穴窍等脆弱之处,虽未真正发力,但那瞬间迸发的凌厉气息,已足以让观者心惊。
步法更是精妙。杨帆传授的并非什么绝世轻功,而是结合八卦方位与人体发力原理,总结出的几种最简单也最有效的移动技巧——侧滑、垫步、回旋。陈雪将其与自身真气结合,脚步踏出,看似随意,却总能在间不容发之际避开“攻击”,并瞬间出现在最适合反击的位置。
汗水很快浸湿了她的鬓角,但她眼神专注,没有丝毫停歇。她知道,自己多一分熟练,道观就多一分安全,杨帆就能多一分安心修炼的时间。
数日苦练,成效显着。
如今的道观,看似依旧只有杨帆一人深居简出,实则已有了一道无形却坚韧的防线。陈雪虽未明言驻守,但她每日都会前来,或送药浴,或借口请教修炼疑难,实则将大半时间都留在了观内。她的气息已能与周围环境隐隐相融,若不刻意显露,即便是有经验的武者,也难以察觉其深浅。
老周偶尔上山,见到陈雪练功时的身法气势,也是暗暗咋舌。他曾私下找过几个好手试探(自然是征得陈雪同意,且点到为止),结果令他震惊。那几人虽算不上一流高手,但也都是经验丰富的练家子,可在陈雪手下,竟走不过十招!她那蕴含真气的攻击凌厉异常,步法更是诡谲难测,往往对手尚未看清她的动作,便已被制住要害。
“陈小姐如今的身手,恐怕……已经不逊于一些成名已久的保镖了,甚至犹有过之。”老周私下对杨帆感叹道,语气中充满了难以置信。
杨帆闻言,只是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欣慰。他虽身处痛苦重修之中,但对外界的感知并未完全封闭。陈雪的进步,他看在眼里。这女孩的坚韧与悟性,确实超出了他最初的预期。
陈雪的成长,并非仅仅体现在武力上。经历了许多变故,又修炼了《静心吐纳诀》这等中正平和的法门,她的心性也愈发沉稳内敛。以往那份属于富家千金的娇气早已褪尽,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临危不乱的冷静与担当。她开始主动通过老周的渠道了解外界风声,分析可能存在的威胁,并下意识地规划着道观遇袭时的应对策略。
她,已不再是需要被庇护的柔弱花朵,而是悄然成长为了一柄初露锋芒的青锋剑,成为了这座破旧道观、以及观中那个正在经历涅盘之人,最坚实、最可信赖的第一道屏障。
夜色降临,陈雪结束了一天的修炼,轻轻推开静室的门,将新熬好的药浴放在门口。她没有进去打扰,只是隔着门扉,感受着里面传来的、那熟悉的、压抑着的痛苦气息,眼神坚定。
“外面有我,你安心。”她在心中默念,随即转身,悄无声息地融入了道观的阴影之中,如同一位忠诚的暗卫,守护着这片风雨飘摇中的宁静。
青锋初成,虽未饮血,其芒已露。她的存在,让这座道观在暗流汹涌中,多了一份不容小觑的底气。
陈雪立于道观后院,这里已被她清理出一片平坦的空地,作为日常练功之所。晨曦微露,薄雾未散,她一身利落的青色劲装,长发高高束起,露出光洁的额头和愈发坚毅明亮的眼眸。
她缓缓闭上双眼,《静心吐纳诀》的心法自然运转。不同于初学时的生涩,此刻她意念微动,丹田内那已颇为可观的真气便如同听到号令的士兵,奔腾而起,不再局限于任督二脉的小周天,而是沿着十二正经、奇经八脉,浩浩荡荡,流转全身!
大周天!
真气所过之处,经脉畅通无阻,带来一种充盈而强大的力量感。四肢百骸仿佛被温煦的泉水洗涤过,每一个细胞都充满了活力。她的感知也随之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层次,周围数丈之内,风吹草动,虫鸣蚁走,皆清晰无比地映照在她心湖之中。
这便是《静心吐纳诀》圆满带来的质变。不仅内力大增,身体素质全面提升,更重要的是对自身气息和周围环境的掌控力,已远超寻常武者。
然而,陈雪深知,空有内力,不过是无根之木,无刃之剑。在这危机四伏的境况下,她需要将这份力量,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守护之力。
她睁开眼,眸光锐利如出鞘的短匕。身形一动,便开始演练杨帆前几日传授的一套简易防身术。动作并不繁复,甚至有些朴实无华——格挡、擒拿、闪避、突进。但每一招每一式,都摒弃了所有花哨,追求在最简短的距离、用最小的力气,爆发出最强的杀伤与制敌效果。
她将运转大周天带来的沛然真气,精准地灌注于拳脚指掌之间。起初还有些生疏,气与力未能完美相合,但她的悟性极高,加之日夜苦练,很快便掌握了其中诀窍。
只见她身影在小院中闪转腾挪,时而如灵猫般轻捷,避开假想敌的凌厉攻击;时而如磐石般沉稳,一记简单直接的格挡,蕴含着真气的双臂竟能带出隐隐的风声;时而如狡兔般突进,指尖蕴力,直指对手关节、穴窍等脆弱之处,虽未真正发力,但那瞬间迸发的凌厉气息,已足以让观者心惊。
步法更是精妙。杨帆传授的并非什么绝世轻功,而是结合八卦方位与人体发力原理,总结出的几种最简单也最有效的移动技巧——侧滑、垫步、回旋。陈雪将其与自身真气结合,脚步踏出,看似随意,却总能在间不容发之际避开“攻击”,并瞬间出现在最适合反击的位置。
汗水很快浸湿了她的鬓角,但她眼神专注,没有丝毫停歇。她知道,自己多一分熟练,道观就多一分安全,杨帆就能多一分安心修炼的时间。
数日苦练,成效显着。
如今的道观,看似依旧只有杨帆一人深居简出,实则已有了一道无形却坚韧的防线。陈雪虽未明言驻守,但她每日都会前来,或送药浴,或借口请教修炼疑难,实则将大半时间都留在了观内。她的气息已能与周围环境隐隐相融,若不刻意显露,即便是有经验的武者,也难以察觉其深浅。
老周偶尔上山,见到陈雪练功时的身法气势,也是暗暗咋舌。他曾私下找过几个好手试探(自然是征得陈雪同意,且点到为止),结果令他震惊。那几人虽算不上一流高手,但也都是经验丰富的练家子,可在陈雪手下,竟走不过十招!她那蕴含真气的攻击凌厉异常,步法更是诡谲难测,往往对手尚未看清她的动作,便已被制住要害。
“陈小姐如今的身手,恐怕……已经不逊于一些成名已久的保镖了,甚至犹有过之。”老周私下对杨帆感叹道,语气中充满了难以置信。
杨帆闻言,只是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欣慰。他虽身处痛苦重修之中,但对外界的感知并未完全封闭。陈雪的进步,他看在眼里。这女孩的坚韧与悟性,确实超出了他最初的预期。
陈雪的成长,并非仅仅体现在武力上。经历了许多变故,又修炼了《静心吐纳诀》这等中正平和的法门,她的心性也愈发沉稳内敛。以往那份属于富家千金的娇气早已褪尽,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临危不乱的冷静与担当。她开始主动通过老周的渠道了解外界风声,分析可能存在的威胁,并下意识地规划着道观遇袭时的应对策略。
她,已不再是需要被庇护的柔弱花朵,而是悄然成长为了一柄初露锋芒的青锋剑,成为了这座破旧道观、以及观中那个正在经历涅盘之人,最坚实、最可信赖的第一道屏障。
夜色降临,陈雪结束了一天的修炼,轻轻推开静室的门,将新熬好的药浴放在门口。她没有进去打扰,只是隔着门扉,感受着里面传来的、那熟悉的、压抑着的痛苦气息,眼神坚定。
“外面有我,你安心。”她在心中默念,随即转身,悄无声息地融入了道观的阴影之中,如同一位忠诚的暗卫,守护着这片风雨飘摇中的宁静。
青锋初成,虽未饮血,其芒已露。她的存在,让这座道观在暗流汹涌中,多了一份不容小觑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