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泉旁的空地被阳光晒得暖洋洋,十几根粗壮的硬木树干被铁山带人牢牢楔进地面,组成了一个稳固的方形支架。林舟踩着临时搭建的木梯爬上支架顶端,手里拿着一把削得极为规整的木尺,仔细测量着横梁的间距,时不时用木炭在树干上做下标记。
“圣子,这支架真的能撑住那巨大的轮子吗?”王疤脸站在地面,仰头看着足有两丈高的支架,脸上满是担忧。他跟着林舟干了这些天,见识过杠杆和滑轮组的神奇,但眼前这“水车”的构想,还是让他觉得有些匪夷所思——用水流带动轮子转动,还要抽水、磨面,这简直超出了他的认知。
林舟从木梯上跳下来,拍了拍手上的木屑:“放心,这支架的承重我算过了,每根树干都能承受千斤重量,只要固定得当,绝对不会出问题。”他转头看向站在田埂边的赵大,后者正蹲在地上,用树枝比划着沟渠的走向,眼神专注得像是在研究什么绝世功法。“赵大,沟渠的坡度最后确认一遍,一定要保证水能自流到每一块田地,不能有任何一处积水。”
赵大立刻站起身,快步走过来说道:“圣子,都确认好了!我按您说的‘水平原理’,用您教的简易水准仪(装满水的竹筒)量过,每丈路面只降一寸,从蓄水池到最远的三亩洼地,刚好能让水流顺畅通过,还在低洼处挖了三个排水口,绝对不会积水淹苗。”他说起这些时,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手指不自觉地在身上比划着水准仪的样子。
自从林舟提出要搞自流灌溉,赵大就像换了个人。以前他只是个埋头种地、勉强糊口的老农,如今却成了黑石镇的“农业技术员”,每天天不亮就去丈量地形、规划沟渠,遇到不懂的地方就追着林舟问,那股钻研劲,比修仙者追求突破瓶颈还执着。
林舟满意地点点头,从怀里掏出一张折叠整齐的图纸展开——这是他熬夜画的水车详图,上面标注着叶片的角度、转轮的直径、主轴的粗细,甚至连木槽的倾斜角度都精确到了寸。“好了,现在开始组装转轮。铁山,你带人把预制好的叶片安装到主轴上,注意角度,必须和主轴保持三十度夹角,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承接水流的冲击力。”
“明白!”铁山立刻应声,带着几个壮实的镇民搬来早已打磨好的木质叶片。这些叶片都是用坚硬的枣木削成的,边缘被打磨得光滑圆润,每一片的大小、厚度都一模一样——这是林舟要求的“标准化”,虽然镇民们不懂什么叫标准化,但还是严格按照林舟画的模板制作,误差不超过一指宽。
组装水车的过程远比修路复杂。主轴需要穿过支架上的轴承(用硬木掏空后浸泡在油脂里制成),既要灵活转动,又不能过于松动;叶片需要用坚韧的木楔固定在主轴上,还要保证每一片的角度都完全一致;转轮外侧需要安装一圈木槽,用来舀水和输水,木槽的接口处要用沥青(从附近山谷的沥青矿采集)密封,防止漏水。
林舟全程亲自指导,每一个步骤都亲力亲为。他教大家如何校准叶片角度,如何固定主轴,如何密封木槽接口,甚至还演示了如何给轴承上油,减少转动时的摩擦力。镇民们学得很认真,虽然手上磨出了水泡,额头上布满了汗水,但没有一个人抱怨。他们亲眼见证了杠杆、滑轮组的神奇,对林舟提出的每一个想法都充满了信任,相信这水车建成后,一定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改变。
五天后的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山泉旁时,黑石镇第一台木质水车终于组装完成。巨大的转轮直径足有三丈,三十片枣木叶片均匀分布在主轴上,下方的叶片刚好没入水中;转轮一侧连接着一个同样用硬木制成的石磨,另一侧则安装着一个倾斜的木槽,通往不远处的蓄水池。
“准备试水!”林舟站在堤坝上,声音洪亮,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
铁山和几个镇民合力推开了堤坝的闸门。“哗啦啦——”清澈的山泉如同奔涌的银龙,顺着预留的水道直冲而下,狠狠撞击在水车的叶片上。
起初,水车只是微微晃动了一下,叶片与水流撞击发出“砰砰”的声响,像是在积蓄力量。随着水流持续冲击,叶片被水流推着缓缓转动起来,“吱呀——吱呀——”的转动声悠扬地回荡在山谷间,随着转速越来越快,声音变得越来越均匀、流畅。
“动了!水车动了!”人群里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几个孩子兴奋地围着水车奔跑,拍手叫好,脸上洋溢着纯粹的喜悦。
随着水车转动,叶片顶端的木槽不断将水舀起,顺着倾斜的木槽源源不断地送入蓄水池中。蓄水池是用石块砌成的,周长足有十丈,深度三尺,很快就被清澈的泉水填满,水面泛起粼粼波光。林舟打开蓄水池底部的放水口,清澈的泉水顺着蜿蜒的沟渠流淌而出,如同一条银色的丝带,朝着镇上干裂的红土地奔去。
当第一股水流浸润到龟裂的土地时,原本坚硬的红土瞬间被滋润,干裂的纹路如同被抚平的皱纹,渐渐合拢,发出“滋滋”的吸水声。赵大快步跑到田边,蹲下身,用手轻轻抚摸着湿润的泥土,眼眶瞬间红了。他在黑石镇种了半辈子地,见过太多因缺水而颗粒无收的年份,见过太多人因为饥饿而流离失所,从未想过有一天,水能够不用挑、不用抬,自己流到田地里。
“有水了!真的有水了!”赵大声音哽咽,泪水顺着脸颊滑落,滴进湿润的泥土里。他转头看向林舟,脸上满是感激与崇拜,“圣子,您真是神了!有了这水,咱们的田地就有救了!明年一定能大丰收!”
周围的镇民们也纷纷跑到田边,看着水流在田里蔓延,滋润着每一寸干涸的土地,脸上都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拄着拐杖,颤巍巍地走到沟渠边,掬起一捧水,放在鼻尖闻了闻,又伸出舌头舔了舔,感慨道:“干净的水,能浇地的水……我以为这辈子都看不到了。”
铁山站在林舟身边,看着转动的水车和流淌的泉水,脸上满是震撼。他亲眼看到,这台不用灵力、不用人力的水车,仅凭水流的力量,就将水从低处送到了高处,还带动着旁边的石磨缓缓转动。他转头看向林舟,语气带着一丝难以置信:“圣子,这水车也太神奇了!不用灵力,不用人力,就能把水从低处送到高处,还能带动石磨转动,这简直比修仙功法还厉害!”
林舟笑了笑,指着奔涌的水流和转动的水车,说道:“铁山,你看这水流,它没有灵气,却蕴含着强大的力量。我们利用这种力量,就能灌溉田地、驱动石磨,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这就是‘流动的力量’,和你们修仙者追求的灵气,本质上都是一种能量。只不过灵气需要灵根才能吸收,而这种力量,只要我们掌握了方法,任何人都能利用。”
铁山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眼神里充满了敬佩。他以前总觉得,只有修炼出灵气才是强大的象征,只有成为高高在上的修士,才能掌控自己的命运。可现在看着眼前的景象,他才明白,掌握了这些知识和技巧,普通人同样能拥有改变世界的力量,同样能创造出奇迹。
此时,水车主轴另一端的石磨也开始发挥作用。几个妇女将晒干的谷物倒入石磨上方的料斗,谷物顺着料斗的缝隙落入磨盘之间,随着磨盘的转动,细腻的粉末从磨盘下方的出口落下,散发出淡淡的谷物清香。
“太好了!以后磨面粉再也不用费劲了!”一个妇女看着源源不断落下的面粉,高兴地说道,“以前磨一袋面粉,要两个人轮流推磨大半天,累得腰都直不起来,现在有了这水车带动石磨,一会儿就能磨好,真是太方便了!”
“是啊!有了这水车,我们就能省下更多的时间去种地、去修路,还能去山里采集草药、打猎,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
“圣子真是我们的救星!跟着圣子干,不仅有饭吃,还有这么多好东西用,以前想都不敢想啊!”
镇民们的议论声充满了对未来的期盼,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满足的笑容。林舟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也充满了成就感。水力的利用,是黑石镇发展的重要一步。有了稳定的灌溉水源,农业生产就有了保障;而水车驱动的石磨,则大大提高了粮食加工的效率,解放了劳动力,让镇民们能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其他生产活动中。
赵大一直守在田边,直到水流将所有的田地都滋润了一遍,才恋恋不舍地回到林舟身边。他脸上带着兴奋的红晕,说道:“圣子,我已经想好了,明天就开始组织大家制作堆肥,改良土壤。我打算先在田里试种一些耐旱的灵谷,等土壤肥力上来了,再种您说的高产作物。我保证,一定不辜负您的期望,让大家明年都能吃上饱饭!”
“好。”林舟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郑重地说道,“农业的事就交给你了,以后你就是黑石镇的‘农业部长’,负责带领大家种地、改良土壤、培育作物。有什么需要,比如工具、人力,尽管跟我说,我一定全力支持你。”
“农业部长?”赵大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脸上露出了激动的神色,连忙拱手道,“谢谢圣子信任!我一定全力以赴,不辜负您的重托!”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水车、堤坝和沟渠上,构成了一幅充满生机与希望的画面。镇民们渐渐散去,脸上都洋溢着满足的笑容。林舟和铁山留在山泉边,检查着水车和堤坝的稳固情况。
“圣子,有了水车和灌溉系统,黑石镇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铁山说道,语气中充满了憧憬。他看着转动的水车,心中感慨万千,从一开始的怀疑、不解,到现在的信服、崇拜,林舟用一个个实实在在的成果,改变了他的认知,也改变了整个黑石镇的命运。
“这只是一个开始。”林舟望着远方的黑石镇,眼神坚定,“我们现在有了干净的水、平整的路、稳定的灌溉,但这还不够。你看我们的房屋,都是用泥土和茅草搭建的,遇到暴雨就容易倒塌;我们的堤坝,是用石头和泥土砌成的,不够坚固,遇到洪水或者妖兽冲击,很容易被冲垮;我们的道路,虽然平整,但下雨后还是会泥泞不堪。”
他顿了顿,蹲下身,捡起一块泥土,捏了捏,泥土在他手中散开,变成细小的粉末。“我们需要一种更坚固、更耐用的材料,一种这个世界从未有过的神奇材料。这种材料,能让泥土变成石头,能让房屋坚不可摧,能让堤坝抵御洪水,能让道路四季畅通。”
“用泥土变成石头?”铁山一脸茫然,瞪大了眼睛看着林舟手中的泥土,仿佛在看什么不可思议的东西,“圣子,这……这可能吗?泥土怎么可能变成比石头还坚固的材料?”
“当然可以。”林舟站起身,望向渐渐暗下来的天空,嘴角勾起一抹神秘的笑容,“这种材料,叫做水泥。只要找对原料、掌握好配比和火候,我们就能通过烧制,让泥土和其他原料发生反应,变成一种坚硬如石、防水防潮的神奇材料。有了它,我们就能建造出真正坚固的房屋、堤坝、道路和桥梁,就能抵御更大的自然灾害和妖兽的侵袭,就能让黑石镇变成真正坚不可摧的家园。”
夜色渐浓,繁星点点。林舟知道,烧制水泥将是黑石镇发展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他基建蓝图中至关重要的一步。有了水泥,他才能真正展开大规模的建设,才能让黑石镇的发展迈入快车道。
但烧制水泥的过程并不容易,需要精确的原料配比、严格的温度控制和复杂的工艺流程。在这个缺乏工业基础、甚至连基本的化工知识都没有的玄幻世界,要成功烧制出水泥,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这“点土成石”的奇迹,真的能顺利实现吗?林舟的心中既充满了期待,也带着一丝忐忑。但他知道,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都必须迎难而上。因为他不仅要在这个玄幻世界活下去,还要带着这些信任他的镇民们,一起创造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繁荣而强大的家园。
而这窑火一旦点燃,黑石镇的命运,也将迎来新的、更加波澜壮阔的转折。
“圣子,这支架真的能撑住那巨大的轮子吗?”王疤脸站在地面,仰头看着足有两丈高的支架,脸上满是担忧。他跟着林舟干了这些天,见识过杠杆和滑轮组的神奇,但眼前这“水车”的构想,还是让他觉得有些匪夷所思——用水流带动轮子转动,还要抽水、磨面,这简直超出了他的认知。
林舟从木梯上跳下来,拍了拍手上的木屑:“放心,这支架的承重我算过了,每根树干都能承受千斤重量,只要固定得当,绝对不会出问题。”他转头看向站在田埂边的赵大,后者正蹲在地上,用树枝比划着沟渠的走向,眼神专注得像是在研究什么绝世功法。“赵大,沟渠的坡度最后确认一遍,一定要保证水能自流到每一块田地,不能有任何一处积水。”
赵大立刻站起身,快步走过来说道:“圣子,都确认好了!我按您说的‘水平原理’,用您教的简易水准仪(装满水的竹筒)量过,每丈路面只降一寸,从蓄水池到最远的三亩洼地,刚好能让水流顺畅通过,还在低洼处挖了三个排水口,绝对不会积水淹苗。”他说起这些时,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手指不自觉地在身上比划着水准仪的样子。
自从林舟提出要搞自流灌溉,赵大就像换了个人。以前他只是个埋头种地、勉强糊口的老农,如今却成了黑石镇的“农业技术员”,每天天不亮就去丈量地形、规划沟渠,遇到不懂的地方就追着林舟问,那股钻研劲,比修仙者追求突破瓶颈还执着。
林舟满意地点点头,从怀里掏出一张折叠整齐的图纸展开——这是他熬夜画的水车详图,上面标注着叶片的角度、转轮的直径、主轴的粗细,甚至连木槽的倾斜角度都精确到了寸。“好了,现在开始组装转轮。铁山,你带人把预制好的叶片安装到主轴上,注意角度,必须和主轴保持三十度夹角,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承接水流的冲击力。”
“明白!”铁山立刻应声,带着几个壮实的镇民搬来早已打磨好的木质叶片。这些叶片都是用坚硬的枣木削成的,边缘被打磨得光滑圆润,每一片的大小、厚度都一模一样——这是林舟要求的“标准化”,虽然镇民们不懂什么叫标准化,但还是严格按照林舟画的模板制作,误差不超过一指宽。
组装水车的过程远比修路复杂。主轴需要穿过支架上的轴承(用硬木掏空后浸泡在油脂里制成),既要灵活转动,又不能过于松动;叶片需要用坚韧的木楔固定在主轴上,还要保证每一片的角度都完全一致;转轮外侧需要安装一圈木槽,用来舀水和输水,木槽的接口处要用沥青(从附近山谷的沥青矿采集)密封,防止漏水。
林舟全程亲自指导,每一个步骤都亲力亲为。他教大家如何校准叶片角度,如何固定主轴,如何密封木槽接口,甚至还演示了如何给轴承上油,减少转动时的摩擦力。镇民们学得很认真,虽然手上磨出了水泡,额头上布满了汗水,但没有一个人抱怨。他们亲眼见证了杠杆、滑轮组的神奇,对林舟提出的每一个想法都充满了信任,相信这水车建成后,一定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改变。
五天后的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山泉旁时,黑石镇第一台木质水车终于组装完成。巨大的转轮直径足有三丈,三十片枣木叶片均匀分布在主轴上,下方的叶片刚好没入水中;转轮一侧连接着一个同样用硬木制成的石磨,另一侧则安装着一个倾斜的木槽,通往不远处的蓄水池。
“准备试水!”林舟站在堤坝上,声音洪亮,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
铁山和几个镇民合力推开了堤坝的闸门。“哗啦啦——”清澈的山泉如同奔涌的银龙,顺着预留的水道直冲而下,狠狠撞击在水车的叶片上。
起初,水车只是微微晃动了一下,叶片与水流撞击发出“砰砰”的声响,像是在积蓄力量。随着水流持续冲击,叶片被水流推着缓缓转动起来,“吱呀——吱呀——”的转动声悠扬地回荡在山谷间,随着转速越来越快,声音变得越来越均匀、流畅。
“动了!水车动了!”人群里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几个孩子兴奋地围着水车奔跑,拍手叫好,脸上洋溢着纯粹的喜悦。
随着水车转动,叶片顶端的木槽不断将水舀起,顺着倾斜的木槽源源不断地送入蓄水池中。蓄水池是用石块砌成的,周长足有十丈,深度三尺,很快就被清澈的泉水填满,水面泛起粼粼波光。林舟打开蓄水池底部的放水口,清澈的泉水顺着蜿蜒的沟渠流淌而出,如同一条银色的丝带,朝着镇上干裂的红土地奔去。
当第一股水流浸润到龟裂的土地时,原本坚硬的红土瞬间被滋润,干裂的纹路如同被抚平的皱纹,渐渐合拢,发出“滋滋”的吸水声。赵大快步跑到田边,蹲下身,用手轻轻抚摸着湿润的泥土,眼眶瞬间红了。他在黑石镇种了半辈子地,见过太多因缺水而颗粒无收的年份,见过太多人因为饥饿而流离失所,从未想过有一天,水能够不用挑、不用抬,自己流到田地里。
“有水了!真的有水了!”赵大声音哽咽,泪水顺着脸颊滑落,滴进湿润的泥土里。他转头看向林舟,脸上满是感激与崇拜,“圣子,您真是神了!有了这水,咱们的田地就有救了!明年一定能大丰收!”
周围的镇民们也纷纷跑到田边,看着水流在田里蔓延,滋润着每一寸干涸的土地,脸上都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拄着拐杖,颤巍巍地走到沟渠边,掬起一捧水,放在鼻尖闻了闻,又伸出舌头舔了舔,感慨道:“干净的水,能浇地的水……我以为这辈子都看不到了。”
铁山站在林舟身边,看着转动的水车和流淌的泉水,脸上满是震撼。他亲眼看到,这台不用灵力、不用人力的水车,仅凭水流的力量,就将水从低处送到了高处,还带动着旁边的石磨缓缓转动。他转头看向林舟,语气带着一丝难以置信:“圣子,这水车也太神奇了!不用灵力,不用人力,就能把水从低处送到高处,还能带动石磨转动,这简直比修仙功法还厉害!”
林舟笑了笑,指着奔涌的水流和转动的水车,说道:“铁山,你看这水流,它没有灵气,却蕴含着强大的力量。我们利用这种力量,就能灌溉田地、驱动石磨,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这就是‘流动的力量’,和你们修仙者追求的灵气,本质上都是一种能量。只不过灵气需要灵根才能吸收,而这种力量,只要我们掌握了方法,任何人都能利用。”
铁山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眼神里充满了敬佩。他以前总觉得,只有修炼出灵气才是强大的象征,只有成为高高在上的修士,才能掌控自己的命运。可现在看着眼前的景象,他才明白,掌握了这些知识和技巧,普通人同样能拥有改变世界的力量,同样能创造出奇迹。
此时,水车主轴另一端的石磨也开始发挥作用。几个妇女将晒干的谷物倒入石磨上方的料斗,谷物顺着料斗的缝隙落入磨盘之间,随着磨盘的转动,细腻的粉末从磨盘下方的出口落下,散发出淡淡的谷物清香。
“太好了!以后磨面粉再也不用费劲了!”一个妇女看着源源不断落下的面粉,高兴地说道,“以前磨一袋面粉,要两个人轮流推磨大半天,累得腰都直不起来,现在有了这水车带动石磨,一会儿就能磨好,真是太方便了!”
“是啊!有了这水车,我们就能省下更多的时间去种地、去修路,还能去山里采集草药、打猎,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
“圣子真是我们的救星!跟着圣子干,不仅有饭吃,还有这么多好东西用,以前想都不敢想啊!”
镇民们的议论声充满了对未来的期盼,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满足的笑容。林舟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也充满了成就感。水力的利用,是黑石镇发展的重要一步。有了稳定的灌溉水源,农业生产就有了保障;而水车驱动的石磨,则大大提高了粮食加工的效率,解放了劳动力,让镇民们能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其他生产活动中。
赵大一直守在田边,直到水流将所有的田地都滋润了一遍,才恋恋不舍地回到林舟身边。他脸上带着兴奋的红晕,说道:“圣子,我已经想好了,明天就开始组织大家制作堆肥,改良土壤。我打算先在田里试种一些耐旱的灵谷,等土壤肥力上来了,再种您说的高产作物。我保证,一定不辜负您的期望,让大家明年都能吃上饱饭!”
“好。”林舟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郑重地说道,“农业的事就交给你了,以后你就是黑石镇的‘农业部长’,负责带领大家种地、改良土壤、培育作物。有什么需要,比如工具、人力,尽管跟我说,我一定全力支持你。”
“农业部长?”赵大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脸上露出了激动的神色,连忙拱手道,“谢谢圣子信任!我一定全力以赴,不辜负您的重托!”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水车、堤坝和沟渠上,构成了一幅充满生机与希望的画面。镇民们渐渐散去,脸上都洋溢着满足的笑容。林舟和铁山留在山泉边,检查着水车和堤坝的稳固情况。
“圣子,有了水车和灌溉系统,黑石镇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铁山说道,语气中充满了憧憬。他看着转动的水车,心中感慨万千,从一开始的怀疑、不解,到现在的信服、崇拜,林舟用一个个实实在在的成果,改变了他的认知,也改变了整个黑石镇的命运。
“这只是一个开始。”林舟望着远方的黑石镇,眼神坚定,“我们现在有了干净的水、平整的路、稳定的灌溉,但这还不够。你看我们的房屋,都是用泥土和茅草搭建的,遇到暴雨就容易倒塌;我们的堤坝,是用石头和泥土砌成的,不够坚固,遇到洪水或者妖兽冲击,很容易被冲垮;我们的道路,虽然平整,但下雨后还是会泥泞不堪。”
他顿了顿,蹲下身,捡起一块泥土,捏了捏,泥土在他手中散开,变成细小的粉末。“我们需要一种更坚固、更耐用的材料,一种这个世界从未有过的神奇材料。这种材料,能让泥土变成石头,能让房屋坚不可摧,能让堤坝抵御洪水,能让道路四季畅通。”
“用泥土变成石头?”铁山一脸茫然,瞪大了眼睛看着林舟手中的泥土,仿佛在看什么不可思议的东西,“圣子,这……这可能吗?泥土怎么可能变成比石头还坚固的材料?”
“当然可以。”林舟站起身,望向渐渐暗下来的天空,嘴角勾起一抹神秘的笑容,“这种材料,叫做水泥。只要找对原料、掌握好配比和火候,我们就能通过烧制,让泥土和其他原料发生反应,变成一种坚硬如石、防水防潮的神奇材料。有了它,我们就能建造出真正坚固的房屋、堤坝、道路和桥梁,就能抵御更大的自然灾害和妖兽的侵袭,就能让黑石镇变成真正坚不可摧的家园。”
夜色渐浓,繁星点点。林舟知道,烧制水泥将是黑石镇发展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他基建蓝图中至关重要的一步。有了水泥,他才能真正展开大规模的建设,才能让黑石镇的发展迈入快车道。
但烧制水泥的过程并不容易,需要精确的原料配比、严格的温度控制和复杂的工艺流程。在这个缺乏工业基础、甚至连基本的化工知识都没有的玄幻世界,要成功烧制出水泥,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这“点土成石”的奇迹,真的能顺利实现吗?林舟的心中既充满了期待,也带着一丝忐忑。但他知道,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都必须迎难而上。因为他不仅要在这个玄幻世界活下去,还要带着这些信任他的镇民们,一起创造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繁荣而强大的家园。
而这窑火一旦点燃,黑石镇的命运,也将迎来新的、更加波澜壮阔的转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