銮驾刚入宫门,车轮碾过青石板的声响还未散尽,大皇子轩烁便带着二皇子轩皓、三皇子轩霖,急匆匆往御书房赶。
三人衣摆被夜风掀起,白日在竹林时沾染的尘土尚未拂去,眉宇间满是焦灼。
御书房内烛火通明,明黄色的帐幔垂落在书桌两侧。
皇上身着常服,手指轻叩着案上的密折,闻声抬眸,目光扫过三个儿子略带疲惫的脸。
“儿臣参见父皇。”
三人齐齐屈膝行礼,动作整齐划一,语气中还带着几分赶路后的急促。
“起来吧。”
皇上抬手,声音沉稳,“郊外遇袭之事,情况怎么样?可有留活口?”
大皇子直起身,上前一步,眉头微蹙:
“回父皇,儿臣等人侥幸擒下两个刺客,只是……这些人都是经过特训的死士,被俘后宁死不肯开口,且他们身上的兵器、毒药都是罕见的制式,显然是有备而来。
只怕背后主使,势力不小。”
皇上指尖一顿,抬眼看向大皇子,眼神带着几分提点:
“轩烁,你还是太着急了。可还记得朕之前教你的,遇事当如何?”
大皇子一怔,低头思索片刻,眼中渐渐透出明悟,抬头道:
“父皇,您是说,暂不追查死士来源,先按兵不动,故意放出‘线索中断’的消息,引背后之人放松警惕,再诱敌深入,找出他们的根基?”
皇上微微颔首,转向二皇子:
“轩皓,你心思缜密,即刻安排暗卫去贤妃宫里盯着——她近日频频以‘祈福’为由接触外臣,难保与此事无关,务必查清她的动静,有任何异常,立刻回报。”
“是!儿臣告退。”
二皇子双手抱拳,躬身行礼后,脚步轻捷地退出了御书房,袍角掠过门槛时,没有发出一丝多余的声响。
皇上又看向三皇子,语气稍缓:
“轩霖,你母后今日听闻你们遇袭,一直坐立难安,这会儿还在坤宁宫等着消息。你先去看看她,好好安抚一番”
三皇子应声:“是,儿臣这就去母后那边。”
说罢,他也躬身退出,御书房内的烛火,随着门的开合,轻轻晃了晃。
二皇子、三皇子的身影刚消失在御书房门外。
大皇子轩烁便忍不住上前一步,语气带着几分难以置信:
“父皇,难道……您是怀疑,是舒菡身边的的人杀了那些人?可这实在说不通啊。
——碧桃的武功您最清楚,寻常高手都近不了她的身,若真是舒菡身边的人动手,碧桃怎会毫无察觉?”
皇上指尖摩挲着案上的玉镇纸,轻轻摇了摇头,目光沉凝:
“轩烁,你先别急着下判断,仔细回想一下今日的细节——碧桃与秦舒菡一同来找你时,可有异样?”
大皇子皱眉沉思,半晌仍不得其解,躬身道:
“儿臣愚钝,未能察觉异常,还请父皇指教。”
皇上抬手,将案边一本封皮印着暗纹的折子推了过去:“鱼一刚递上来的密折,你看看便知。”
大皇子快步上前接过,指尖掀开折子,目光顺着一行行蝇头小楷移动,脸色渐渐变了。
——密折上清晰写着,秦舒菡三日前曾派人去城西的隐秘兵器坊,定制了几把可伸缩短匕,而今日遇袭的死士身上,恰好有匕首的痕迹。
他猛地抬头,声音都有些发紧:
“舒菡她……她竟真的与死士有关?可碧桃曾是潜鱼卫的得力之人,是您亲自放在母后身边护驾的,后来才被母后拨给舒菡当护卫,她若察觉舒菡有异,怎会不禀报?”
“你倒是记着碧桃的身份,却忘了最关键的一点。”
皇上靠在龙椅上,语气平静却字字戳中要害,
“她们两个从城外回来找你时,身上可是连半点伤痕都没有?
以碧桃的身手,对付一两个死士或许尚可,但要以一敌三还毫发无伤,绝无可能。
——除非,她根本就没动手,或者……人都是秦舒菡杀的。”
一句话让大皇子彻底沉默了。
他垂着眼,手中的密折仿佛有千斤重,之前对秦舒菡的信任,此刻竟成了扎在心头的刺。
皇上看着他的模样,语气缓了缓,却多了几分告诫:
“轩烁,朕知道你待人真诚,可你别忘了,即便咱们可以听到她的心中所想,却未必能看透人心的全貌。
——她此刻所思或许无假,但难保不会藏着更深的心思。
防人之心不可无,这皇宫里,只要你还站在太子候选人的位置上,就会有人忌惮你、算计你,想把你从这个位置上拉下来。”
大皇子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纷乱,躬身行了一礼:
“儿臣明白了,谢父皇赐教。”
“眼下不必急于找秦舒菡对质。
”皇上话锋一转,给出指令,
“你先按鱼一折子上写的,去城西那处兵器坊查探一番——看看她定制的短匕究竟用在了何处,再顺藤摸瓜找出与兵器坊联络的人。
记住,行事要隐秘,别打草惊蛇。”
“是,儿臣这就去。”
大皇子将密折收好,再次躬身行礼后,轻步退出了御书房,脚步比来时多了几分凝重。
待御书房的门重新合上,皇上才对着空无一人的角落开口,声音低沉而威严:“鱼一。”
“属下在。”
一道黑影从梁柱后的暗处无声现身,单膝跪地,身形如鬼魅般隐匿在烛火阴影里。
“从今日起,你跟在公主身边,寸步不离地保护她的安危。”
皇上顿了顿,补充道,
“若公主身边出现可疑之人,或是她有任何异常举动,不必事事禀报,可自行判断,适当向朕回禀即可——切记,不可让公主察觉你的存在。”
“属下遵旨。”
黑影恭敬应道,话音刚落,便如来时一般,借着窗棂透进的夜影,悄无声息地消失了。
御书房内只剩下烛火跳动的微光,以及皇上落在案上密折上,越发深沉的目光。
“秦舒菡,”皇上摩挲着案上的茶杯,“希望你真的像你想的一样,真的想躺平……”
三人衣摆被夜风掀起,白日在竹林时沾染的尘土尚未拂去,眉宇间满是焦灼。
御书房内烛火通明,明黄色的帐幔垂落在书桌两侧。
皇上身着常服,手指轻叩着案上的密折,闻声抬眸,目光扫过三个儿子略带疲惫的脸。
“儿臣参见父皇。”
三人齐齐屈膝行礼,动作整齐划一,语气中还带着几分赶路后的急促。
“起来吧。”
皇上抬手,声音沉稳,“郊外遇袭之事,情况怎么样?可有留活口?”
大皇子直起身,上前一步,眉头微蹙:
“回父皇,儿臣等人侥幸擒下两个刺客,只是……这些人都是经过特训的死士,被俘后宁死不肯开口,且他们身上的兵器、毒药都是罕见的制式,显然是有备而来。
只怕背后主使,势力不小。”
皇上指尖一顿,抬眼看向大皇子,眼神带着几分提点:
“轩烁,你还是太着急了。可还记得朕之前教你的,遇事当如何?”
大皇子一怔,低头思索片刻,眼中渐渐透出明悟,抬头道:
“父皇,您是说,暂不追查死士来源,先按兵不动,故意放出‘线索中断’的消息,引背后之人放松警惕,再诱敌深入,找出他们的根基?”
皇上微微颔首,转向二皇子:
“轩皓,你心思缜密,即刻安排暗卫去贤妃宫里盯着——她近日频频以‘祈福’为由接触外臣,难保与此事无关,务必查清她的动静,有任何异常,立刻回报。”
“是!儿臣告退。”
二皇子双手抱拳,躬身行礼后,脚步轻捷地退出了御书房,袍角掠过门槛时,没有发出一丝多余的声响。
皇上又看向三皇子,语气稍缓:
“轩霖,你母后今日听闻你们遇袭,一直坐立难安,这会儿还在坤宁宫等着消息。你先去看看她,好好安抚一番”
三皇子应声:“是,儿臣这就去母后那边。”
说罢,他也躬身退出,御书房内的烛火,随着门的开合,轻轻晃了晃。
二皇子、三皇子的身影刚消失在御书房门外。
大皇子轩烁便忍不住上前一步,语气带着几分难以置信:
“父皇,难道……您是怀疑,是舒菡身边的的人杀了那些人?可这实在说不通啊。
——碧桃的武功您最清楚,寻常高手都近不了她的身,若真是舒菡身边的人动手,碧桃怎会毫无察觉?”
皇上指尖摩挲着案上的玉镇纸,轻轻摇了摇头,目光沉凝:
“轩烁,你先别急着下判断,仔细回想一下今日的细节——碧桃与秦舒菡一同来找你时,可有异样?”
大皇子皱眉沉思,半晌仍不得其解,躬身道:
“儿臣愚钝,未能察觉异常,还请父皇指教。”
皇上抬手,将案边一本封皮印着暗纹的折子推了过去:“鱼一刚递上来的密折,你看看便知。”
大皇子快步上前接过,指尖掀开折子,目光顺着一行行蝇头小楷移动,脸色渐渐变了。
——密折上清晰写着,秦舒菡三日前曾派人去城西的隐秘兵器坊,定制了几把可伸缩短匕,而今日遇袭的死士身上,恰好有匕首的痕迹。
他猛地抬头,声音都有些发紧:
“舒菡她……她竟真的与死士有关?可碧桃曾是潜鱼卫的得力之人,是您亲自放在母后身边护驾的,后来才被母后拨给舒菡当护卫,她若察觉舒菡有异,怎会不禀报?”
“你倒是记着碧桃的身份,却忘了最关键的一点。”
皇上靠在龙椅上,语气平静却字字戳中要害,
“她们两个从城外回来找你时,身上可是连半点伤痕都没有?
以碧桃的身手,对付一两个死士或许尚可,但要以一敌三还毫发无伤,绝无可能。
——除非,她根本就没动手,或者……人都是秦舒菡杀的。”
一句话让大皇子彻底沉默了。
他垂着眼,手中的密折仿佛有千斤重,之前对秦舒菡的信任,此刻竟成了扎在心头的刺。
皇上看着他的模样,语气缓了缓,却多了几分告诫:
“轩烁,朕知道你待人真诚,可你别忘了,即便咱们可以听到她的心中所想,却未必能看透人心的全貌。
——她此刻所思或许无假,但难保不会藏着更深的心思。
防人之心不可无,这皇宫里,只要你还站在太子候选人的位置上,就会有人忌惮你、算计你,想把你从这个位置上拉下来。”
大皇子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纷乱,躬身行了一礼:
“儿臣明白了,谢父皇赐教。”
“眼下不必急于找秦舒菡对质。
”皇上话锋一转,给出指令,
“你先按鱼一折子上写的,去城西那处兵器坊查探一番——看看她定制的短匕究竟用在了何处,再顺藤摸瓜找出与兵器坊联络的人。
记住,行事要隐秘,别打草惊蛇。”
“是,儿臣这就去。”
大皇子将密折收好,再次躬身行礼后,轻步退出了御书房,脚步比来时多了几分凝重。
待御书房的门重新合上,皇上才对着空无一人的角落开口,声音低沉而威严:“鱼一。”
“属下在。”
一道黑影从梁柱后的暗处无声现身,单膝跪地,身形如鬼魅般隐匿在烛火阴影里。
“从今日起,你跟在公主身边,寸步不离地保护她的安危。”
皇上顿了顿,补充道,
“若公主身边出现可疑之人,或是她有任何异常举动,不必事事禀报,可自行判断,适当向朕回禀即可——切记,不可让公主察觉你的存在。”
“属下遵旨。”
黑影恭敬应道,话音刚落,便如来时一般,借着窗棂透进的夜影,悄无声息地消失了。
御书房内只剩下烛火跳动的微光,以及皇上落在案上密折上,越发深沉的目光。
“秦舒菡,”皇上摩挲着案上的茶杯,“希望你真的像你想的一样,真的想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