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舒菡看着柳婉儿咄咄逼人的模样,心里却早已犯起了嘀咕。
【早知道当初就该劝父皇办个认亲宴,省得现在被人当成冒牌货!亏他当初提的时候,我还嫌要应付宾客太麻烦,一口就拒绝了。】
她悄悄翻了个白眼,又忍不住腹诽。
【好家伙,这古代的消息也太闭塞了,父皇认回我都好几个月了,怎么连吏部尚书家的小姐都不知道?】
越想越觉得憋屈,她甚至在心里琢磨起馊主意来:
【要是能重来一次,办不办宴会都无所谓,不如让父皇给我定制件衣裳,正面绣‘此乃朕亲赐公主’,背面直接盖个玉玺大印,走到哪亮到哪,省得天天解释!】
【阿门,求上天满足我这个小愿望吧!】
就在这时,一道明亮的男声忽然从假山后传来:“妹妹?”
几人闻声齐齐转头,只见二皇子身着月白锦袍,腰束玉带,正绕过太湖石朝这边走来。
他本是要去前殿查看使臣接待事宜,路过御花园时听见熟悉的声音,便停住了脚步,没想到竟真看到了秦舒菡。
柳婉儿一见是二皇子,脸上的傲慢瞬间褪去,连忙敛衽福身,语气也变得恭敬起来:“参见二皇子。”
她身旁的侍女更是吓得魂飞魄散,连滚带爬地跪趴在地上,头都不敢抬。
两人偷偷用余光瞥向秦舒菡,见她既没行礼也没辩解,眼中不由得闪过一丝幸灾乐祸——她们倒要看看,这个“冒牌公主”该如何收场。
秦舒菡见到二皇子,眼睛一亮,连忙走上前:
“二哥,你怎么在这里?这个时辰,你不是应该在前殿清点贡品吗?”
二皇子没先回答她的问题,只是朝她递了个隐晦的眼神,目光扫过地上的侍女和神色不自然的柳婉儿,沉声问道:
“刚才发生了什么事?”
碧桃立刻上前一步,躬身回话:“回二皇子,吏部尚书家的千金柳小姐以下犯上,不仅质疑公主身份,还让侍女对公主无礼。”
柳婉儿脸色一白,刚想辩解,却被秦舒菡抢了先。
她拉了拉二皇子的衣袖,语气带着几分撒娇的意味:
“二哥,算了,真没事的。慕二小姐只是不认识我,闹了点误会而已。
而且今日是万国来朝的大日子,要是因为这点小事耽误了时辰,让使臣们看了咱们皇家的笑话,那就不好了。你要不先去忙?我也赶着去母后那。”
二皇子看着她眼底的狡黠,又瞥了眼柳婉儿紧绷的脸,心中了然,顺着她的话点了点头:
“也好,母后确实在坤宁宫等着。
柳小姐,今日之事便作罢,往后在宫中行事,还需谨言慎行。”
说罢,便带着秦舒菡往坤宁宫方向走去,只留下柳婉儿和侍女僵在原地,脸色一阵青一阵白。
秦舒菡跟着二皇子走在游廊上,一改方才严肃的表情,忍不住吐了吐舌头:
“二哥,还好你及时出现,不然我真要跟那柳婉儿掰扯起来了。”
她指尖无意识摩挲着衣袖上的缠枝莲纹,想起柳婉儿方才的嘴脸,又补充道,
“不过我可没吃亏,碧桃把话说得明明白白,她就算想狡辩也没辙。”
秦昭侧眸看她,眼底带着几分笑意,打趣儿道:
“你倒会装乖,要不我改日让父皇给你绣字盖印了。”
秦舒菡脸颊一热,连忙摆手:
“那倒也不需要!谁知道宫里消息传得这么慢,都一个月了还有人不认识我。”
话音刚落,就见前方坤宁宫的宫人们已躬身等候,她连忙收了语气,跟着秦昭稳步上前。
进了殿内,皇后正坐在窗边翻看账本,见两人进来,连忙放下手中的东西,笑着招手:
“菡儿来了,快过来让母后看看。
今日万国来朝,你穿这身月白色宫装正好,既显活泼,又不失皇家气度。”
秦舒菡走上前,顺势坐在皇后身边,挽着她的胳膊撒娇:
“还是父皇眼光好,这衣裳是上次尚衣局送来的,我一眼就看中了。”
说着,她余光瞥见秦昭站在一旁,又补充道,
“方才在御花园还遇到了柳尚书家的小姐,她竟没认出我。
不过,还好二哥及时解围,不然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解释了。”
皇后脸上的笑容微顿,随即拍了拍她的手:
“无妨,往后多在宫里走动走动,大家自然就认识了。
对了,今日使臣带来了不少奇珍异宝,等会儿宴席开始,你跟在我身边,也见识见识异域风情。”
秦昭适时开口:
“母后,前殿使臣已陆续到齐,父皇让我来请您和妹妹过去。”
皇后点头起身,拉着秦舒菡的手往外走,边走边叮嘱:
“待会儿见了使臣,不必紧张,跟着我行礼即可。
若是有人跟你说话,礼貌回应就好。”
秦舒菡乖巧应下,目光却忍不住瞟向殿外的方向——她倒要看看,今日这场万国来朝的宴席,还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
而此时的御花园里,柳婉儿正带着侍女快步离开。
想起方才秦昭的警告,她眼底闪过一丝不甘,却也只能压下心头的火气,暗自琢磨着往后该如何应对这位突然出现的公主。
太和殿内早已暖意融融,鎏金铜炉里燃着龙涎香,宾客按国别分席而坐。
秦舒菡跟着皇后走进殿时,高丽国使臣金允浩正捧着一卷高丽纸画作,与安原国太子耶律烈低声交谈。
见皇后携公主入内,两人当即收了话头,躬身行礼。
“高丽国使臣金允浩,参见皇后娘娘、公主殿下。”
金允浩语调温和,目光落在秦舒菡身上时,带着几分探究,
“久闻大雍寻回长公主,今日一见,果然气度不凡。”
他身后的侍从适时上前,捧上一只锦盒,
“这是我国特制的高丽参膏,愿公主殿下安康顺遂。”
秦舒菡刚要道谢,一旁的耶律烈却忽然开口,语气带着几分倨傲:
“金使臣倒是有心,只是不知这位公主,是否真如传闻中那般,配得上大雍皇家血脉?”
他指尖轻叩桌面,目光扫过秦舒菡的衣裙,
“听闻公主刚回宫廷不久,怕是连大雍的礼仪规制,都还没学全吧?”
这话一出,殿内瞬间安静下来。
【早知道当初就该劝父皇办个认亲宴,省得现在被人当成冒牌货!亏他当初提的时候,我还嫌要应付宾客太麻烦,一口就拒绝了。】
她悄悄翻了个白眼,又忍不住腹诽。
【好家伙,这古代的消息也太闭塞了,父皇认回我都好几个月了,怎么连吏部尚书家的小姐都不知道?】
越想越觉得憋屈,她甚至在心里琢磨起馊主意来:
【要是能重来一次,办不办宴会都无所谓,不如让父皇给我定制件衣裳,正面绣‘此乃朕亲赐公主’,背面直接盖个玉玺大印,走到哪亮到哪,省得天天解释!】
【阿门,求上天满足我这个小愿望吧!】
就在这时,一道明亮的男声忽然从假山后传来:“妹妹?”
几人闻声齐齐转头,只见二皇子身着月白锦袍,腰束玉带,正绕过太湖石朝这边走来。
他本是要去前殿查看使臣接待事宜,路过御花园时听见熟悉的声音,便停住了脚步,没想到竟真看到了秦舒菡。
柳婉儿一见是二皇子,脸上的傲慢瞬间褪去,连忙敛衽福身,语气也变得恭敬起来:“参见二皇子。”
她身旁的侍女更是吓得魂飞魄散,连滚带爬地跪趴在地上,头都不敢抬。
两人偷偷用余光瞥向秦舒菡,见她既没行礼也没辩解,眼中不由得闪过一丝幸灾乐祸——她们倒要看看,这个“冒牌公主”该如何收场。
秦舒菡见到二皇子,眼睛一亮,连忙走上前:
“二哥,你怎么在这里?这个时辰,你不是应该在前殿清点贡品吗?”
二皇子没先回答她的问题,只是朝她递了个隐晦的眼神,目光扫过地上的侍女和神色不自然的柳婉儿,沉声问道:
“刚才发生了什么事?”
碧桃立刻上前一步,躬身回话:“回二皇子,吏部尚书家的千金柳小姐以下犯上,不仅质疑公主身份,还让侍女对公主无礼。”
柳婉儿脸色一白,刚想辩解,却被秦舒菡抢了先。
她拉了拉二皇子的衣袖,语气带着几分撒娇的意味:
“二哥,算了,真没事的。慕二小姐只是不认识我,闹了点误会而已。
而且今日是万国来朝的大日子,要是因为这点小事耽误了时辰,让使臣们看了咱们皇家的笑话,那就不好了。你要不先去忙?我也赶着去母后那。”
二皇子看着她眼底的狡黠,又瞥了眼柳婉儿紧绷的脸,心中了然,顺着她的话点了点头:
“也好,母后确实在坤宁宫等着。
柳小姐,今日之事便作罢,往后在宫中行事,还需谨言慎行。”
说罢,便带着秦舒菡往坤宁宫方向走去,只留下柳婉儿和侍女僵在原地,脸色一阵青一阵白。
秦舒菡跟着二皇子走在游廊上,一改方才严肃的表情,忍不住吐了吐舌头:
“二哥,还好你及时出现,不然我真要跟那柳婉儿掰扯起来了。”
她指尖无意识摩挲着衣袖上的缠枝莲纹,想起柳婉儿方才的嘴脸,又补充道,
“不过我可没吃亏,碧桃把话说得明明白白,她就算想狡辩也没辙。”
秦昭侧眸看她,眼底带着几分笑意,打趣儿道:
“你倒会装乖,要不我改日让父皇给你绣字盖印了。”
秦舒菡脸颊一热,连忙摆手:
“那倒也不需要!谁知道宫里消息传得这么慢,都一个月了还有人不认识我。”
话音刚落,就见前方坤宁宫的宫人们已躬身等候,她连忙收了语气,跟着秦昭稳步上前。
进了殿内,皇后正坐在窗边翻看账本,见两人进来,连忙放下手中的东西,笑着招手:
“菡儿来了,快过来让母后看看。
今日万国来朝,你穿这身月白色宫装正好,既显活泼,又不失皇家气度。”
秦舒菡走上前,顺势坐在皇后身边,挽着她的胳膊撒娇:
“还是父皇眼光好,这衣裳是上次尚衣局送来的,我一眼就看中了。”
说着,她余光瞥见秦昭站在一旁,又补充道,
“方才在御花园还遇到了柳尚书家的小姐,她竟没认出我。
不过,还好二哥及时解围,不然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解释了。”
皇后脸上的笑容微顿,随即拍了拍她的手:
“无妨,往后多在宫里走动走动,大家自然就认识了。
对了,今日使臣带来了不少奇珍异宝,等会儿宴席开始,你跟在我身边,也见识见识异域风情。”
秦昭适时开口:
“母后,前殿使臣已陆续到齐,父皇让我来请您和妹妹过去。”
皇后点头起身,拉着秦舒菡的手往外走,边走边叮嘱:
“待会儿见了使臣,不必紧张,跟着我行礼即可。
若是有人跟你说话,礼貌回应就好。”
秦舒菡乖巧应下,目光却忍不住瞟向殿外的方向——她倒要看看,今日这场万国来朝的宴席,还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
而此时的御花园里,柳婉儿正带着侍女快步离开。
想起方才秦昭的警告,她眼底闪过一丝不甘,却也只能压下心头的火气,暗自琢磨着往后该如何应对这位突然出现的公主。
太和殿内早已暖意融融,鎏金铜炉里燃着龙涎香,宾客按国别分席而坐。
秦舒菡跟着皇后走进殿时,高丽国使臣金允浩正捧着一卷高丽纸画作,与安原国太子耶律烈低声交谈。
见皇后携公主入内,两人当即收了话头,躬身行礼。
“高丽国使臣金允浩,参见皇后娘娘、公主殿下。”
金允浩语调温和,目光落在秦舒菡身上时,带着几分探究,
“久闻大雍寻回长公主,今日一见,果然气度不凡。”
他身后的侍从适时上前,捧上一只锦盒,
“这是我国特制的高丽参膏,愿公主殿下安康顺遂。”
秦舒菡刚要道谢,一旁的耶律烈却忽然开口,语气带着几分倨傲:
“金使臣倒是有心,只是不知这位公主,是否真如传闻中那般,配得上大雍皇家血脉?”
他指尖轻叩桌面,目光扫过秦舒菡的衣裙,
“听闻公主刚回宫廷不久,怕是连大雍的礼仪规制,都还没学全吧?”
这话一出,殿内瞬间安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