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零年,秋,京师大学。
文生:
见字如面。
车到京师已是深夜,接待的老师领着我们这些新生穿过校园,路灯昏黄,树影幢幢,一切都大得让人心慌。
宿舍住了六个人,天南地北的口音,热闹是热闹,可躺在上铺,听着陌生的鼾声,我还是想起了金饰村,想起了奶奶,想起了你。
京师大学很大,比我们镇上中学大一百倍还不止。图书馆的书多得吓人,我学的是农学,老师说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我想,那也该写在金饰村的田埂上。
这里的饭菜口味重,咸,我总想起奶奶做的清炒小菜。有时在食堂吃着吃着,鼻子就发酸,只好赶紧低头,假装被热气熏了眼。
你到了海城吗?那边是不是真的靠海?听说风都是咸的。一切还习惯吗?
勿念。
一九八零年,冬,海城枫育大学。
亦承:
海城的冬天比家里湿冷,风像能钻进骨头缝里。不过这里很好,非常大,到处都是新鲜事物。我学的是素描基础,老师说我线条有灵气,但缺了点“人味儿”,让我多观察生活。
我观察了。这里的人走路很快,说话也快,像永远在赶时间。我除了上课,还跑去听了电影史、文学概论、甚至音乐系的课。时间总不够用,这样也好,忙起来,就不那么容易想你。
把你的信放在枕头底下,压得平平的。每次觉得撑不住,就拿出来看看。文生,我们要各自努力,然后……在某处相见。
奶奶身体还好吗?给她去信时,代我问安。
一九八一年,春,京师大学。
文生:
春天来了,校园里的玉兰开了,很大朵,白的,紫的,只是看着,总觉得不及咱村后山那些不知名的野花有生气。
我参加了学校的农学社,跟着去了京郊的试验田。用手抓起那里的泥土,感觉和家乡的不一样。社长夸我肯吃苦,心思静,是搞农业的好苗子。我好像……渐渐找到了一点方向。
只是夜里偶尔还是会梦到我们一起在老槐树下乘凉,你非要跟我挤一张竹椅,奶奶摇着蒲扇,骂我们像两个粘在一起的糖人。醒来时,枕巾湿了一小片。
海城春天应该很美吧?你信里说的外滩,我在地图上找到了。
一九八一年,夏,海城。
亦承:
寄来的照片收到了。站在未名湖畔,穿着白衬衫,好像长高了些,也瘦了点。背景很好看,但你笑得有点勉强。
我暑假没回去,找了一份工,在《海城影视》杂志社做临时校对。钱不多,但能接触到很多内部放映的电影票和资料。我看了一场又一场,黑白的,彩色的,中国的,外国的。光影真奇妙,能把那么多人的悲欢离合,装进一个小小的方框里。我想,总有一天,我也要把我们的故事,放进光影里。
用第一笔工资买了条真丝围巾给奶奶寄回去了,说是你和我一起买的。她肯定不信,但会高兴。
文生,我很想你。比信纸上能写的,还要想。
一九八二年,秋,京师大学。
文生:
信收到。知道你忙,不用急着回。奶奶来信说围巾收到了,很
文生:
见字如面。
车到京师已是深夜,接待的老师领着我们这些新生穿过校园,路灯昏黄,树影幢幢,一切都大得让人心慌。
宿舍住了六个人,天南地北的口音,热闹是热闹,可躺在上铺,听着陌生的鼾声,我还是想起了金饰村,想起了奶奶,想起了你。
京师大学很大,比我们镇上中学大一百倍还不止。图书馆的书多得吓人,我学的是农学,老师说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我想,那也该写在金饰村的田埂上。
这里的饭菜口味重,咸,我总想起奶奶做的清炒小菜。有时在食堂吃着吃着,鼻子就发酸,只好赶紧低头,假装被热气熏了眼。
你到了海城吗?那边是不是真的靠海?听说风都是咸的。一切还习惯吗?
勿念。
一九八零年,冬,海城枫育大学。
亦承:
海城的冬天比家里湿冷,风像能钻进骨头缝里。不过这里很好,非常大,到处都是新鲜事物。我学的是素描基础,老师说我线条有灵气,但缺了点“人味儿”,让我多观察生活。
我观察了。这里的人走路很快,说话也快,像永远在赶时间。我除了上课,还跑去听了电影史、文学概论、甚至音乐系的课。时间总不够用,这样也好,忙起来,就不那么容易想你。
把你的信放在枕头底下,压得平平的。每次觉得撑不住,就拿出来看看。文生,我们要各自努力,然后……在某处相见。
奶奶身体还好吗?给她去信时,代我问安。
一九八一年,春,京师大学。
文生:
春天来了,校园里的玉兰开了,很大朵,白的,紫的,只是看着,总觉得不及咱村后山那些不知名的野花有生气。
我参加了学校的农学社,跟着去了京郊的试验田。用手抓起那里的泥土,感觉和家乡的不一样。社长夸我肯吃苦,心思静,是搞农业的好苗子。我好像……渐渐找到了一点方向。
只是夜里偶尔还是会梦到我们一起在老槐树下乘凉,你非要跟我挤一张竹椅,奶奶摇着蒲扇,骂我们像两个粘在一起的糖人。醒来时,枕巾湿了一小片。
海城春天应该很美吧?你信里说的外滩,我在地图上找到了。
一九八一年,夏,海城。
亦承:
寄来的照片收到了。站在未名湖畔,穿着白衬衫,好像长高了些,也瘦了点。背景很好看,但你笑得有点勉强。
我暑假没回去,找了一份工,在《海城影视》杂志社做临时校对。钱不多,但能接触到很多内部放映的电影票和资料。我看了一场又一场,黑白的,彩色的,中国的,外国的。光影真奇妙,能把那么多人的悲欢离合,装进一个小小的方框里。我想,总有一天,我也要把我们的故事,放进光影里。
用第一笔工资买了条真丝围巾给奶奶寄回去了,说是你和我一起买的。她肯定不信,但会高兴。
文生,我很想你。比信纸上能写的,还要想。
一九八二年,秋,京师大学。
文生:
信收到。知道你忙,不用急着回。奶奶来信说围巾收到了,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