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侯虎的怒吼余音未消,水榭内气氛再次紧绷。他像一头被激怒的蛮牛,粗壮的手指直指端坐的姬昌,声若洪钟:“光会耍嘴皮子算什么本事?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姬昌!你可敢与孤比试这‘射’艺?若你输了,这一局便作不得数!”
此言一出,满场哗然。崇侯虎以北地彪悍勇武着称,骑射功夫在年轻一辈中确属顶尖。而姬昌以仁德之名着称,从未闻其在武艺上有何惊人之处。这分明是以己之长,攻彼之短,近乎无赖!
傅母气得脸色发白:“北伯侯世子!你……”
“傅母,”太姒清冷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味,“既然北伯侯世子有意切磋,那便依他所请。射艺亦是君子之艺,正好让诸位一观西伯侯世子的风采。” 她的话,如同将姬昌轻轻推上了更高的关注点,也坐实了“烧烤”之名。
姬昌缓缓起身,神色依旧平静无波。他对着纱幔方向微一躬身:“殿下既允,昌自当从命。” 随即转向崇侯虎,拱手道:“桓楚兄欲比射艺,不知如何比法?”
崇侯虎见姬昌应战,眼中闪过一丝得意,大步走到水榭中央开阔处,指着远处百步之外,早已为宴会助兴而设的一排箭靶:“简单!百步穿杨,射那靶心!十箭为限,中靶心多者胜!若都全中……”他环顾四周,目光落在水榭外一株枝繁叶茂的柳树上,几只雀鸟正在枝头跳跃啁啾,他狞笑一声,“便射那柳枝上蹦跶的雀儿!射下活物,才算真本事!”
此言一出,不少贵女花容失色,面露不忍,以袖掩口。连鄂崇禹也皱紧了眉头,眼中露出不赞同之色。在风雅诗会上提议射杀生灵,何其残忍暴戾!有违君子仁德之风。而姜桓楚则饶有兴致地笑看着崇侯虎给自己这位宿敌找茬。“不过是几只雀鸟而已嘛!说不定根本就射不着呢!何必庸人自扰?”
姬昌闻言,眉头几不可察地微微一蹙,随即舒展开,温声道:“侯虎兄勇武,昌钦佩。然,射艺之道,贵在修心养性,非为杀戮。射靶心即可,何必伤及无辜生灵?”
“哼!妇人之仁!”崇侯虎嗤之以鼻,“不敢便是认输!”
姬昌不再多言,只道:“请。”
早有侍从捧上两张硬弓,一壶雕翎箭。崇侯虎一把抓过那张最沉、弓臂最粗的犀角强弓,掂了掂,又选了一把簇新的狼牙箭。他深吸一口气,沉腰立马,弓开如满月!只听“嗖——!”一声尖锐的破空厉响!
“笃!”
箭矢如流星,精准无比地钉在了百步外箭靶的红心之上!箭尾犹自嗡嗡震颤,力道之猛,竟将那厚重的木靶震得晃了几晃!
“好!”
“神力啊!”
场中顿时爆发出喝彩。崇侯虎得意地瞥了姬昌一眼,再次搭箭,连珠般射出!
“笃!笃!笃!笃!笃!笃!笃!笃!”
一连九箭,箭无虚发,根根深嵌靶心!那红心区域已被射得如同刺猬一般,木屑纷飞!最后一箭,他更是有意卖弄,弓弦拉至极致,箭出如霹雳!“咔嚓!”一声脆响,那饱经摧残的靶心竟被这最后一箭蕴含的巨力,硬生生射穿了一个窟窿!箭矢透靶而过,深深钉入后面的土墙之中!
“好——!!!” 喝彩声震耳欲聋。崇侯虎将强弓重重往地上一顿,环视全场,如同得胜的将军,挑衅地看向姬昌:“姬昌贤弟,到你了!”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姬昌身上。他并未去拿那张最重的弓,而是选了一张看似普通、线条流畅的桑木弓,又随意从箭壶中抽出十支白羽箭。他步履从容地走到射位,身姿挺拔如松,并无崇侯虎那般的蓄力紧绷。
他缓缓搭箭,动作舒缓而优雅,仿佛不是在拉弓,而是在抚琴。弓弦在他手中徐徐张开,形成一个完美而稳定的弧度。没有呼喝,没有蓄力,只有一种沉静的专注凝聚于指尖与眼眸。
“嗖——”
箭矢离弦,声音远不如崇侯虎那般尖啸刺耳,反而带着一种奇特的、如同清风吹过竹林般的悦耳轻吟。
“笃……”箭矢稳稳地钉在另一面完好靶子的红心正中央,箭羽微微颤动,轻盈而精准。
紧接着,第二箭,第三箭……
姬昌的动作行云流水,不疾不徐。每一箭射出,都伴随着那独特的、悦耳的破空轻吟。
“笃!笃!笃!笃!笃!笃!笃……”
九箭连发,箭箭皆中红心!更令人惊叹的是,九支箭矢,竟在靶心处均匀地排列成一个完美的圆形,如同精心绘制的图案!没有一支箭重叠,也没有一支箭破坏靶子的整体结构,精准、优雅到了极致!那靶心仿佛开出了一朵由白羽箭组成的圣洁之花!
满场寂静,落针可闻!所有人都被这神乎其技的箭术和那份举重若轻的优雅所震撼!这哪里是比试?分明是艺术!
崇侯虎脸上的得意早已僵住,取而代之的是难以置信的骇然。
姬昌拿起第十支箭,却并未立刻射出。他的目光,越过百步箭靶,落在了水榭外那株柳树上。此刻,一只胆大的雀鸟似乎被之前的动静惊扰,正扑棱着翅膀,落在一根细长垂下的柳枝末端,柳枝随风轻轻摇曳。
姬昌的目光沉静如水,缓缓举弓。这一次,他的动作更慢,更稳。弓弦在他手中仿佛拥有了生命,被拉开的幅度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韵律感。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他要做什么?难道真要射那雀鸟?连太姒在纱幔后都不由自主地屏住了呼吸。
“嗖——”
第十支箭离弦!破空之声依旧清越,却多了一丝难以捕捉的穿透力!箭矢并非射向雀鸟,而是精准无比地射向了雀鸟脚下那根细如发丝的柳枝与主干相连的、几乎看不见的节点!
“嚓!”一声极其细微、几乎被忽略的轻响。那根承载着雀鸟的细长柳枝,竟被箭矢齐根射断!柳枝带着那只茫然无知的雀鸟,轻飘飘地向下坠落!就在雀鸟即将惊慌振翅的刹那,箭矢去势未绝,箭头精准地穿过柳枝末端系着的一枚小小的、用作装饰的青铜钱币(此物常见于祈福柳枝)的方孔!
“叮铃——”一声清脆悦耳的铜钱撞击声响起!箭矢带着那枚铜钱和断落的柳枝,余势未消,“笃”的一声,稳稳地钉在了柳树主干之上!位置不高不低,正好让那断枝和铜钱悬垂在那里,微微晃动。而那只雀鸟,在柳枝断落的瞬间已本能地振翅飞起,毫发无伤,只在空中留下一串惊慌的啁啾,盘旋一圈,便消失在远处树丛。
整个过程,快如电光火石,却又清晰得仿佛慢动作印在每个人脑海中!
死寂!
绝对的死寂笼罩着整个兰台水榭!
所有人都目瞪口呆地看着那悬垂的柳枝和铜钱,看着那钉在树上的白羽箭,再看向场中缓缓放下桑木弓、神色依旧平静温润的姬昌。
这……这已非人力所能及!这是何等的神乎其技!何等的掌控力!更关键的是,这份在极致精准中蕴含的仁心——他不仅赢了比试,更以最完美的方式践行了自己“非为杀戮”的君子之言!不伤生灵,化戾气为祥和,甚至留下了带着祝福意味的“钱柳”!
“仁者之箭……仁者之箭啊!” 就连须发皆白的老宗正忍不住颤声高呼,老泪纵横。
下一刻,如同山呼海啸般的掌声、赞叹声、喝彩声轰然爆发!这一次,是发自肺腑的、彻底的、五体投地的折服!
“神乎其技!”
“君子之风!这才是真正的君子之风!”
“不伤蝼蚁,仁德无双!”
崇侯虎面如死灰,呆立当场,高大的身躯仿佛瞬间被抽空了所有力气,微微佝偻。他手中紧握的犀角强弓“哐当”一声沉重地砸落在地,也浑然不觉。他所有的蛮力、凶悍、引以为傲的箭术,在姬昌这举重若轻、仁心仁术、几近神迹的箭艺面前,显得如此粗鄙不堪,如此苍白可笑,如同顽石之于美玉,萤火之于皓月!
纱幔后,太姒早已不自觉地站起身来!
她清澈的眼眸中,此刻翻涌着惊涛骇浪般的震撼!方才那十箭,尤其是那惊世骇俗的最后一箭,如同最绚丽的雷霆,狠狠劈开了她的心防!
那举重若轻的姿态,那行云流水的动作,那神乎其技的精准……这一切都让她心神摇曳,惊叹不已。然而,最令她灵魂震颤的,是他将那份沛然莫御的力量,最终归于对弱小生灵的极致温柔与守护!那枚悬垂的铜钱,那随风轻摆的断柳,那惊飞却毫发无伤的雀鸟……这一幕幕,完美地印证了他之前所说的“吾之箭道,一如驺虞!”
他做到了!他真的做到了!原来他不是空谈仁德,而是将仁心刻入了骨髓,融入了每一次呼吸,每一次引弦!这不仅仅是技艺的胜利,更是精神的升华,是仁道在现实中最璀璨的具现!
一股难以言喻的、滚烫的暖流伴随着深深的敬重,如同初春解冻的江河,在她心田汹涌奔腾,瞬间淹没了之前所有的疑虑与试探。眼前这个沉静如渊、温润如玉的男子,他的形象在她心中骤然拔高,变得巍峨而清晰。
姬昌对着四方拱手,谦逊道:“雕虫小技,献丑了。” 他的目光平静地扫过那悬垂的、象征着祥和与祝福的“钱柳”,又掠过远处雀鸟消失的葱郁树丛,最终归于一片澄澈的宁静,仿佛方才那惊世骇俗的表现,不过是拂去衣袖上的一粒微尘。
胜负已分,高下立判。姬昌的君子之风,在这一场崇侯虎刻意点燃、太姒推波助澜的“烧烤”烈焰中,非但没有被炙烤焦糊,反而如同浴火重生的九天凤凰,洗尽铅华,绽放出更加璀璨夺目、直抵人心的仁德光华!这光华,照亮了兰台,也必将照亮这纷扰的天下。
此言一出,满场哗然。崇侯虎以北地彪悍勇武着称,骑射功夫在年轻一辈中确属顶尖。而姬昌以仁德之名着称,从未闻其在武艺上有何惊人之处。这分明是以己之长,攻彼之短,近乎无赖!
傅母气得脸色发白:“北伯侯世子!你……”
“傅母,”太姒清冷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味,“既然北伯侯世子有意切磋,那便依他所请。射艺亦是君子之艺,正好让诸位一观西伯侯世子的风采。” 她的话,如同将姬昌轻轻推上了更高的关注点,也坐实了“烧烤”之名。
姬昌缓缓起身,神色依旧平静无波。他对着纱幔方向微一躬身:“殿下既允,昌自当从命。” 随即转向崇侯虎,拱手道:“桓楚兄欲比射艺,不知如何比法?”
崇侯虎见姬昌应战,眼中闪过一丝得意,大步走到水榭中央开阔处,指着远处百步之外,早已为宴会助兴而设的一排箭靶:“简单!百步穿杨,射那靶心!十箭为限,中靶心多者胜!若都全中……”他环顾四周,目光落在水榭外一株枝繁叶茂的柳树上,几只雀鸟正在枝头跳跃啁啾,他狞笑一声,“便射那柳枝上蹦跶的雀儿!射下活物,才算真本事!”
此言一出,不少贵女花容失色,面露不忍,以袖掩口。连鄂崇禹也皱紧了眉头,眼中露出不赞同之色。在风雅诗会上提议射杀生灵,何其残忍暴戾!有违君子仁德之风。而姜桓楚则饶有兴致地笑看着崇侯虎给自己这位宿敌找茬。“不过是几只雀鸟而已嘛!说不定根本就射不着呢!何必庸人自扰?”
姬昌闻言,眉头几不可察地微微一蹙,随即舒展开,温声道:“侯虎兄勇武,昌钦佩。然,射艺之道,贵在修心养性,非为杀戮。射靶心即可,何必伤及无辜生灵?”
“哼!妇人之仁!”崇侯虎嗤之以鼻,“不敢便是认输!”
姬昌不再多言,只道:“请。”
早有侍从捧上两张硬弓,一壶雕翎箭。崇侯虎一把抓过那张最沉、弓臂最粗的犀角强弓,掂了掂,又选了一把簇新的狼牙箭。他深吸一口气,沉腰立马,弓开如满月!只听“嗖——!”一声尖锐的破空厉响!
“笃!”
箭矢如流星,精准无比地钉在了百步外箭靶的红心之上!箭尾犹自嗡嗡震颤,力道之猛,竟将那厚重的木靶震得晃了几晃!
“好!”
“神力啊!”
场中顿时爆发出喝彩。崇侯虎得意地瞥了姬昌一眼,再次搭箭,连珠般射出!
“笃!笃!笃!笃!笃!笃!笃!笃!”
一连九箭,箭无虚发,根根深嵌靶心!那红心区域已被射得如同刺猬一般,木屑纷飞!最后一箭,他更是有意卖弄,弓弦拉至极致,箭出如霹雳!“咔嚓!”一声脆响,那饱经摧残的靶心竟被这最后一箭蕴含的巨力,硬生生射穿了一个窟窿!箭矢透靶而过,深深钉入后面的土墙之中!
“好——!!!” 喝彩声震耳欲聋。崇侯虎将强弓重重往地上一顿,环视全场,如同得胜的将军,挑衅地看向姬昌:“姬昌贤弟,到你了!”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姬昌身上。他并未去拿那张最重的弓,而是选了一张看似普通、线条流畅的桑木弓,又随意从箭壶中抽出十支白羽箭。他步履从容地走到射位,身姿挺拔如松,并无崇侯虎那般的蓄力紧绷。
他缓缓搭箭,动作舒缓而优雅,仿佛不是在拉弓,而是在抚琴。弓弦在他手中徐徐张开,形成一个完美而稳定的弧度。没有呼喝,没有蓄力,只有一种沉静的专注凝聚于指尖与眼眸。
“嗖——”
箭矢离弦,声音远不如崇侯虎那般尖啸刺耳,反而带着一种奇特的、如同清风吹过竹林般的悦耳轻吟。
“笃……”箭矢稳稳地钉在另一面完好靶子的红心正中央,箭羽微微颤动,轻盈而精准。
紧接着,第二箭,第三箭……
姬昌的动作行云流水,不疾不徐。每一箭射出,都伴随着那独特的、悦耳的破空轻吟。
“笃!笃!笃!笃!笃!笃!笃……”
九箭连发,箭箭皆中红心!更令人惊叹的是,九支箭矢,竟在靶心处均匀地排列成一个完美的圆形,如同精心绘制的图案!没有一支箭重叠,也没有一支箭破坏靶子的整体结构,精准、优雅到了极致!那靶心仿佛开出了一朵由白羽箭组成的圣洁之花!
满场寂静,落针可闻!所有人都被这神乎其技的箭术和那份举重若轻的优雅所震撼!这哪里是比试?分明是艺术!
崇侯虎脸上的得意早已僵住,取而代之的是难以置信的骇然。
姬昌拿起第十支箭,却并未立刻射出。他的目光,越过百步箭靶,落在了水榭外那株柳树上。此刻,一只胆大的雀鸟似乎被之前的动静惊扰,正扑棱着翅膀,落在一根细长垂下的柳枝末端,柳枝随风轻轻摇曳。
姬昌的目光沉静如水,缓缓举弓。这一次,他的动作更慢,更稳。弓弦在他手中仿佛拥有了生命,被拉开的幅度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韵律感。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他要做什么?难道真要射那雀鸟?连太姒在纱幔后都不由自主地屏住了呼吸。
“嗖——”
第十支箭离弦!破空之声依旧清越,却多了一丝难以捕捉的穿透力!箭矢并非射向雀鸟,而是精准无比地射向了雀鸟脚下那根细如发丝的柳枝与主干相连的、几乎看不见的节点!
“嚓!”一声极其细微、几乎被忽略的轻响。那根承载着雀鸟的细长柳枝,竟被箭矢齐根射断!柳枝带着那只茫然无知的雀鸟,轻飘飘地向下坠落!就在雀鸟即将惊慌振翅的刹那,箭矢去势未绝,箭头精准地穿过柳枝末端系着的一枚小小的、用作装饰的青铜钱币(此物常见于祈福柳枝)的方孔!
“叮铃——”一声清脆悦耳的铜钱撞击声响起!箭矢带着那枚铜钱和断落的柳枝,余势未消,“笃”的一声,稳稳地钉在了柳树主干之上!位置不高不低,正好让那断枝和铜钱悬垂在那里,微微晃动。而那只雀鸟,在柳枝断落的瞬间已本能地振翅飞起,毫发无伤,只在空中留下一串惊慌的啁啾,盘旋一圈,便消失在远处树丛。
整个过程,快如电光火石,却又清晰得仿佛慢动作印在每个人脑海中!
死寂!
绝对的死寂笼罩着整个兰台水榭!
所有人都目瞪口呆地看着那悬垂的柳枝和铜钱,看着那钉在树上的白羽箭,再看向场中缓缓放下桑木弓、神色依旧平静温润的姬昌。
这……这已非人力所能及!这是何等的神乎其技!何等的掌控力!更关键的是,这份在极致精准中蕴含的仁心——他不仅赢了比试,更以最完美的方式践行了自己“非为杀戮”的君子之言!不伤生灵,化戾气为祥和,甚至留下了带着祝福意味的“钱柳”!
“仁者之箭……仁者之箭啊!” 就连须发皆白的老宗正忍不住颤声高呼,老泪纵横。
下一刻,如同山呼海啸般的掌声、赞叹声、喝彩声轰然爆发!这一次,是发自肺腑的、彻底的、五体投地的折服!
“神乎其技!”
“君子之风!这才是真正的君子之风!”
“不伤蝼蚁,仁德无双!”
崇侯虎面如死灰,呆立当场,高大的身躯仿佛瞬间被抽空了所有力气,微微佝偻。他手中紧握的犀角强弓“哐当”一声沉重地砸落在地,也浑然不觉。他所有的蛮力、凶悍、引以为傲的箭术,在姬昌这举重若轻、仁心仁术、几近神迹的箭艺面前,显得如此粗鄙不堪,如此苍白可笑,如同顽石之于美玉,萤火之于皓月!
纱幔后,太姒早已不自觉地站起身来!
她清澈的眼眸中,此刻翻涌着惊涛骇浪般的震撼!方才那十箭,尤其是那惊世骇俗的最后一箭,如同最绚丽的雷霆,狠狠劈开了她的心防!
那举重若轻的姿态,那行云流水的动作,那神乎其技的精准……这一切都让她心神摇曳,惊叹不已。然而,最令她灵魂震颤的,是他将那份沛然莫御的力量,最终归于对弱小生灵的极致温柔与守护!那枚悬垂的铜钱,那随风轻摆的断柳,那惊飞却毫发无伤的雀鸟……这一幕幕,完美地印证了他之前所说的“吾之箭道,一如驺虞!”
他做到了!他真的做到了!原来他不是空谈仁德,而是将仁心刻入了骨髓,融入了每一次呼吸,每一次引弦!这不仅仅是技艺的胜利,更是精神的升华,是仁道在现实中最璀璨的具现!
一股难以言喻的、滚烫的暖流伴随着深深的敬重,如同初春解冻的江河,在她心田汹涌奔腾,瞬间淹没了之前所有的疑虑与试探。眼前这个沉静如渊、温润如玉的男子,他的形象在她心中骤然拔高,变得巍峨而清晰。
姬昌对着四方拱手,谦逊道:“雕虫小技,献丑了。” 他的目光平静地扫过那悬垂的、象征着祥和与祝福的“钱柳”,又掠过远处雀鸟消失的葱郁树丛,最终归于一片澄澈的宁静,仿佛方才那惊世骇俗的表现,不过是拂去衣袖上的一粒微尘。
胜负已分,高下立判。姬昌的君子之风,在这一场崇侯虎刻意点燃、太姒推波助澜的“烧烤”烈焰中,非但没有被炙烤焦糊,反而如同浴火重生的九天凤凰,洗尽铅华,绽放出更加璀璨夺目、直抵人心的仁德光华!这光华,照亮了兰台,也必将照亮这纷扰的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