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衣带诏现与太行雾隐-《东汉:格物致癫》

  许都的冬日,寒意刺骨,但比天气更冷的,是曹操日渐森严的心境。蒋干盗书风波虽暂告段落,但周瑜的戏弄、刘备的潜在威胁、袁绍的虎视眈眈,如同几块巨石压在他心头。那方被束之高阁的传国玉玺,仿佛一个无声的嘲讽,提醒着他某种“天命”的缺失。

  这一日,宫中内侍秘密送来一个不起眼的食盒,声称是董贵人(汉献帝妃嫔)体恤司空辛劳,特赐糕点。曹操何等机警,仔细检查后,在食盒夹层中发现了一方素白绢帛,上面以血书写着密麻麻的小字,赫然是一封声泪俱下、控诉曹操专权、恳请忠臣义士共谋除贼的“衣带诏”!落款处,竟是当今天子刘协的指印与几个模糊不清、似是朝中老臣的签名!

  曹操拿着这方轻飘飘却又重若千钧的绢帛,脸色瞬间铁青,手指因用力而微微发白。他并非不知朝中有人对他不满,却未料到竟有人敢怂恿皇帝行此险招!这已不是猜忌,而是赤裸裸的宣战!

  “好!好得很!”曹操怒极反笑,声音冰冷如同殿外寒风,“看来这许都城中,魑魅魍魉还真不少!查!给吾彻查!所有与宫中往来密切者,一个都不许放过!”

  他立刻下令封锁消息,暗中派遣心腹细作,严密监控皇宫及所有可能与衣带诏有关的官员府邸。许都上空,顿时笼罩在一片无形的肃杀氛围之中。荀彧、郭嘉等人得知后,亦是心惊,皆知此事一个处理不当,必将引发朝野震荡。

  消息虽被严密封锁,但如此大的动作,终究有些许风声传出。蛰伏于小沛的诸葛亮,通过糜竺布下的情报网络,隐约捕捉到了许都的异常。

  “主公,”诸葛亮深夜密报刘备,“许都恐有巨变。曹操内部生乱,此乃天赐良机!我等‘龙跃于渊’之策,或可提前矣!”

  刘备既惊且喜:“先生之意是?”

  “曹操忙于清理内患,必然无暇他顾。我等可借此良机,以剿匪或巡边为名,将部分新练兵马调出小沛,向汝南、淮南方向移动,跳出曹操的直接掌控范围,联络各地心向汉室之士,以为外援!同时,主公可上表朝廷,言辞恳切,表明忠心,并‘无意间’透露袁绍使者曾暗中联络之事,进一步加剧曹操对袁绍的疑惧,使其不敢轻易对我用兵!”

  刘备闻言,眼中光芒大盛,此计若成,则困龙升天,海阔天空!“便依先生之计!只是……此举风险极大……”

  诸葛亮羽扇轻摇,目光坚定:“成大事者,岂能畏首畏尾?此正乃潜龙出渊,一飞冲天之时!”

  与此同时,河北派往太行山调查“蚀心草”的密探传回了令人不安的消息。那个位于深山的小村落,已然空无一人,仿佛整个村子的人都凭空蒸发了一般。只在村后一处隐蔽的山洞里,发现了大量枯萎的“蚀心草”残骸,以及一个简陋的、刻满扭曲符号的祭坛遗迹。空气中残留着淡淡的、与“黑帝”力量同源的阴寒气息。

  “他们转移了……或者说,这里只是一个培育和试验点。”沮授面色凝重地对袁绍/谢安道,“对方行事极为谨慎。不过,我们在祭坛附近,发现了这个。”

  他呈上一小块破碎的青色布条,质地普通,但边缘处用同色丝线绣着一个极其细微、几乎难以察觉的玄奥符文,与那青衫文士玉佩上的纹路有几分神似,却又更加古老复杂。

  “这是……”袁绍/谢安拿起布条,感受到其上残留的一丝极其微弱却中正平和的气息,与“黑帝”的阴邪截然不同。

  “文渊阁几位老博士辨认多日,认为此符文极似上古河洛图谶中记载的‘守心’纹,有镇定心神、抵御外邪之效。”田丰补充道,“看来,那青衫文士,或许并非‘黑帝’一党,甚至……可能与之对立。”

  袁绍/谢安陷入沉思。一个身份不明、亦正亦邪、实力高深莫测的第三方势力?这潭水,比他想象的还要深。

  “继续追查!重点搜寻太行山脉,寻找任何与这符文、与‘蚀心草’相关的线索!同时,将此事通报张道陵/顾炎武,看他是否知晓此符来历。”

  而在江东,孙尚香自从市集偶遇那神秘青衫文士后,便念念不忘。她凭借记忆,将那文士的容貌身形大致画了下来(画功堪忧,勉强能看出是个人),拿着画像跑去问周瑜。

  “公瑾哥哥!你见识广博,快帮我看看,认不认识这个人?”

  周瑜看着那张抽象派画像,嘴角微不可察地抽搐了一下,无奈道:“尚香,你这画……为兄实在看不出所以然。此人有何特征?”

  孙尚香努力回忆:“嗯……穿着青衣服,长得……还行吧,说话挺温和的,腰上好像挂了块玉……对了!他好像会妖法!就那么笑了笑,说了几句话,就把那几个坏蛋吓跑了!”

  “妖法?”周瑜失笑,只当是小姑娘的夸张之词,“或许是位精通摄心术或幻术的奇人异士。天下之大,能人辈出,既然他出手相助,想必并无恶意,你也不必过于挂怀。”

  孙尚香有些失望,嘟囔道:“我还想找他学两招呢……” 她眼珠一转,又生一计,“公瑾哥哥,你看我的‘枭姬营’是不是也该学点奇门遁甲什么的?总不能光练武吧?”

  周瑜看着她那跃跃欲试的样子,顿感头痛,连忙敷衍道:“此事……容后再议,容后再议。” 心中打定主意,得让伯符再多关她几天禁闭,免得整天想些有的没的。

  各方势力都在暗流中加速运作。曹操挥舞屠刀,清理内部;刘备磨利爪牙,伺机而动;袁绍探寻迷雾,警惕未知;孙策周瑜则稳扎稳打,扩张势力。那牵扯了无数人命运的“衣带诏”,如同一根导火索,即将引燃一个前所未有的乱世高潮。而太行山的云雾深处,似乎也有一双眼睛,正静静地注视着这纷扰的人间。

  (第六十九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