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这城墙是空心的?-《铁匠家出了个女状元》

  “北渝奸细?”

  姜黎看着指在眉心的钢刀,连眼睛都没眨一下。

  她慢慢抬起手,两根修长的手指夹住了冰冷的刀刃。

  “刘副将,你这把刀,钢口不错,可惜淬火的时候温度低了三度,太脆。”

  刘猛愣了一下,随即勃然大怒。

  “放屁!老子这刀是工部精制的百炼钢,削铁如泥!你个娘们儿懂个球!”

  “不懂?”

  姜黎松开手,往旁边让了一步。

  “爹。”

  一直沉默不语站在后面的姜大锤,往前迈了一步。

  那座铁塔般的身体瞬间遮住了刘猛面前的阳光。

  刘猛下意识地咽了口唾沫,手里的刀握得更紧了。

  “你……你要干什么!

  姜大锤没说话。

  他伸出蒲扇般的大手,一把抓住了刘猛手里的刀身。

  “你找死!”刘猛大喜,用力往回抽刀,想把这不知死活的老铁匠的手指割断。

  纹丝不动。

  那只大手就像铁钳一样,死死钳住了刀身。

  姜大锤面无表情,手腕轻轻一拧。

  “嘎嘣!”

  一声脆响。

  那把被刘猛吹嘘为“削铁如泥”的百炼钢刀,就像麻花一样被拧成了九十度。

  周围的士兵全都看傻了。

  这可是军中战刀啊!

  就算是铁锭,也没这么容易被拧弯吧!

  刘猛看着手里弯成直角的废铁,眼珠子差点瞪出来。

  “这……这……”

  姜大锤随手将废刀扔在地上,发出“当啷”一声巨响。

  “我闺女说它脆,它就脆。”

  姜黎看都没看地上的废铁一眼,举起手中的金牌。

  “现在,还有谁怀疑本官的身份?”

  金牌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刘猛的冷汗瞬间就下来了。

  打也打不过,理也讲不通,这帮人简直就是怪物!

  “开……开城门,让他们上去……”

  ---

  德胜门城楼之上。

  寒风呼啸。

  姜家三兄弟扛着仪器,按照姜黎的指令,已经在城墙上跑了三个来回。

  “小妹!这段墙的数据不对劲!”

  姜山趴在一处墙垛边,大声喊道。

  姜黎快步走过去。

  只见墙根处有一块凹陷,像是被雨水冲刷过,露出一个拳头大小的黑洞。

  “怎么看都像个老鼠洞。”姜河凑过来看了一眼。

  “哪有这么大的老鼠。”姜黎蹲下身,从怀里掏出一根细长的银探针,伸进洞里。

  探针毫无阻碍地插了进去,直没至柄。

  姜黎的脸色变了。

  “空的。”

  “空的?”姜大锤走过来,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城墙里头应该是夯土,怎么会是空的?”

  姜黎站起身,眼中闪过一丝寒芒。

  “三哥,把‘探铲’拿来。”

  姜川立刻从工具箱里取出一根三尺长的中空铁管,一头磨得锋利无比。

  这是姜黎特意让他打造的“取样器”,也就是后世盗墓贼常用的“洛阳铲”。

  “照着这个位置,往下打。”

  “好嘞!”

  姜川抡起铁锤,“咣咣咣”几下,将铁管狠狠砸进了城墙内部。

  “拔!”

  兄弟三人合力,将铁管硬生生拔了出来。

  铁管里带出了圆柱形的泥土样本。

  姜黎走上前,用小刀轻轻剖开样本。

  没有预想中坚硬如石的夯土。

  只有散发着霉味的烂稻草,还有一捏就碎的朽木渣。

  姜大锤看了一眼,气得浑身发抖,一拳砸在城墙砖上。

  “这帮杀千刀的!这是城墙啊!这是保命的东西啊!他们竟然往里填烂木头!”

  姜黎面色冰冷,用帕子将那些朽木渣包好。

  “这就是他们每年一百万两银子修出来的城墙。”

  “好大的胆子!”

  一声暴喝如惊雷般在城头炸响。

  大批全副武装的士兵从城马道涌了上来,瞬间将姜黎几人团团围住。

  为首一人,身披重甲,满脸横肉,一双三角眼里透着狠戾的光。

  正是九门提督,赵刚。

  刘猛跟在他身后,一脸幸灾乐祸。

  “大胆狂徒!竟敢在城墙上挖洞破坏城防!来人,给我拿下,就地正法!”

  赵刚根本不给姜黎说话的机会,上来就扣了一顶“死罪”的大帽子。

  几十把长枪齐刷刷地指向姜黎一家。

  姜家父兄立刻将姜黎护在中间,手中紧紧握着铁锤和钢尺。

  “慢着。”

  姜黎推开父兄,从人墙中走了出来。

  她手里举着那个装满朽木渣的帕子。

  “赵将军,你是急着杀人灭口吗?”

  赵刚脸色一变。

  “胡言乱语!本将军乃是抓捕破坏城防的贼人!”

  “贼人?”

  姜黎冷笑一声,将帕子里的烂木头狠狠甩在赵刚脚下。

  “永定门西侧城墙,表层青砖厚度不足三寸,内部填充物全是朽木稻草。”

  “根据我的初步测算,这段城墙的空心率高达四成。”

  “赵将军,你引以为傲的京师防线,现在就是个一戳就破的大鸡蛋壳!”

  赵刚的瞳孔剧烈收缩。

  这可是九门提督府最大的秘密!

  前几任留下的烂摊子,他收了好处一直捂着盖子,怎么会被这个黄毛丫头一眼看穿!

  “妖言惑众!”赵刚恼羞成怒,“给我杀!出了事本将军担着!”

  士兵们正要动手。

  “住手——!”

  城下传来一声高呼。

  苏文远气喘吁吁地跑上城墙,身后跟着十几名身穿绯袍的御史言官。

  “我看谁敢动!”

  苏文远挡在姜黎身前,怒视赵刚。

  “赵刚!姜大人乃是奉旨查验城防!你敢抗旨不尊?”

  赵刚看着那些随时准备参他一本的御史,咬了咬牙,挥手让士兵退后。

  “苏大人,这丫头在城墙上乱挖乱凿,破坏了风水,动摇了军心!本将军这是依律办事!”

  “依律?”

  姜黎走上前,直视赵刚的眼睛。

  “三天后的大朝会,我会把详细的数据报告呈给陛下。”

  “到时候,是我的数据动摇军心,还是你的城墙动摇国本,自有公论。”

  赵刚看着她那双毫无惧色的眼睛,心里竟然生出一丝寒意。

  “好!本将军就等你三天!”

  赵刚放下狠话,带着人愤愤离去。

  苏文远擦了擦头上的冷汗。

  “姜大人,你太冒险了!这赵刚可是出了名的兵痞,真要动起手来……”

  “多谢苏大人解围。”姜黎打断他,“但我没时间了。”

  她转身看向父兄。

  “爹,哥哥们,我们只有三天。”

  “要把这四十五里城墙,每一寸都摸清楚。”

  “开工!”

  ……

  接下来的两天,京城百姓看到了奇景。

  四个身影扛着奇形怪状的仪器,在城墙上日夜不停地奔跑。

  一会儿在东直门,一会儿又到了西便门。

  那个穿着官服的瘦弱身影,总是冲在最前面。

  “听说了吗?那是新来的‘小姜大人’,是神仙下凡!”

  “她拿个千里眼看一眼,就知道墙里有没有鬼!”

  百姓们议论纷纷,九门提督府的人却如坐针毡。

  第三日深夜。

  工部衙门,灯火通明。

  桌上堆满了写满数据的草稿纸。

  姜黎坐在桌前,手中的算盘打得噼啪作响,快得只能看到残影。

  萧书白静静地站在她身后,为她披上一件厚披风,又将一杯热参茶放在手边。

  他看着纸上那些密密麻麻的奇怪符号,虽然看不全懂,但他能感受到那种扑面而来的压迫感。

  突然。

  算盘声停了。

  姜黎的手僵在半空中。

  她死死盯着最后算出来的那个数字,脸色苍白如纸。

  “怎么了?”萧书白轻声问。

  姜黎没有回答。

  手中的毛笔“啪”的一声掉在地上,墨汁溅了一地。

  她缓缓抬起头,眼中第一次露出了深深的绝望。

  “完了。”

  “比我想象的,还要糟十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