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城隍爷,好大的官威啊-《读书人会点江湖手段怎么了?》

  张锦站起身,左手挎着篮子,右手拎着酒坛就要往外走。

  丁陌拉了张锦一把:

  “只拿着瓷瓶就行了,剩下的先放在这儿。”

  张锦不知道他要干什么,但也没多问,找出篮子里的小瓷瓶交给丁陌。

  二人出了废弃小院,扫了一眼街面,空无一人,更夫的吆喝声离着也挺远。

  丁陌没有往城隍庙的方向走,反而带着张锦来到中午吃饭的那个酒馆后门。从外面看,这个后门进去应该是个院子。

  张锦一脸疑惑地看着丁陌,后者小声说道:“翻进去,开门。”

  这小院院墙不足一丈高,以张锦的身手不要太轻松。一个垫步便伸手抓到院墙边缘,双手用力一拉翻身进院,落地也毫无声息。

  张锦从里面打开门,丁陌溜溜达达进去反手虚掩大门。

  “找牛。”丁陌小声说道。

  “???”张锦瞪着眼,低声说道:“这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想吃牛肉?”

  丁陌拍了张锦后脑勺一下,压低声音说道:

  “活的!”

  “哦,哦。”

  这酒馆的后院不算太大,借着月光很容易就找到拴在院墙一角的一头牛。

  丁陌从怀里掏出一张符箓,单手掐诀,指尖一弹,符箓飞到主屋门楣上,这才用正常声音和张锦说道:

  “行了,听不到了。但是也别弄太大动静,里面听不到,但是外面能听到。”

  “你怎么知道这儿有牛,还是活的?”张锦好奇地问道。

  “咱们溜达整个县城,就这酒馆店面最大。这都年根儿了,来下馆子的谁不是想吃点儿好的。

  现在又不是之前那么严了,宰头牛卖给熟客不是很正常嘛。再说这酒馆掌柜鼻梁尖锐起节,印堂窄小,一看就是个抠门吝啬的货色,店里估计就请了一个店小二。

  那个店小二进进出出好几趟,上菜的时候衣角还挂着草料碎屑,估摸着应该是抽空来后院喂牛的。”

  “那咱来干什么?”

  “哪这么多废话,干活!”

  说着,丁陌把拴牛的绳子解开,拿在手里,说道:

  “按住牛头,别太用力,弄疼了一叫,引来巡夜的麻烦了。”

  张锦点点头,从一侧揽住牛脖子,双手固定住牛头不让它乱动。

  丁陌拿着绳子,把牛嘴捆得严严实实的,然后从地上抓起一把土,对着牛眼睛就吹了过去。

  牛眼进了沙土,一阵挣扎,但是嘴被捆得严实,没发出太大的声响,院墙外面即使听到声音也不会怀疑什么。

  “按住牛头,别让它动!”

  丁陌从怀里掏出瓷瓶,在牛眼下面放着。牛眼进了沙土,刺激得不停流眼泪,一点点流进瓷瓶里。

  等牛眼泪流得差不多了,丁陌又抓起一把土,换个眼睛继续吹。

  来来回回折腾了好几次才收集了小半瓶牛眼泪。

  丁陌晃晃瓷瓶,说道:“差不多了,松开吧。”

  张锦松开手,把绳子解开重新拴好。

  丁陌拍拍牛头,看着这只双眼通红的牛说道:

  “牛兄辛苦了,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过两天去投胎记得来找我。我叫丁陌。”

  对于丁陌莫名的恶趣味张锦基本已经习以为常了。

  丁陌揣着瓷瓶从后门出去,张锦从里面重新拴好门,又翻墙出了酒馆后院。

  二人回到废弃小院,这次丁陌让张锦拿出香炉、五色杂粮,把五色杂粮一层一层地铺在香炉里,然后插上贡香,二人出了废弃小院直奔城隍庙。

  城隍庙就在街尾,黑黢黢的门楼杵在那儿,檐角的瓦当缺了一块,露出里面的灰泥。

  朱红的大门漆皮剥落得厉害,铜制门环上锈迹斑斑,门楣上“城隍庙”三个烫金大字被岁月磨得发暗,只有凑近了才能看清笔画间的凹陷。

  这几日正是香火旺盛的时候,白日二人过来踩点的时候就看到了,进出的百姓络绎不绝。

  冬天的夜晚不像是其他季节,虫鸣鸟叫,或者风吹树叶总会带点声响、带点生机。

  但现在庙里则是一片死寂。

  惨白的月光洒落在城隍庙院内,供奉城隍爷的正殿里没有一丝光亮。

  从院里看过去,像一张漆黑的大嘴,吞噬着照射进去的月光。

  张锦抱着香炉站在院子里,看了一圈,觉得有点瘆得慌,压低声音说道:

  “咱来城隍庙到底干什么。”

  “请香灰。别废话,我怎么说,你就怎么做。”

  二人进了正殿,借着微弱的月光,丁陌仔细盯着城隍爷造像,这儿的城隍爷丁陌不认识。

  这也很正常,城隍庙里供奉的不一定是神仙,也有供奉贤臣名将的,甚至有清官死后,当地的百姓也会供奉。

  这两天香火好,城隍爷造像前的香炉里已经铺了一层厚厚的香灰。

  丁陌一脚踹在张锦屁股上,指了指造像前的供桌说道:

  “香炉放上去,点上三根香,磕头。”

  张锦瞪了丁陌一眼,心里骂骂咧咧的,但还是拿出火折子,把贡香点上,恭恭敬敬地插在了香炉里。然后和丁陌并排跪在地上,规规矩矩地磕了几个头。

  丁陌抬起头,一反平日不着调的神情,正色轻声说道:

  “城隍爷在上,维大纪乾武十四年腊月,有丁陌、张锦二人,谨具清酌庶羞,拜祭于城隍尊神之前。神司此土,察民善恶,护境安宅。今岁时和靖,赖神庇佑;祈神更垂灵鉴,消灾弭祸,五谷丰登,里巷宁康。神其歆享,降福斯民。尚飨!”

  说完又磕了三个头。张锦也跟着磕头。

  橙红的香头跳了两下,便有青烟从香灰下钻出来缓缓升起,到了半空中,像是被无形的手牵引,袅袅娜娜地打着旋儿,在古旧的木梁下织成一张轻软的网,将满室的寂静都染得有了朦胧的形状。

  再次抬起头时,丁陌又恢复不着调的笑容,屁股往一边一歪,坐在地上说道:

  “公事办完了,咱这边还有个私事得麻烦您老。青峡渡那边有条残魂,明儿个我去收了给您送过来,您老费心给看管几年。等我俩……”

  丁陌话还没说完,就看刚才还袅袅冒着青烟的香头突然灭了。

  丁陌脸色一变,缓缓地站起身来,双手揣袖冷声说道:

  “城隍爷,还是个县城隍,倒是好大的官威啊。青峡渡那片也是归你管吧。那残魂飘了这么多年,你不管不问就算了,现在小爷我辛苦走一趟,帮你收过来,又好吃好喝的供着你,就让你帮这点儿忙还推三阻四的。信不信我现在就回玉峤城府,给府城隍重塑金身。到时候我要说点什么不合适的话,你可别怪我了。”

  丁陌说完这话,灭掉的香头又复燃起来,而且火光更盛,青烟又恢复了袅袅升空的样子。

  三炷香肉眼可见地迅速燃尽,香灰窸窸窣窣地落在香炉里。

  丁陌冷哼一声:“惯你臭毛病!”

  丁陌踢了一脚已经看傻了的张锦说道:

  “续上。”

  张锦哆哆嗦嗦地又点了三炷香插在香炉里,依旧迅速燃尽。

  往复好几次,直到香灰把香炉铺满。

  丁陌拍拍身上的尘土,整理了下衣襟,瞥了城隍造像一眼,说道:

  “那这事儿就这么定了,我先走,你忙。”

  又对还跪在地上打摆子的张锦说道:“抱着香炉,走了。”

  张锦看看丁陌,又看看城隍造像,哐哐磕了三个头,才抱着香炉跟着丁陌出了城隍庙,一路小跑的回了刚才藏身的破落小院。

  就在二人出了城隍庙门口,城隍庙正殿好像抖动一下,房梁上的陈年老灰,飘飘洒洒地落了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