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天光微亮,长乐宫烛火早已燃尽,只剩窗缝漏进的晨光,在地砖上投下细碎的光影。
温酌近乎一夜未眠,靠在榻上出神。
“娘娘,奴婢来换烛台。”
门外传来轻柔的声音,一个身着青衫的宫女端着鎏金烛台走进来,眉眼低垂。
她熟练地换下案上旧烛台,将新的摆好,又收拾了杂物。
全程未多言一句,对他福了福身才转身轻步退了出去。
温酌慢半拍的想,在长乐宫似乎没见过她。
几息后,目光落在那只新烛台上。
烛台样式与宫中常用的无异,但底座处似乎比寻常的略厚些,边角也透着几分刻意打磨的痕迹。
他心思微动,起身走过去。
指尖按住烛台底座,轻轻一旋,只听“咔嗒”一声轻响,底座应声弹开。
里面藏着一张折得整齐的素纸条,还有一小包用桑皮纸裹紧的白色粉末。
温酌拿起粉末,拆开纸角凑近鼻尖,一股极淡的苦杏仁味钻入鼻腔。
他展开纸条,上面只有寥寥数字。
“融于饮食,静待时机。”
所以这是是慢性毒药?
想到慕容瑾的话,温酌捏着纸条和药包,站在案前静默。
良久,殿外传来宫人走动的声响。
温酌垂眸,将纸条揉碎塞进袖中,药包贴身藏进寝衣内侧,又将烛台底座复位,轻轻拍了拍,确保看不出异样。
他闭上眼,深吸一口气。
慕容瑾的承诺未必可信,但眼下,他没有别的选择。
温酌定了定神,才睁开眼扬声唤道:“念慈,进来。”
门外应声传来脚步声,念慈掀帘而入,脸上带着温顺的笑意。
“娘娘有何吩咐?”
“去小厨房备一份汤,要陛下常喝的莲子羹。”
温酌语气平静,“备好后,随我去御书房见陛下。”
念慈闻言眼睛一亮,脸上的笑意更深了。
自温酌入宫以来,向来是慕容尚主动来长乐宫,从未有过他主动要去探望陛下的情形。
她只当是两人情谊渐浓,连忙应道:“好!那娘娘先洗漱用早膳,奴婢这就去吩咐小厨房仔细准备,定要炖得软烂合陛下口味。”
说着,她脚步轻快地退了出去,生怕耽误了时辰。
殿内,温酌望着念慈匆匆离去的背影,指尖不自觉拢了拢。
净面换了身衣裳,温酌用过早膳后才走到小厨房外。
小厨房里热气裹着莲子的甜香漫出来,念慈守在灶台边,反复叮嘱厨役。
“陛下最喜这道莲子羹,火候一定要足,糖少放些,莫要甜腻了。”
厨役不敢怠慢,手持汤勺不停轻搅,瓷锅内的莲子渐渐炖得软糯,汤色清亮。
温酌立在廊下,阳光落在他脸上,却照不进眼底。
念慈回头见他神色恍惚,只当他是第一次去御书房紧张,笑着唤道:“娘娘,汤快好了,您再稍等片刻。”
温酌回神,微微颔首,目光扫过四周。
小厨房内厨役各司其职,没人留意到他这边。
待厨役将莲子羹盛进描金瓷碗,装入食盒时,念慈转身与管事吩咐事宜。
趁着这转瞬的空档,温酌接过盒盖,轻声道:“我来吧。”
盖上的瞬间,藏在盒盖下的指尖轻抖,些许白色粉末便入食盒内的瓷碗中。
粉末遇热便悄无声息地化开,融入浓稠的羹汤里,半点痕迹也无。
“娘娘,奴婢提着吧。”念慈接过温酌手中的食盒,笑意盈盈,“咱们快些去,陛下这个时辰该处理完政务了。”
温酌点头,接过一旁宫女递来的披风披上,“走吧。”
到了御书房外,侍卫见是他,无需通传便直接放行。
殿内,慕容尚埋首批阅奏折,案上堆着高高的文书,墨香混着龙涎香扑面而来。
听见脚步声,他抬头看来,瞧见是少年时,眼底瞬间漾开暖意。
“酌儿?你怎么来了?”
温酌垂眸避开他的目光,声音带着几分柔和。
“听闻陛下忙于政务,特意让小厨房炖了莲子羹送来。”
念慈上前将食盒放在案上,打开取出瓷碗,甜香瞬间弥漫开来。
慕容尚放下朱笔,示意内侍退下,只留他们二人。
“酌儿还是第一次这般关心朕。”他招手让温酌上前,“过来,陪朕一起吃。”
温酌脚步顿了顿,还是依言走过去。
慕容尚拉着他在身侧坐下,拿起汤勺,舀了一勺吹了吹,递到他唇边。
“酌儿可要吃第一口?”
温酌看着眼前的汤,恍惚间听见自己轻轻道:“不用了,酌儿已经吃过早膳了还饱,这是给陛下的。”
慕容尚眉眼温和,收回汤勺自己饮了下去。
“这可是酌儿第一次送来给朕的,朕可要好好尝尝。”
温酌抬眸,看着他一勺勺舀着羹汤,到喝完放下汤勺。
“酌儿怎的这般看着朕?”
温酌垂下羽睫,斟了杯茶水放到他手里。
“酌儿自入宫以来还未认真看过陛下,想仔细看看。”
这还是少年第一次愿意亲近他。
慕容尚轻笑一声,喝下茶水时落在温酌身上的目光晦暗,“那……酌儿可要好好看看?”
“……嗯。”
话音刚落,慕容尚捏起温酌下颌,俯身便想吻下去,却被他侧脸,落在了面颊上。
“嗯?酌儿?”声音喑哑磁性。
“酌儿不太
天光微亮,长乐宫烛火早已燃尽,只剩窗缝漏进的晨光,在地砖上投下细碎的光影。
温酌近乎一夜未眠,靠在榻上出神。
“娘娘,奴婢来换烛台。”
门外传来轻柔的声音,一个身着青衫的宫女端着鎏金烛台走进来,眉眼低垂。
她熟练地换下案上旧烛台,将新的摆好,又收拾了杂物。
全程未多言一句,对他福了福身才转身轻步退了出去。
温酌慢半拍的想,在长乐宫似乎没见过她。
几息后,目光落在那只新烛台上。
烛台样式与宫中常用的无异,但底座处似乎比寻常的略厚些,边角也透着几分刻意打磨的痕迹。
他心思微动,起身走过去。
指尖按住烛台底座,轻轻一旋,只听“咔嗒”一声轻响,底座应声弹开。
里面藏着一张折得整齐的素纸条,还有一小包用桑皮纸裹紧的白色粉末。
温酌拿起粉末,拆开纸角凑近鼻尖,一股极淡的苦杏仁味钻入鼻腔。
他展开纸条,上面只有寥寥数字。
“融于饮食,静待时机。”
所以这是是慢性毒药?
想到慕容瑾的话,温酌捏着纸条和药包,站在案前静默。
良久,殿外传来宫人走动的声响。
温酌垂眸,将纸条揉碎塞进袖中,药包贴身藏进寝衣内侧,又将烛台底座复位,轻轻拍了拍,确保看不出异样。
他闭上眼,深吸一口气。
慕容瑾的承诺未必可信,但眼下,他没有别的选择。
温酌定了定神,才睁开眼扬声唤道:“念慈,进来。”
门外应声传来脚步声,念慈掀帘而入,脸上带着温顺的笑意。
“娘娘有何吩咐?”
“去小厨房备一份汤,要陛下常喝的莲子羹。”
温酌语气平静,“备好后,随我去御书房见陛下。”
念慈闻言眼睛一亮,脸上的笑意更深了。
自温酌入宫以来,向来是慕容尚主动来长乐宫,从未有过他主动要去探望陛下的情形。
她只当是两人情谊渐浓,连忙应道:“好!那娘娘先洗漱用早膳,奴婢这就去吩咐小厨房仔细准备,定要炖得软烂合陛下口味。”
说着,她脚步轻快地退了出去,生怕耽误了时辰。
殿内,温酌望着念慈匆匆离去的背影,指尖不自觉拢了拢。
净面换了身衣裳,温酌用过早膳后才走到小厨房外。
小厨房里热气裹着莲子的甜香漫出来,念慈守在灶台边,反复叮嘱厨役。
“陛下最喜这道莲子羹,火候一定要足,糖少放些,莫要甜腻了。”
厨役不敢怠慢,手持汤勺不停轻搅,瓷锅内的莲子渐渐炖得软糯,汤色清亮。
温酌立在廊下,阳光落在他脸上,却照不进眼底。
念慈回头见他神色恍惚,只当他是第一次去御书房紧张,笑着唤道:“娘娘,汤快好了,您再稍等片刻。”
温酌回神,微微颔首,目光扫过四周。
小厨房内厨役各司其职,没人留意到他这边。
待厨役将莲子羹盛进描金瓷碗,装入食盒时,念慈转身与管事吩咐事宜。
趁着这转瞬的空档,温酌接过盒盖,轻声道:“我来吧。”
盖上的瞬间,藏在盒盖下的指尖轻抖,些许白色粉末便入食盒内的瓷碗中。
粉末遇热便悄无声息地化开,融入浓稠的羹汤里,半点痕迹也无。
“娘娘,奴婢提着吧。”念慈接过温酌手中的食盒,笑意盈盈,“咱们快些去,陛下这个时辰该处理完政务了。”
温酌点头,接过一旁宫女递来的披风披上,“走吧。”
到了御书房外,侍卫见是他,无需通传便直接放行。
殿内,慕容尚埋首批阅奏折,案上堆着高高的文书,墨香混着龙涎香扑面而来。
听见脚步声,他抬头看来,瞧见是少年时,眼底瞬间漾开暖意。
“酌儿?你怎么来了?”
温酌垂眸避开他的目光,声音带着几分柔和。
“听闻陛下忙于政务,特意让小厨房炖了莲子羹送来。”
念慈上前将食盒放在案上,打开取出瓷碗,甜香瞬间弥漫开来。
慕容尚放下朱笔,示意内侍退下,只留他们二人。
“酌儿还是第一次这般关心朕。”他招手让温酌上前,“过来,陪朕一起吃。”
温酌脚步顿了顿,还是依言走过去。
慕容尚拉着他在身侧坐下,拿起汤勺,舀了一勺吹了吹,递到他唇边。
“酌儿可要吃第一口?”
温酌看着眼前的汤,恍惚间听见自己轻轻道:“不用了,酌儿已经吃过早膳了还饱,这是给陛下的。”
慕容尚眉眼温和,收回汤勺自己饮了下去。
“这可是酌儿第一次送来给朕的,朕可要好好尝尝。”
温酌抬眸,看着他一勺勺舀着羹汤,到喝完放下汤勺。
“酌儿怎的这般看着朕?”
温酌垂下羽睫,斟了杯茶水放到他手里。
“酌儿自入宫以来还未认真看过陛下,想仔细看看。”
这还是少年第一次愿意亲近他。
慕容尚轻笑一声,喝下茶水时落在温酌身上的目光晦暗,“那……酌儿可要好好看看?”
“……嗯。”
话音刚落,慕容尚捏起温酌下颌,俯身便想吻下去,却被他侧脸,落在了面颊上。
“嗯?酌儿?”声音喑哑磁性。
“酌儿不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