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日子,陈见深仿佛被按下了某个诡异的幸运开关。
起初他并未察觉,只是觉得手气顺得不可思议。那些平日里需要眼疾手快、拼尽网速和手速才能抢到的“优质单”——配送费高昂、路线顺畅、往往位于核心商圈或高档小区的订单,开始源源不断地涌入他的手机。不再是猩红的强制派单,而是正常的、可供抢单的推送,只是出现的时机和频率,精准得仿佛为他量身定做。
他不再需要像过去那样,像条猎犬般在城市里漫无目的地巡弋,苦苦等待系统偶尔的“施舍”。现在,他常常只需在一个热门商圈附近停下不久,手机就会接二连三地响起悦耳的提示音,推送来的订单一个比一个“肥美”。送一份五星级酒店的法餐到相邻的写字楼,配送费抵得上平时三单;深夜接到科技园区的加班茶点团单,一趟就能赚足半日流水。
他的日均收入开始稳步攀升,账户里的数字变得前所未有地好看。他甚至有余钱还掉了一笔拖欠许久的小额贷款,房东再来敲门时,他也能坦然地把现金递过去,不再需要绞尽脑汁地编造拖延的借口。
这种实实在在的物质改善,像一剂效力强劲的麻醉药,逐渐稀释了盘踞在他心头的恐惧。殡仪馆那只冰冷的手、算命老头的尖叫、以及那箱诡异的冥币,都被他强行压进了意识的底层。
“也许……这并不是坏事?”一个危险的念头开始在他脑中滋生。
他试图为这一切寻找合理的解释。或许是系统算法优化,或许是运气使然,又或者……是他之前“恪尽职守”,完成了那些“特殊订单”后,某种平衡机制给予的“回报”?就像完成困难任务后获得的高额奖励。
他开始更仔细地观察。那些优质订单的取餐点和送餐地,总是阳光充沛、人来人往,充满了“生”气。送达过程也异常顺利,从未有过超时、撒餐或者难缠的顾客。一切都在强化着这种“良性循环”的错觉。
他甚至开始留意那箱冥币。它们安静地待在墙角,厚度似乎没有再明显增加,但那种冰冷的存在感无时无刻不在提醒他交易的源头。他不再像最初那样恐惧地封存它,有时甚至会走过去,隔着纸箱看上几眼,心情复杂。这些他无法使用的“货币”,正以一种扭曲的方式,转化为他现实中急需的生存资源。
他的胆子,在这种“无害”甚至“有益”的反馈下,渐渐大了起来。
这天晚上,十一点刚过。他刚送完一单利润丰厚的夜宵,正在一条相对安静的林荫道边短暂休息。夜风带着初夏的微醺,吹拂着他因为连日来的“好运”而略显放松的神经。
手机屏幕,就在这一刻,毫无预兆地再次被那片熟悉的猩红覆盖。
那声尖锐的蜂鸣,像一根冰冷的针,刺破了他用麻痹和自我安慰构筑起来的脆弱外壳。
陈见深的心脏条件反射地一紧,但这一次,他没有像之前那样瞬间被恐惧淹没。他甚至没有立刻去看订单内容,而是先深深吸了一口气,感受着胸腔里那颗因为紧张而加速跳动,却并未失控的心脏。
他点开订单。
【系统强制派单:西山公墓,管理处后身,无名碑。收货人:(空白)。备注:三菜一汤,莫忘酒水。】
西山公墓。比殡仪馆更远,更偏僻的地方。
若是放在一周前,看到这个地址,他恐怕会立刻手脚冰凉。但现在,他看着那行地址,心里涌起的竟是一种近乎麻木的平静,甚至……带着一丝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扭曲的好奇。
他没有挣扎,没有愤怒,只是默默地看着订单下方那行熟悉的警告:【违反服务协议,将永久封禁账号】。然后,他伸出手指,平静地点击了“接受”。
取餐点,果然是“老杨记粥铺”。
再来到这家店门口,陈见深的心情与第一次来时已截然不同。卷帘门依旧只拉下一半,像一只窥视外界的独眼。他弯腰钻了进去,那股熟悉的、混合着苦涩药材和陈年香火的味道依旧浓烈,但现在闻起来,不再仅仅是诡异,反而带着一种……仿佛回家了般的、令人毛骨悚然的“亲切感”。
店里依旧只有那个穿深色围裙的老头。他似乎永远坐在柜台后面,低着头,像是在打盹,又像是在等待着什么。
“老板,取餐,西山公墓。”陈见深开口,声音平静得让他自己都有些意外。
老头缓缓抬起头,那双浑浊的眼睛在他脸上停留的时间,似乎比上一次更长了些。他没有立刻去取餐,而是慢悠悠地开口,沙哑的声音像砂纸摩擦着木头:“西山那边……路远,晚上风大。”
陈见深心里微微一动。这看似寻常的提醒,此刻听来却像是一种隐晦的确认,确认他再次踏入了这个圈子。
“嗯,知道了。”陈见深应了一声,没有多余的话。
老头盯着他看了几秒,那眼神似乎穿透了他的皮肉,看到了他内心深处那点刚刚萌芽的、对恐惧的适应,甚至是对这种异常交易的默认。然后,他转过身,从那个裹着厚棉絮的保温箱里,取出一个沉甸甸的、用红色塑料袋装好的餐盒。这一次,除了餐食,旁边还挂着一个用草绳系好的、巴掌大小的深色小陶瓶,里面晃荡着液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是酒。
陈见深接过袋子。入手比之前的任何一次都要沉重,温热的餐盒和冰凉的小陶瓶形成奇异的触感对比。
“这次……有酒。”陈见深下意识地说了一句。
老头浑浊的眼珠似乎转动了一下,声音依旧干瘪:“规矩不能破。那边……也好这一口。”
规矩。陈见深默念着这个词。他正在学习和适应这些“规矩”。
他不再多问,付了餐费——依旧是正常的价格,仿佛这些特殊的餐食与普通外卖毫无二致——然后拎着袋子,弯腰钻出了店铺。
去往西山公墓的路,比他想象的还要荒凉。电动车在盘山公路上孤独地行驶,车灯是唯一的光源,切割着前方无边无际的黑暗。山风确实很大,带着野草和露水的腥气,呼啸着灌进他的头盔,冰冷刺骨。但他只是紧了紧衣领,继续前行。
导航终于提示到达目的地。公墓的管理处是一排低矮的平房,黑灯瞎火。他按照订单提示,绕到房子后面。那里是一片更加古老、破败的墓区,墓碑东倒西歪,很多连字迹都模糊了。
他在一片半人高的荒草丛前停下,手电光扫过,勉强辨认出草丛深处,确实立着一块低矮的、没有刻任何名字的石碑。
“有人吗?外卖。”他朝着那片黑暗和荒芜喊道。声音被山风吹散,显得微弱而徒劳。
没有回应。只有风声穿过松林的呜咽。
他站在原地,等了大约一分钟。心脏平稳地跳动着,恐惧被一种执行任务的麻木感取代。他不再犹豫,拎着外卖袋,深一脚浅一脚地走进荒草丛,将那个沉甸甸的、带着酒水的红色塑料袋,轻轻放在了那块无名碑前。
完成这个动作的瞬间,一阵更强的山风猛地刮过,卷起地上的枯叶,打着旋儿从他脚边掠过。他似乎听到风中夹杂着一丝极细微的、满足的叹息声,又或许,只是他的幻觉。
他不再停留,转身,快步走回电动车旁。跨上车,拧动电门,沿着来路下山。
这一次,他甚至没有立刻去查看车前的储物篮。直到回到了灯火通明的城区,在一个红灯前停下,他才仿佛例行公事般,低头看了一眼。
篮子里面,依旧空空如也。
但他并没有感到意外,也没有丝毫庆幸。反而,一种更深的明悟涌上心头。报酬,或许早已以另一种形式,提前支付给了他——那些源源不断的、让他收入大增的“优质订单”。
这是一种更隐蔽、也更牢固的捆绑。他用为“那个世界”的服务,换取了在“这个世界”更好的生存。所谓的“好运”,不过是电子时代的香火钱,是预先支付的、买断他恐惧和妥协的酬劳。
他抬起头,看着前方变换的绿灯,眼神里第一次没有了最初的惊慌失措,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混杂着疲惫、麻木和一丝认命的平静。
他拧动电门,汇入车流,驶向下一个等待着他的、不知是人是鬼的订单。生活的车轮,裹挟着这诡异而冰冷的“好运”,继续向前碾去。
起初他并未察觉,只是觉得手气顺得不可思议。那些平日里需要眼疾手快、拼尽网速和手速才能抢到的“优质单”——配送费高昂、路线顺畅、往往位于核心商圈或高档小区的订单,开始源源不断地涌入他的手机。不再是猩红的强制派单,而是正常的、可供抢单的推送,只是出现的时机和频率,精准得仿佛为他量身定做。
他不再需要像过去那样,像条猎犬般在城市里漫无目的地巡弋,苦苦等待系统偶尔的“施舍”。现在,他常常只需在一个热门商圈附近停下不久,手机就会接二连三地响起悦耳的提示音,推送来的订单一个比一个“肥美”。送一份五星级酒店的法餐到相邻的写字楼,配送费抵得上平时三单;深夜接到科技园区的加班茶点团单,一趟就能赚足半日流水。
他的日均收入开始稳步攀升,账户里的数字变得前所未有地好看。他甚至有余钱还掉了一笔拖欠许久的小额贷款,房东再来敲门时,他也能坦然地把现金递过去,不再需要绞尽脑汁地编造拖延的借口。
这种实实在在的物质改善,像一剂效力强劲的麻醉药,逐渐稀释了盘踞在他心头的恐惧。殡仪馆那只冰冷的手、算命老头的尖叫、以及那箱诡异的冥币,都被他强行压进了意识的底层。
“也许……这并不是坏事?”一个危险的念头开始在他脑中滋生。
他试图为这一切寻找合理的解释。或许是系统算法优化,或许是运气使然,又或者……是他之前“恪尽职守”,完成了那些“特殊订单”后,某种平衡机制给予的“回报”?就像完成困难任务后获得的高额奖励。
他开始更仔细地观察。那些优质订单的取餐点和送餐地,总是阳光充沛、人来人往,充满了“生”气。送达过程也异常顺利,从未有过超时、撒餐或者难缠的顾客。一切都在强化着这种“良性循环”的错觉。
他甚至开始留意那箱冥币。它们安静地待在墙角,厚度似乎没有再明显增加,但那种冰冷的存在感无时无刻不在提醒他交易的源头。他不再像最初那样恐惧地封存它,有时甚至会走过去,隔着纸箱看上几眼,心情复杂。这些他无法使用的“货币”,正以一种扭曲的方式,转化为他现实中急需的生存资源。
他的胆子,在这种“无害”甚至“有益”的反馈下,渐渐大了起来。
这天晚上,十一点刚过。他刚送完一单利润丰厚的夜宵,正在一条相对安静的林荫道边短暂休息。夜风带着初夏的微醺,吹拂着他因为连日来的“好运”而略显放松的神经。
手机屏幕,就在这一刻,毫无预兆地再次被那片熟悉的猩红覆盖。
那声尖锐的蜂鸣,像一根冰冷的针,刺破了他用麻痹和自我安慰构筑起来的脆弱外壳。
陈见深的心脏条件反射地一紧,但这一次,他没有像之前那样瞬间被恐惧淹没。他甚至没有立刻去看订单内容,而是先深深吸了一口气,感受着胸腔里那颗因为紧张而加速跳动,却并未失控的心脏。
他点开订单。
【系统强制派单:西山公墓,管理处后身,无名碑。收货人:(空白)。备注:三菜一汤,莫忘酒水。】
西山公墓。比殡仪馆更远,更偏僻的地方。
若是放在一周前,看到这个地址,他恐怕会立刻手脚冰凉。但现在,他看着那行地址,心里涌起的竟是一种近乎麻木的平静,甚至……带着一丝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扭曲的好奇。
他没有挣扎,没有愤怒,只是默默地看着订单下方那行熟悉的警告:【违反服务协议,将永久封禁账号】。然后,他伸出手指,平静地点击了“接受”。
取餐点,果然是“老杨记粥铺”。
再来到这家店门口,陈见深的心情与第一次来时已截然不同。卷帘门依旧只拉下一半,像一只窥视外界的独眼。他弯腰钻了进去,那股熟悉的、混合着苦涩药材和陈年香火的味道依旧浓烈,但现在闻起来,不再仅仅是诡异,反而带着一种……仿佛回家了般的、令人毛骨悚然的“亲切感”。
店里依旧只有那个穿深色围裙的老头。他似乎永远坐在柜台后面,低着头,像是在打盹,又像是在等待着什么。
“老板,取餐,西山公墓。”陈见深开口,声音平静得让他自己都有些意外。
老头缓缓抬起头,那双浑浊的眼睛在他脸上停留的时间,似乎比上一次更长了些。他没有立刻去取餐,而是慢悠悠地开口,沙哑的声音像砂纸摩擦着木头:“西山那边……路远,晚上风大。”
陈见深心里微微一动。这看似寻常的提醒,此刻听来却像是一种隐晦的确认,确认他再次踏入了这个圈子。
“嗯,知道了。”陈见深应了一声,没有多余的话。
老头盯着他看了几秒,那眼神似乎穿透了他的皮肉,看到了他内心深处那点刚刚萌芽的、对恐惧的适应,甚至是对这种异常交易的默认。然后,他转过身,从那个裹着厚棉絮的保温箱里,取出一个沉甸甸的、用红色塑料袋装好的餐盒。这一次,除了餐食,旁边还挂着一个用草绳系好的、巴掌大小的深色小陶瓶,里面晃荡着液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是酒。
陈见深接过袋子。入手比之前的任何一次都要沉重,温热的餐盒和冰凉的小陶瓶形成奇异的触感对比。
“这次……有酒。”陈见深下意识地说了一句。
老头浑浊的眼珠似乎转动了一下,声音依旧干瘪:“规矩不能破。那边……也好这一口。”
规矩。陈见深默念着这个词。他正在学习和适应这些“规矩”。
他不再多问,付了餐费——依旧是正常的价格,仿佛这些特殊的餐食与普通外卖毫无二致——然后拎着袋子,弯腰钻出了店铺。
去往西山公墓的路,比他想象的还要荒凉。电动车在盘山公路上孤独地行驶,车灯是唯一的光源,切割着前方无边无际的黑暗。山风确实很大,带着野草和露水的腥气,呼啸着灌进他的头盔,冰冷刺骨。但他只是紧了紧衣领,继续前行。
导航终于提示到达目的地。公墓的管理处是一排低矮的平房,黑灯瞎火。他按照订单提示,绕到房子后面。那里是一片更加古老、破败的墓区,墓碑东倒西歪,很多连字迹都模糊了。
他在一片半人高的荒草丛前停下,手电光扫过,勉强辨认出草丛深处,确实立着一块低矮的、没有刻任何名字的石碑。
“有人吗?外卖。”他朝着那片黑暗和荒芜喊道。声音被山风吹散,显得微弱而徒劳。
没有回应。只有风声穿过松林的呜咽。
他站在原地,等了大约一分钟。心脏平稳地跳动着,恐惧被一种执行任务的麻木感取代。他不再犹豫,拎着外卖袋,深一脚浅一脚地走进荒草丛,将那个沉甸甸的、带着酒水的红色塑料袋,轻轻放在了那块无名碑前。
完成这个动作的瞬间,一阵更强的山风猛地刮过,卷起地上的枯叶,打着旋儿从他脚边掠过。他似乎听到风中夹杂着一丝极细微的、满足的叹息声,又或许,只是他的幻觉。
他不再停留,转身,快步走回电动车旁。跨上车,拧动电门,沿着来路下山。
这一次,他甚至没有立刻去查看车前的储物篮。直到回到了灯火通明的城区,在一个红灯前停下,他才仿佛例行公事般,低头看了一眼。
篮子里面,依旧空空如也。
但他并没有感到意外,也没有丝毫庆幸。反而,一种更深的明悟涌上心头。报酬,或许早已以另一种形式,提前支付给了他——那些源源不断的、让他收入大增的“优质订单”。
这是一种更隐蔽、也更牢固的捆绑。他用为“那个世界”的服务,换取了在“这个世界”更好的生存。所谓的“好运”,不过是电子时代的香火钱,是预先支付的、买断他恐惧和妥协的酬劳。
他抬起头,看着前方变换的绿灯,眼神里第一次没有了最初的惊慌失措,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混杂着疲惫、麻木和一丝认命的平静。
他拧动电门,汇入车流,驶向下一个等待着他的、不知是人是鬼的订单。生活的车轮,裹挟着这诡异而冰冷的“好运”,继续向前碾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