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建功立业,光宗耀祖!-《穿成阿斗,开局弄丢出师表!》

  “臣,遵旨!”张嶷重重叩首,眼中满是激动。他知道,这道命令传下去,南安的民心,便彻底归于大汉了。

  果然,当盖着天子玉玺的安民告示被张贴在城中各处,当一车车金黄的粟米被运出粮仓,在街头架起大锅,熬成一锅锅香气四溢的米粥时,那些原本躲在家中瑟瑟发抖的百姓,终于小心翼翼地推开了家门。

  他们看着那些纪律严明,秋毫无犯的汉军士兵,看着那些免费发放粮食的粥棚,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

  当第一个饥肠辘辘的孩子,从汉军士兵手中接过一碗米粥,狼吞虎咽地吃起来时,压抑的哭声,终于在人群中响起。

  “苍天有眼啊!我们……我们有救了!”

  “这才是王师啊!这才是真正的王师!”

  “陛下万岁!大汉万岁!”

  最初只是零星的呼喊,但很快,便汇成了响彻云霄的声浪。

  民心,在这最直接的恩惠面前,迅速倒向了新的统治者。

  处理完民政,刘禅才在马岱兴冲冲的引领下,来到了南安郡的府库与粮仓。

  粮仓的大门,早已被兴奋的士兵用巨木撞开。

  当那扇沉重的木门缓缓向内打开时,一股混合着谷物香气与尘土味道的气息扑面而来。

  下一刻,在场的所有人,包括见惯了大场面的刘禅在内,都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

  只见粮仓之内,根本没有路。

  金黄的粟米、饱满的小麦、青色的豆子,堆积成一座座连绵起伏的巨大山丘,几乎要顶到仓库的房梁。光是门口,因为大门被撞开的震动,金黄的粟米便如同金色的瀑布般,“哗啦啦”地倾泻而出,在众人脚下铺了厚厚的一层。

  “发了……这次真的发了!”

  马岱看着眼前这壮观到令人窒息的景象,激动得浑身都在颤抖。他再也按捺不住,一个箭步冲了上去,整个人都扑进了那金色的“米山”之中,任由温润的谷粒将他埋到腰间。

  他抓起两把粟米,感受着那沉甸甸的分量,兴奋地搓着手,对着刘禅狂喜地吼道:“陛下!发了!我们发了啊!这么多粮食!这么多粮食啊!”

  一名随行的军中主簿,在经过了最初的震惊后,立刻带着几名书吏,开始进行初步的估算。他们用尺子丈量着粮堆的高度和范围,用算筹飞快地计算着。

  半个时辰后,那名主簿拿着一块写满了数字的木牍,手都在发抖,他快步走到刘禅面前,高声汇报:“启……启禀陛下!经初步估算,此地粮仓,存有粟米、小麦、豆类等各类粮食,共计……共计八十余万石!草料五十余万石!”

  八十余万石粮食!

  这个数字一出,周围的将领们全都懵了。

  他们知道会很多,但没想到会多到这个地步!

  “八十万石……”王平喃喃自语,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足够……足够我军五万大军,足食一年有余!还不算那些草料!”

  这意味着,困扰蜀汉多年的粮草问题,在这一刻,得到了根本性的缓解!这意味着,未来的北伐,将不再受后勤的掣肘!

  刘禅的心脏也在剧烈地跳动。

  他知道,游奕是个贪官,必然会大肆搜刮民脂民膏,中饱私囊,囤积居奇。但他也没想到,这个蠢货竟然贪到了如此丧心病狂的地步!他几乎是将整个南安郡未来数年的收成,全都搜刮到了自己的仓库里!

  这真是……运输大队长啊!

  如果说粮仓的收获是惊喜,那么府库的发现,则是狂喜。

  府库的大门被打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堆放在墙角的一排排沉重的木箱。

  士兵们用撬棍费力地撬开其中一个箱子,箱盖打开的瞬间,一片耀眼的金光迸射而出,晃得人几乎睁不开眼。

  箱子里,装满了码放得整整齐齐的金饼!

  “我的老天爷……”一名年轻的白毦兵忍不住惊呼出声。

  “开!全都给我打开!”马岱大手一挥。

  士兵们兴奋地冲上前去,将一个个木箱接连撬开。

  金灿灿的金饼,白花花的银锭,还有一串串沉甸甸的五铢钱,在火把的照耀下,闪烁着令人目眩神迷的光芒。

  整个府库,仿佛变成了一座由金钱堆砌而成的宫殿。

  但这还不是全部。

  在府库的另一侧,是兵器库。

  一排排崭新的木架上,挂满了保养得油光锃亮的精良甲胄,有步人甲,有骑兵用的明光铠,粗略一数,竟有不下千副!

  旁边的兵器架上,长矛如林,环首刀雪亮,还有上万支捆扎得整整齐齐的羽箭,箭头闪烁着致命的寒光。

  这可都是曹魏精锐部队才能装备的制式兵器,比蜀军现有的装备,不知精良了多少倍!

  而当马厩的大门被打开时,数千匹战马不安的嘶鸣声,汇成了一股声浪。

  近三千匹膘肥体壮的战马,挤满了整个马厩。这些战马,肩高体长,肌肉结实,一看就是经过精心挑选和饲养的优良品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在极度缺乏战马的蜀汉,这三千匹战马的价值,甚至比那满屋子的金银财宝还要珍贵!

  看着眼前这丰硕到令人难以置信的战果,刘禅心中激动不已。

  这一票,干得他娘的太值了!

  这不仅仅是解决了蜀汉的燃眉之急,更是为他接下来要在蜀中推行的那场史无前例的改革,提供了最坚实、最雄厚的物质基础!

  “传朕旨意!”

  刘禅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激动,朗声下令。

  “所有缴获的钱粮、兵甲、战马,立刻登记造册!”

  “凡此次出征将士,无论官职高低,人人有赏!赏钱翻倍!”

  “所有主动开城的内应义士,以及随朕出征的白狼羌勇士,赏赐再加一倍!并优先挑选兵甲战马!”

  “告诉将士们,朕说过的话,绝不食言!跟着朕,不仅有仗打,有功立,更有钱拿!”

  这道命令,瞬间在全军之中掀起了滔天巨浪!

  消息传开,全军欢腾!

  士兵们看着那一箱箱被抬出来的金银,看着那一车车被运往军营的粮食和肉干,看着那些崭新的铠甲和神骏的战马,所有人的眼睛都红了。

  他们当兵打仗,图的是什么?不就是建功立业,封妻荫子,过上好日子吗?

  而眼前这位年轻的天子,不仅能带领他们打胜仗,更能带领他们发大财!这种最直接、最实在的利益,比任何空洞的口号都能收拢人心!

  士兵们看向刘禅的目光,比看家中的妻子还要火热。

  刘禅感受着那一道道炽热的目光,嘴就没合拢过。

  他大步流星地走到粮仓前,在那如同小山般倾泻而出的粟米堆上,一步步走了上去,最终,站立在了那座金色山丘的顶端。

  他张开双臂,迎着清晨的阳光,对着下方数千名将士,高声喊道:

  “大汉的将士们!”

  下方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那位站在粮山之上的年轻帝王身上。

  “你们看到了吗?”刘禅指着脚下的粮食,指着远处的府库,“这些,都是我们用勇武和智慧,从敌人手中夺回来的战利品!”

  “朕告诉你们!这,只是一个开始!”

  “跟着朕,不仅能让你们的家人吃饱饭!”

  “朕,还要让你们顿顿有肉吃!”

  “跟着朕,不仅能让你们建功立业,光宗耀祖!”

  “朕,还要让你们的金银财宝,多到家里的箱子都装不下!”

  这番粗糙直白的话,瞬间点燃了所有士兵的热血!

  “陛下万岁!!”

  下一刻,山呼海啸般的呐喊,骤然爆发!

  “陛下万岁!大汉万胜!”

  “陛下万岁!大汉万胜!!”

  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响彻了整个南安城,甚至传到了城外很远的地方。那些刚刚领到救济粮的百姓,听到这发自肺腑的呐喊,也纷纷跪倒在地,朝着太守府的方向,虔诚地叩拜。

  军心、民心,在这一刻,尽归于此。

  刘禅站在那座金色的粮山之上,俯瞰着下方那一张张狂热而崇拜的脸庞,心中涌起万丈豪情。

  从今天起,他不再是那个需要依靠相父庇护的后主。

  他,是真正的大汉天子!

  一个能带领他的人民,走向胜利与富强的君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