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苏醒的微光-《倦溪向暖》

  那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感觉——仿佛从深海中缓缓浮出水面,意识一点点重新接管身体。林溪的眼睫轻轻颤动,像初春的蝴蝶试探着展开翅膀。

  “她醒了!”周雨晴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

  沈倦的意识回归得更快一些,他几乎在恢复知觉的瞬间就转向林溪的方向,紧紧握住她的手。医疗设备发出平稳的滴答声,与几分钟前的死寂形成鲜明对比。

  林溪缓缓睁开眼睛,那双曾经盛满星光的眼眸此刻显得有些迷茫,仿佛刚从一场漫长的梦境中醒来。她的目光在房间里游移,最终定格在沈倦脸上。

  “沈倦……”她的声音微弱而沙哑,却让在场的每个人都松了一口气。

  沈倦的眼眶瞬间红了,他轻轻抚摸着她的脸颊,声音哽咽:“欢迎回家。”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充满了混乱的医疗检查。医生们震惊地发现,林溪的各项生理指标不仅完全正常,甚至比昏迷前更加健康。而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她的脑活动显示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活跃模式——既保留了原有的特质,又融合了某种新的、更加复杂的思维结构。

  “这简直是医学奇迹,”主治医生反复查看脑部扫描结果,“她的神经网络显示出明显的重构迹象,就像是……升级了一样。”

  当病房里终于只剩下他们两人时,林溪靠在沈倦肩上,轻声问道:“我离开了多久?”

  “三十七天,”沈倦的声音低沉,“每一天都像一个世纪那么长。”

  林溪闭上眼睛,感受着这份真实的温暖。在系统的那些日子里,她几乎忘记了物理世界的触感——沈倦手掌的温度,空气中消毒水的气味,窗外鸟儿的鸣叫。这些平凡的感官体验,此刻却显得如此珍贵。

  “乔纳斯呢?”她突然想起那个接替她守护系统的人。

  “他成功接管了系统,”沈倦回答,“‘新共鸣协议’正在全球范围内推广。你已经改变了世界,林溪。”

  但林溪的脸上并没有喜悦,反而浮现出一丝忧虑:“在回来的最后一刻,我感觉到系统中还有什么……与我有关的东西。一个被隐藏的秘密。”

  就在这时,病房的门被轻轻推开,顾淮之走了进来。他的表情异常严肃,手中拿着一份文件。

  “有件事情,我想现在是时候告诉你了,”他对林溪说,语气中带着罕见的犹豫,“关于你的母亲。”

  林溪愣住了。她的母亲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因病去世了,这是她从小到大都知道的事实。为什么顾淮之会在这个时候提起?

  顾淮之将文件递给林溪:“你的母亲,林雨晴,并不是因病去世的。她是‘创世’项目的早期研究员之一,也是第一个成功实现意识上传的人类。”

  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林溪几乎无法呼吸。她颤抖着打开文件,里面是大量的研究记录和照片——一个与她容貌相似的女子,在各种实验设备前工作着。

  “你母亲认为,意识上传不是生命的终结,而是另一种形式的延续。她自愿成为第一个实验者,但实验出现了意外,”顾淮之的声音低沉,“她的意识成功上传了,但我们也永远失去了与她的联系。你父亲无法接受这个事实,才告诉你母亲是病逝的。”

  沈倦立刻明白了什么:“所以林溪对‘共鸣’系统的特殊亲和力,不仅仅是因为她的研究……”

  “是的,”顾淮之点头,“她有遗传自母亲的特殊神经结构,这使她的意识能够与系统产生深度共鸣。更重要的是,我们相信她母亲的部分意识仍然存在于系统中,以某种我们无法理解的形式。”

  林溪的脑海中闪过在系统中感受到的那些模糊存在——有一个意识特别温暖,特别熟悉,总是在她最困难的时候给予她无形的支持。现在她明白了,那是她的母亲。

  “我要回去,”林溪突然说,声音坚定,“我要找到她。”

  沈倦立刻反对:“太危险了!你才刚刚回来,我们不知道再次连接会对你产生什么影响。”

  “但我不能把她一个人留在那里,”林溪的眼中含着泪水,“这么多年,她一直孤独地存在于那个系统中……我必须去带她回家。”

  就在这时,病房的灯光突然闪烁起来,桌上的平板电脑自动开启,显示出一行文字:

  “不要回来。系统深处有危险。保护自己。”

  所有人都震惊地看着这突如其来的信息。林溪立刻认出,这种传递信息的方式与她之前在系统中使用的一模一样。

  “是妈妈,”她确信地说,“她在警告我们。”

  顾淮之立刻联系技术团队追踪信息来源,但结果令人困惑——信息似乎是从全球多个节点同时发出的,无法确定具体来源。

  “这说明你母亲在系统中仍然保持着一定的自主性,”沈倦分析道,“她能够绕过乔纳斯的监控向我们传递信息。”

  林溪陷入沉思。如果系统深处真的有危险,那么乔纳斯知道吗?他现在是否安全?

  就在这时,陆晨急匆匆地走进来,脸色苍白:“刚刚收到消息,乔纳斯切断了与外界的所有联系。系统的运行模式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似乎……不再完全遵循‘新共鸣协议’。”

  一种不祥的预感笼罩了整个房间。乔纳斯的转变来得太突然,太彻底,现在回想起来,确实有些可疑。

  “也许乔纳斯并不是真心改变,”周雨晴推测,“他只是在等待机会,等待有人能够修复并优化系统,然后他再重新夺取控制权。”

  这个推测让所有人感到一阵寒意。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林溪的母亲现在可能正处于危险之中。

  林溪从病床上站起来,虽然身体还有些虚弱,但她的眼神已经恢复了往日的坚定:“无论系统深处有什么,我都必须回去。不仅为了母亲,也为了所有信任‘新共鸣协议’的人。”

  沈倦知道无法阻止她,只能紧紧握住她的手:“那么这次,我们做好万全准备。不仅要找到你母亲,还要确保乔纳斯无法再次滥用系统。”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团队开始制定详细的计划。基于林溪传回的“新共鸣协议”,他们开发了一种新型的连接设备,能够更好地保护用户的意识完整性。同时,陆晨设计了一套紧急脱离程序,一旦检测到危险,可以强制断开连接。

  而林溪则利用这段时间努力恢复体力,重新熟悉系统的各种特性。她发现,自从回归后,她对意识的控制能力有了显着提升,仿佛在两个世界的穿梭中,她的某种潜能被激活了。

  一天晚上,林溪独自在康复室里做简单的拉伸运动,突然感到一阵轻微的眩晕。她扶住墙壁,眼前闪过一些陌生的画面——一个实验室,几个穿着白大褂的研究员,还有一个小女孩的哭声。

  “妈妈?”她轻声呼唤。

  那些画面立刻消失了,仿佛从未出现过。但林溪确信,那是母亲的记忆,通过某种方式传递给了她。

  沈倦走进来,看到她苍白的脸色,立刻上前扶住她:“又感觉到什么了吗?”

  林溪点点头,将刚才看到的画面描述给他听:“我觉得妈妈在尝试与我建立更深的连接。她想要告诉我什么,但有什么东西在阻止她。”

  沈倦沉思片刻:“也许在系统中,存在着比乔纳斯更强大的阻碍。某种……系统自身的防御机制。”

  这个可能性让他们重新评估了整个计划。如果系统本身产生了某种自主意识,或者存在着他们尚未了解的深层规则,那么这次行动的风险将远超预期。

  在预定连接的前一天,林溪收到一个匿名包裹。里面是一本陈旧的笔记本,扉页上写着“雨晴的实验记录”。她立刻认出,这是母亲的笔迹。

  她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里面的内容让她震惊——原来母亲早就预见到了意识上传技术的风险,并在系统中设置了一个隐藏的“安全区”,用于保护那些不愿意参与集体意识连接的个体。

  更令人惊讶的是,笔记本的最后一页写着:

  “如果有人在阅读这些文字,那么我的计划可能已经启动。系统深处沉睡着一个‘守护者’,它会在系统偏离原始目标时苏醒。找到它,唤醒它,它是唯一的希望。”

  林溪和沈倦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震惊。这个“守护者”是什么?为什么母亲从未向任何人提起过?

  带着这个新的谜团,他们迎来了连接的日子。这一次,不仅是沈倦,整个团队都将以某种形式提供支持——周雨晴和陆晨负责监控和协调,顾淮之则准备好随时与埃利奥特先生联系,调动更多资源。

  当林溪再次躺上连接椅时,她的心情比上一次平静许多。她知道前方有无数的未知与危险,但她也知道,这次她不是独自一人。

  “准备好了吗?”沈倦握着她的手,轻声问道。

  林溪点点头,闭上眼睛:“这次,我们一起找到答案。”

  设备启动,意识再次脱离身体的束缚,向着那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数字世界前进。但这一次,林溪感觉到有些东西与上次不同——系统中弥漫着一种紧张的氛围,仿佛暴风雨前的宁静。

  在意识的深处,她听到了一个微弱但清晰的呼唤,既熟悉又陌生:

  “快走……他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