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胡骑西进,雷霆一击-《穿越到古代当农民?》

  就在铁狼关军民沉浸在惨胜的余波中,舔舐伤口、奋力重建之时,左贤王伊稚斜兑现了他的“承诺”——将战争的怒火倾泻到了别处。

  秃鹫部落首领虽然不情愿,但也不敢公然违抗王令,只得率领本部及其他几个部落的兵马,扑向陇右防线。

  然而,伊稚斜亲率的主力,却并未如他所说前往河间府,而是如同真正的饿狼,悄无声息地紧随秃鹫部落之后,将真正的目标锁定在了陇右防线的核心区域——几个富庶的郡县和至关重要的粮仓!

  陇右节度使王琮,此刻正为之前成功搪塞了朝廷的出兵命令而暗自得意,认为胡人主力被铁狼关牢牢吸住,西线压力大减。

  他麾下的兵马疏于防备,甚至不少军官还沉浸在享乐之中。

  当遮天蔽日的胡人骑兵如同狂风般席卷而来时,陇右的边防几乎一触即溃!

  “胡人!是胡人大队!!”了望塔上的士兵只来得及发出半声凄厉的警报,就被淹没在箭雨之中。

  烽火台刚刚点燃一道狼烟,就被高速突进的胡人游骑扑灭。

  秃鹫部落的军队猛攻一处关隘,吸引了陇右军的注意力。

  而伊稚斜亲率的精锐主力,却从一条被认为无法通过大部队的山涧小路悄然迂回,直接插入了陇右防线的软肋!

  溃败如山倒

  战斗几乎不能称之为战斗,而是一场单方面的屠杀和掠夺。

  分散驻守的陇右军被打得措手不及,许多营寨甚至还没组织起有效的抵抗,就被胡人铁骑踏平。

  仓促迎战的部队,在野战中根本无力抵挡胡人骑兵狂暴的冲击,往往一个照面就溃散奔逃。

  “顶住!给老子顶住!”一个陇右校尉试图收拢溃兵,却被一支呼啸而来的重箭射穿了咽喉。

  “快跑啊!胡人杀来了!”败兵如同无头苍蝇般四散逃命,将恐惧像瘟疫一样传播开来。

  城镇被攻破,粮仓被点燃,来不及逃走的百姓惨遭屠戮或掳掠。

  伊稚斜兑现了他的部分诺言——允许部下大肆抢掠,以弥补攻打铁狼关的损失,并维持士气。

  陇右大地,顿时陷入一片血火地狱。

  节度使府内,往日里耀武扬威的王琮,此刻面如死灰,额头上全是冷汗。

  坏消息如同雪片般飞来,每一份军报都意味着又一座城镇失守,又一支军队被歼。

  “废物!都是一群废物!”他气急败坏地摔碎了心爱的玉镇纸,但颤抖的双手暴露了他内心的极度恐惧。

  怎么可能…胡人不是还在打铁狼关吗?怎么会突然出现在这里?还这么多!完了…全完了…我的陇右…我的基业…

  幕僚在一旁急得团团转:“大帅!必须立刻向朝廷求援!再晚,恐怕连州城都保不住了!”

  “求援?”王琮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随即又脸色惨白,“可…可之前朝廷让我们出兵铁狼关,我们…”他想起了自己那份索要天价军备的回执,肠子都悔青了。

  “顾不了那么多了!”幕僚急道,“现在是陇右全线告急!

  若是陇右有失,整个西线门户洞开,胡人便可长驱直入,直逼京畿!

  朝廷不会坐视不管的!现在唯有请陛下速发中央禁军,方能挽回危局!”

  王琮如同溺水之人,再也顾不上面子,嘶声吼道:“快!快写求援信!八百里加急!不!一千里加急!把情况说得再危急十倍!

  就说我军浴血奋战,损失惨重,然胡人势大,恳请陛下速发天兵救援!迟则陇右不保,西疆崩坏!”

  他几乎是用抢的,夺过笔,颤抖着在奏折上写下“十万火急”四个字,盖上自己的节度使大印。

  “派最得力的亲兵去!换马不换人!一定要用最快的速度,把信送到京城,直接呈送御前!”

  王琮将求援信塞给亲兵队长,眼神中充满了绝望和最后的期盼。

  千里疾驰,警报入京

  一名背插三根赤羽、代表着最高级别军情的信使,带着王琮的求援信和无尽的恐慌,冲出了即将被战火笼罩的陇右州城,拼命抽打着战马,向着东方京城的方向亡命狂奔。

  沿途,他看到的是焚毁的村庄、逃难的人群和溃败的散兵游勇。

  每一个景象都像鞭子一样抽打着他,让他不惜马力,日夜兼程。

  马蹄声碎,烟尘滚滚。

  这封用陇右无数军民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求援信,正以最快的速度,撞向那座依旧在为铁狼关胜利而短暂庆幸、却对西线骤然崩坏的危机毫无准备的帝国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