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鸦山兵营,中军大帐。
世信端坐在主位之上,小石坐在其侧,下首则是各营主要将领和负责文书登记的吏员。帐内气氛严肃,桌上摊开着厚厚的名册和刚刚由北方快马加鞭送来的密令。
世信将父亲的命令再次向众人重申,声音沉稳有力:“父帅严令,我军于此地发展过快,三万之众目标过大,易招灾祸。
且兵在精不在多,乌合之众,纵有十万,亦不堪一击。
故而,需行‘精兵简政’之策,汰弱留强,分流安置。”
他目光扫过众人,继续道:“即日起,对各营兵士进行严格筛考。
体力强健、反应敏捷、有一定武艺基础或特殊技能者,方可留于主力战兵序列。
余者,视其情况,编为附兵,或转往屯田、匠作、畜牧等职,化整为零,分散安置于我等掌控之各处产业。”
命令下达,整个兵营立刻如同庞大的机器般运转起来。
第一环:筛考。
校场之上,设立了数个考较区域。
体力区: 负重越野、石锁扛举、引体向上等项目,考验士卒的耐力与力量。那些如同“蛮牛”一般力大无穷、或能长途奔袭而气息不乱者,被重点标记。
技艺区: 弓马骑射、基础枪棒、小队配合演练。箭无虚发的“鹰眼”、身手矫健的“山猫”,以及在演练中展现出战术头脑的“石头”等人,自然脱颖而出。
特长区: 此区域最为特殊。负责考核的军官会详细询问记录:是否曾为木匠、铁匠、皮匠?是否识文断字?是否懂得饲养牲畜、医治伤病、甚至观测天象?任何一技之长,都被视为宝贵资源。
狗蛋气喘吁吁地完成了所有体能项目,成绩中上,他紧张地看着负责登记的文书。
铁栓则因为识得几个字,且在小队演练中指挥得当,被额外记录了一笔。
黑娃凭借着一股狠劲和不错的单人格斗能力,也勉强留在了战兵序列。
而大牛,则因其无人能及的力气和憨厚肯干的性子,被一位负责后勤辎重的老军官看中,认为他是管理仓库、搬运重物的好手。
筛考完毕,便是依据结果进行分流。
留营战兵: 约八千人被筛选出来,编为新的营伍,由世信和小石直接统辖,进行更为严苛和专业的军事训练。他们是这把尖刀的锋刃。
附兵: 约五千人,体力或技艺稍逊,但尚可充作辅兵。
他们负责营垒修缮、器械维护、运输护卫等辅助任务,战时亦可作为预备队。
待遇低于战兵,但高于屯田民夫。
屯田户: 近万人被分流出去。
他们被安排到兵营控制下的各个庄园、新开垦的荒地,重操旧业,变为军屯户。
他们平时耕种,缴纳一部分收成作为军粮,战时根据需要也可能被征调。
狗蛋因为家中老母需要照顾,且体力并非顶尖,自愿选择了成为屯田户,被分派到距离家乡不远的一处庄园。
匠户、牧户等: 那些有特殊技能的人,被集中起来。
木匠、铁匠进入匠造营,皮匠负责制作护具、马鞍,懂得畜牧的被派去管理新建立的养殖场,甚至有几个略通文墨的,被补充进了苏文管理的文书队伍或派去协助影儿处理商务账目。
大牛就被分到了匠造营下属的仓库,负责管理沉重的物料。
分流出去的人员,并未聚集一处。他们被有计划地分散到不同的地点:
屯田户被安置在几处相距数十里的肥沃谷地或河畔平原。
匠造营分散在几个依托矿场或交通便利的据点。
养殖场则设在水草丰美的隐蔽山谷。
这些地点,明面上是普通的庄园、作坊,暗地里则由“暗刃”和忠诚的老兵负责联络和控制,彼此之间通过秘密信道保持联系,形成一个既分散又统一的地下网络。
整个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有些一心想留在战兵序列、觉得种地或做工“丢人”的年轻人,难免有些情绪。
世信和小石亲自巡视各营,反复强调:“无论是执戈卫土,还是挥锄垦荒,亦或是挥锤锻造,皆是为我辈生存大业尽力,无分高下!保障后勤,亦是功勋!”
看着那些分流出去的同伴,确实得到了妥善安置,有了稳定的生计,甚至家人也因此受益,不满的情绪渐渐平息。
他们明白,这并非抛弃,而是根据能力,各尽其才,也是为了保护这支力量能够更长久、更隐蔽地生存与发展下去。
世信端坐在主位之上,小石坐在其侧,下首则是各营主要将领和负责文书登记的吏员。帐内气氛严肃,桌上摊开着厚厚的名册和刚刚由北方快马加鞭送来的密令。
世信将父亲的命令再次向众人重申,声音沉稳有力:“父帅严令,我军于此地发展过快,三万之众目标过大,易招灾祸。
且兵在精不在多,乌合之众,纵有十万,亦不堪一击。
故而,需行‘精兵简政’之策,汰弱留强,分流安置。”
他目光扫过众人,继续道:“即日起,对各营兵士进行严格筛考。
体力强健、反应敏捷、有一定武艺基础或特殊技能者,方可留于主力战兵序列。
余者,视其情况,编为附兵,或转往屯田、匠作、畜牧等职,化整为零,分散安置于我等掌控之各处产业。”
命令下达,整个兵营立刻如同庞大的机器般运转起来。
第一环:筛考。
校场之上,设立了数个考较区域。
体力区: 负重越野、石锁扛举、引体向上等项目,考验士卒的耐力与力量。那些如同“蛮牛”一般力大无穷、或能长途奔袭而气息不乱者,被重点标记。
技艺区: 弓马骑射、基础枪棒、小队配合演练。箭无虚发的“鹰眼”、身手矫健的“山猫”,以及在演练中展现出战术头脑的“石头”等人,自然脱颖而出。
特长区: 此区域最为特殊。负责考核的军官会详细询问记录:是否曾为木匠、铁匠、皮匠?是否识文断字?是否懂得饲养牲畜、医治伤病、甚至观测天象?任何一技之长,都被视为宝贵资源。
狗蛋气喘吁吁地完成了所有体能项目,成绩中上,他紧张地看着负责登记的文书。
铁栓则因为识得几个字,且在小队演练中指挥得当,被额外记录了一笔。
黑娃凭借着一股狠劲和不错的单人格斗能力,也勉强留在了战兵序列。
而大牛,则因其无人能及的力气和憨厚肯干的性子,被一位负责后勤辎重的老军官看中,认为他是管理仓库、搬运重物的好手。
筛考完毕,便是依据结果进行分流。
留营战兵: 约八千人被筛选出来,编为新的营伍,由世信和小石直接统辖,进行更为严苛和专业的军事训练。他们是这把尖刀的锋刃。
附兵: 约五千人,体力或技艺稍逊,但尚可充作辅兵。
他们负责营垒修缮、器械维护、运输护卫等辅助任务,战时亦可作为预备队。
待遇低于战兵,但高于屯田民夫。
屯田户: 近万人被分流出去。
他们被安排到兵营控制下的各个庄园、新开垦的荒地,重操旧业,变为军屯户。
他们平时耕种,缴纳一部分收成作为军粮,战时根据需要也可能被征调。
狗蛋因为家中老母需要照顾,且体力并非顶尖,自愿选择了成为屯田户,被分派到距离家乡不远的一处庄园。
匠户、牧户等: 那些有特殊技能的人,被集中起来。
木匠、铁匠进入匠造营,皮匠负责制作护具、马鞍,懂得畜牧的被派去管理新建立的养殖场,甚至有几个略通文墨的,被补充进了苏文管理的文书队伍或派去协助影儿处理商务账目。
大牛就被分到了匠造营下属的仓库,负责管理沉重的物料。
分流出去的人员,并未聚集一处。他们被有计划地分散到不同的地点:
屯田户被安置在几处相距数十里的肥沃谷地或河畔平原。
匠造营分散在几个依托矿场或交通便利的据点。
养殖场则设在水草丰美的隐蔽山谷。
这些地点,明面上是普通的庄园、作坊,暗地里则由“暗刃”和忠诚的老兵负责联络和控制,彼此之间通过秘密信道保持联系,形成一个既分散又统一的地下网络。
整个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有些一心想留在战兵序列、觉得种地或做工“丢人”的年轻人,难免有些情绪。
世信和小石亲自巡视各营,反复强调:“无论是执戈卫土,还是挥锄垦荒,亦或是挥锤锻造,皆是为我辈生存大业尽力,无分高下!保障后勤,亦是功勋!”
看着那些分流出去的同伴,确实得到了妥善安置,有了稳定的生计,甚至家人也因此受益,不满的情绪渐渐平息。
他们明白,这并非抛弃,而是根据能力,各尽其才,也是为了保护这支力量能够更长久、更隐蔽地生存与发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