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咸阳的奢靡-《猎秦》

  咸阳,阿房宫深处。

  椒兰殿内,温暖如春,暖玉铺地,异香扑鼻。

  巨大的鎏金熏炉中,名贵的香料袅袅升腾,氤氲出奢靡的气息。

  二世皇帝胡亥斜倚在铺着白虎皮的软榻上,半眯着眼,享受着身后美貌宫娥轻柔的按摩。

  他面色有些苍白,眼下带着纵欲过度的青黑,神情慵懒而迷离。

  阶下,几名身着华丽宫装的乐师正演奏着靡靡之音,舞姬身披薄纱,腰肢款摆,如同水蛇般妖娆起舞。

  丞相赵高侍立在一侧,面白无须,脸上带着谦恭而谄媚的笑容,眼神却锐利如鹰隼,不动声色地扫视着殿内的一切。

  一名身着黑色宦官服饰的小黄门,低着头,脚步轻得像猫,捧着一个密封的铜匣,快步走到赵高身边,附耳低语几句。

  赵高眉头几不可察地皱了一下,随即恢复如常。他挥了挥手,小黄门躬身退下。

  赵高则端着那铜匣,脸上堆起更加谦卑的笑容,走到胡亥软榻前,微微躬身:“陛下,章邯将军,又有紧急军报呈上。”

  “章邯?”胡亥懒洋洋地睁开眼,似乎对这个名字有些陌生,随即不耐烦地挥挥手,“又是要粮要饷吧?前几日不是才拨了一批吗?怎么又要?真当朕的国库是聚宝盆了?扰朕清梦!念!”

  “是。”赵高应道,熟练地打开铜匣,取出里面卷着的帛书,展开。

  目光飞快扫过奏报上那触目惊心的字句——

  “粮秣告罄,士卒日有饿毙…军心浮动,恐生哗变…陈郡贼势日炽,城坚器利…恳请陛下速拨粮秣精兵,以解燃眉之急,迟则恐生大变…”

  赵高心中冷笑。

  章邯,一个不识时务的武夫!

  二十万刑徒,死了便死了,正好省了粮食!

  陈郡贼寇,闹得再凶,也翻不了天!

  当务之急,是替陛下清除那些心怀叵测、妄议朝政的宗室大臣!是确保陛下这锦绣江山,稳稳地握在自己…不,是握在陛下手中!

  他清了清嗓子,用他那特有带着一丝阴柔的嗓音,开始“念”奏报,只是那内容,却已悄然变了味道:

  “臣章邯启奏陛下:仰赖陛下天威,大军稳步推进,沿途小股贼寇望风披靡,溃不成军!军心稳固,士气高昂!陈郡贼酋陈胜,困守孤城,已成瓮中之鳖!唯因河东新附,粮秣转运稍有不畅,恳请陛下恩旨,稍缓催督,容臣从容调度,必在旬月之内,献贼酋首级于阙下!臣章邯,顿首再拜,恭祝陛下万寿无疆!”

  胡亥听着,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连连点头:“嗯!好!章邯果然是我大秦柱石!区区贼寇,何足挂齿!告诉章邯,朕知道了,让他放手去干!粮秣…让治粟内史看着办!别总来烦朕!”

  他挥挥手,仿佛驱赶一只苍蝇,目光又被阶下舞姬那曼妙的腰肢吸引过去。

  “陛下圣明!”赵高躬身,脸上笑容更加谦卑。

  捧着那份被篡改了内容的奏报,缓缓退下。走到殿外无人处,他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冰寒。

  他随手将那份真正,字字泣血的奏报揉成一团,丢给身边一名心腹小宦官,声音冰冷得不带一丝情感:

  “拿去,烧了。记住,章邯将军的奏报,说的是…贼寇望风披靡,军心稳固,旬月可平陈郡!明白吗?”

  “小的…明白!”小宦官吓得面无人色,捧着那团如同烫手山芋的帛书,飞快地消失在宫殿的阴影里。

  赵高负手而立,望着咸阳宫外灰蒙蒙的天空,嘴角勾起一丝阴冷的弧度。

  章邯,你就带着你那二十万饿殍,在河东慢慢爬吧!等你们和那帮泥腿子贼寇拼个两败俱伤…这大秦的江山,才真正稳固!

  寒风卷起地上的枯草,打着旋儿,掠过章邯冰冷的脸颊。他依旧坐在那棵枯死的老槐树下,膝上的舆图纹丝未动。

  远处刑徒营区压抑的哭泣和绝望的呻吟,如同冰冷的潮水,不断冲击着他紧绷的神经。

  咸阳…依然杳无音信。

  希望,如同这平原上的枯草,被寒风一点点碾碎。

  他缓缓闭上眼,将那份几乎要冲破胸膛的焦灼、愤怒和悲凉,强行压回心底最深处。再睁眼时,那双鹰眸之中,只剩下磐石般的冰冷和一种近乎残酷的决绝。

  他弯腰,从冻得硬邦邦的地面上,拾起一根被寒风折断、枯槁脆弱的槐树枝。指尖稍一用力。

  “咔嚓!”

  枯枝应声而断,脆响在寂静的寒风中格外刺耳。

  慈不掌兵!

  这二十万囚徒的性命,这摇摇欲坠的大秦江山…他章邯,只能做那最冷酷的执刀人!

  等!继续等!

  哪怕等到这二十万人饿死大半,等到最后一丝力气耗尽,也要等到那渺茫的转机!

  或者…等到与陈郡叛贼同归于尽的最后时刻!

  他松开手,任由那两截枯枝落入冰冷的尘土之中。

  目光再次投向西南,那象征着无上权力却冰冷如铁的咸阳方向。

  寒风吹动他玄色的披风,猎猎作响,如同招魂的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