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胜霍然转头,赤红的双目仿佛择人而噬的凶兽,死死盯住那个疾步闯入的身影——正是他倚重的心腹谋士,庄贾。
田臧紧随其后,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忧虑,眼底深处却飞快地掠过与庄贾目光交汇时难以察觉的窃喜。
“庄贾!”陈胜的声音如同砂轮摩擦,每一个字都喷溅着火星,
“你要阻孤?”
庄贾快步趋前,在距离王座数步之外“噗通”跪倒,额头重重磕在冰冷的地砖上,发出沉闷的声响。
他的声音带着悲怆的恳切:“大王息怒!臣岂敢阻大王!只是……大王若此刻派禁卫精骑持王命剑符直扑九江,无异于……逼反葛婴啊!”
“逼反!”
陈胜怒极反笑,一脚踹翻脚边散落的布帛,“他葛婴拥立伪王,其心可诛!孤杀叛逆,天经地义!何来逼反!”
“大王明鉴!”
庄贾抬起头,脸上布满深刻的忧虑,目光却异常锐利,“九江新定,葛婴拥兵数万,其本人新晋柱国,假节钺,威望正炽!大王若遣使持剑符明诏诛杀,葛婴岂会引颈就戮?”
接着又分析似的开口:“他只需振臂一呼,以‘清君侧’、‘诛谗臣’为名,九江五万虎贲顷刻间便会倒戈相向!届时,非但杀不了葛婴,反坐实了他‘被逼反’的名头,更将五万大军推向敌营啊!”
陈胜胸膛剧烈起伏,赤红的眼中怒焰翻腾,但庄贾那句“五万虎贲顷刻倒戈”好似一盆冰冷的水,如实质的现实重量,浇在被愤怒烧得滚烫的理智上。
攥紧的拳头微微颤抖起来。
庄贾见陈胜有所触动,语速加快,字字如刀,剖析利害:“此为其一。其二,大王莫忘了,九江城中,还有一个赵戈!”
提到这个名字,陈胜的瞳孔猛地一缩。
田臧适时地踏前半步,声音低沉,带着推心置腹的沉重:“大王,庄先生所言极是。赵戈此人,心思深沉,手段诡谲。九江大捷,实赖其洞察先机,力挽狂澜。”
“他与葛婴虽貌合神离,但若大王明诏诛杀葛婴,以赵戈之智,岂会不知唇亡齿寒?他只需稍加挑拨,言说大王猜忌功臣,欲尽诛九江将领……那赵戈,必会与葛婴同仇敌忾!以赵戈之能,再合葛婴之勇,九江……恐非大王所有了!”
“赵戈……”
陈胜从牙缝里挤出这个名字,眼中除了愤怒,更是添了一层深深的忌惮。
庄贾和田臧的分析,就像冰冷的毒蛇,缠绕上他的心脏。
逼反葛婴,再加上一个深不可测的赵戈……九江五万大军一旦失控,后果不堪设想!
他刚刚建立的张楚政权,根基未稳,将面临腹心之患!
陈胜沉默了。
殿内死一般的寂静,只有他粗重的喘息声和手指无意识敲击翻倒王座的声音。
滔天的杀意,在冰冷的现实和无尽的恐惧面前,开始剧烈地动摇。
庄贾和田臧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计谋得逞的微光。
田臧再次开口,声音压得低沉,为君分忧的“赤诚”:“大王,明诏诛杀,风险太大。臣有一计,或可解此危局。”
陈胜猛地抬眼,目光如炬:“讲!”
“召回!”
田臧斩钉截铁,“以大王之命,八百里加急,召柱国大将军葛婴,护军都尉赵戈,即刻回陈郡述职,共商东征伐秦大计!言明九江军务暂交其副将打理。如此,名正言顺,可安其心。”
庄贾立刻接口,补充道:“大王可在诏书中,对九江大捷再施重赏,褒奖葛婴柱国之功,言明陈郡已备下极盛庆功之宴,专候二位功臣凯旋!待其二人轻车简从,离开大军庇护,踏入陈郡王城……”
他的声音陡然转冷,如同毒蛇吐信,“……是杀是剐,是囚是审,皆由大王!翻掌之间,便可消弭大患于无形!纵使其在九江军中尚有亲信,主将已离,群龙无首,大王一道安抚诏书,便可稳住大局!”
“召回……陈郡……”
陈胜喃喃重复着,眼中的赤红和疯狂渐渐被冰冷而阴沉,暗藏可怕的算计所取代。
他缓慢站直身体,扫过脚下那卷如废纸的密报,又望向殿外沉沉暮色。
是啊,在九江,葛婴是柱国,手握重兵。
可一旦回到陈郡,回到他的王城……那就是他陈胜的砧板之肉!
“甚好!”
陈胜猛地一挥手,声音似夹带金铁交鸣,决断后的冷酷,“就依此计!田臧!”
“臣在!”田臧立刻躬身。
“你亲自拟诏!用词务必恳切,重赏!盛赞!务必使其二人……心甘情愿,速速归来!”
陈胜的嘴角勾起一丝残忍的弧度,“庄贾!”
“臣在!”
“严密监控陈郡通往九江的一切要道!若有异常,即刻来报!待他二人进入陈郡地界……”
陈胜的目光扫过地上那卷密报,如同在看两具尸体,“……立刻封锁四门!调集宫中所有禁卫,由你二人全权节制!孤要他们……插翅难飞!”
“臣等领命!”庄贾与田臧同时深深拜倒,额头紧贴冰冷的地面,掩去了眼底那再也抑制不住狂喜的寒光。
驿马如流星,带着陈胜王那份措辞无比热情洋溢,封赏厚重到令人炫目的诏书,昼夜不停,直扑九江。
田臧紧随其后,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忧虑,眼底深处却飞快地掠过与庄贾目光交汇时难以察觉的窃喜。
“庄贾!”陈胜的声音如同砂轮摩擦,每一个字都喷溅着火星,
“你要阻孤?”
庄贾快步趋前,在距离王座数步之外“噗通”跪倒,额头重重磕在冰冷的地砖上,发出沉闷的声响。
他的声音带着悲怆的恳切:“大王息怒!臣岂敢阻大王!只是……大王若此刻派禁卫精骑持王命剑符直扑九江,无异于……逼反葛婴啊!”
“逼反!”
陈胜怒极反笑,一脚踹翻脚边散落的布帛,“他葛婴拥立伪王,其心可诛!孤杀叛逆,天经地义!何来逼反!”
“大王明鉴!”
庄贾抬起头,脸上布满深刻的忧虑,目光却异常锐利,“九江新定,葛婴拥兵数万,其本人新晋柱国,假节钺,威望正炽!大王若遣使持剑符明诏诛杀,葛婴岂会引颈就戮?”
接着又分析似的开口:“他只需振臂一呼,以‘清君侧’、‘诛谗臣’为名,九江五万虎贲顷刻间便会倒戈相向!届时,非但杀不了葛婴,反坐实了他‘被逼反’的名头,更将五万大军推向敌营啊!”
陈胜胸膛剧烈起伏,赤红的眼中怒焰翻腾,但庄贾那句“五万虎贲顷刻倒戈”好似一盆冰冷的水,如实质的现实重量,浇在被愤怒烧得滚烫的理智上。
攥紧的拳头微微颤抖起来。
庄贾见陈胜有所触动,语速加快,字字如刀,剖析利害:“此为其一。其二,大王莫忘了,九江城中,还有一个赵戈!”
提到这个名字,陈胜的瞳孔猛地一缩。
田臧适时地踏前半步,声音低沉,带着推心置腹的沉重:“大王,庄先生所言极是。赵戈此人,心思深沉,手段诡谲。九江大捷,实赖其洞察先机,力挽狂澜。”
“他与葛婴虽貌合神离,但若大王明诏诛杀葛婴,以赵戈之智,岂会不知唇亡齿寒?他只需稍加挑拨,言说大王猜忌功臣,欲尽诛九江将领……那赵戈,必会与葛婴同仇敌忾!以赵戈之能,再合葛婴之勇,九江……恐非大王所有了!”
“赵戈……”
陈胜从牙缝里挤出这个名字,眼中除了愤怒,更是添了一层深深的忌惮。
庄贾和田臧的分析,就像冰冷的毒蛇,缠绕上他的心脏。
逼反葛婴,再加上一个深不可测的赵戈……九江五万大军一旦失控,后果不堪设想!
他刚刚建立的张楚政权,根基未稳,将面临腹心之患!
陈胜沉默了。
殿内死一般的寂静,只有他粗重的喘息声和手指无意识敲击翻倒王座的声音。
滔天的杀意,在冰冷的现实和无尽的恐惧面前,开始剧烈地动摇。
庄贾和田臧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计谋得逞的微光。
田臧再次开口,声音压得低沉,为君分忧的“赤诚”:“大王,明诏诛杀,风险太大。臣有一计,或可解此危局。”
陈胜猛地抬眼,目光如炬:“讲!”
“召回!”
田臧斩钉截铁,“以大王之命,八百里加急,召柱国大将军葛婴,护军都尉赵戈,即刻回陈郡述职,共商东征伐秦大计!言明九江军务暂交其副将打理。如此,名正言顺,可安其心。”
庄贾立刻接口,补充道:“大王可在诏书中,对九江大捷再施重赏,褒奖葛婴柱国之功,言明陈郡已备下极盛庆功之宴,专候二位功臣凯旋!待其二人轻车简从,离开大军庇护,踏入陈郡王城……”
他的声音陡然转冷,如同毒蛇吐信,“……是杀是剐,是囚是审,皆由大王!翻掌之间,便可消弭大患于无形!纵使其在九江军中尚有亲信,主将已离,群龙无首,大王一道安抚诏书,便可稳住大局!”
“召回……陈郡……”
陈胜喃喃重复着,眼中的赤红和疯狂渐渐被冰冷而阴沉,暗藏可怕的算计所取代。
他缓慢站直身体,扫过脚下那卷如废纸的密报,又望向殿外沉沉暮色。
是啊,在九江,葛婴是柱国,手握重兵。
可一旦回到陈郡,回到他的王城……那就是他陈胜的砧板之肉!
“甚好!”
陈胜猛地一挥手,声音似夹带金铁交鸣,决断后的冷酷,“就依此计!田臧!”
“臣在!”田臧立刻躬身。
“你亲自拟诏!用词务必恳切,重赏!盛赞!务必使其二人……心甘情愿,速速归来!”
陈胜的嘴角勾起一丝残忍的弧度,“庄贾!”
“臣在!”
“严密监控陈郡通往九江的一切要道!若有异常,即刻来报!待他二人进入陈郡地界……”
陈胜的目光扫过地上那卷密报,如同在看两具尸体,“……立刻封锁四门!调集宫中所有禁卫,由你二人全权节制!孤要他们……插翅难飞!”
“臣等领命!”庄贾与田臧同时深深拜倒,额头紧贴冰冷的地面,掩去了眼底那再也抑制不住狂喜的寒光。
驿马如流星,带着陈胜王那份措辞无比热情洋溢,封赏厚重到令人炫目的诏书,昼夜不停,直扑九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