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来自吐蕃的消息-《李恪:开局骂太子傻波一反手偷桃》

  时间进入九月,李恪和李承乾来到靖善坊查看图书馆的进度,但是当李承乾第一次看到水泥的时候人都惊了!

  看着已经立起来的第一层和还在建造的第二层,李承乾张大了嘴巴,好一会儿才一脸兴奋的说道

  “三弟,这水泥也太神奇了一些,建造房屋竟然如此之快!

  要是在战争时期,用水泥建造城墙或者对城墙进行修补,那岂不是要比夯土更快!”

  李恪没想到李承乾都跟李世民学坏了,满脑子都是关于战争的事情,不过李恪并不算纠正。

  毕竟一个开拓的皇帝比一个守成的帝王更能在史书上留下浓重的一笔,而且李承乾就缺一颗开拓的心!

  “建造和修补只是水泥其中的一个功能,我们还能用它铺路,大哥你想想,要是用水泥铺路,每年会省下多少钱粮!

  节省多少人力,那些需要服劳役的百姓是不是就可以用这些时间作别的事情,增加自己的收入!

  百姓们的生活水平是不是就可以上升,商户或者其他的也能因此收益,大唐的财政是不是就又可以多上一份!”

  经过李恪这么一说,李承乾顿时眼睛一亮,他怎么没想到这其中还有这样的关系!

  “三弟,你说的还真有道理,确实是这样啊,走走走,现在回宫,把水泥的事情写成奏折,明天一早送到父皇那里去!”

  说着就要拉李恪上马车,谁知道李恪一把揽住李承乾的肩膀,笑着说道

  “不急,马上就要中午了,先去吃饭,顺便听听评书,晚上回去再写也不迟!”

  本来李承乾是想要拒绝的,但是话还没说出口,肚子就传来抗议的声音!

  李恪见此笑着对王承恩说道

  “去食为先!”

  “喏!”

  当马车停在食为先外面的时候,邢尚荣连忙迎了出来

  “见过大公子,见过三公子!”

  李恪摆摆手,淡淡的说道

  “先去准备饭食,还是老样子!”

  “喏!”

  等到两人来到专属的包厢,邢尚荣随后也带人跟了上来,来人三十多岁,皮肤黝黑,一看就知道是常年在外奔波。

  见到人李恪有些疑惑的问道

  “什么事?”

  李恪知道邢尚荣的做事风格,只要不是重要的事情,他是不会来打扰自己的。

  所以眼前的这个中年绝对有重要的情报,不仅是李恪,就连李承乾都好奇的看了过来。

  邢尚荣见到李恪发问,他连忙拱了拱手说道

  “殿下,这是来往于大唐与吐蕃的商队管事,王泉。

  他有重要的事情要跟您汇报!”

  听到吐蕃两个字,李恪脑海中就自动浮现了一个名字,松赞干布!

  这家伙十三岁继位,硬是凭借自己的能力统一了高原,成为大唐的心腹大患。

  而薛仁贵晚年唯一一次败绩就是在大非川的失败,可见那时候吐蕃就已经成了气候。

  想要遏制都已经不可能了!

  第二个想到的就是文成公主,文成公主进藏给高原带去了无数的大唐技术和文化思想。

  而佛教也顺势被传播过去,跟当地的原始教派苯教争斗许多年后,顺利融合,形成了独特宗教体系:藏传佛教。

  李恪没想到贞观五年就听到了关于吐蕃的消息,要是他没记错的话贞观八年松赞干布为了震慑周边,才来大唐求娶公主!

  正式开始了吐蕃的崛起之路,不过既然自己来了,你还想求娶大唐公主?简直就是做梦!

  只要他李恪在一天,他吐蕃就起不来,明确了心中的想法,李恪这才看向王泉问道

  “说说,打探到了什么消息?”

  看到李恪说完,王泉这才恭敬又小心翼翼的说道

  “回殿下的话,小人在吐蕃听说了两个消息,第一个是吐蕃要迁都逻些,第二个是吐蕃新王松赞干布要向大唐求娶一位公主!”

  听到这话,李恪虽然有些惊讶,但这些他都知道,只是没想到会提前,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穿越导致的!

  但是一旁的李承乾就不淡定了,吐蕃那是什么地方,一群蛮夷,又是苦寒之地,怎么能让自己的姐妹嫁过去!

  而且适龄的公主可没多少,而最有可能得怕是只有襄城公主等几个年龄在十五岁以上的!

  想到这里,李承乾眼睛一瞪,一巴掌就拍在桌子上,怒声说道

  “做梦,区区蛮夷还想求娶大唐公主,也不看自己是什么身份!”

  虽然李恪也很理解李承乾的愤怒,但在历史上,李世民确实是答应了,不过也是在打退了吐蕃进犯之后答应的!

  李恪猜测最主要的原因是稳定西域,毕竟李世民的执念是攻打高句丽!

  李恪连忙拉住李承乾,这里面的事情可没表面那么简单,李恪看向王承恩说道

  “带王泉下去领赏!重赏!”

  “喏!”

  王泉没想到自己还能得到赏赐连忙躬身说道

  “小人谢殿下赏!”

  李恪淡淡的点了点头说的

  “以后要是有任何情报,都可以交到食为先给邢掌柜,本王不会亏待自己人!

  这你是知道的!”

  听到李恪这么说,王泉脸上露出笑容,连连行礼

  “小人知道,小人知道!”

  李恪挥挥手,示意王承恩将人带走,不过就在邢尚荣要跟着一起离开的时候,李恪突然出声说道

  “老邢,等一下!”

  邢尚荣连忙停住脚步,站在原地,弓着身子说道

  “殿下,还有何吩咐!”

  李恪并未说话,而是手指在桌子上不停地敲击着,好一会儿才说道

  “过段时间可能有更重要的任务交给你,不过本王也不会亏待你!”

  邢尚荣听后激动的全身都在发抖,因为他结合刚刚李恪的话,想到了一种可能!

  那就是负责从吐蕃传回来的情报,如果是这样的话,自己是不是就可以脱离“市籍”!

  那么自己的子孙是不是就可以参加科举,并且入仕了!虽然自己也可以走李恪的路子,李恪大概率不会拒绝。

  但是他依旧是“市籍”,子孙在仕途上依旧走不远,但是只要自己脱离“市籍”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

  众所周知的,唐朝法律明确禁止商人及其子孙参加科举考试。

  所以这是一个极其难得和极好的摆脱“市籍”的机会!

  邢尚荣连忙躬身,这一次他将自己的腰弯的低低的,说道

  “小人绝不会辜负殿下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