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兵临城下-《三国:兄长别闹,你怎么会是曹操》

  天光大亮。

  雨又淅淅沥沥的下了起来。

  白马城西,土坡之上。

  这坡上长满了半人高的荒草,正好可以遮蔽身形。

  坡后的树林,隐藏着两千名身着黑色甲胄的骑兵。

  许褚半扶着郭嘉,在不远处歇息。

  坡顶,曹操同样一身戎装,与身旁的关羽、张辽并排而立,举目远眺。

  从这个角度看去,整个白马战场的局势,一览无余。

  颜良的大营,就扎在白马城南,连绵数里,旌旗如林,气势恢宏。

  此刻,正有数千名袁军士卒,扛着云梯推着冲车,如同蚂蚁一般,朝着白马城的南门发动着一波又一波的猛攻。

  喊杀声、战鼓声、金铁交鸣声,隔着数里之遥,依旧清晰可闻。

  “主公,”张辽的目光,落在了袁军的阵型之上,眉头微蹙。

  “颜良此人虽勇,但却无谋。他将所有精锐,都压在了南门一线,只想着尽快破城。其大营两侧,防备松懈,正是我军突袭的良机。”

  “文远之言,甚得我意。”曹操点了点头,张辽的判断,与他不谋而合。

  颜良这种布阵,就是典型的猛将打法。

  简单点说,就是一根筋,认准了目标就往死里打,完全不考虑什么侧翼,什么后方。

  若是寻常守军,怕是早就被他这种不计伤亡的疯狗式打法给冲垮了。

  可惜,他遇到的是刘延,实在擅长守城。

  “文远,且看。”曹操用马鞭,遥遥指向战场中央,“那便是颜良的中军所在。其麾盖之下,必是颜良本人。”

  (麾盖,相当于主将的身份牌,小兵扛着就像一把大伞,主将待在下面。作用就是标明主将位置,让全军知道主将在哪。PS:敌人看了当然也知道。)

  张辽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点了点头:“不错。那麾盖显眼,颜良必在其下。”

  “好。”曹操声音带满了杀意,“整顿军马,你率一千五百骑,从我军左翼而出,直扑袁军大营的侧翼!”

  “末将明白!”张辽抱拳领命。

  他知道,自己的任务,不是杀伤多少敌人,而是要将整个袁军的注意力,都吸引过来。

  为那致命的一击,创造机会。

  曹操的目光,最后落在了身旁那个沉默如山的身影上。

  “云长。”

  “在。”关羽的声音,依旧沉稳,连一丁点儿的疲态都没有。

  “可曾看清颜良麾盖?”

  关羽那双微眯的丹凤眼,缓缓睁开。

  顺着曹操马鞭所指的方向,目光如电,穿透雨幕,直刺远处那顶大伞。

  “看清了。”

  “好。”曹操深吸一口气,“待文远动兵,搅乱其阵脚。你便率五百亲卫,直扑那麾盖所在!”

  曹操话音未落,关羽却是摇了摇头:“明公,不必!”

  “哦?”曹操一愣,他是万万没想到,到了箭在弦上这一步,关羽竟然会拒绝。

  曹老板声音都带着抖了:“云长何意?”

  “明公身侧,不可无备。当留四百人护卫左右。”关羽先是看了看曹操,接着目光锁定远处,遥遥一指,“某,只需一百骑。观此人排兵布阵,在某眼中,如插标卖首耳!”

  曹操怔住。

  他看着关羽那张毫无波澜的脸,再看他手中那柄散发着森然寒气的青龙偃月刀,一股无由来的信心,瞬间充斥胸膛。

  “好!便依云长!”

  有此一人,此战,必胜!

  他不再多言,猛地一挥手。

  “文远,出击!”

  “得令!”

  张辽拨马回身,面向身后那片沉寂的树林,一声怒吼。

  “众将士,随我杀!”

  “杀!杀!杀!”

  压抑了许久的杀意,在这一刻,彻底爆发。

  一千五百玄甲骑兵,如开闸猛虎,自林中猛然杀出!

  马蹄踏在泥泞的土地上,溅起漫天泥浆。

  那轰隆隆的马蹄声,如同滚滚春雷,瞬间压过了战场上所有的喧嚣!

  ……

  白马城。

  城墙之上,一片死寂。

  守城的士卒们靠着冰冷的墙垛,任凭雨水冲刷着早已凝固的血痂,脸上是麻木的疲惫。

  他们的铠甲浸透了雨水与血水,手中卷刃的长矛,斜插在身侧。

  刘延立于南门城楼,双眼血丝密布,死死盯着城外。

  颜良大营如狰狞的巨兽,盘踞在雨幕之中。

  已经整整十日了。

  自打颜良率大军兵临城下,这十天里,他几乎没有合过眼。

  前几日曹洪将军拼死送来的粮草,让士卒们吃上了几顿饱饭。

  曹洪也没直接离开,和手下士卒协防东门,也确是分担了压力。

  但这几日,颜良攻势之猛,远超刘延的想象。

  那家伙就像一头发了疯的野兽,不计伤亡,不分昼夜,一波接一波地驱赶着士卒前来攻城。

  城下的尸体已经堆了厚厚一层,血水混着雨水,将护城河都染成了暗红色。

  他手下这几千兵马,虽然个个都是悍不畏死的勇士,可也经不起这般消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减员,已经超过了三成。

  “将军!”一名浑身是伤的副将,拖着一条伤腿,踉踉跄跄地走到刘延身边,,“城中箭矢已尽,滚木矻石也用得差不多了。将士们连日苦战,早已是人困马乏。再这么下去,不出三日,城必破!”

  刘延何尝不知道这些。

  他抬起头,看了一眼城楼上那面在风雨中飘摇的“曹”字大旗,心中一片苦涩。

  主公啊主公,曹洪将军的粮草已至,为何援军还迟迟不到?

  莫非,你已放弃白马,放弃我等数千忠心将士?

  他不是没有想过突围。

  可城外,是数倍于己的袁军,还有猛将颜良,无异于自寻死路。

  投降?

  刘延摇了摇头,将这个更可怕的念头甩出脑海。

  他是曹操一手提拔起来的将领,受曹操知遇之恩。

  让他背主求荣,他怎么会做?

  “将军,你看!”

  就在刘延心生绝望之际,旁边一名眼尖的了望兵,忽然指着西边的方向,发出一声惊呼。

  刘延精神一振,连忙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

  只见西边的地平线上,雨幕之中,隐隐约约出现了一片移动的黑影。

  那是什么?

  距离太远,看的不是很清楚。

  “莫非,是袁军的援兵?”副将的声音里带着颤抖。

  前几日,颜良手下的士卒分兵而去,难道此刻又回来了?

  这个猜测,让城墙上所有人的心,都沉到了谷底。

  颜良的兵力本就数倍于己,若是再来援兵,那他们连一丝一毫的希望都没有了。

  刘延死死地盯着那片黑影,手心全是冷汗。

  他看见了,那片黑影移动的速度极快,全是骑兵!

  完了。

  刘延的心,彻底凉了。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白马城破,自己身首异处的下场。

  但是,气势不能丢!

  正当刘延准备组织手里剩下不多的兄弟,准备来个鱼死网破之时。

  城下,却忽然传来了惊天动地的骚动。

  袁军的阵营,瞬间炸开了锅。

  “敌袭!是曹军!曹军杀过来了!”

  “西边!西边有曹军的骑兵!”

  那些正准备攻城的袁军士卒,全都停下动作,惊慌失措地望向西侧。

  刘延一脸的难以置信。

  曹军?

  援军到了?!

  他再次举目远眺,这一次,他看得清清楚楚。

  那片黑色的洪流,已经冲出了雨幕,正以一种无可匹敌的气势,朝着袁军大营的侧翼,狠狠地撞了过来!

  最前方,两面迎风招展的黑色大旗上,一个“曹”一个“张”,在漫天雨水中,如此清晰醒目!

  曹,自然是主公!

  张?

  张辽!

  是张文远将军!

  主公的援军,真的到了!

  “援军!是我们的援军到了!”

  “哈哈哈,我军到了!”

  城墙之上,死寂被瞬间引爆,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冲天而起!

  那些本已心如死灰的士卒,一个个重新挺直腰杆,握紧了残破的兵器。

  刘延的眼眶,瞬间就红了。

  他不是不相信主公,只是,这十日的坚守,太苦太难了。

  他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心中的激动,拔出腰间的佩剑,指向城外。

  “擂鼓!传我将令,全军备战!”

  “待城外我军杀乱敌阵,随我一同,杀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