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车轮滚滚-《三国:兄长别闹,你怎么会是曹操》

  还政于天子?

  这话一出口,曹操脸上的酒意,瞬间退了个干净。

  林阳敏锐地察觉到对面的孟良兄身体僵了一下,但很快,那份不自然便被一片愁苦之色所掩盖。

  端着酒杯,曹操手指摩挲着杯沿,苦笑一声:“澹之,我为司空心腹不假,但此话,却是难言。”

  “为何?”林阳也端起杯,郭嘉赶忙跟上,三人一碰。

  曹操一口喝干杯中酒,装着解释:“司空之志,高远若星辰,司空之心,深邃如渊海,非我等为臣者所能妄加揣测。”

  “且此事,事关重大,”曹操放下酒杯,目光躲闪,“如今之局,又岂能容的司空抽身?”

  这话说得,倒也符合他“孟良”的身份。

  林阳见他这副样子,也点头叹了口气。

  就像刚才所说的,刘备走的是仁义之道,靠的是收拢民心。

  而曹操,走的则是“挟天子而令诸侯”的王霸之道。

  对他而言,不行王霸之道,如何镇得住那群豺狼虎豹般的诸侯?

  可一旦走了这条路,他曹操和汉室天子之间,便几乎再无转圜余地。

  势同水火。

  “兄长不必为难。”林阳摆了摆手,“只是若无此言,我方才所说,欲留关将军,胜算也占其七。”

  “七分?”

  曹操心头一跳,攥着的杯子一个哆嗦。

  他本以为林阳那三问一出,已是十拿九稳,怎么到头来,才只得七分?

  郭嘉也是一脸愕然,忍不住问道:“澹之,此计已是环环相扣,将那关羽的忠、义、名都算了进去,为何还差了三分?”

  “是啊澹之,那三分,又差在何处?”曹操追问,语气里的急切再也藏不住。

  林阳看着他俩,缓缓摇头。

  “二位兄长,你们还是小觑了关羽。”

  “此人,非常人也。金银爵禄,动其身而不能动其心。兄弟之仇,动其情而不能锁其志。要他死心塌地,便须予他一个连他自己都无法抗拒之道理。”

  林阳伸出手指,在桌上沾了点酒水,画了一个圈,然后看了看门外,见没有下人路过,才做出私密相谈的姿态。

  “你我皆知。司空如今,挟天子以令不臣!”

  “但在天下人眼中,与那董卓、袁绍,有何分别?”

  郭嘉瞟了曹操一眼,曹操却神色泰然,颔首不止。

  林阳没看见郭嘉的小动作,言语一点儿没停:“在世人眼中,司空不过是窃国之贼,大小之别罢了。”

  郭嘉又瞥一眼曹操,见其面颊似红了几分,却仍从容不迫。

  仿佛林阳说的那曹操,跟他孟良果真是没有半点关系。

  郭嘉暗松一口气,林阳却不知这两人间的猫腻,还在那里继续剖析:

  “关羽忠于汉室,他今日留下,是为兄报仇,是为护佑天子。可他心里,虽感司空之恩,但却未必信服于司空。”

  曹操呼吸一滞,不自觉屏住。

  这话,虽然诛心,但是说的却又实在。

  林阳却不管他,自顾自说道:“关将军心中那秤,一头是汉室,一头是天下苍生。司空若想让他彻底归心,便要让他看到,司空所为,非为一己之私,正是为了这天下!为了这万民!”

  “而这‘还政于天子’的承诺,便是压上那秤的最后一物!是为司空正名,为天下立心的关键!”

  “告之于他,司空所为,非为一己之私,正是为此等万世之名!愿与他这般真正的英雄,共定天下,共安万民!”

  “待天下平定之日,司空还政于天子,退居乡野,与功臣解甲归田,对酒当歌!”

  “此诺一出,关羽便不是为司空而留,而是为这煌煌大义而留,为他毕生所求的‘忠义’二字而留。到那时,他心中的那座丰碑才算真正为司空所立。”

  林阳看着曹操,掷地有声。

  “如此,方能以万世之名,换关云长一生之忠。”

  一番话,如洪钟大吕,在曹操和郭嘉的脑海中反复轰鸣。

  是了。

  这才是真正的杀招。

  是将关羽这个人,从里到外,从他的过去到现在,再到他所追求的未来,全都算计得明明白白,给他铺就了一条他自己根本无法拒绝的光明大道。

  走上这条路,他关羽,便能成就他梦想中的一切。

  而铺这条路的人,是他曹孟德。

  想通此节,曹操内心更加纠结了,“澹之......”

  曹操张了张嘴,还是叹了口气:“唉!”

  “兄长可是觉得,此言太过骇人,不敢向司空进献?”林阳见他神色有异,还以为他是被吓住了。

  曹操猛地回过神,连忙摆手,脸上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

  “非也,非也。只是......只是此策太过惊世骇俗,我怕司空他......恐难听进啊。”

  “无妨。”林阳笑了笑,重新坐下,又恢复了那副懒散的模样,“兄长只需将我方才之言,原封不动转告司空便是。至于如何决断,便看司空自己的胸襟与魄力了。”

  “再说,即便此言不献,也有七分把握,兄长又何愁之有?”

  “澹之所言极是!”郭嘉见状,赶紧附和一句,举了举杯,三个人又是一碰。

  曹操也彻底缓过了神,哈哈一笑。

  “澹之之言,我必一字不落地,转达给司空,多谢!”

  他端起酒杯,对着林阳,遥遥一敬。

  这个事情一讨论完,气氛又轻松了不少。

  曹操和郭嘉聊起那炼铁的事情,林阳也好奇这几天又推进到了哪种地步,三人酒越喝越尽兴,直到天色都晚了下来。

  最后,郭嘉最先不胜酒力,摆摆手放了杯子,曹操和林阳才哈哈大笑指着他一通嘲笑。

  三人到此为止,曹操与郭嘉起身告辞。

  送走二人,林阳一个人站在院中,看着满天星斗,长长地吐出一口浊气。

  棋盘已乱,棋手当入局。

  ......

  因为喝了酒,酒气还有些上头,曹操和郭嘉再没骑马。

  叫人通传以后,自然有人驾了马车来接。

  曹操坐在车里,一言不发,闭目沉思。

  郭嘉坐在他对面,同样眯着眼睛。

  许久,曹操才缓缓睁开眼,酒意已经去了大半。

  “奉孝。”

  “主公。”

  “你说,这澹之此言,我当如何?”

  郭嘉苦笑一声,摇了摇头。

  “嘉,亦不知。”

  “但我知,主公若用其言,关羽,必归心。”

  “若不用其言......”郭嘉顿了顿,轻声道,“亦可得其力,却终究......意难平。”

  曹操没有再说话。

  他将头靠在车壁上,脑海里,反复回响着林阳最后那句话。

  “以万世之名,换关云长一生之忠。”

  还政于天子......

  若他还是那个刺董的骁骑校尉曹孟德,他会诛杀国贼,匡扶汉室,也必然会选择还政于天子。

  但如今,他是困天子于许都的曹司空。

  这天下。

  这天子。

  这百姓。

  他曹孟德,如今求的,到底是什么?

  是那九五之尊的宝座,还是......

  那真正能流芳千古,万世不朽之大名?

  车轮滚滚,驶向沉沉的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