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毛石自重-《三国:兄长别闹,你怎么会是曹操》

  “水泥?”

  郭嘉和马钧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念出这两个字,二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困惑。

  水,他们懂。

  泥,他们也懂。

  可这两个再寻常不过的东西混在一起,除了能和成一滩烂泥,还能有什么名堂?

  怎么又能叫做“点石成金”?

  “先生,此,此物何解?”马钧到底是工匠心性,对新奇事物的好奇心压过了所有情绪,忍不住结结巴巴地问了出来。

  林阳看着二人这副表情,心中暗笑,也不再卖关子。

  他把那块不起眼的石灰石拿起,在手里随意抛了抛。

  “此物,石灰石,山野之中,俯拾皆是。此土,黏土,河畔沟边,亦不稀奇。”

  他将两样东西推了推。

  “所谓‘水泥’,便是以这石灰石为主,掺以黏土,再添少许铁矿石粉末,一同碾碎,而后置于高温中煅烧。烧透之后,再行碾成细末。此粉末,便是‘水泥’。”

  “水泥,本身平平无奇,可一旦遇水,调和成浆,便会引动其内在神异。不出半日,便可凝结如石,且坚硬无比,不畏水火。”

  “有了此物,子德兄信中所忧之事,便如那热汤泼雪,顷刻消解。”

  话音落下,郭嘉与马钧二人,嘴巴已是不自觉地微微张开。

  高温煅烧?

  凝结如石?

  这跟炼铁倒是有了那么几分相似。

  林阳伸出手指轻轻一点,点在了那张简陋的护墙草图上。

  “何须费那九牛二虎之力去烧制耗时耗工的青砖?又何须去满世界寻那难得的巨木?”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二人,嘴角噙着一抹懒洋洋的笑意,自问自答道:“官渡之侧,黄河两岸,最不缺的是什么?”

  “是石头!是那遍地可见,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毛石!”

  “毛石?”马钧脑子一时没转过来。

  那东西奇形怪状,大小不一,除了砌个猪圈墙角,还能有何大用?

  “不错,就是那些无需打磨,无需切割,从山中直接开采出来,在寻常工匠眼中一无是处的天然顽石!”

  林阳站起身,兴致来了,随手折下一根树枝,在院中的空地上画了一个简单的墙体截面图。

  “青砖之弊,在于其小,其轻,其工序繁复。要想抵御千斤之力的冲撞,非得砌得极厚不可,耗时耗力,缓不济急。”

  “可毛石不然。”林阳的树枝在地上重重戳了一下,激起一小撮尘土。

  “其一,省工!毛石无需精细打磨,山间开采,不论大小,直接便可运来取用。德衡,你算算,光是这一项,能省下多少打磨石料的人力与时日?”

  马钧的呼吸瞬间急促起来。

  他几乎是下意识地在心里估算,如果省去打磨塑形这一步,修建的效率何止翻倍!

  “其二,自重!”林阳的声音提了点高度,“一块寻常毛石,动辄数十上百斤,远非青砖可比。以这等重物为骨,再以我所说的水泥沙浆浇灌填充所有缝隙,使其凝为一体。待其干透之后,整面墙体便如同一块天造地设的巨岩!”

  “袁军的撞车撞上来,撼动的不是一块砖,而是整座‘石山’!此乃‘以重克冲’,我称之为‘自重之墙’!”

  郭嘉的瞳孔猛地一缩!

  以重克冲!

  好一个以重克冲!

  他想的更远,袁绍军最大的优势,便是兵多将广,器械精良。

  而这撞车,便是其攻坚的利器。

  若此墙真能建成,岂不是直接废掉了袁军的一大杀手锏?

  “其三,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林阳转过身,目光在二人震撼的脸上扫过,“便是这‘水泥’的妙用!”

  “如此一来,我军只需在原地挖下三尺沟壑为基,以这‘水泥’调和沙石为剂!”

  林阳的脸上露出了他那标志性的懒散笑容:“此法施工,最为省力。寻常民夫即可胜任。砌筑之时,只需将毛石堆砌,再以水泥沙浆,将所有缝隙尽数填满!如此,待水泥干涸之后,无数大小毛石便牢牢地粘结成一个整体!岂不比那精雕细琢的砖墙,快上十倍?”

  “何止十倍!”马钧脱口而出。

  这一刻,他终于明白了先生那句“点石成金”的真正含义。

  将这廉价易得,随处可见的石头与泥土,点化为能定国安邦,抵御强敌的坚城壁垒,这不是点石成金,又是什么?!

  郭嘉的脑海中,一副波澜壮阔的画面已然展开。

  无数民夫在官渡前线热火朝天地劳作,没有繁琐的工序,没有严苛的要求,只是一车车的毛石,一桶桶的“水泥”,一道道防线拔地而起!

  袁绍的大军兵临城下,面对的不再是脆弱的土墙,而是一座座凭空出现的“石山”!

  两个人各有各的关注点,但激动却是一样的。

  “不止于此。”林阳觉得说的还不过瘾,又补了一句。

  “此墙一旦筑成,高可达丈余,厚可过五尺。墙体之坚,远胜寻常土城。将士立于其上,便如立于城墙。向下可抛射箭矢,可投滚木。遇敌军攀附,亦可凭墙而守。”

  “一道护墙,既是盾,亦是堡!攻守兼备,一墙多用。奉廉兄,你以为如何?”

  郭嘉抱拳拱手,端起茶杯笑道:“有澹之在此,子德兄有何忧虑,司空又有何忧虑?”

  他虽然已经对林阳一套套的神奇理论见怪不怪,但是每次看见新东西,还真是不得不服。

  你看看,这前线让主公愁的不行的死局,到了澹之这里,竟然又是如此轻描淡写的就破解了。

  “先生!”马钧再也忍不住,他往前一走,又想跪下,却被林阳一把拉住。

  “又来这套。”林阳哭笑不得地将他按回石凳上,“你我既以先生和学生相称,日后,这等繁文缛节,一概免了。”

  “可是......”

  “罢了罢了。”林阳摆摆手,将话题拉了回来,“德衡,你于营造之术上,天赋异禀。我方才所言之法,你以为,可有难处?”

  一提到专业领域,马钧瞬间冷静下来,那些激动的情绪仿佛被瞬间抽离,整个人立刻沉浸到了工匠的严谨与专注之中。

  他的眉头微微蹙起,脑中飞速地将林阳所说的每一个步骤都过了一遍。

  石灰石、黏土、矿粉……这些东西都好找。

  垒砌毛石,浇灌沙浆……此法甚妙,简单易行。

  等等!

  马钧的目光陡然一凝。

  先生方才说……

  高温煅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