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双赢,双赢,司空赢了两次!-《三国:兄长别闹,你怎么会是曹操》

  林阳的话,像一盆冰水,从曹操和郭嘉的头顶,瞬间浇到了脚底。

  两人脸上的血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褪去。

  见两人陷入沉思。

  “此乃当局者迷!”林阳一语中的。

  “当局者迷?”曹操和郭嘉对视一眼,这个词虽然头一次听说,但是却清晰无比的反应了他们的状态。

  林阳还在那儿喋喋不休,完全没注意到两人的异样。

  “那刘备既为英雄,岂能屈居他人帐下?如今有了机会,必然是日思夜想,对那徐州虎视眈眈!”

  “司空大人不好动手,刘备他素来以仁义为名,自然也不好动手!”

  “所以,车胄若不动则已,动手,那结果只有一个——激反!”

  林阳一番话,将荀彧那个看似滴水不漏的计策,给批驳了。

  林阳说完了,端起茶杯,润了润喉咙,心里觉得舒坦多了。

  他是轻松了,但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像一把锋利的锥子,精准地扎在曹操心头最不安的那个点上。

  “激反……”曹操喃喃自语。

  “没错!激反!”

  “车胄无论是否动手,刘备若是知晓司空大人下了密令,那必然会提前下手!”

  “徐州危矣!”

  林阳这又一连串的话,说的曹操一股彻骨的寒意,从他的尾椎骨,直冲天灵盖。

  这一套言论不仅指出了计策的问题所在,还精准地预言了其最坏、也最有可能发生的后果!

  徐州危矣!

  这句话,如同一道魔咒,在曹操的脑海里反复回响。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车胄血淋淋的人头,看到了徐州城头,那面迎风招展的“刘”字大旗。

  见眼前两人一声不吭,林阳也是说上瘾了,还是没管他们。

  “不过,二位兄台不必惊慌。”

  曹操和郭嘉再次对视,等着林阳接下来的话语。

  “想必司空大人当日采纳令君之计时,也已想明白这其中奥妙,所以我刚才才会提起一句戏言。”

  “才会问二位,司空大人是否不喜那车胄。”

  “这里,就是司空的远见所在!”林阳眯了眯眼,故作玄虚。

  看的曹操和郭嘉面面相觑。

  特别是曹操,此刻脑海里把当初的想法转了八百遍!

  奥妙!

  远见?

  自己当时想到这一层了吗?

  还有林阳所说的,自己难不成讨厌那车胄?

  肯定不可能,不然他如何会派车胄前去任那徐州刺史!

  但是,与除掉刘备来比较,车胄的死活,似乎真的不是那么重要了。

  至于密令已下,现在追回也已经晚了。

  刘备要是真如林澹之所说,要有防备也早已有了,也就只能将错就错!

  所以成或败,这一层......

  呃,当时自己可能想到了吧。

  乱七八糟的念头在脑袋里一阵飘过。

  曹操续了杯茶,抬头看着林阳。

  且听他来替自己想一想,不,说一说!

  见孟良清醒过来,林阳才继续道:“事成,刘玄德死,车胄背下骂名。”

  “事不成,车胄死,司空大人随时可名正言顺出兵攻伐刘备,至于何时攻伐,那就全凭司空一句话了。”

  “所以二位兄台不必惊慌,此事司空早已料到,正所谓双赢、双赢,司空大人他赢两次罢了!”

  林阳说完,端起茶水一饮而尽。

  曹操:“......”

  双赢。

  好一个双赢!

  原来我是这么想的?

  嗯,对!

  就是这么想的!

  想通了林阳说的话,曹操不由哈哈大笑。

  “哈哈哈,澹之所言有理!你真乃司空大人之知己!”

  “司空大人自是有如此想法,才会纳令君之计!”

  “如今袁绍大军集结,前线防备甚是紧张,兵将不宜调动,若车胄能将刘玄德除去,自然极好,若不能,牵制一二即可。待司空解决袁绍,那刘玄德必然束手就擒!”

  林阳看着大笑的孟良笑而不语。

  一顿天聊下来,曹操既然已经想的通透,自是去了一道心病。

  林阳见他面色已经变的正常,便将那花头引到了“正经事”上。

  “子德兄,此事,你我三人自己心中有数即可。司空大人的心思,可并非你我等人可以揣度的!切不可在司空面前说什么知己!”林阳点点桌子。

  曹操看了眼郭嘉,两人连忙一起点头:“澹之放心,先前你曾说过,揣度上意乃是大忌,我与奉廉依旧记得!”

  “那就好!”林阳长舒了一口气,“反正天塌下来有司空大人顶着,咱们关心好自家院里的事就得了。我跟你们说,我这炕,可是个大学问,等烧起来,热气顺着这烟道一走……”

  他开始兴致勃勃地讲解起火炕的原理,什么热空气上升,什么烟道设计,听得曹操和郭嘉云里雾里,却也让两人那颗几乎要炸开的心脏,稍稍平复了一些。

  看着林阳那张因为谈论“火炕”而神采飞扬的脸,心中同时涌起一个荒谬绝伦的念头:

  此人,究竟是真的不通世事,还是早已看透一切,所以才选择将智慧用在这些“奇技淫巧”之上?

  ......

  司空府议事厅内,气氛冰冷得如同地窖。

  一卷从徐州加急送回的竹简,正静静地躺在曹操面前的案几上。

  “……关羽乘夜扮作我军所部,前往下邳,以文远将军之名将车刺史诈至城外,遂斩之,刘备后据徐州,招兵买马,与袁绍暗通款曲……”

  荀彧念完军报,厅中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主位上的曹操身上,眼神里充满了忧虑和紧张。

  完了!

  这种关键时刻,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刘备这头猛虎,不仅挣脱了牢笼,还反口咬了主人一口,占据了徐州这块战略要地。

  如今他若与北方的袁绍连成一线,那主公将面临两面夹击的绝境!

  这,这可如何是好?

  程昱想了想,便踏前一步,声如闷雷:“主公!当速分兵,踏平徐州,生擒刘备,为车胄将军报仇!”

  “不可!”荀彧立刻出言反对,“主公,如今袁绍大军压境,我军主力皆在官渡前线,不可轻动。若此时分兵攻打徐州,一旦战事不利,官渡有失,则我军危矣!”

  “难道就任由那刘备坐大不成?”

  “文若先生所言甚是,但仲德公之忧亦不可不察……”

  一时间,议事厅内尽是谋士之间的商议之声。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从始至终,曹操都只是静静地坐着。

  他的脸上,没有愤怒,没有惊慌,甚至连一丝波澜都看不见。

  他就那么平静地听着众人争吵,手指有节奏地轻轻敲击着桌面,仿佛在听一出与自己毫不相干的戏。

  终于,他抬了抬手,所有的声音戛然而止。

  众人屏息凝神,看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