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两个妙人!-《三国:兄长别闹,你怎么会是曹操》

  ……

  城东,原先的一处官办货场,此刻已经被清理得干干净净,搭起了一座高大的彩棚,上面挂着“迎新纳福”四个大字,充满了喜庆的气氛。

  彩棚下,十几张长案一字排开,案后坐着数十名身穿崭新吏服的官吏,他们面前,摆放着一箱箱打开的木盒。

  木盒之内,金光闪闪,一枚枚崭新的“许都通宝”,在晨光下熠熠生辉,晃得人睁不开眼。

  杜畿身着一身官服,亲自坐镇在此。

  背后不远处隐约带着一些用来准备控制场面的甲士。

  杜畿看着远处渐渐汇聚而来的人群,手心里也捏着一把汗。

  司空大人之计,实在是太过匪夷所思。

  这到底能不能成,他心里也没底。

  就在这时,一阵车马的喧嚣声传来。

  只见一队长长的车队,在数十名家丁的护卫下,浩浩荡荡地驶了过来。

  车队的最前方,颍川陈家的家承,命人高高地举着一面旗帜,上面写着“颍川陈氏,响应司空号令,迎新纳福”。

  “是陈家的人!”

  “天呐,他们拉了这么多车钱来?”

  人群一阵骚动,自动为车队让开了一条路。

  来人走到杜畿面前,恭敬地行了一礼:“杜大人,奉宗主之命,特送来府库旧钱十万枚,兑换‘开运新钱’,以求来年家族兴旺,万事顺遂!”

  十万枚!

  这个数字,让在场的所有百姓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杜畿心中大定,知道这是主公安排的“自己人”到了。

  他强行压下激动,朗声道:“陈家之愿,必定应验,请!”

  十几个吏员立刻上前,将一箱箱旧钱抬到案上,当着所有人的面,开始清点。

  清点完毕后,杜畿亲自从身后的箱子里,取出早已经备好的九万九千枚崭新的“开运钱”,又装模作样清点一番,然后用崭新的麻绳串好,交到了陈家人手中。

  “务必收好,此乃九万九千枚开运钱。”

  他顿了顿,声音再次拔高。

  “余下一千枚,是为陈家‘去晦’之用。此钱,官府将择吉日,用于修缮城墙、河堤等处,为陈氏一族积福!”

  陈家来人接过那沉甸甸的新钱,脸上笑意真切:“谢杜大人!谢司空大人!”

  这一幕,被在场的所有人,清清楚楚地看在眼里。

  连陈家这样的豪门大族,都心甘情愿地花一千文钱来“去晦”,他们这些小老百姓,还有什么好犹豫的?

  “换!我也换!”

  “快排队!晚了怕是就换不到了!”

  人群,彻底沸腾了。

  陈家的车队,像是一根被点燃的导火索,瞬间引爆了整个许都城百姓们积压已久的情绪。

  恐慌,在这一刻烟消云散。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混杂着好奇以及从众和对美好未来期盼的狂热。

  “快回家拿钱!晚了就没了!”

  “别挤!都排好队!”

  “我这里有三百文,谁有七百文,咱们凑一千文一起换啊!”

  城东的“迎新纳福处”前,瞬间排起了长龙。

  人们扛着钱袋,抱着瓦罐,甚至有的人直接用衣服兜着钱,争先恐后地涌向兑换点。

  原本还在米铺前排队的张老三,眼看着身边的人一个个都跑了,也坐不住了。

  他一咬牙,放弃了那遥遥无期的米,转身就往家的方向跑。

  晦气!

  必须把晦气换掉!

  有了新钱,还怕买不到米吗?

  说不定到时候粮价就降下来了,不用被嫌弃钱有晦气而被抬价!

  同样的一幕,在城南、城西、城北的另外三处兑换点,也同时上演。

  整个许都,仿佛陷入了一场盛大的节日狂欢。

  人们谈论的话题,不再是哪家米铺又涨价了,而是谁换到了最新最亮的“开运钱”。

  那些前几日还在闭门谢客、囤积居奇的粮商们,此刻彻底傻眼了。

  他们坐在堆积如山的粮仓里,听着外面鼎沸的人声,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脚底板直冲天灵盖。

  完了!

  他们做梦也想不到,前几天还打算借着不知道哪里来的谣言大搞一笔,今天官府会来这么一手釜底抽薪。

  百姓们不抢购粮食了,他们都跑去换钱了!

  手里的粮食,瞬间从奇货可居的宝贝,变成了烫手的山芋。

  因为当初趁着谣言,他们收来的粮食,价格可也不怎么低!

  “主君,这该如何是好?如此下去,咱们的粮食真要烂在库里了!”一个帮工急得满头大汗,连忙和店主请示。

  “我怎么知道怎么办!”粮铺店主一屁股坐在地上,欲哭无泪。

  降价卖?

  收来的陈米,本来质量就不行,现在别人不着急出“晦气”,谁还买你的陈米?

  大家换了新钱,没了“晦气”的担忧,谁又还着急把钱花出去?

  等着买平价粮也行啊!

  至于拿粮食去换“开运钱”?

  那更不可能!

  官府只收钱,不收粮!

  唯一的办法,就是先把粮食换成钱,再去换新钱。

  可现在,谁还愿意用宝贵的“许都通宝”来买你涨了价的粮食?

  “降价!立刻降价!”店主的猛地站起来,双眼通红,“把粮价降回到原来的价钱!不!比原来还低一成!快!能卖出去多少是多少!”

  一时间,城中各大米铺纷纷开门,将之前高高在上的粮价,一降再降。

  然而,收效甚微。

  百姓们的热情,已经完全被那亮闪闪的“开运钱”给点燃了。

  ……

  小院里。

  张灯结彩。

  这个时代虽然没有新春一说,但是所谓的“正旦”也是这么个意思。

  进了腊月就算过年。

  反正林阳是这么想的。

  闲来无事,他命人好好的把院子装扮了一番。

  也花钱给所有人都添了两件新意。

  过年嘛,还是要有点仪式感的。

  这几天,林阳也听下人们议论过许都换钱的事情,他是万万没想到,动作能够开展的如此之快!

  而且似乎开展的还真的很不错!

  不愧是子德兄,这人每次闲谈时,看起来反应不快,没想到转述能力倒是极强!

  能把自己的想法完全吃透,分毫不差的转达给曹老板!

  也不愧是那曹老板,这种偏门的计策,孟良敢献,他也敢信!

  一番操作,全无顾忌!

  硬生生把自己随口谈的一个畅想,真的搞的是有板有眼!

  这两个人,绝!

  站在屋内地上,林阳此刻看着的,是三个满满当当的箱子。

  箱子不大,但很喜庆。

  这是孟良派人送来的三箱新钱,正是那所谓的“开运钱”!

  “这钱造的,果真好看!”

  捏着几枚,放在手掌心中,林阳仔细端详了片刻,抓了几大把丢给下人们。

  看着这群仆从侍女喜笑颜开的模样,林阳只觉得这即将到来的新年更有意思了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