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活动筹备,接近尾声
月光像一层薄纱,轻轻覆在武林盟的青石板小径上。路智与周不凡并肩走着,鞋尖碾过落在地上的梧桐叶,发出细微的“沙沙”声。远处的演武场还亮着几盏灯笼,是巡逻弟子提着的,光晕在夜色中晃悠,像几颗悬着的星。
“今日虽让大部分人松了口,但王猛的弟子们,还是没怎么表态。”周不凡突然开口,声音被夜风揉得有些轻,“他们昨日还在库房附近徘徊,像是在查探物资,得防着点。”
路智脚步微顿,望向演武场方向——那里的灯笼忽明忽暗,像极了此刻尚未稳定的人心。“我知道。”他指尖无意识摩挲着袖中那枚文卫阁的腰牌,冰凉的触感让他更清醒,“但眼下最要紧的是筹备活动,只要活动办得成功,让他们看到文化的好处,比说再多道理都管用。”
周不凡点点头,从怀中掏出一张折叠的纸,递过路智:“这是我让人画的场地草图,原本定的城西‘聚贤楼’,地方够大,也清静。明日我们再细化下布置,争取三天内把框架搭起来。”
路智接过草图,借着月光展开——纸上用墨线勾出聚贤楼的格局,一楼大厅标注“古籍展示区”,二楼回廊写着“古琴表演台”,后院小园则画了几个棋盘的符号,标注“围棋对弈区”。他指尖拂过“聚贤楼”三个字,心中稍稍安定:“这地方确实合适,离文庙近,百姓过来也方便。”
两人又聊了几句筹备细节,才各自回房。路智躺在床上,却没立刻睡着——脑海里反复过着场地布置的画面,古籍展架要用什么木料才防蛀,古琴要怎么摆放才不会被风吹动,围棋对弈区要不要搭个遮阳棚……直到窗外泛起鱼肚白,才浅浅睡去。
次日清晨,天刚亮,议事厅的门就被推开了。路智刚跨进门,就见柳儿抱着一摞古籍残页,蹲在桌旁整理;林伯则拿着一把尺子,在墙上比划着,像是在规划物资堆放的位置;周不凡已经坐在主位上,面前摊着三张纸,分别是人员名单、物资清单和场地草图。
“路公子,你来得正好!”柳儿抬起头,脸上沾了点墨渍,像只小花猫,“这些古籍残页我都分类好了,有儒家的《论语》片段,有道家的《道德经》残卷,还有几页前朝的琴谱,正好放在展示区最前面。”
林伯也放下尺子,笑着说:“我刚算过,场地布置需要二十张展架、十五张琴桌、十张棋案,库房里有现成的旧木料,找几个木工师傅,两天就能打好。就是书画不够,得找些名家的摹本,不然展示区显得空。”
周不凡指了指桌上的清单:“书画的事我来解决,鸿儒书院的张院长是我旧识,他们馆藏的前朝书画不少,我去借几幅摹本,应该没问题。”他顿了顿,看向路智,“现在最棘手的是物资——珍稀棋具和上等琴弦,采购的王管事说,商家坐地起价,紫檀木棋盘比之前贵了三成,蚕丝琴弦更是断了货。”
路智接过物资清单,目光落在“紫檀木棋盘×5”“象牙棋子×10副”“蚕丝琴弦×20根”上,眉头微微皱起。这些都是展示和表演的关键物资,缺了它们,活动效果会大打折扣。“我去趟商界联盟,找李掌柜谈谈。”他立刻起身,“之前他承诺过会支持活动,说不定能帮我们协调货源。”
柳儿连忙放下古籍,递过一个布包:“路公子,这里面是我整理的琴谱,你顺便问问李掌柜,能不能找几个懂古琴的师傅,帮忙调试琴音——昨天我试了借的琴,有两把音不准,我调了半天也没调好。”
路智接过布包,点点头,转身快步走出议事厅。
商界联盟的库房里,李掌柜正陪着几个木工师傅检查木料。见路智来,他立刻笑着迎上来:“路公子,是不是筹备遇到难处了?”
路智也不绕弯子,把物资短缺的事说了一遍。李掌柜听后,沉吟片刻:“紫檀木棋盘和象牙棋子,我认识城南‘珍宝阁’的王老板,他手里有存货,我去跟他说,让他按原价卖给你。蚕丝琴弦确实紧俏,黑鸦组织最近买走了不少,说是要做什么机关。”他顿了顿,眼睛一亮,“不过我库房里有几捆前朝的老蚕丝,是之前收来的,虽然有点脆,但找个好琴师处理下,应该能用来做琴弦。”
“太好了!”路智心中一喜,“多谢李掌柜,帮了大忙了!”
“客气什么。”李掌柜拍了拍他的肩膀,“文化复兴是好事,我能帮就帮。对了,你说要琴师调试琴音,我正好认识‘雅音琴坊’的刘师傅,他是京城最好的琴师,我让他下午就去武林盟。”
路智连声道谢,又跟李掌柜敲定了物资送达的时间,才匆匆赶回武林盟。
接下来的三天,武林盟上下都忙碌起来。
第一天,木工师傅们在聚贤楼搭展架。木料是库房里的旧松木,虽然有些斑驳,但打磨后刷上清漆,也透着古朴的气息。柳儿和几个琴坊的弟子,忙着把借来的古琴搬到二楼回廊,刘师傅则拿着调音器,逐把调试琴音。“这把‘流泉’琴不错,就是三弦有点松,紧半分就正好。”他一边说,一边用扳手轻轻调整琴弦,指尖在琴弦上拨弄,清脆的琴音在回廊里回荡。
路智和周不凡则去了鸿儒书院。张院长是个须发皆白的老者,听闻要借书画,起初有些犹豫:“这些摹本都是前朝的珍品,要是损坏了,我没法向后人交代。”
周不凡连忙说道:“张院长放心,我们会给每幅书画装裱上防护玻璃,安排专人24时辰看管,活动结束后,立刻送回来,绝不让书画受损。”他顿了顿,又补充道,“而且,这次活动能让更多百姓看到这些书画,了解中华文化,这不也是您一直想做的事吗?”
张院长沉默片刻,终于点头:“好!我信你一次。不过,我要派两个弟子跟着,一起看管书画。”
第二天,书画送来了。弟子们小心翼翼地把《兰亭序》《快雪时晴帖》的摹本挂在展架上,又在下面摆上小牌子,写着书画的背景介绍。林伯则带着几个弟子,在院子里摆放棋案——紫檀木棋盘铺在桌上,象牙棋子按“星位”摆好,旁边放着小凳子,供百姓对弈。
到了第三天,筹备工作已近尾声。聚贤楼里,古籍展示区的残页按朝代分类摆放,书画挂得整整齐齐,古琴在回廊里排成一排,棋案在院子里错落有致。武林盟的弟子们穿着统一的灰布劲装,开始熟悉各自的岗位——有的负责入口引导,有的负责讲解古籍,有的负责维持秩序。
路智站在聚贤楼门口,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满是欣慰。柳儿跑过来,递给他一杯茶水:“路公子,你看,都准备好了!明天就能开始布置最后的装饰,后天就能正式活动了。”
林伯也走过来,笑着说:“是啊,这几天虽然累,但看着这些布置,心里就踏实。我已经跟江湖上的朋友说了,他们会带百姓过来参加,到时候肯定热闹。”
周不凡拍了拍路智的肩膀:“辛苦你了,路公子。再过两天,我们的文化复兴活动,就能顺利开始了。”
然而,就在这时,一个负责看守聚贤楼的弟子匆匆跑过来,脸色苍白:“盟主!路公子!不好了!聚贤楼的主人来了,说要收回场地,不让我们用了!”
“什么?”路智和周不凡同时愣住,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
两人立刻跟着弟子赶往聚贤楼门口。只见一个穿着绸缎的中年男子站在那里,身边跟着几个管家模样的人,神色慌张。他看到周不凡,连忙上前,语气急促:“周盟主,实在对不住,这场地我不能租给你们了,你们赶紧把东西搬走,不然……不然我就麻烦了!”
周不凡皱起眉头:“王老板,我们之前签了租约,付了定金,你怎么能说收回就收回?”
王老板脸色发白,眼神躲闪:“不是我要收回,是……是上面有人施压。昨天晚上,有几个黑衣人闯进我家,说要是再租给你们办文化活动,就烧了我的房子,还……还伤了我的管家。”他说着,指了指身后一个手臂缠着绷带的管家,“我也是没办法啊!”
路智心中一沉——不用想,肯定是黑鸦组织搞的鬼。他们怕活动成功,影响自己的阴谋,所以才用威胁的手段,逼王老板收回场地。
“王老板,你再通融几天,活动后天就开始,结束后我们立刻搬走。”路智急忙说道,“要是你有难处,我们可以再加租金,或者帮你解决黑衣人的麻烦。”
王老板却连连摇头,语气带着哭腔:“不行啊!那些黑衣人说了,要是我不收回场地,今晚就来烧房子。我家里还有老母亲和孩子,我不能拿他们的性命冒险啊!周盟主,路公子,求你们了,赶紧搬走,别让我为难了!”
路智和周不凡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焦虑。聚贤楼是他们选了半个月才定下的场地,离文庙近,空间够大,现在离活动只有两天,再找新的场地,谈何容易?
“王老板,我们需要时间收拾东西,你给我们一天时间,明天中午之前,我们一定搬走。”周不凡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怒火——他知道,逼王老板也没用,真正的敌人是黑鸦组织。
王老板连忙点头:“好好好,一天时间,谢谢周盟主,谢谢路公子!”说完,他匆匆带着管家离开了,像是身后有什么在追赶。
看着王老板远去的背影,路智和周不凡站在聚贤楼门口,脸色凝重。周围的弟子和筹备人员也围了过来,脸上满是担忧。
“盟主,路公子,这可怎么办啊?后天就要活动了,现在找新场地,根本来不及啊!”负责场地布置的弟子急得声音都发颤。
“是啊!我们这几天的心血,难道都白费了吗?”一个琴坊的弟子眼圈发红,她为了调试琴音,熬了两个通宵。
柳儿紧紧握着路智的衣袖,声音带着一丝颤抖:“路公子,我们……我们还能找到场地吗?”
路智看着眼前焦虑的众人,深吸一口气,语气坚定:“大家别慌!场地没了,我们再找!武林盟的演武场够大,我们把演武场改造一下,一样能办活动!”
周不凡眼前一亮:“对!演武场有两千多平方,足够摆下展架、琴桌和棋案。我们现在就动手,清理演武场,搭建临时展架,争取明天晚上之前,把场地布置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可是,演武场的地面是青石的,展架不好固定,而且没有遮挡,要是下雨怎么办?”林伯担忧地问道。
“地面的问题,我们用木楔子固定展架;遮挡的问题,我们找布庄借一批防雨布,搭个临时棚子。”路智立刻说道,“现在时间紧迫,我们分四组行动:第一组,清理演武场,把兵器架、石锁都搬到旁边的库房;第二组,去库房运木料,搭建展架和棚子;第三组,联系商户,把聚贤楼的物资搬到演武场;第四组,继续调试琴棋,确保物资没问题。”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大家辛苦了这么久,不能因为这点困难就放弃。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一定能按时办好活动!有没有信心?”
“有!”众人齐声应道,原本焦虑的神色,渐渐被坚定取代。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武林盟的演武场上。弟子们和筹备人员分成四组,有条不紊地忙碌起来——有的扛着木料搭建展架,有的推着小车搬运物资,有的拿着扫帚清理地面,有的调试着古琴的音准。柳儿和几个女弟子则在一旁整理古籍,林伯指导着木工师傅固定展架,周不凡联系布庄借防雨布,路智则来回巡查,协调各个小组的进度。
夜幕降临,演武场上挂起了几十盏灯笼,光晕照亮了忙碌的身影。虽然时间紧迫,任务繁重,但没有人抱怨,没有人懈怠——大家都知道,这场活动不仅关乎文化复兴,更关乎他们对自己、对未来的承诺。
路智站在演武场中央,看着眼前热火朝天的景象,心中满是感动。他知道,接下来的一天一夜,他们都要连轴转,才能按时完成布置。而且,黑鸦组织既然能破坏场地,说不定还会有其他阴谋。
但此刻,他心中没有丝毫畏惧。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他抬头望向天空,月亮已经升起,皎洁的月光洒在演武场上,照亮了前方的道路。
文化复兴的活动,一定会顺利举行。这不仅是他的信念,更是所有人的期望。
月光像一层薄纱,轻轻覆在武林盟的青石板小径上。路智与周不凡并肩走着,鞋尖碾过落在地上的梧桐叶,发出细微的“沙沙”声。远处的演武场还亮着几盏灯笼,是巡逻弟子提着的,光晕在夜色中晃悠,像几颗悬着的星。
“今日虽让大部分人松了口,但王猛的弟子们,还是没怎么表态。”周不凡突然开口,声音被夜风揉得有些轻,“他们昨日还在库房附近徘徊,像是在查探物资,得防着点。”
路智脚步微顿,望向演武场方向——那里的灯笼忽明忽暗,像极了此刻尚未稳定的人心。“我知道。”他指尖无意识摩挲着袖中那枚文卫阁的腰牌,冰凉的触感让他更清醒,“但眼下最要紧的是筹备活动,只要活动办得成功,让他们看到文化的好处,比说再多道理都管用。”
周不凡点点头,从怀中掏出一张折叠的纸,递过路智:“这是我让人画的场地草图,原本定的城西‘聚贤楼’,地方够大,也清静。明日我们再细化下布置,争取三天内把框架搭起来。”
路智接过草图,借着月光展开——纸上用墨线勾出聚贤楼的格局,一楼大厅标注“古籍展示区”,二楼回廊写着“古琴表演台”,后院小园则画了几个棋盘的符号,标注“围棋对弈区”。他指尖拂过“聚贤楼”三个字,心中稍稍安定:“这地方确实合适,离文庙近,百姓过来也方便。”
两人又聊了几句筹备细节,才各自回房。路智躺在床上,却没立刻睡着——脑海里反复过着场地布置的画面,古籍展架要用什么木料才防蛀,古琴要怎么摆放才不会被风吹动,围棋对弈区要不要搭个遮阳棚……直到窗外泛起鱼肚白,才浅浅睡去。
次日清晨,天刚亮,议事厅的门就被推开了。路智刚跨进门,就见柳儿抱着一摞古籍残页,蹲在桌旁整理;林伯则拿着一把尺子,在墙上比划着,像是在规划物资堆放的位置;周不凡已经坐在主位上,面前摊着三张纸,分别是人员名单、物资清单和场地草图。
“路公子,你来得正好!”柳儿抬起头,脸上沾了点墨渍,像只小花猫,“这些古籍残页我都分类好了,有儒家的《论语》片段,有道家的《道德经》残卷,还有几页前朝的琴谱,正好放在展示区最前面。”
林伯也放下尺子,笑着说:“我刚算过,场地布置需要二十张展架、十五张琴桌、十张棋案,库房里有现成的旧木料,找几个木工师傅,两天就能打好。就是书画不够,得找些名家的摹本,不然展示区显得空。”
周不凡指了指桌上的清单:“书画的事我来解决,鸿儒书院的张院长是我旧识,他们馆藏的前朝书画不少,我去借几幅摹本,应该没问题。”他顿了顿,看向路智,“现在最棘手的是物资——珍稀棋具和上等琴弦,采购的王管事说,商家坐地起价,紫檀木棋盘比之前贵了三成,蚕丝琴弦更是断了货。”
路智接过物资清单,目光落在“紫檀木棋盘×5”“象牙棋子×10副”“蚕丝琴弦×20根”上,眉头微微皱起。这些都是展示和表演的关键物资,缺了它们,活动效果会大打折扣。“我去趟商界联盟,找李掌柜谈谈。”他立刻起身,“之前他承诺过会支持活动,说不定能帮我们协调货源。”
柳儿连忙放下古籍,递过一个布包:“路公子,这里面是我整理的琴谱,你顺便问问李掌柜,能不能找几个懂古琴的师傅,帮忙调试琴音——昨天我试了借的琴,有两把音不准,我调了半天也没调好。”
路智接过布包,点点头,转身快步走出议事厅。
商界联盟的库房里,李掌柜正陪着几个木工师傅检查木料。见路智来,他立刻笑着迎上来:“路公子,是不是筹备遇到难处了?”
路智也不绕弯子,把物资短缺的事说了一遍。李掌柜听后,沉吟片刻:“紫檀木棋盘和象牙棋子,我认识城南‘珍宝阁’的王老板,他手里有存货,我去跟他说,让他按原价卖给你。蚕丝琴弦确实紧俏,黑鸦组织最近买走了不少,说是要做什么机关。”他顿了顿,眼睛一亮,“不过我库房里有几捆前朝的老蚕丝,是之前收来的,虽然有点脆,但找个好琴师处理下,应该能用来做琴弦。”
“太好了!”路智心中一喜,“多谢李掌柜,帮了大忙了!”
“客气什么。”李掌柜拍了拍他的肩膀,“文化复兴是好事,我能帮就帮。对了,你说要琴师调试琴音,我正好认识‘雅音琴坊’的刘师傅,他是京城最好的琴师,我让他下午就去武林盟。”
路智连声道谢,又跟李掌柜敲定了物资送达的时间,才匆匆赶回武林盟。
接下来的三天,武林盟上下都忙碌起来。
第一天,木工师傅们在聚贤楼搭展架。木料是库房里的旧松木,虽然有些斑驳,但打磨后刷上清漆,也透着古朴的气息。柳儿和几个琴坊的弟子,忙着把借来的古琴搬到二楼回廊,刘师傅则拿着调音器,逐把调试琴音。“这把‘流泉’琴不错,就是三弦有点松,紧半分就正好。”他一边说,一边用扳手轻轻调整琴弦,指尖在琴弦上拨弄,清脆的琴音在回廊里回荡。
路智和周不凡则去了鸿儒书院。张院长是个须发皆白的老者,听闻要借书画,起初有些犹豫:“这些摹本都是前朝的珍品,要是损坏了,我没法向后人交代。”
周不凡连忙说道:“张院长放心,我们会给每幅书画装裱上防护玻璃,安排专人24时辰看管,活动结束后,立刻送回来,绝不让书画受损。”他顿了顿,又补充道,“而且,这次活动能让更多百姓看到这些书画,了解中华文化,这不也是您一直想做的事吗?”
张院长沉默片刻,终于点头:“好!我信你一次。不过,我要派两个弟子跟着,一起看管书画。”
第二天,书画送来了。弟子们小心翼翼地把《兰亭序》《快雪时晴帖》的摹本挂在展架上,又在下面摆上小牌子,写着书画的背景介绍。林伯则带着几个弟子,在院子里摆放棋案——紫檀木棋盘铺在桌上,象牙棋子按“星位”摆好,旁边放着小凳子,供百姓对弈。
到了第三天,筹备工作已近尾声。聚贤楼里,古籍展示区的残页按朝代分类摆放,书画挂得整整齐齐,古琴在回廊里排成一排,棋案在院子里错落有致。武林盟的弟子们穿着统一的灰布劲装,开始熟悉各自的岗位——有的负责入口引导,有的负责讲解古籍,有的负责维持秩序。
路智站在聚贤楼门口,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满是欣慰。柳儿跑过来,递给他一杯茶水:“路公子,你看,都准备好了!明天就能开始布置最后的装饰,后天就能正式活动了。”
林伯也走过来,笑着说:“是啊,这几天虽然累,但看着这些布置,心里就踏实。我已经跟江湖上的朋友说了,他们会带百姓过来参加,到时候肯定热闹。”
周不凡拍了拍路智的肩膀:“辛苦你了,路公子。再过两天,我们的文化复兴活动,就能顺利开始了。”
然而,就在这时,一个负责看守聚贤楼的弟子匆匆跑过来,脸色苍白:“盟主!路公子!不好了!聚贤楼的主人来了,说要收回场地,不让我们用了!”
“什么?”路智和周不凡同时愣住,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
两人立刻跟着弟子赶往聚贤楼门口。只见一个穿着绸缎的中年男子站在那里,身边跟着几个管家模样的人,神色慌张。他看到周不凡,连忙上前,语气急促:“周盟主,实在对不住,这场地我不能租给你们了,你们赶紧把东西搬走,不然……不然我就麻烦了!”
周不凡皱起眉头:“王老板,我们之前签了租约,付了定金,你怎么能说收回就收回?”
王老板脸色发白,眼神躲闪:“不是我要收回,是……是上面有人施压。昨天晚上,有几个黑衣人闯进我家,说要是再租给你们办文化活动,就烧了我的房子,还……还伤了我的管家。”他说着,指了指身后一个手臂缠着绷带的管家,“我也是没办法啊!”
路智心中一沉——不用想,肯定是黑鸦组织搞的鬼。他们怕活动成功,影响自己的阴谋,所以才用威胁的手段,逼王老板收回场地。
“王老板,你再通融几天,活动后天就开始,结束后我们立刻搬走。”路智急忙说道,“要是你有难处,我们可以再加租金,或者帮你解决黑衣人的麻烦。”
王老板却连连摇头,语气带着哭腔:“不行啊!那些黑衣人说了,要是我不收回场地,今晚就来烧房子。我家里还有老母亲和孩子,我不能拿他们的性命冒险啊!周盟主,路公子,求你们了,赶紧搬走,别让我为难了!”
路智和周不凡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焦虑。聚贤楼是他们选了半个月才定下的场地,离文庙近,空间够大,现在离活动只有两天,再找新的场地,谈何容易?
“王老板,我们需要时间收拾东西,你给我们一天时间,明天中午之前,我们一定搬走。”周不凡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怒火——他知道,逼王老板也没用,真正的敌人是黑鸦组织。
王老板连忙点头:“好好好,一天时间,谢谢周盟主,谢谢路公子!”说完,他匆匆带着管家离开了,像是身后有什么在追赶。
看着王老板远去的背影,路智和周不凡站在聚贤楼门口,脸色凝重。周围的弟子和筹备人员也围了过来,脸上满是担忧。
“盟主,路公子,这可怎么办啊?后天就要活动了,现在找新场地,根本来不及啊!”负责场地布置的弟子急得声音都发颤。
“是啊!我们这几天的心血,难道都白费了吗?”一个琴坊的弟子眼圈发红,她为了调试琴音,熬了两个通宵。
柳儿紧紧握着路智的衣袖,声音带着一丝颤抖:“路公子,我们……我们还能找到场地吗?”
路智看着眼前焦虑的众人,深吸一口气,语气坚定:“大家别慌!场地没了,我们再找!武林盟的演武场够大,我们把演武场改造一下,一样能办活动!”
周不凡眼前一亮:“对!演武场有两千多平方,足够摆下展架、琴桌和棋案。我们现在就动手,清理演武场,搭建临时展架,争取明天晚上之前,把场地布置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可是,演武场的地面是青石的,展架不好固定,而且没有遮挡,要是下雨怎么办?”林伯担忧地问道。
“地面的问题,我们用木楔子固定展架;遮挡的问题,我们找布庄借一批防雨布,搭个临时棚子。”路智立刻说道,“现在时间紧迫,我们分四组行动:第一组,清理演武场,把兵器架、石锁都搬到旁边的库房;第二组,去库房运木料,搭建展架和棚子;第三组,联系商户,把聚贤楼的物资搬到演武场;第四组,继续调试琴棋,确保物资没问题。”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大家辛苦了这么久,不能因为这点困难就放弃。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一定能按时办好活动!有没有信心?”
“有!”众人齐声应道,原本焦虑的神色,渐渐被坚定取代。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武林盟的演武场上。弟子们和筹备人员分成四组,有条不紊地忙碌起来——有的扛着木料搭建展架,有的推着小车搬运物资,有的拿着扫帚清理地面,有的调试着古琴的音准。柳儿和几个女弟子则在一旁整理古籍,林伯指导着木工师傅固定展架,周不凡联系布庄借防雨布,路智则来回巡查,协调各个小组的进度。
夜幕降临,演武场上挂起了几十盏灯笼,光晕照亮了忙碌的身影。虽然时间紧迫,任务繁重,但没有人抱怨,没有人懈怠——大家都知道,这场活动不仅关乎文化复兴,更关乎他们对自己、对未来的承诺。
路智站在演武场中央,看着眼前热火朝天的景象,心中满是感动。他知道,接下来的一天一夜,他们都要连轴转,才能按时完成布置。而且,黑鸦组织既然能破坏场地,说不定还会有其他阴谋。
但此刻,他心中没有丝毫畏惧。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他抬头望向天空,月亮已经升起,皎洁的月光洒在演武场上,照亮了前方的道路。
文化复兴的活动,一定会顺利举行。这不仅是他的信念,更是所有人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