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四合院:重生傻柱的正确打开方式》

  ^鲍吴氏不慌不忙:“准是老杨又来打听他儿女的下落,每次都不空手......”

  ^话未说完,大门被踹开,七八支枪顶住了她的脑门。

  ^

  “全部控制!”

  ^谭映雄一声令下,三十多名干警冲入院内。

  ^为平息围观者的 * 动,他跃上车顶高喊:“鲍国富于四七年拐卖兄妹二人,现查明其用赃款购置此宅。

  ^今日收网,只为找回另一个孩子!”

  ^

  车内,公安局长看着谭映雄干脆利落的行动,微微点头。

  ^

  好,这是言谈举止倒也称得上体面。

  ^

  接下来就看他的办案水准了。

  ^

  鲍家四合院内,听闻已找回一个孩子,众人面色骤变。

  ^

  不仅是鲍家人神情剧变,连在场亲戚也都面如土色。

  ^

  许多人对这事心知肚明。

  ^

  如今东窗事发,个个心惊胆战。

  ^

  鲍吴氏双目圆睁:怎么可能找得到?一定是骗人的!

  她强自镇定,突然哭嚎起来:天大的冤枉啊!你们指定弄错了!

  冤枉?谭映雄立在车顶冷笑,杨久,来看看你的好大娘。”

  后排车门开启,杨久缓步走出。

  ^

  无需任何证明,看清杨久相貌的瞬间,鲍吴氏瘫倒在地。

  ^

  围观群众顿时哗然——胡同里竟藏着人贩子!

  当下就有丢过孩子的人家赶来报案,求查是否与鲍家有关。

  ^

  谭映雄一一接待,指引他们去派出所登记。

  ^

  百姓们见抓获人贩,无不拍手称快。

  ^

  局长暗自点头:这般高调行事,确实能提升公安形象。

  ^

  若换作其他队员,多半直接就抓人走,哪会这般细致解释。

  ^

  在众人喝彩声中,鲍家老少尽数落网。

  ^

  醉得不省人事的鲍国富,直接被抬上了 ** 。

  ^

  此次共抓获十七人。

  ^

  鲍家老两口与三个子女被押往刑房,其余亲属暂羁派出所审讯。

  ^

  特殊看守所内,鲍国富依然鼾声如雷。

  ^

  三兄妹见着烧红的烙铁、带血的皮鞭,个个腿如筛糠。

  ^

  娘!这些刑具...小儿子话音发抖。

  ^

  当年他与杨久感情最好,却亲眼目睹父母将兄妹俩贱卖——仅得十枚铜板。

  ^

  卖掉杨久兄妹后,他们母亲用这笔钱买回大堆肉食,那天全家吃得满嘴流油。

  ^

  才过一天,鲍家人就欢喜地搬进了心心念念的四合院。

  ^

  买房的钱,全是克扣杨久兄妹的生活费。

  ^

  杨父给的生活费数目惊人。

  ^

  既有现大洋,还有金条。

  ^

  靠着这些钱财,鲍家人这些年活得滋润非常。

  ^

  连五九年闹 ** 那会儿,他们碗里也从不断干饭。

  ^

  用别人的血汗钱享福多年,如今报应终于找上门。

  ^

  鲍家上下悔青了肠子。

  ^

  要是留着那两个孩子,凭现在杨久的地位,鲍家什么荣华富贵得不到?

  呜...妈,我还没成亲呢...鲍家小儿子哭得满脸鼻涕眼泪。

  ^

  我是嫁出去的闺女啊,别抓我...二闺女恨不能时光倒流,当初招什么赘婿。

  ^

  都闭嘴!杨久既已找回,未必会要我们性命。”

  长子强作镇定,到底年长几岁,显得稳重些。

  ^

  鲍吴氏被吵得脑仁疼,正盘算脱身之计,厉声呵斥:学学你们大哥的沉稳!

  正闹腾间,杨久随大领导踏入门槛。

  ^

  鲍吴氏跪地哀嚎:杨兄弟饶命啊!

  杨叔叔,那时候我才三岁...小儿子跪爬着哭求。

  ^

  长子次女也慌忙跪倒。

  ^

  大领导冷眼掠过这群人。

  ^

  从前他多信任这家人啊,孩子丢了都没深究,每次上门还带礼物,就盼他们能想起蛛丝马迹。

  ^

  谁承想?

  此刻在大领导眼里,这五人死有余辜。

  ^

  杨灵儿卖去哪儿了?大领导声音冷得像冰刀子。

  ^

  鲍吴氏冷汗涔涔。

  ^

  当初直接卖给人贩子,天晓得转手到何处?

  真不知道啊!

  还嘴硬?

  天地良心,只有人贩子清楚下落!鲍吴氏扯着嗓子喊。

  ^

  大领导冷笑离去。

  ^

  转眼涌进一群蒙面黑衣人。

  ^

  鲍家人被捆在柱子上结结实实挨了顿收拾。

  ^

  门外,大领导与谭映雄透过门缝观察。

  ^

  小谭,这家人为何死不开口?

  谭映雄叹气:说出来必死无疑。

  ^那个年月,女孩被买去不是进窑子就是当童养媳。

  ^他们赌您为了找女儿不敢下死手,这家人,精着呢。”

  大领导瞳孔微缩——这个答案,他确实没想到。

  ^

  谭映雄在他心中的地位又拔高了一层。

  ^

  卖进窑子?卖给别人当童养媳?杨家的 ** 竟被这般作践,简直无法无天!

  大领导眼底燃着熊熊怒火。

  ^

  “老周,你都听见了,我杨家的闺女可能被卖进了窑子,该怎么收拾这家人,你心里有数吧?”

  ^大领导转向身旁那个面容冷硬、目光慑人的五十岁男子说道。

  ^

  “虽然咱们偶尔立场不同,但这事儿你放心,我担保把他们牙关撬开。”

  ^老周翻动着大领导递来的文件,头也不抬地回道。

  ^

  这文件正是谭映雄呈交的,详尽记录了发现杨久的经过。

  ^

  但凡鲍家人的供词与文件有出入,便是在撒谎。

  ^

  可他们万万没想到,文件上关于找到杨久的描述全是何雨柱胡编的,这下鲍家可是倒了血霉。

  ^

  “老周,你的本事我向来放心,这儿就交给你了。”

  ^大领导微微颔首,转身离去。

  ^

  待大领导走后,老周胸有成竹地跨入刑房。

  ^

  一小时过去,他却拧着眉头走了出来。

  ^

  鲍家人的嘴比铁焊的还硬,十八般手段使尽,竟连道缝都没撬开。

  ^

  老周灌了口冷茶,再度踏入刑房——他就不信几个人贩子能硬到底。

  ^

  又过了一小时,老周提着血淋淋的刮骨刀现身。

  ^

  方才在鲍吴氏身上剜了七八刀,这老虔婆居然死咬着卖给人贩子的说法不放。

  ^

  够狠,八成是明白招供就得见 ** ,倒有几分见识。

  ^

  可惜进了这地界,横竖都别想全须全尾出去。

  ^

  “林子!去库房把那套封存的家什起出来,我倒要看看这婆娘的嘴是不是铁铸的。”

  ^

  暮色渐沉时,大领导重返审讯室。

  ^

  “老周,问出来没有?我闺女到底在哪儿?”

  ^他刚进门便急不可耐地追问。

  ^

  素来倨傲的老周罕见地垂下头:“嘴确实够硬。

  ^不过还有一种可能——您给的情报有误,他们真把孩子卖给了人贩子。”

  ^

  “绝无可能!我儿子就是靠这情报找到人的!”

  ^大领导瞬间沉了脸,声调陡然转冷。

  ^

  “别急,若情报无误,那就是他们还未松口。”

  ^老周永远一副死人面孔,仿佛天塌了也不会变色。

  ^

  “莫非你手下留情了?”

  ^大领导眯起眼睛。

  ^

  “留情?”

  ^老周眉间闪过一丝愠怒,“您随我来。”

  ^

  当大领导与谭映雄踏入刑房时,俱被眼前的景象震得倒退半步。

  ^

  五口人像年猪般捆在刑柱上,十指脚趾的指甲全被拔光,满脸鞭痕交错,血衣碎成布条。

  ^

  谭映雄胃里一阵翻腾——这场面他实在扛不住。

  ^

  大领导定了定神,终究被鲍家二闺女那头乱发下的猩红眼珠骇得心头发毛。

  ^

  “说出灵儿下落,我饶你们不死。

  ^我杨某人说一不二。”

  ^他寒声开口。

  ^

  “我……”

  ^鲍吴氏抽噎半晌,终究胡诌了个地名。

  ^

  大领导正要狂喜,老周却冷笑道:“那是去年的焚尸场。”

  ^

  “她在骗人,分开审问时他们的供词对不上,本来打算逐一处理,结果你突然来了。”

  ^老周低声说明。

  ^

  大领导此刻已看穿鲍家的把戏:“交代灵儿的下落,我可以放走你们中的两个人。”

  ^

  话音落下,鲍家人眼底刚亮起的光又骤然熄灭——他们确实一无所知。

  ^

  “我们真不知道!孩子早卖给人贩子了……我这条贱命不要了,只求放过我儿子!”

  ^始终沉默的鲍国富突然跪地哭求。

  ^

  “都不肯说?那都别活了!”

  ^大领导抓起通红的烙铁狠狠按在鲍国富脸上。

  ^

  被至亲背叛,骨肉被信任之人贩卖,这种恨意常人根本无法体会。

  ^

  刺啦——

  伴着凄厉的哀嚎,鲍国富昏死过去。

  ^可大领导的怒火仍未平息。

  ^参与贩卖他儿女的鲍家五口,每个都该千刀万剐。

  ^

  当烙铁在五张脸上逐一烙下印记后,他胸口的闷气才稍稍消散。

  ^

  走出审讯室,大领导皱眉问谭映雄:“看来鲍家确实不知情。

  ^我猜当年你师兄听见的可能是人贩子交谈,要找到灵儿,还得从他身上挖线索。”

  ^他望着天际,失落如潮水般涌来。

  ^本以为能在这里得到女儿消息,如今却……

  “师兄提过两个孩子被卖往同一处,今天本想先确认鲍家的供词,就没细说。”

  ^谭映雄连忙补充。

  ^

  “同一处?”

  ^大领导猛然转身,瞳孔中燃起希望。

  ^

  “他是这么说的。

  ^晚上饭局上您再仔细问问。”

  ^谭映雄说道。

  ^其实何雨柱白天就主动表示,若鲍家无线索,愿协助寻人。

  ^

  虽然时隔多年,且当年报纸仅模糊提及“同一地点”

  ^,但何雨柱说隐约记得某个地名,或许故地重游能触发记忆。

  ^

  “时间不早了,我去接杨久,让老刘送你师兄,京城饭店汇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