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盛大发布:时代的开篇-《1977:从高考状元到科技巨擘》

  1992年,深秋,鹏城大剧院。

  后台,巨大的倒计时电子钟闪烁着刺目的红光。

  王小明在狭小的空间里来回踱步,皮鞋底都快磨穿了。

  “汉玉,我心慌,我腿肚子转筋。”

  “台下黑压压的全是人,还有好几个金发碧眼的,万一……”

  张汉玉正对着镜子,整理着自己的领带。

  他的手指很稳,没有一丝颤抖。

  透过镜子,他看着王小明那张写满焦虑的脸。

  “老王,坐下。”

  “我们走到今天,靠的不是万一。”

  他转过身,拍了拍王小明的肩膀,手掌的温度和力量让他瞬间镇定了不少。

  “我们靠的是这个。”张汉玉指了指自己的脑袋,然后又指了指自己的心脏。

  舞台的追光灯猛地打亮。

  主持人激昂的声音穿透了厚重的幕布。

  “下面,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有请‘星火科技’的创始人,张汉玉先生!”

  张汉玉深吸一口气,迈步走上舞台。

  刺眼的灯光让他眯了下眼,台下是数千双眼睛,像一片沉默的星海。

  有探究,有审视,有好奇,也有毫不掩饰的怀疑。

  他看到了前排就坐的国家部委领导,看到了科技界的几位老前辈,看到了扛着长枪短炮的媒体记者,甚至还看到了几个西装革履的外国人,胸前的牌子上印着IBM、苹果的字样。

  他站定在演讲台后,没有立刻开口。

  一股难以言喻的骄傲,从胸膛里喷薄而出。

  他不仅仅代表自己。

  他代表着车间里不眠不休的兄弟,代表着中国第一代程序员敲下的每一行代码,代表着这个渴望用科技改变命运的国家。

  “很多人问我,星火是什么?”

  他的声音通过麦克风,清晰地传遍了剧院的每一个角落。

  “今天,我来告诉大家答案。”

  他没有多余的废话,直接按下了手里的遥控器。

  背后巨大的屏幕瞬间亮起。

  一段精心制作的宣传片开始播放。

  没有复杂的特效,只有一个个真实的生活场景。

  学生在昏暗的灯光下翻阅厚重的字典查一个单词。

  乡镇干部为了查一个政策文件,骑着自行车跑几十里路。

  小商贩用算盘计算着一天的流水,手指磨出了厚茧。

  画面一转。

  一个流畅的中文操作界面出现。

  手指轻轻一点,汉字输入,词条秒现。

  连接上电话线,最新的新闻、政策、报价,清晰地呈现在屏幕上。

  它不叫电脑,它叫“星火一号信息机”。

  台下开始出现窃窃私语。

  “这不就是个电子词典加个调制解调器吗?”

  “想法不错,但肯定很贵,老百姓谁买得起?”

  几个外国公司的代表脸上露出了不屑的微笑。

  张汉玉对台下的反应了如指掌。

  他等到宣传片播完,全场灯光重新亮起。

  “我知道大家在想什么。”

  “它功能很强大,那它一定很贵,对不对?”

  他环视全场,然后伸出了一根手指。

  “不。”

  “它的功能,比你们想的更强大。而它的价格,比你们想的……”

  他顿了顿,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更低!”

  大屏幕上,一个巨大的数字跳了出来。

  “零售价:998元!”

  全场死寂。

  三秒钟后,整个大剧院炸了。

  “什么?!”

  “998?我没听错吧?一台进口的286电脑要两万!”

  “这不可能!成本都不够!”

  前排的一位科技界老前辈,激动地站了起来,扶着自己的眼镜,死死盯着屏幕上的数字。

  那些外国公司的代表,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

  “今天,我们不谈未来,我们只谈现在!”

  张汉玉的声音盖过了所有的嘈杂,充满了煽动性。

  “我们就是要让每一个想获取知识的人,都能买得起!”

  “我们就是要让信息,不再是少数人的特权!”

  “知识,就应该像空气一样,自由地流动!”

  “这,就是星火的意义!”

  “好!”

  不知是谁先吼了一声。

  紧接着,掌声如同山崩海啸,瞬间淹没了一切。

  人们疯狂地鼓掌,欢呼,一些记者甚至激动地扔掉了手里的本子。

  他们看到的不是一台冰冷的机器。

  他们看到了一个崭新时代的开启,一个属于中国人的信息时代的到来!

  发布会结束,预售通道开启。

  剧院外,临时搭建的十几个预售点前,人潮瞬间汇聚成了长龙。

  队伍从广场一直排到了大马路上,看不到尽头。

  维持秩序的保安声嘶力竭地喊着,却根本无济于事。

  人们挥舞着手里的钞票,脸上带着狂热与渴望。

  王小明站在后台的窗口,看着楼下疯狂的景象,激动得话都说不出来,一个劲儿地捶着张汉玉的后背。

  张汉玉的眼眶也红了。

  他看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教授,被学生搀扶着,小心翼翼地把一沓零钱递给销售人员。

  他看到一个穿着朴素的年轻人,拿到预售单后,激动地跳了起来。

  他用知识和汗水点燃的这把火,真的烧起来了。

  第二天。

  《人民日报》、《科技日报》、《鹏城特区报》……

  全国所有主流媒体的头版头条,都被两个字刷屏——星火。

  “中国信息产业的里程碑!”

  “一台信息机引发的革命!”

  “知识改变命运,星火点亮中国!”

  遥远的京城,四通集团总部。

  李卫国端着一杯热茶,悠闲地翻开当天的报纸。

  当头版那张“星火一号”的巨大照片和那个刺眼的“998元”价格映入眼帘时,他的手猛地一抖。

  滚烫的茶水泼在了名贵的西裤上,他却毫无知觉。

  他脸上的血色迅速褪去,变得一片铁青。

  他曾当着所有人的面,嘲笑张汉玉的工厂是个赔钱的无底洞,嘲笑他是个不自量力的疯子。

  现在,报纸上每一个赞美的字,都像一个响亮的耳光,狠狠抽在他的脸上。

  “咚咚咚。”

  秘书惊慌地敲门进来。

  “李总,不好了!我们所有的汉卡代理商,电话都快被打爆了,全都在问星火信息机的事!”

  “我们的汉卡……一夜之间,好像没人要了。”

  与此同时,大洋彼岸。

  《华尔街日报》的编辑部里,主编将一份关于“星火”的传真件重重拍在桌上。

  “查!”

  “给我查清楚这个‘Zhang Hanyu’到底是谁!”

  “告诉硅谷那帮高傲的家伙,狼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