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图书馆约会-《1977:从高考状元到科技巨擘》

  那封厚厚的信,在邮局窗口被盖上一个深绿色的邮戳。

  信封里装着十几页画得密密麻麻的图纸,还有一封简短的信。

  张汉玉看着它被投进邮筒,发出“哐当”一声轻响。

  做完了。

  他心里某个悬着的部分,终于落了地。

  转身离开邮局,正午的阳光有些刺眼,他下意识地眯了眯眼。

  “寄出去了?”

  一个清脆的声音在旁边响起。

  张汉玉转过头,看到林婉清站在不远处的梧桐树荫下。

  她今天穿了一件白色的确良衬衫,袖口卷到手肘,露出两截白皙的小臂。

  “你怎么在这?”

  张汉玉有些意外。

  “等你。”

  林婉清的回答简单直接。

  她走过来,与他并肩。

  “我们昨天讨论的方案,只是一个初步的框架。”

  “很多细节,尤其是关于非常规字形和异体字的处理,还需要更详尽的资料来支撑。”

  张汉玉点头。

  他知道,那个方案更像是一个天才的直觉,要把它变成坚实的工程,还需要大量枯燥的验证工作。

  “学校图书馆的资料有限。”

  林婉清继续说。

  “很多最新的国外期刊,只有市图书馆的外文阅览室才有。”

  张汉玉停下脚步,看着她。

  “所以?”

  “我下午没课,你有吗?”

  林婉清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

  “……没有。”

  下午的汇报,他早就抛在脑后了。

  “那走吧。”

  林婉清率先迈开了步子。

  “去市图书馆。”

  张汉玉愣在原地。

  她的背影很挺拔,马尾辫随着步伐轻轻晃动。

  他忽然觉得,林婉清这个人,像一把出鞘的剑,总是带着一股锋利而明确的目的性。

  他跟了上去。

  从学校到市图书馆,需要换乘两趟公交车。

  车厢里拥挤不堪,混杂着汗味、汽油味,还有售票员声嘶力竭的报站声。

  张汉玉不得不伸出手臂,在林婉清身后虚虚地护着,为她隔开一些涌动的人潮。

  他能闻到她头发上淡淡的皂角香气,和周围浑浊的空气形成了鲜明对比。

  林婉清的背脊始终挺得笔直,似乎对周遭的拥挤毫不在意。

  但张汉玉看到,她抓着扶手栏杆的指节,因为用力而有些发白。

  抵达市图书馆时,已经是下午两点。

  这是一栋苏式风格的建筑,高大,肃穆,走进去便有一股陈旧纸张和樟脑丸混合的气味扑面而来。

  外文阅览室在三楼。

  里面的人很少,只有零星几个埋头苦读的身影。

  巨大的窗户下,阳光被厚重的窗帘过滤得十分柔和,空气里漂浮着细小的尘埃。

  唯一的声响,是老旧电风扇在天花板上周而复始的吱呀声。

  管理员是一个戴着老花镜的阿姨,检查过他们的学生证后,就再也没抬过头。

  两人按照索引卡,很快找到了需要的区域。

  一排排深褐色的书架,顶天立地,像沉默的巨人。

  “找到了。”

  林婉清从高处抽出一本厚重的期刊合订本,【ACM通讯】。

  封皮是深蓝色的硬壳,烫金的字母已经有些磨损。

  他们找了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下。

  桌子很窄,两个人并肩坐着,胳膊几乎要碰到一起。

  林婉清翻开期刊,一股油墨和旧纸的味道散发出来。

  她的手指纤长,指甲修剪得很干净,在泛黄的纸页上轻轻滑过。

  张汉玉凑过去,目光落在那些密密麻麻的英文和插图上。

  这本期刊里,正好有一篇关于字符栅格化渲染的论文,虽然思路与他们不同,但其中关于矢量数据压缩的探讨,极具参考价值。

  “这里。”

  林婉清指着其中一幅插图。

  “他们用哈夫曼编码来压缩坐标数据,这个思路我们可以借鉴。”

  她的声音压得很低,气息拂过张汉-玉的耳廓,带来一阵微痒。

  张汉玉不自觉地往旁边挪了一点。

  “嗯。”

  他拿出笔记本和笔,开始飞快地记录。

  阅览室里安静得能听见彼此的呼吸。

  阳光在桌面上移动,投下的光斑从书页的一角,慢慢爬到两人交叠的影子上。

  张汉-玉的笔尖在纸上划出沙沙的声响,一个个公式,一个个逻辑图,从笔下流出。

  林婉清没有打扰他,只是安静地翻阅着期刊,时不时用铅笔在纸上圈出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段落,然后把书页朝他的方向推过去一点。

  时间一点点流逝。

  张汉玉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大脑高速运转,将期刊上的理论与自己的方案进行碰撞、融合、修正。

  他画完一个复杂的判定流程图,正准备换一页纸,林婉清忽然伸过手。

  “等一下。”

  她的声音很轻。

  “你这个笔记的整理方式太乱了。”

  “重要的结论,关键的引用,还有你自己的推演,应该用不同的符号标记出来,不然以后回顾的时候会很麻烦。”

  她一边说,一边拿起了他放在桌角的另一支红笔。

  “我帮你整理。”

  张汉玉想说不用,但她已经开始动手了。

  她的头靠得很近,一缕碎发从耳边滑落,几乎要垂到他的本子上。

  张汉玉能清晰地看到她纤长的睫毛,在光线下投下淡淡的阴影。

  他的呼吸停滞了一瞬。

  林婉清并没有察觉,她很专注。

  用红笔在关键的公式下划线,在重要的图旁边做上星号标记。

  她的动作很熟练,显然平时就是这么做学术笔记的。

  “这里,”

  她指着张汉玉刚刚写下的一行伪代码。

  “这个变量的命名有歧义,最好换一个。”

  她想拿过张汉玉手里的笔,直接帮他修改。

  张汉玉下意识地握紧了笔。

  就在这一刻,她的指尖碰到了他的手背。

  很轻微的触碰。

  带着一丝凉意。

  却像一点火星,瞬间点燃了干燥的空气。

  两个人都僵住了。

  张汉玉的手像被烫到一样,猛地缩了回来,笔掉在桌上,发出一声轻微的【叩】响。

  声音在寂静的阅览室里显得格外清晰。

  林婉清的手也停在半空中,然后若无其事地收了回去,指尖蜷缩了一下。

  她没有看他,而是将视线重新投回笔记本上。

  “你自己改吧。”

  她的声音听上去和平时没什么两样。

  但张汉-玉看到,她耳根处,泛起了一点可疑的红色。

  “好。”

  张汉-玉捡起笔,重新握在手里。

  掌心已经渗出了细密的汗。

  他想把那行代码划掉,可笔尖落在纸上,却怎么也写不出一个完整的字。

  脑子里一片空白。

  之前那些清晰的逻辑,复杂的算法,全都消失了。

  只剩下手背上那一点残留的、冰凉的触感。

  阅览室里依旧安静。

  头顶的电风扇还在吱呀作响。

  窗外的光线渐渐变成了温暖的橘黄色。

  但桌子两边的气氛,已经完全变了。

  一种无形的、尴尬又微妙的东西在两人之间蔓延。

  他们谁也没有再说话。

  只是沉默地,一个假装看书,一个假装写字。

  书页很久没有翻动。

  笔记上也没有再增加一个字符。